lte干扰专项总结报告内容摘要:

切换 成功率 % 100% 城东花园 1小区,在 1800M 小区加装滤波器后,杂散干扰基本消失, KPI 指标有较大改善。 经验总结: 如果 LTE 小区的杂散干扰来自共站的 DCS1800M频段系统( D网 /OFDM) ,而且实际安装情况不能通过增加水平隔离、垂直隔离(不宜调整方位角调整、平台整改等),那可以考虑在 DCS1800M 频段系统的发射端加装带通虑波器,虑除 1800M 的杂散干扰。 OFDM杂散干扰 案例 —调整方位角 问题描述: 新堆桥 3小区 根据 PRB 统计为干扰小区,其 PRB 特征波形存在明显的前高后低的杂散干扰特征,如下: 问题分析: 根据基站数据核查,新堆桥基站没有共站的 DCS1800M 小区,但是有共站的 OFDM小区。 新堆桥 OFDM频率配置如下: 地市 上行 下行 带宽 ULEARFCN DLEARFCN 新堆桥 17601770MHz 18551865MHz 10M 1750 19750 现场勘测, LTE 新堆桥 3个小区的天线与 OFDM小区的天线共平台,水平距离 1米左右,但发现 LTE3 小区天线与 OFDM3 小区的天线,侧向对打,形成了覆盖扇区交集,如下图: 因此,确定 LTE新堆桥 3小区的杂散干扰源就是 OFDM小区。 解决验证: 对 LTE 新堆桥 3小区的进行了天馈整改,把 LTE 的天线与 OFDM的天线进行了抱杆对调,各自的方位角不变,对调后消除了侧向对打的问题,整改如下图: 2个天线的法向夹角,从 50 度调整变为 +50 度。 PRB噪声评估: PRB 噪声改善明显,如下图:新堆桥 3小区的最高噪声电平从 88dBm下降到 112dBm左右。 KPI 评估:新堆桥基站 3小区整改前后几天的关键 KPI 变化如下。 RRC 建立成功率、无线掉线率指标均改善明显: 经验总结: 如果 LTE 小区的杂散干扰来自共站的 DCS1800M频段系统( D网 /OFDM) ,且共平台安装, LTE 小区天线要与 D网天线、 OFDM 天线( 1800M 频段)保持较大的水平隔离度;应该避免出现不同系统天线间的对打、侧打的情况。 建议 : 在 2 天线法向平行的情况下, ~ 2米的水平距离足够避免干扰; 在 2 天线法向夹角小于 0度的情况下, 1 米的水平距离会产生干扰; 在 2 天线法向夹角大于 0度的情况下, 1 米的水平距离基本可以避免干扰。 DCS1800杂散干扰 案例 —增加垂直隔离度 问题描述: 袁集 1小区根据 PRB 统计为干扰小区,其 PRB 特征波形存在明显的前高后低的杂散干扰特征,如下: 问题分析: 根据基站数据核查,袁集基站有共站的 DCS1800M 小区。 现场勘测,LTE袁集 1小区的天线与 DCS 小区的天线共平台,且相邻安装,侧向对打,形成了杂散干扰,如下图: 因此,确定 LTE袁集 1小区的杂散干扰源就是 DCS小区。 解决验证: 现场勘查,袁集基站有 2层天线平台, LTE 3小区、 DCS 3小区在1层平台 、 LTE2 小区、 DCS2 小区在 2层平台;安装不合理,造成 LTE 小区与 DCS 小区隔离度低,形成杂散干扰。 整改方案: DCS 3小区降至第 2层平台, LTE2 小区由 2层平台调整至 1层平台,形成垂直隔离, 避免 LTE 与 DCS 小区天线间的杂散干扰。 调整后评估: 小区干扰指标恢复正常。 小区名 PRB 干扰电平(前) PRB 干扰电平(后) 袁集 _1 102dBm 122dBm 经验总结: 1800M 频段系统( DCS 网 /OFDM)杂散对 LTE 的干扰影响较大,如果 2者共站且有分层天线平台,建议 2者分层安装,保证垂直隔离度; LTE 天线可以安装在上层,加强 LTE的覆盖。 后续规避措施 随着 LTE 的入网,天线安装越来越密集,一个站址可能容纳包括 900M、 1800M、 TDS、OFDM、 LTE等众多系统的天线,有时还有其它运营商的天线。 天线安装可能不尽合理,隔离度不够,侧向对打有时无法完全避免; 从阶段干扰分析处理案例中,可以看到 DCS1800M 频段系统的杂散干扰对 LTE 系统的影响比较大,需要仔细根据天馈 系统的情况,合理安装,避免 造成 对 LTE 系统的干扰。 对 DCS1800M系统的杂散干扰,案例集总结出以下处理经验: 1. DCS1800M 频段系统( D 网 /OFDM)杂散对 LTE 的干扰影响较大,如果 2 者共站且 有分层天线平台,建议 2者分层安装,保证 垂直隔离度; LTE 天线可以安装在上层,加强 LTE的覆盖。 2. 如果 DCS1800M频段系统( D网 /OFDM)与 LTE天线不能分层平台安装,比如楼顶抱杆安装或其它共平台安装情况下,对 2者的安装提出以下要求: a) LTE天线要与 DCS1800M频段系统( D网 /OFDM)天线保持较大的水平隔离度(一般 ); b) 在 LTE 天线的正向覆盖(最好 180 度)范围内, 尽量避免 有其它系统天 线(尤其 DCS1800M频段天线); c) 应该避免出现与 DCS1800M 频段系统( D 网 /OFDM)间的对打、侧打的情况,从案例集可以提供天线水平隔离安装时的经验参考: - 2 米的水平隔离距离情况下, 2天线夹角一般建议大于 0度; - 1 米的水平隔离距离情况下, 2天线夹角一般建议大于 60 度 ; -如果 2天线水平安装隔离度由于现场条件无法满足,比如 2天线安装在 同一个抱杆上,在 2天线夹角大于 120度的情况下,也可以较大程度的减小干扰。 3. 如果 DCS1800M频段系统( D网 /OFDM)与 LTE天线不能通过水平隔离、垂直隔离及方位角调整进行有效隔离(现场安装的调整很困难) 或是共天馈系统 ,那可以考虑在 DCS1800M频段系统的发射端加装带通虑波器,滤 除 DCS1800M的杂散干扰。 阻塞 /宽频干扰 阻塞 /宽频 干扰定义 本次专项优化未发现阻塞案例 由于 TDLTE 基站接收滤波器的非理想性,在接收有用信号的同时,还将接收到来自邻频的 其他系统(比如 DCS1800基站 、 PHS 基站) 的发射信号,造成 TDLTE 基站接收机灵敏度损失,严重时甚至将无法工作,称为阻塞干扰。 出现严重的阻塞干扰时,会造成 TDLTE频带内整体底噪的抬升,表现为宽频干扰。 单点峰型干扰 单点峰型 干扰定义 由于 其它系统的单频点发射信号(比如非法发射装置) 落入 TD LTE 系统接收频段内, 或当两个或多个 DCS基站的三阶互调产物( 2f1f2或 2f2f1)落在 F频段,或 GSM900M基站的二阶互调 /二次谐波产物( f1+f2,2f1,2f2)落在 F频段,表现为单点峰型干扰。 OMC 频域特征 根据 PRB特征波形的审查确定单点峰型干扰小区 单点峰型干扰小区 PRB 波形特点: 100 个 PRB 中,有固定的单点峰型脉冲状突起,如下图: 干扰排查流程 步骤一 、 单点峰型小区的周边基站小区干扰特性核查 -如果只 有本站小区有单点峰型的特点,则进入步骤二 ,核查确定单点峰型干扰是否来自共站的 DCS/GSM900的谐波 /互调干扰产物; -如果周边部分小区都有类似的单点峰型干扰特点,则进入步骤三 ,基本确定单点峰型干扰来自基站以外的干扰,进行外场扫频测试,确定干扰源; 步骤 二 、 DCS/GSM900 的谐波 /互调干扰产物 的核查 确定有共站的 DCS1800M基站 /GSM900基站信息后,可以 频点的信息及谐波 /互调干扰的公式( 2f1f2 或 2f2f1 或 f1+f2,2f1,2f2)初步分析是否存在相关干扰,也可以通过频点调整、闭站( DCS/GSM),确认是否存谐波 /互调干扰; -如果存在共站的谐波 /互调干扰,则进入步骤四 处理解决; -如果不存在共站的谐波 /互调干扰,则可能是基站外干扰,进入步骤 三 进行外场扫频测试,确定干 扰源。 步骤三 、 外场扫频测试确定干扰源 外场扫频测试确定干扰源,主要是应用具有时域扫频 功能的频谱仪及三 角 定位查找干扰源的基本原理,确定外部干扰源的具体位置。 -“时域扫频功能的频谱仪使用方法”见前部章节; -“三 角 定位查找干扰源的方法应用”见本章节案例。 步骤 四 、 整改方案的 确定 及实施 - 对共站的 DCS1800M基站 /GSM900基站 谐波 /互调干扰造成的单点峰型干扰,主要采用频点调整等手段,使谐波 /互调干扰不会落入 LTE频带内; -对其它外部系统设备发射的信号造成的单点峰型干扰,需要协调信号发射设备的所有者,处理解决。 干扰整治措施 LTE系统的 单点峰型干扰, 主要是 DCS/GSM的谐波 /互调产物造成的干扰,以及其它系统设备发射的单频点信号落入 LTE 频带内造成的干扰。 目前淮安现场发现的 单点峰型干扰源, 是公安伪基站的发射信号造成的单点峰型干扰。 公安伪基站的单点峰型 干扰 案例 问题描述: 楚州华天手套厂 1小区根据 PRB统计为干扰小区,其 PRB 特征波形存在明显的 单点峰型 干扰特征,如下: 问题分析: 分析发现,除楚州华天手套厂 1小区外,周边若干小区存在类似的单点峰型干扰问题,包括北堆庄 _楚州刘庄 _大董庄 _三里墩 _顺河食品站 _1 等小区,峰型干扰的频点位置完全相同,如下: 因此,确定该区域小区的单点峰型干扰应该是来自基站外部的干扰设备导致。 进一步分析相关干扰小区,发现有很强的区域及方向性特点:都是 1小区方向干扰最强,华天手套厂 1小区为最强干扰小区。 由于干扰最强区域是友商华为设备区域,现场优化组也联系 涟水 华为优化组,调研,目的是确认 涟水 华为区域有无这种干扰,及可能的干扰方位,从而 进一步缩小勘查区域,快速定位干扰源。 涟水华为优化组核查后,也发现相关区域的小区有单点峰型干扰信号,涉及小区有: 淮安涟水南门 LSLF2 淮安涟水南门 LSLF3 淮安涟水丽景豪庭 LF1 淮安涟水丽景豪庭 LF2 淮安涟水丽景豪庭 LF3 其中涟水南门 LSLF 3小区干扰信号强度很大,达到 60dBm 左右,表明干扰很强。 结合域、涟水华为区域的干扰源疑似方向及区域,确定下面图片区域为干扰 源重 点怀疑区域,安排现场扫频: 在涟水城区南部,优化组通过三角定位法,通过 5步扫频跟踪排查,最终确定干扰源:为公安路口车辆监测路灯杆上的天线发出的干扰信号,最强达到 20~30dBm。 扫频过程及干扰源位置如下: 现场扫频过程照片如下: 现场干扰源照片及扫频波形如下: 确定为“ 涟水南门大桥 公安伪基站”。 解决验证: 本干扰源影响了及华为区域 10 多个基站的干扰指标,对 KPI 指标也有负面的影响。 经过淮安移动公司与公安相关部门沟通,关闭了“涟水南门大桥公安伪基站”。 关闭后,楚州华天手套厂 _北堆庄 _楚州刘庄 _大董庄 _三里墩 _顺河食品站 _1峰型干扰已经消失 ,如下 : 经验总结: 对于基站外部其它系统设备发射信号产生的单点峰型小区的干扰分析,一般有以下经验: -分析区域小区 PRB特征波形,是否相关区域众多小区有相同的干扰特点; -一般单点峰型干扰,可能有较强的干扰幅度,先期可以通过相关小区的 PRB 波形强度定位大致的干扰区域,然后再对疑似干扰源区域进行扫频测试。 确定干扰源; -单点峰型干扰源可能种类不定,需要现场不断总结。 宽频干扰器 案例 问题描述: 通过噪声小区分析,发现汇金豪庭 开发区剑兰宾馆 3小区存在上行干扰,干扰类型表现为 PRB 特征波形整体抬升类型,且全天干扰电平值比较稳定。 在 PRB 干扰特征上有着共同的特点:干扰强度频谱上整体抬升到 105dBm以上 ,如下: 问题分析: - RSSI实时观查,不存在不同端口 RSSI 电平不平衡的情况, RRH 硬件没有问题; - 收取相关小区 UL biner分析,没有发现邻近小区有帧头偏移不对齐的问题; -开展现场扫频测试,在相关小区区域,优化组通过三角定位法,通过 4 步扫频跟踪排查,最终确定干扰源:为招投标局内的宽频干扰器,最强达到 70dBm。 扫频过程及干扰源位置如下: 第 1 步 : 汇金豪庭楼顶的多方向扫频: 1 方向出现干扰信号较强( 100dBm~105dBm), 3方向较弱( 120dBm) ,干扰信号波形有整体抬升的特点; 第 2步 : 开发区剑兰宾馆楼顶楼顶平台的多方向扫频: 发现干扰较强信号来东边方向( 90dBm); 第 3 步 : 开发区剑兰宾馆附近步行扫频测试:发现招投标局楼附近干扰信号较强( 80dBm),干扰源明显来自招投标局大楼,有疑似干扰器; 第 4步 : 招商局楼内扫频:发现很强的宽频干扰信号,三楼卫生间附近达到 70dBm,确认为宽频干扰器,干扰波形如下: 解决验证: 通过协调确认, 3G 设备在此区域相关小区也存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