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n系统测试方案内容摘要:

第 7 页 能够正常发送,检查 ONU1的业务流是否被阻断; 在 OLT网管上对 ONU1进行激活操作( OLT将该 ONU从“已去激活 ONU”列表中删除,该目标ONU的 MAC地址恢复为合法 MAC地址,该目标 ONU之后尝试注册时能够注册成功),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为 ONU ONU ONU3发送 3个流量为 80Mb/s的下行数据流,时间 30秒,检查 ONUONU2和 ONU3的业务流是否能够正常发送。 配置 ONU1至 ONU4的 MAC地址均为合法地址,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为 ONU1~ ONU4发送400Mb/s的双向流量,断开 ONU4至光分路器的光纤,在 ONU4解除注册后重新连接该段光纤,在网管中查看 ONU4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注册,检查 ONU1~ ONU3的流量变化; 关闭全部 ONU的电源,配置 ONU1的 MAC地址为非法地址,重新接通 ONU1的电源,通过 EPON协议分析仪监控 PON MPCP报文,在 OLT网管中查看该 ONU的注册请求是否被拒绝,记录从 OLT向 ONU发送 Nack Register消息( length/type=0x8808, opcode=0x0005, flags= 0x04)起至 ONU重新发起注册请求的时间,检查是否与定时器 RegTmr设置(或默认)的时延 Ts一致。 预期结果: 步骤 3中 3个 ONU均成功实现注册,系统测距数值正常; 步骤 4中 ONU4注册请求被拒绝,网管上出现非法 ONU注册 的告警; 步骤 5中 ONU1的 LLID正常释放; 步骤 6中 ONU1成功实现注册,系统测距数值正常; 步骤 7中 ONU2和 ONU3的业务流能够正常发送, ONU1的业务流被阻断; 步骤 8中 ONU ONU2和 ONU3的业务流能够正常发送; 步骤 9中 ONU4的解注册和注册不影响 ONU1~ ONU3的数据流量; ONU支持非法 ONU认证的静默功能,相关技术要求参见《接入网技术要求 —— EPON系统互通性要求(送审稿)》中章节 ,定时器 RegTmr默认的时延 Ts为 60s。 测试数据和结论: (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 备注: 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 日期: 日期: 中国网通 EPON 系统测试方案 第 8 页 上行带宽分配功能测试 测试项 目 :上行带宽分配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 OLT的 DBA算法及 DBA的精度和颗粒度。 测试环境 : O L T网 管光 分路 器12O N UO N U数 据 网 络分 析 仪 如果 ONU提供 GE端口,如上图连接 1个 OLT和 2个 ONU。 如果 ONU仅提供 FE端口,则连接 1个 OLT和 11个 ONU(其中使用 10个 ONU替代 1个 GE端口 ONU进行测试用例)。 测试步骤: 如下配置 2个参考 ONU的 DBA参数: ONU1 ONU2 CIR 800M 80M PIR 1000M 100M 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 ONU至 OLT的上行数据流,帧长设为 512字节,流量如下: ONU1 ONU2 1000M 80M 记录 ONU1和 ONU2获得的上行带宽; 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 ONU至 OLT的上行数据流,帧长设为 512字节,流量如下: ONU1 ONU2 1000M 0M 记录 ONU1和 ONU2获得的上行带宽,查看 ONU1的上行流量; 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 ONU至 OLT的上行数据流,帧长设为 512字节,流量如下: ONU1 ONU2 1000M 100M 记录 ONU1和 ONU2获得的上行带宽; 使 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不同流量的上行数据流,帧长设为 512字节,验证 DBA的精度、颗粒度和最小可配带宽。 中国网通 EPON 系统测试方案 第 9 页 预期结果: 步骤 2中, ONU2获得 80Mb/s带宽, ONU1获得(系统吞吐量- 80) Mb/s带宽; 步骤 3中, ONU1获得系统吞吐量带宽,把 ONU2的带宽也占用; 步骤 4中, ONU1, ONU2获得带宽都大于自身配置的可确保带宽,可以看到系统吞吐量减去 880Mb/s(即全部 ONU CIR之和)后的剩余带宽按照 ONU1和 ONU2的 CIR值加权分配给 ONU1和ONU2(或采用平均分配的算法平均分配 给 2个 ONU); DBA精度优于177。 5%,颗粒度不大于 256Kbps,最小可配带宽不大于 512Kbps。 测试数据和结论: (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 备注: 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 日期: 日期: 中国网通 EPON 系统测试方案 第 10 页 下行加密功能测试 测试项目 : OLT下行加密功能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 OLT的下行业务加密功能 测试环境 : O L T网 管光 分路 器12O N UO N U数 据 网 络分 析 仪 如上图连接 1个 OLT和 2个 ONU。 测试步骤: 关闭下行业务三重搅动加密功能,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 OLT至 ONU的下行数据流量,使用 EPON协议分析仪捕捉 PON口的双向 MPCP报文、数据报文以及 OAM报文,检验搅动信息标识字段( Enc,前导码中的第五个字节)中的 Flag 位( bit 1)是否为“ 0”,即为明文状态; 开启下行业务三重搅动加密功能,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发送 OLT至 ONU的下行数据流量,使用 EPON协议分析仪捕捉 PON口的双向 MPCP报文、数据报 文以及 OAM报文,检验搅动信息标识字段( Enc,前导码中的第五个字节)中的 Flag 位( bit 1)是否为“ 1”,即为密文状态,检验 ONU收到 Key_Index值是否在 0x56和 0x57之间周期性转换。 预期结果: 关于三重搅动机制的相关内容参见《接入网技术要求 —— EPON系统互通性要求(送审稿)》中章节 B中的规定。 测试数据和结论: (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 备注: 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 日期: 日期: 中国网通 EPON 系统测试方案 第 11 页 以太网业务 RFC2544 测试 系统吞吐量性能测试 测试项目: 系统吞吐量 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系统 在不丢包的条件下设备所有端口同时发送数据速率能力的总和。 测试环境 : O L T网 管光 分路 器11 0O N UO N U数 据 网 络分 析 仪2 0 k m 参照上图连接 1个 OLT和 10个 ONU,每个 ONU仅提供一个端口连接至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 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 20km盘纤。 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 EPON系统相 关配置信息如下: 关闭 OLT/ONU设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 开启下行加密功能; 如果被测 ONU提供 GE端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均设置为 100M双工模式。 测试步骤: 在 ONU侧用网络分析仪接收从 S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加在一起即为系统的总下行吞吐量;在 OLT侧用网络分析仪接收从 UNI侧发送来的数据,将所有的流加在一起即为系统的总上行吞吐量。 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 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标准 RFC2544测试方法分别测试系统上行和下行吞吐量,测试采用 3个典型包长: 64字节、 512字节、 1518字节,测试时间设置为 30秒,每种包长测试一次。 记录结果。 预期结果: 上行吞吐量大于 900M,下行吞吐量大于 950M。 中国网通 EPON 系统测试方案 第 12 页 测试数据和结论: (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 备注: 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 日期: 日期: 中国网通 EPON 系统测试方案 第 13 页 转发延时测试 测试项目: 系统转发时延 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 EPON系统转发 时延。 测试环境 : O L T网 管光 分路 器11 0O N UO N U数 据 网 络分 析 仪2 0 k m 参照上图连接 1个 OLT和 10个 ONU,每个 ONU仅提供一个端口连接至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 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 20km盘纤。 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 EPON系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 关闭 OLT/ONU设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 开启下行加密功能; 如果被测 ONU提供 GE端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均设置为 100M双工模式。 测试步骤: OLT和 ONU均可能有 2种二层交换方式,即存储转发和按比特转发。 对于存储转发设备,时延为被测设备收到最后 1比特到发出第 1比特的时间间隔。 对于按比特转发的设备,时延为被测设备收到第 1比特到发出第 1比特的时间间隔。 注意设备如何实现并记录。 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 记录 OLT和 ONU的二层交换方式; 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标准 RFC2544测试方法测试系统转发时延,测试采用 3个典型包长: 64字节、 512字节、 1518字节,测试流量采用系统吞吐量的 90%,测试时间设置为 30秒,每种包长测试一次。 记录结果应包括平均转发延时、最大转发时延和最小转发时延。 预 期结果: 下行平均转发时延小于等于 500us;上行平均转发时延小于等于。 测试数据和结论: (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 中国网通 EPON 系统测试方案 第 14 页 备注: 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 日期: 日期: 中国网通 EPON 系统测试方案 第 15 页 过载丢包率测试 测试项目: 系统过载丢包率 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 EPON系统在过载情况下的转发性能。 测试环境 : O L T网 管光 分路 器11 0O N UO N U数 据 网 络分 析 仪2 0 k m 参照上图连接 1个 OLT和 10个 ONU,每个 ONU仅提供一个端口连接至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 OLT与光分路器之间接入 20km盘纤。 测试采用自动化脚本方式进行, EPON系统相关配置信息如下: 关闭 OLT/ONU设备的地址表老化选项; 开启下行加密功能; 如果被测 ONU提供 GE端口,将该端口及相连的数据网络分析仪端口均设置为 100M双工模式。 测试步骤: 按照上图连接网络并完成系统配置; 查询并记录 ONU配置的缓存容量; 使用数据网络分析仪通过标准 RFC2544测试方 法测试系统丢包率,测试采用 3个典型包长:64字节、 512字节、 1518字节,上下行测试流量设置为 1Gbps,测试时间设置为 30秒,每种包长测试一次。 记录结果。 预期结果: 上行丢包率小于 10%,下行丢包率小于 5%( 64字节小包可适当放宽)。 测试数据和结论: ( )通过 ( )未通过 ( )未测试 备注: 测试人员签字: 设备厂商测试人员: 日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