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1778-20xx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应用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类:含聚合物分散液的产品。 按其组成分为单组分和多组分界面剂。 该 类产品 应 与 水泥等无机胶凝材料 、砂 或 水 等按比例拌合后使用。 型号 按适用的界面分为两种型号: Ⅰ型: 适用于混凝土 、砂浆或除加气混凝土以外的 界 面处理。 Ⅱ型:适用于加气混凝土的界 面处理。 技术要求 外观:干粉状产品应均匀一致,不应有结块。 液状产品经搅拌后应呈均匀状态,不应有 絮 状沉淀。 混凝土 界面处理剂 物理力学 性能 应符合表 技术要求。 表 混凝土界面 处理 剂技术指标 项 目 Ⅰ型 Ⅱ型 剪切粘结 强度( MPa) 7d ≥ ≥ 14d ≥ ≥ 拉伸粘 结强度( MPa) 未处理 7d ≥ ≥ 14d ≥ ≥ 浸水处理 ≥ ≥ 4 热处理 冻融处理 碱处理 晾置时间 /min 根据工程需要 供需双方确定 ≥ 10 液 状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晾置时间上限应小于其成膜时间。 6 施 工 一般规定 施工应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时风力不得大于 5 级,雨天室外不得施工,施工 应 注意通风。 应用 D 类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时, 环境温度不得低于 5℃。 应用 P 类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冬期 施工时应采用 生产 厂家提供的 防冻型产品。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配制 应 按产品 技术要求 进行。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应用于特殊工程施工时,还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规程要求。 施工准备 施工机具:电动搅拌器、扫帚、 毛刷、钢丝刷、抹子、刮刀等工具 和称量设备。 水泥宜采用不低于 强度等级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 标准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按产品 技术要求 选择水泥。 5 砂的最大粒径应通过 5mm 筛孔, 含泥量(按质量记)应不大于 %,其它技术要求应 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 、石质量 及检验方法 标准 》 JGJ52 规定。 拌和用 水 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63 中混凝土拌和用水 的 技术要求。 表 面处理 需要粘结处理的 表 面 应牢固、 干净 、 无浮灰、油渍、明水和其他胶液。 混凝土结构 表 面疏松部分应剔除,宜用钢丝刷或扫帚扫净浮灰,也可按产品要求用水清洗表面浮灰,界面湿润状态可按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的使用要求控制。 油渍可用 10%NaOH 溶液洗刷干净后,用清水将残液冲净、晾干。 施工操作 在使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前 应按其 技术要求 严格做好防护工作。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施工可根据现场条件及界面情况选择涂抹法、拉毛法或喷涂法等。 1 涂抹法 将配制好的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用滚刷、油漆刷或抹刀均匀 地 涂抹在界面上,以不流淌为宜, 待晾置硬化达到产品 技术 要求后 , 即可在处 理好的界面上进行抹灰或浇灌混凝土等下道工序施工。 2 拉毛法 将配制好的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用刷子、扫帚等工具甩涂于界面 6 上,拉毛成粗糙面,待晾置硬化达到产品 技术 要求后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 喷涂法 将配制好的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倒入弹涂喷枪的料斗内,接通压缩空气泵,喷涂于界面上。 压缩空气压力宜控制在 ~ ,距界面 200mm~ 300mm 之间均匀喷涂。 待晾置硬化达到产品 技术要求后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施工 机 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 施工后应注意保护成品。 冬 期施工 日平均温度低于 5℃时应按 冬期施工并符合下列要求: 1 表面处理后应采取措施预热基层表面,使其温度保持在 10℃以上。 2 需用水配制的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应采用不超过 65℃的温水拌和。 3 在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技术要求时间内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 质量控制 7. 1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应按工程设计要求选用,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本规程要求。 生产企业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和有资质检验单位 出具的有效 型式检验报告。 7. 2 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进场 需要复检时,应 对剪切粘结强度、拉伸粘结强度和晾置时间等项 目 进行检验。 7. 3 室内用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其生产单位应出具 按 本规程要求 的 7 有害物质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