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穴位贴敷内容摘要:

味,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 这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掌握用量及贴敷时间,不宜用量过大,贴敷时间也不宜过长。 赋型剂的选择 赋形剂能够帮助药物的附着,促进药物的渗透吸收,因此,赋形剂选用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保健治疗的效果。 现代穴位贴敷中主要常用赋型 81 剂为:水、盐水、白酒或黄酒、醋、生姜汁、蒜泥、蜂蜜、鸡蛋清、凡士林等。 此外,还可针对病情应用药物的浸剂作赋形剂。 水:可将药粉调为散剂、糊剂、饼剂等,既能使贴敷的药物保持一定的湿度,又有利于药物附着和渗透。 盐水:性味咸寒,能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 酒:性大热、味甘、辛。 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 用酒调和贴敷药,则可起到 行气、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促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吸收以发挥作用。 醋:性味酸苦、温。 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淤止痛、矫味矫臭作用。 应用醋调和贴敷药,可起解毒、化瘀、敛疮等作用。 生姜汁:性味辛、温。 升腾发散而走表,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 蒜汁:性温味辛。 能行滞气,暖脾胃,消癥积,解毒,杀虫。 蜂蜜:性凉味甘,具有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有“天然吸收剂”之称,不易蒸发,能使药物保持一定湿度,对皮肤无刺激性,具有缓急止痛,解毒化瘀,收敛生 肌功效。 鸡蛋清:能清热解毒,含蛋白质和凝胶,能增强药物的粘附性,可使药物释放加快,但容易干缩和变质。 凡士林:医用凡士林,呈半透明状,主要用于医药上配制各种软膏、眼膏的基质,还可用于皮肤保护油膏。 凡士林粘稠度适宜,穿透性较好,能促进药物的渗透,可与药粉调和为软膏外敷。 :麻油调和贴敷药,能增强药物的粘附性,可润肤生肌。 :透皮剂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制剂,可增加皮肤通透性,促进药物透皮吸收,增强贴敷药物的作用。 目前临床常用的透皮剂为氮酮为无色至微黄 透明油状液体,性质稳定、无毒、无味、无刺激性,且促透效率相当高,是目前理想的促透剂之一。 剂型的选择 目前临床常见的穴位贴敷剂型有:散剂、糊剂、饼剂、丸剂、锭剂、软膏剂、硬膏剂、橡胶膏剂、涂膜剂、贴膏剂、药袋、磁片等。 82 散剂:是将药物研为极细粉末,过 80100 目筛,混合均匀后,用水调和成团,根据具体需要,涂在不同大小的胶布面上,直接贴敷于穴位上。 此方法制作简便,可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增减药味和药量,储存方便,临床应用较广泛。 也可将药末直接撒布在普通膏药中间贴于穴位上。 糊剂:将粉碎 过筛的药末,加入酒、醋、姜汁、鸡蛋清、水等赋形剂调为糊状,敷贴于穴位上,外用纱布、胶布固定。 糊剂可使药物缓慢释放,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缓和药物毒性。 饼剂:将药物粉碎研细过筛后,加入适量面粉等粘合剂搅拌均匀,压制成小饼状,可入笼蒸熟,并贴敷于穴位上。 有些药物本身具有黏稠性,也可直接捣成饼状贴敷。 使用量应根据疾病轻重和穴位的部位而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