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台45t龙门吊安装、拆除安全施工专项方案_图文内容摘要:

⑬重新找正 2 道走行梁的安装基准线,调整跨度及对角线至标准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还要注意控制车轮踏面中心与轨道中心线的偏差。 ⑭检测 跨度 SAD=S( 26) 跨度 SBC=S( 26) 对角线 AC 的长度与对角线 BD的长度的差≤ 2mm,即 ACBD≤ 2mm。 ⑮跨度误差检测达到要求后,固定走行梁,使其不发生位移和摇动。 ⑯两条轨道共 2 道走行梁,安装方法相同。 见 安装图 安装平面图 45t 门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 第 15 页 龙门吊走行梁吊装示意图 支腿安装 ⑪在起吊支腿的时候,使用 130T 起重机 臂长在 16m 范围内起吊,查表可知起重量大于 ,按额定总重量的 80%计算,可以吊装 吨,支腿自重 ,吊点处于立柱上方法兰附近,以不影响螺栓连接为要,后应使支腿轴线倾斜至设计状态,即支腿下口平面与下横梁的安装平面平行,以便调整安装。 吊点位置选择在支腿顶部法兰盘相对应的两个螺栓孔内,确保起吊后能与下横梁接口装置相连接。 安装平面图、安装立面图、吊点 位置图见下图。 45t 门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 第 16 页 安装平面图 安装立面图 ⑫井字架安装 预先准备好 4根 20cm 长的槽钢,根据要穿入的钢管直径切割成孔(每根槽钢切割一个孔),将槽钢非切割端焊接在对侧两面,然后穿入两根钢管,在钢管的两端搭设木板,用铁丝绑扎固定牢靠。 在木板的两端再搭设两道木板,形成围绕立柱的四侧的安装平台(井字架),应注意井字架除外侧立杆外,其余 3 个侧面的立杆不宜高于立柱,以免影响主梁的吊装;主梁吊装、安装时仍要利用此井架。 ⑬支腿位置的调整 在调整量,要保证支腿与下横梁的对中性和垂直度的要求,并保证两支腿的标高与安装基准 线一致性,其跨度误差也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⑭测量 ①门架平面检测支腿向轨道外侧倾斜 tgα =hi/200( i= x);上式中 hi 指支腿上法兰面到轨面的距离,两 hi相对差小于 4mm。 ②支腿平面检测 点 a、 b 分别为支腿上法兰的样冲点;点 c、 d 分别为下横梁法兰的样冲点。 Lab 的误差为≤177。 2mm Lcd 的误差为≤177。 2mm对角线 Lad 与 Lbc的长度差≤ 3mm。 45t 门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 第 17 页 ⑮支腿的固定 ①以上数据检测合格后,固定支腿,应加缆风绳或斜撑的方法将支腿和下横梁稳固。 加缆风绳或斜撑时的布置,不能影响主梁吊装时的作业空间,对于缆 风绳的数量和夹角,斜撑的长度与斜 角都应做精确的估算。 为保证不影响主梁的吊装,缆风绳和斜撑采取 两侧的固定方式。 ②支腿(立柱)自重 ,缆风绳选用公称抗拉强度为 1700N/mm2 的6*19 钢丝绳,直径选用 D=23mm,查 表可知其破断拉力为 ,钢丝绳水平夹角按 55176。 计算(固定于支腿的四个方向),安全系数 K=( 176。 ) = 8 倍(符合施工要求)。 地锚采用预埋件的方式布于支腿的四个方向。 在缆风绳固定点做钢筋砼预埋件,预埋件长宽 800mm 500mm深入地下。 预埋件上端采用直径 HPB300φ 16 钢筋制作缆风绳固定孔,预埋件下端为横向的 4根长 2m 直径 20mm 的螺纹钢保证预埋件锚固力。 缆风绳平面布置平面图、预埋件设计图见下图。 主梁主梁地锚缆风绳地锚缆风绳缆风绳 缆风绳地锚地锚缆风绳立柱地锚缆风绳立柱缆风绳 缆风绳地锚10m 10m 10m 10m 45t 门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 第 18 页 45176。 8 0 0500钢板2 0m m 厚地锚采用直径1 6 圆钢锚筋采用直径20 螺纹钢3 0 03 0 014001 2 04 4 0节点1 地锚预埋件大样图锚筋大样图地锚(余同)60176。 缆风绳节点1缆风绳⑯地锚锚固力验算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20的规定,地锚抗拔力验算应满足 Nk≤ Tuk/2,式中 Nk— 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拔力,按钢丝绳 破坏力。 Tuk— 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Tuk=λ iquikuili 式中λ i— 抗拔系数,查《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本工程为杂填土,取 quik— 混凝土侧面积杂填土的抗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 102kpa ui— 地锚基础周长, ui=( +) *2= li— 地锚基础深度, li= Tuk=*102**= Nk=≤ Tuk/2=,抗拔验算满足要求。 ⑰分别用缆绳、地锚固定 4 个支腿,用手拉葫芦调整支腿的垂直 度。 支腿稳固后搭设脚手架及临时爬梯。 主梁的安装 45t 门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 第 19 页 ⑪ 拼接组装主梁 门式起重机的主梁,由于运输条件的限制,一般主梁需分段制作,由上左横梁、上中横梁和上右横梁组成,分段运输,在工地进行组装。 ① 1 号主梁组装拼接 利用已铺设好的大车运行轨道为水平基准,将主梁放在轨道上或架子上。 将主梁架在与支腿连接的支撑面上用水准仪测出支撑面上小车轨道的水平标高,找出两端四个点的标高,按技术要求找出抛物线形的跨中、上拱度和悬臂端的上翘度,达到要求后,将主梁接头的螺栓拧紧(箱形梁用高强度螺栓联接,拧紧要用力矩扳手)。 保 证主梁在桥架平面内的上拱度F=( — ) L=,最大上拱度控制在 1/10L 范围之内,悬臂端的上翘值 F0=( — ) L=,数据应在无日照温差的影响下测量。 ② 2 号主梁组装拼接(同 1号主梁拼接方法相同) ⑫吊装前的准备 起吊前,确定主梁的位置,因采用 2台吊车抬吊,所以要保证不影响主梁的吊装和旋转,还应注意起吊载荷的合理分配,双机抬吊作业应缓慢、专职指挥人员 协调同步。 ⑬ 吊装 ① 1 号主梁吊装 a 检查:对所有使用 的机具、布置、连接、捆扎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进行主梁吊装。 b 主梁提升: 130t 汽车吊在臂长 ,作业半径 14m 时的有效起重量为 ;左右两边同时抬升拼装好的主梁,主梁提升离地 100~200mm后,悬空 5~8min,确认所有机具安全后,提升至超过支腿上面 50~100mm,用牵引绳将主梁缓慢调整 与支腿在连接处对位。 c 缓慢下降主梁,用锥销导向。 d 按规定的顺序和力矩,安装联接螺栓, 1 号主梁吊装完毕。 ② 2 号主梁吊装(吊装方式同 1号主梁吊装相同,不再叙述)。 45t 门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 第 20 页 ③ 端梁(上横梁)吊装:采用 130T 吊车 吊装端梁并与主梁固定。 拆去支腿的稳固件及缆风绳,进行测量,如有不合格项目,进行适当的调整,直至符合相应的标准。 主梁吊装如下图 吊装平面图 45t 门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 第 21 页 吊装平面图 ⑭ 小车(天车)的吊装 ① 选择一台 130t 汽车起重机,一般选择臂长 ,工作半径 12m的状态下进行,起重量大于 ,按额定总重量的 80%计算,可以吊装 吨,小车自重 26t。 龙门架高 10m,小车高 2m,按JGJ2762020 中的 条复核,满足吊装要求,起重机的臂杆不会与安装好的构件发生碰撞。 ②.吊索及机具的栓挂 估 算小车质心的位置,利用吊索和手拉葫芦联系偏重的一侧,调整小车质心的位置,保证吊装过程中组件的平衡。 ③.检查与调整 当起吊小车离开支承物 100~200mm,调整手拉葫芦使小车组件基本处于水平状态,然后检查其机具及栓挂,确认牢固,继续起吊。 45t 门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 第 22 页 小车吊装平面图 小车吊装立面图 ⑮其他附件的吊装 其他附件由于质量较轻,用一台 130T吊车 18~ 8~14m范围(起重量大于 10T)逐一吊装上去并用螺栓固定,根据吊车性能曲线和钢丝绳卸扣相关参数确定起吊附件物品没有问题。 电气部分安装 ⑪ 在组装门吊金属构架时,将穿线管安装到位并涂防腐漆。 ⑫将所有现场安装的电柜、电阻器、行程开关及其余电器件全部安装定位。 ⑬在电线槽及穿线管敷线。 管口设护套,并将电线裸露的部分用塑料 45t 门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 第 23 页 带包扎保护。 敷设小车导电电缆与滑车。 ⑭在电线的两端穿上编码管,用油性笔写上编码,接到端子箱或相应的接线柱位置上。 电柜内的电线也要分行理顺,用包扎带捆绑固定。 ⑮先接通司机室与电柜之间的控制线或电源线。 ⑯接通外部(桥上)所有控制线。 ⑰接通外部(桥上)所有电源线,引入外界电源线(临时电源线或正式电源线)。 ⑱先将闸刀开关全部打开 ,检查各个控制手柄都在零位。 ⑲检查各个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及接地电阻。 绝缘电阻应在 ,接地电阻 4Ω。 ⑳接通控制线路电流,分别按主钩、副钩、小车运行、大车运行各个机构,从零档升至最高档;又由最高档到零档,逐级进行。 检查所有接触器的动作是否分级进行。 检查相关安全限位动作是否有效,不得出现错误回路、寄生回路和虚假回路。 在零档时 .必须处于零档保护状态。 ⑴接通各机构的电源开关,重复控制设备各个手柄或按钮动作,修正电机的正反转,尤以大车运行电动机必须同步,并要在切除门式起重机安装时所 设置的各种约束后才能接通大车电机电源。 ⑵接通照明电源,并检验照明灯、报警讯号灯或蜂鸣器的工作状态。 空载试运行前,先将各个接线口螺栓再次紧固,待各机构全部试运行正常后,在卷筒上装钢丝绳,及穿吊钩组,升至最大起升高度时,调整起升限位开关。 ⑶大车电源供电安装。 大车电源供电采用电缆,电缆卷筒的电缆敷设,按相应的安装使用说明设置。 ⑷在轨道两端和两机相遇处检查行程开关、安全尺及终端档架的安装,使起重机行驶至接近跨端时或相遇时能可靠地切断电源。 门吊安装自检 门吊安装完毕后组织对安装尺寸、限位装置的检查,项 目部应有专业人员负责对螺栓扭矩进行测试,并对不符合要求的螺栓进行复紧,并形成 45t 门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 第 24 页 记录,由检查人签字留档。 试运行 大车沿轨道在全程范围内往返三次,各机构运转平稳,制动器灵敏可靠,全程范围内无三条腿现象,无啃轨现象,各限位开关能可靠工作。 起重小车在全程范围内往返三次,吊钩起落三次,运转平稳,制动器灵敏可靠,各限位开关可靠工作。 ⑪ 75%额载试验 起吊重物离地 200mm,静置 10 分钟,若无其他变化,进行加速行走、减速行走,起重机起升、下落试验。 ⑫ 100%额载试验 起吊重物离地 200mm,静置 10 分钟。 检测主梁的下挠值和刚、挠性腿的垂直度值。 下挠值的测量可事先在地面固定一根标准桩,在桥架中心位置下弦杆上,固定一线锤引至地面与标准桩相对应,确定桥架空载时的位置,当桥架承重以后,自然下挠,通过线锤的指示位置,测量出与标准值之间的距离,即为此项目中桥架的下挠值。 下挠值若控制在 S/800=(由实际检测的上拱度值算起)即为合格。 此项作业时刚、挠性腿的垂直偏差值应△ H≤ H/2020=。 上述步骤完成以后,做 100%额载的动载试验,做大跑 行走,小跑行走,起重机起升,降落试验。 ⑬ 110%额载试验 起吊重物离地 200mm,静置 10 分钟,检测下挠值和刚、挠性腿垂直度值。 若无其他变化,做动载试验,进行大跑行走、小跑行走、起重机起升、降落试验。 ⑭ 125%额载试验 起吊重物,离地 200mm,静置 10 分钟后,检测下挠值和刚、挠性腿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