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新编金属工艺学教案内容摘要:

:铁碳合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 Fe- Fe3C 状态图、分析:特性点、线和区域组织。 在室温下的组织。 重点与难点:掌握铁碳合金状态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型:理论课 第三节 铁碳合金状态图 复习旧课:铁碳合金组织及其力学性能。 ℃ ℃ A L D A E L+ A C L+ C F G A+ C A+ C Ld+ A+ C Ld Ld+ C 727F P S K 600Q P+ F P P+ C P+ C Ld′+ P+ C Ld′ Ld′+ C 0 F+ C 一、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建立 ( 1)配制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用热分析法测定各合金的冷却曲线。 ( 2)从各冷却曲线上找出临界点,并将各临界点分别画到成分-温度坐 标中。 ( 3)将意义相同的临界点连接起来。 二、 Fe- Fe3C 合金状态图的分析: (特性点): A 1538℃ 100% Fe 的熔点 ; D 1227℃ 100% Fe3C 的熔点; G 912℃ 100% Fe 的同素异晶转变点(重结晶温度点); 金属工艺学 教案 16 C 1148℃ % C 共晶点 L→ Ld( A+ C) 共晶反应; F 1148℃ % C 虚点 ; P 727℃ 100% Fe 虚点; K 727℃ % C 虚点、 E 1148℃ % C 碳在 γ - Fe 中的最大固溶量; S 727℃ % C 碳在 γ - Fe 中的最小固溶量,共析点 A→ P 共析反应。 (特性线): ( 1) AC 线:液相线 开始结晶出奥氏体: L→ L+ A。 DC 线:液相线 开始结晶出渗碳体: L→ L+C。 ( 2) AE 线:固相线 奥氏体结晶终了线: L+ A→ A。 ECF 线:固相线(共晶线):共晶反应 L→ Ld。 ( 3) GS 线- A3 线:从奥氏体中开始析出铁素体线。 ( 4) ES 线 — Acm 线:从奥氏体中开始析出渗碳体线(碳在奥氏体中的固溶线)。 ( 5) PSK 线- A1 线:共析线; 共析反应 A→ P( F+ C)共晶体。 ( 6) PQ 线-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这种由铁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为三次 渗碳体。 : 含碳量分类: 工业纯铁: C≤ % C 钢: % C≤ % 白口铁: % C% 钢分类: 共析钢: % P 亚共析钢: C% P+ F 过共析钢: C% P+ C 共晶白口铁分类: 共晶白口铁: % C Ld′ 亚共晶白口铁: C% C Ld′+ P+ C 过共晶白口铁: C% C Ld′+ C 三、钢在结晶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实验:热分析法-( C: 0- %)实用价值。 : % C: L→ L+ A→ A→ P 分析:在 727℃ 发生共析反应, A 中含碳多少。 P 中含碳多少。 ( 727℃ :F= %、 C= %) : % C: L→ L+ A→ A→ A+ F→ P+ F 分析: ① A→ A+ F 在→点以上 A 中含碳多少。 随着温度降低, A 中含碳是 逐渐增加还是减少。 金属工艺学 教案 17 ② A+ F→ P+ F 在冷却到→点时, A 中含碳增加到 % C,发生共析反应 A→ P,727℃时, P、 F 各占百分多少。 727℃ : F= %、 P= %。 20℃ :F= %、 C= %。 : % C: L→ L+ A→ A→ A+ C→ P+ C ( P= %、 C= %) 分析: ① A→ A+ C 在→点以上, A 中含碳多少。 C 中含碳多少。 在→点以下, 随着温度降低, A 中含碳逐渐增加还是减少。 ② A+ C→ P+ C 当冷却到→时, A 中含碳逐渐减少到 % C,发生共析反 应 A→ P, 727℃ ,P、 C 相对含量是多少。 Ⅵ .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请学生自行分析。 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工业纯铁: F 塑性好。 亚共析钢: F+ P 取决于 F、 P 的含量。 共析钢: P 强度高。 过共析钢: P+ C 取决于 P、 C 的含量( C 为网状的二次渗碳体,脆、不合格)。 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自行分析。 力学性能和含碳量的关系曲线图。 力学性能 Ψδ αku HB σS σb 含碳量(钢 ≤ % C) 0 - Fe3C 状态图的应用。 正确选材: ① .C≤ %,低碳钢:塑性好,韧性好。 ② % C%,中碳钢:综合机械性能好。 ③ .% ≤ C≤ %,高碳钢:硬度高,耐磨性好。 金属工艺学 教案 18 制定工艺性能: ① 铸造方面: 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铸造时,组织致密,不易偏析。 ② 锻造方面: 钢加热到固相线 AE 以下 200℃ 及 A3 线上 170℃之间,利用奥氏体塑性好。 ③ 焊接方面: ④ 热处理方面: 课堂讨论:碳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布置作业: 课后总结: 金属工艺学 教案 19 授课时间: 班级: 本课课题:碳素钢 教学目的和要求:。 、牌号、性能和用途。 重点与难点:碳钢的分类、牌号、用途。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型:理论课和习题课。 第四 章 工业用钢 复习旧课:碳对铁碳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一、钢的分类 碳钢的分类、编号和用途: 分类: ① 低碳钢: % C ① 亚共析钢: ~ % C。 ② 中碳钢 : % ≤ C% ②共析钢: % C。 ③ 高碳钢: % C≤ % ③过共析钢: ~ % C。 质量: ① 普通碳素钢: S≤ %、 P≤ %。 ② 优质碳素钢: S≤ %、 P≤ %。 (和国际不接轨) ③ 高级优质碳素钢: S≤ %、 P≤ %。 用途: ①碳素结构钢: ② 碳素工具钢: 冶炼: ① 平炉钢(逐渐淘汰) ② 转炉钢(使用) ③ 电弧炉钢。 酸碱性: ①酸性钢 ②碱性钢 ③中性钢。 钢的分类:碳素钢和合金钢。 二、碳素钢: 钢中杂质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 Mn: ~ % Mn,有益元素,脱氧剂。 提高钢的强度和硬度,特别是降低钢的的脆性。 Si: % Si,有益元素,脱氧剂。 提高钢的强度。 S: %,有害元素,热脆(红脆性)。 ( FeS+ Fe)为共晶体, 985℃为液体。 硫的含量越高,热脆性越严重。 P: %,有害元素,冷脆。 使钢常温下其塑性和韧性急剧下降,脆性转变温度升高,在低温时,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H: %,有害元素,氢脆,白点。 过多的 氢分子会导致钢的开裂。 总之,杂质元素对钢材的性能与质量影响很大,必须严格控制在所规定的范围内。 金属工艺学 教案 20 碳素钢分如下三类: ( 1)普通碳素结构钢: 新: Q235A( F、 b、 Z)、 σs≥ 235MPa。 旧:甲类钢: A A A ……… A7 满足机械性能要求的。 乙类钢: B B B ……… .B7 满足化学性能要求的。 特类钢: C C …… ..C5 满足机械和化学性能要求的。 通常用于制造型材、螺钉、铁钉、铁丝、建筑材料等。 ( 2)优质碳素结构钢: 普通含锰量钢: ~ % Mn。 较高含锰量钢: ~ % Mn。 举例: 45: % C 左右、 ~ % Mn 左右。 45Mn : % C 左右、 ~ % Mn 左右。 常用于齿轮、主轴、连杆 → 45。 弹簧、板簧、发条 → 6 65Mn。 ( 3) .碳素工具钢: 优质碳素工具钢: T+数字。 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T+数字+ A。 举例: T T T ……… .T14。 含义: %、 %、 % …… .% T7A、 T8A、 T9A、 ……… .T14A。 主要用于 剪刀、斧头、锯子、锉刀等。 三、合金钢: 钢:非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 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钢。 碳钢在 200℃时,机械性能剧烈下降,而合金钢在 650℃时,其机械性能才略为下降。 质量:优质钢、高级优质钢( A)、特级优质钢( E)。 起首两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其后的符号表示所含的主要元素;若元素含量 %,不标数,元素含量 ≥ %,其后的数表示其百分含量。 最后标“ A”则称为高级优质合金结构钢(滚动轴承钢除外)。 例: 12CrNi3: % C、 Cr%、 3% Ni 20CrMnTi: % C、 Cr、 Mn、 Ti% 15Cr、 20Mn2B、 55Si2MnA 当含碳量 ≥ %时,不标含碳量数 当含碳量 %时,起首数表示含碳量的千分之几。 合金元素同上。 例: 9Mn2V: % C、 2% Mn、 V% CrWMn: C≥ %、 Cr、 W、 Mn%。 W18Cr4V、 W12Cr4V4Mo、 9SiCr。 起首数表示含碳量的千分之几,若起首为“ 0”,则表示含碳量 %;若起首数为“ 00”,则表示含碳量为 ≤ %,合金元素同上。 金属工艺学 教案 21 例: 9Cr18: % C、 18% Cr。 1Cr18Ni9Ti: % C、 18% Cr、 9% Ni、 Ti%。 0Cr17Mn13Mo2V: C%、 17% Cr、 13% Mn、 2% Mo、 N% 0Cr18Ni9Ti、 1Cr1 1Cr2 0Cr17Ti。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