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建造师市政专业城市道路工程篇讲解内容摘要:
工模袋两种方法。 (五 )过滤与排水 [案例 IK411030] 为防止新建道路的半刚性基层养护期的收缩开裂,应将土工合成材料置于半刚性基层 某市对北部外环线道路进行了翻 修,由于在道路基层施工中,施工工艺控制不当,导致基层表面松散、集料明显离析、厚度无法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等重大质量的隐患。 负责施工的现场管理失控,没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果断处理,是造成这起严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2.问题 (1)道路基层在整个路面结构中起到什么作用 ? (2)骨料若产生离析会严重影响混合料的使用功能,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3.分析与答案 (1)道路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起主要的承重作用。 (2)为了防止基层材料离析现象的发生要注意以下情况: 1)骨料堆放要采用小料堆; 2)填料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减少混合料中小于 0. 075mm颗粒的含量; 3)通常干拌时间不少于 10s,对于粗骨料含量大的混合料干拌时间是 13~15s,混合料的湿拌时间一般在 35s左右。 4)卡车装料时应分三个不同的位置往车中装料,第一次靠近车厢的前部,第二次靠近后部车厢门,第三次在中间。 5)每辆卡车卸料之间不要完全用受料斗中的混合料,留少部分混合料在受料斗内;尽可能减少将两侧板翻起的次数,仅在受料斗中的混合料需要弄平时,才将受料斗的两块侧板翻起;尽可能 宽地打开受料斗的后门,并使分料器连续运转;尽可能连续摊铺混合料;调整摊铺机的速度,使摊铺机的产量和拌合机的产量相匹配等。 点评: 此案例中的第 2 问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运输基本一致。 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这样大段要求背的考题。 1K411040 沥青砼面层工程施工 IK411041 掌握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要求 沥青路面施工时气温不得低于 100C(高等级道路 )或 50C(其他等级道路 )。 一、混合料的运输 1.施工中应做到摊铺机前有运料车等候。 对高等级道路,开始摊铺前等候的运料车宜在 5辆以上,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压车 ”现象。 2.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隔离剂或防黏结剂。 3.运料车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施工时发现沥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现象不得使用。 4.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 100~ 300mm外空档等候,被摊铺机轻顶缓缓推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二、混合料的摊铺 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履带式或轮胎式沥青摊铺机,以履带式为佳。 2.铺筑高等级道路沥青混合料时, 1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 宜超过 6m(双车道)~ (三车道以上)。 通常采用 2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 10~ 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 30~ 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 200mm以上。 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 ~ 1h预热熨平板使其不低于 1000C。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 5.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 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试压确定。 8.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转动速度与摊铺速度应保持均衡。 为减少摊铺中沥青 混 合 料 的 离 析 , 布 料 器 两 侧 应 保 持 有 不 少 于 送 料 器 2 / 3 高度的混合料。 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及成型 1.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 l00mm。 2.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状态完好的压路机 3.碾压速度做到慢而均匀 5.初压应紧跟摊铺机后进行,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 1~ 2遍。 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段则遵循由低向高处碾压。 ( 我们总结一下,无论是路基、基层还是面层,压路机碾压时均要遵循“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先轻后重、轮迹重叠” 16字方针 ) 6. 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1/3~ 1/2轮宽。 对粗骨料为主 的混合料, 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 压。 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 ,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 ,以防止骨料破碎。 当采用 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 12t, 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1/ 2轮宽,并不应小于 200mm。 7.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 行。 终压应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 2遍, 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8. 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 ,对压路机钢轮可 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 亦可向碾轮喷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 9.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 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 四、接缝 1.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必须紧密、平顺。 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 150mm(热接缝 )或 300~ 400mm(冷接缝 )以上。 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 均应错位 lm以上。 应采用 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达到要求。 2.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 100~ 200mm宽暂不碾压 ,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 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 五、开放交通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完待自然冷却至温度低于 500C时,方可开放交通。 1K411042 掌握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要求 一、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运输 1.改性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 合料的生产温度提高 10~ 200C。 2.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拌合设备生产,且具有添加纤维等外掺料的装置。 3.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以沥青均匀包裹集料为度。 4.间歇式拌合机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 10℃,且应防止沥青滴漏。 5.生产添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纤维必须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合均匀。 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一 )摊铺 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 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摊铺温度不低于 1600C。 摊铺机 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问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中、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轨方式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铺筑改性沥青或 SMA路面时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二 )压实与成型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做到: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1500C,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 900C。 改性沥青 SMA路面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 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 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三 )接缝 纵向 接缝应尽量避免出现冷接缝。 在处理横接缝时,应在当天改性沥青 SMA路面施工完成后,在其冷却之前垂直切割端部不平整及厚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先用 3m直尺进行检查 ),并冲净、干燥,第二天,涂刷粘层油,再铺新料。 1K411043 熟悉沥青混凝土 (混合料 )结构组成 沥青混凝土 (混合料 ),可分为按嵌挤原则构成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20xx建造师市政专业城市道路工程篇讲解
相关推荐
审计局党组在开展学习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 推出了《昭通市审计局集 中开展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昭通市审计局召开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暨 “严以用权 ”专题学习研讨会》等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的文章 20余篇。 (二 )突出审计工作特色,舆论引导呈现新亮点。 一是开辟了昭通审计门户网站,筑牢了坚实的舆论宣传阵地。 制作了《砥砺奋进的昭通审计昭通市审计机关成立
22 氧 红细胞运输 23 收缩压高于 140 为高血压 24 压力最低的是 腹主动脉 右心室 上腔静脉 毛细血管 25 胃液 PH值 26 肾小球滤过率 125ml/min 27 基础代谢率与甲状腺有关 28 最外层电子数 8 个 29 产生共振的条件 30 纵向驰豫指的是 Z轴纵向磁化矢量的恢复 非单纯 T1 31 氦
:铁碳合金 教学目的和要求: Fe- Fe3C 状态图、分析:特性点、线和区域组织。 在室温下的组织。 重点与难点:掌握铁碳合金状态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型:理论课 第三节 铁碳合金状态图 复习旧课:铁碳合金组织及其力学性能。 ℃ ℃ A L D A E L+ A C L+ C F G A+ C A+ C Ld+ A+ C Ld Ld+ C 727F P S K 600Q P+ F P
地段价 值 社区品质 1. “阳光化 ”的生活 由于气候的原因,区域居民对住宅的朝向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在产品概念中,应该营造出一种 “阳光化 ”的 生活,在建筑单体设计时,可以设置一些公共阳光会客室、阳光书房等设置,另外在底层(一层)部分与宅前绿 化结合,营造阳光花园环境;顶层(阁楼)适当面积设置露台,让住户享受更多阳光,打造空中花园概念。 2.优美的人文环境 百花汇聚
:①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化肥深施机具,按农艺要求的化肥品种、数量、施肥部位和施肥深度均匀地将化肥施于土壤中,主要应用于作物种植中的土壤耕翻、耙耱和中耕等环节;②种肥施用方法采用种肥分层施肥马铃薯播种机复式作 业,种肥一次性施入土壤中,达到集中施肥,或将肥料撤于地表,然后用圆盘耙进行耙施。 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技术: 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技术是利用与拖拉机配套的单行或双行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
以 “ 强化乡镇财政干部 专业技能 、公文写作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 ”为着力点, 狠抓学习培训 , 进一步提升 财政所 干部职工 熟知相关会计、金融常识 和 财经法律、政策 的能力 ;熟练掌握基本的文字写作、以及 常用公文写作技巧 的能力 ;熟练运用办公软件 、财政一体化、惠农补贴系统等财政业务软件 的能力。 二、 推行 “四化”标准。 一是 财政业务精细化, 建立健全多项管理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