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建造师市政专业城市道路工程篇讲解内容摘要:

工模袋两种方法。 (五 )过滤与排水 [案例 IK411030] 为防止新建道路的半刚性基层养护期的收缩开裂,应将土工合成材料置于半刚性基层 某市对北部外环线道路进行了翻 修,由于在道路基层施工中,施工工艺控制不当,导致基层表面松散、集料明显离析、厚度无法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等重大质量的隐患。 负责施工的现场管理失控,没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果断处理,是造成这起严重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2.问题 (1)道路基层在整个路面结构中起到什么作用 ? (2)骨料若产生离析会严重影响混合料的使用功能,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 3.分析与答案 (1)道路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起主要的承重作用。 (2)为了防止基层材料离析现象的发生要注意以下情况: 1)骨料堆放要采用小料堆; 2)填料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减少混合料中小于 0. 075mm颗粒的含量; 3)通常干拌时间不少于 10s,对于粗骨料含量大的混合料干拌时间是 13~15s,混合料的湿拌时间一般在 35s左右。 4)卡车装料时应分三个不同的位置往车中装料,第一次靠近车厢的前部,第二次靠近后部车厢门,第三次在中间。 5)每辆卡车卸料之间不要完全用受料斗中的混合料,留少部分混合料在受料斗内;尽可能减少将两侧板翻起的次数,仅在受料斗中的混合料需要弄平时,才将受料斗的两块侧板翻起;尽可能 宽地打开受料斗的后门,并使分料器连续运转;尽可能连续摊铺混合料;调整摊铺机的速度,使摊铺机的产量和拌合机的产量相匹配等。 点评: 此案例中的第 2 问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运输基本一致。 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这样大段要求背的考题。 1K411040 沥青砼面层工程施工 IK411041 掌握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要求 沥青路面施工时气温不得低于 100C(高等级道路 )或 50C(其他等级道路 )。 一、混合料的运输 1.施工中应做到摊铺机前有运料车等候。 对高等级道路,开始摊铺前等候的运料车宜在 5辆以上,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压车 ”现象。 2.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运料车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隔离剂或防黏结剂。 3.运料车轮胎上不得沾有泥土等可能污染路面的脏物,施工时发现沥青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结团成块、已遭雨淋现象不得使用。 4.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 100~ 300mm外空档等候,被摊铺机轻顶缓缓推动前进并逐步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 二、混合料的摊铺 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履带式或轮胎式沥青摊铺机,以履带式为佳。 2.铺筑高等级道路沥青混合料时, 1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 宜超过 6m(双车道)~ (三车道以上)。 通常采用 2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 10~ 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 30~ 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 200mm以上。 摊铺机开工前应提前 ~ 1h预热熨平板使其不低于 1000C。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 5.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 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上面层宜采用平衡梁或雪橇式摊铺。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铺试压确定。 8.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转动速度与摊铺速度应保持均衡。 为减少摊铺中沥青 混 合 料 的 离 析 , 布 料 器 两 侧 应 保 持 有 不 少 于 送 料 器 2 / 3 高度的混合料。 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及成型 1.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 l00mm。 2.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备足够数量、状态完好的压路机 3.碾压速度做到慢而均匀 5.初压应紧跟摊铺机后进行,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 1~ 2遍。 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段则遵循由低向高处碾压。 ( 我们总结一下,无论是路基、基层还是面层,压路机碾压时均要遵循“先低后高、先慢后快、先轻后重、轮迹重叠” 16字方针 ) 6. 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相邻碾压带应重叠 1/3~ 1/2轮宽。 对粗骨料为主 的混合料, 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 压。 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 ,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 ,以防止骨料破碎。 当采用 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 12t, 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1/ 2轮宽,并不应小于 200mm。 7.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 行。 终压应选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 2遍, 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8. 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 ,对压路机钢轮可 涂刷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严禁刷柴油。 亦可向碾轮喷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 9.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 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 四、接缝 1.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必须紧密、平顺。 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 150mm(热接缝 )或 300~ 400mm(冷接缝 )以上。 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 均应错位 lm以上。 应采用 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达到要求。 2.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 100~ 200mm宽暂不碾压 ,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 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可采用斜接缝。 五、开放交通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铺完待自然冷却至温度低于 500C时,方可开放交通。 1K411042 掌握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要求 一、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运输 1.改性沥青及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通常宜较普通沥青混 合料的生产温度提高 10~ 200C。 2.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拌合设备生产,且具有添加纤维等外掺料的装置。 3.沥青混合料拌合时间以沥青均匀包裹集料为度。 4.间歇式拌合机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 10℃,且应防止沥青滴漏。 5.生产添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纤维必须在混合料中充分分散,拌合均匀。 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一 )摊铺 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 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 摊铺温度不低于 1600C。 摊铺机 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问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中、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轨方式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铺筑改性沥青或 SMA路面时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 (二 )压实与成型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做到: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1500C,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于 900C。 改性沥青 SMA路面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 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 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三 )接缝 纵向 接缝应尽量避免出现冷接缝。 在处理横接缝时,应在当天改性沥青 SMA路面施工完成后,在其冷却之前垂直切割端部不平整及厚度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先用 3m直尺进行检查 ),并冲净、干燥,第二天,涂刷粘层油,再铺新料。 1K411043 熟悉沥青混凝土 (混合料 )结构组成 沥青混凝土 (混合料 ),可分为按嵌挤原则构成和按密实级配原则构成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