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都景苑小区1-13楼及地下室工程技术标内容摘要:

的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 (三 )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由公司预算部门根据施工图、预算定额、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文件,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以便为施工作业计划的编制、施工任务的分配材料计划的落实提供依据。 二、物资条件的准备 22 (一 ) 建筑材料的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 析,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需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 依据。 依据材料用量计划,作好材料的申请订购和采购工作,使计划得到落实。 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并做好保管工作。 (二 )构配件的加工订货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预算所提供的各种构配件数量,做好材料加工工作,编制相应的需用量计划。 根据需用量计划,制定构配件加工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要求,组织构配件按计划进场,按施工平面布置图作好存放和保管工作。 三、机械设备的准备 (一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设备的要求和数量及施工进度的安排,编制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 (二 )施工机具组织落实, 确保按期进场。 四、现场准备 (一 )建立测量控制网 施工前布设测量控制网,各按控制桩应作好防护,以防破坏。 (二 )做好现场“三通一平”工作 在施工现场范围内铺设临时施工道路,接通施工用水、用电、平整好施工场地,并接通电话以便通信联络。 (三 )现场平整:清除现场所有的障碍物,并平整施工用地,以便临时设施的搭设。 (四 )修通道路:尽量考虑临时道路与永久性道路相结合,场内沿建筑物设置道路,并设置排水沟排水。 23 (五 )按平面布置图接通供水、供电线路。 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 根据施工机具的需用量计划,按时组织施工机械设备 进场,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定地点布置和进行相应的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等项工作。 五、组织建筑材料和构配件准备 根据建筑材料、构配件的需用量计划组织其进场,按规定地点堆放,设置标志。 (一 )搭设临时设施 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搭设各种临时设施,在相应位置设立各种标志牌。 (二 )拟订有关材料试验检验项目计划,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进场后,应对其进行复检,砼应进行试验、试制工作。 六、劳动力准备 施工劳务层直接作业人员是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最直接的保证者,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安全意识和较高的技术等级,以前经历 过类似的工程,有丰富的经验,主要划分三大类: (一 )特殊技术工种:如机操工、机修工、电工、起重工、焊工等,此类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上岗操作证。 (二 )普通技术工种:如木工、钢筋工、砼工、瓦工、粉刷工、油漆工等,这些人员将通过培训,人数约在 250人左右。 (三 )非技术工种:如普工、砼工等,此类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施工素质。 劳务层的组织将按计划进行平衡调配,确保进场人员的各项素质达到技术等级要求,本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月平均人数在 380人左右,高峰期将约 420 人,具体劳动计划详见附表。 (四 )做好前期各类交底工作 为了确保本工程做到优质、高速、安全、低耗,我们将准备先分级做24 好交底工作,内容包括本工程的结构和构造情况,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对本工程的总体布置,以及各工种工序的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文明施工和周围的环境情况交底,最后落到责任工长和施工班组。 拟投入主要物资计划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管 T 1500 开 工 后 按 需 进 场 2 扣件 个 17500 3 脚手板 块 2400 4 安全平网 ㎡ 3500 5 围护立网 ㎡ 12020 6 安全带 根 60 7 安 全帽 顶 380 8 100A 漏电保护器 个 24 9 75A 漏电保护器 个 52 10 30A 漏电保护器 个 86 25 第六章 各项资源需用计划表 (一 )主要材料需用计划 名 称 单 位 数量 C15 商品混凝土 m3 C20 商品混凝土 m3 C25 商品混凝土 m3 C30 商品混凝土 m3 标准砖 千块 水泥 T 石子 m3 中粗砂 m3 加气混凝土砌块 m3 木模板材 m3 圆钢筋 T 螺纹钢筋 T 26 (二 )劳动力计划 工程分部 工 种 177。 以下 主体结构 装饰装修 收 尾 土 石 工 160 人 钢 筋 工 140 人 150人 木 工 160 人 170人 125人 60 人 泥 工 70 人 80 人 80 人 100 人 砼 工 60 人 90 人 35人 50 人 架 子 工 30 人 35 人 35 人 28 人 电 工 12 人 12 人 12人 8人 机 械 工 16 人 16 人 16 人 10 人 抹 灰 工 240人 180 人 水 电 工 65 人 60 人 65人 45 人 涂 料 工 140人 165 人 27 (三 )主要施工机械机具设备计划 该项目施工内容包括桩基础、土建、水电,施工机械的使用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的始末、地基基础工程、土方工程、至主体工程开始,相继有打桩机械、土方机械、钢筋加工机械、混凝土机械、垂直运输机械等,随形象进度进场。 场内外的材料进出、所需的运输设备如汽车等、另根据工程进度作 灵活安排。 施工场地及临时设施准备 施工场地要为机械使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需要构筑基础的机械要预先构筑好符合规定要求的固定基础。 一般机械的安装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四周要有排水沟。 设置为机械施工必需的临时设施,以及固定使用的机械工作棚等。 其设备位置要选择得当,布置要合理,便于机械施工作业和使用管理,符合安全要求,建造费用低,以及交通运输方便等条件。 根据施工机械作业时的最大用电量和用水量,设置相应的电、水输入设施,保证机械施工用电、用水的需要。 施工进场前、后的准备 施工现场所需的机械,由施 工负责人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审定的机械需用计划,向机械经营单位签订租赁合同后按时组织进场。 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必须保持技术状况完好,安全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机械编号的技术标牌完整、清晰,起重、运输机械应经年审并具有合格证。 需要在现场安装的机械,应根据机械技术文件 (随机说明书、安装图纸和技术要求等 )的规定进行安装。 安装要有专人负责,经调试合格并签署交接记录后方可投入生产。 对于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的安装、拆卸,必须由具有资质证件的28 专业队承担,要按有针对性的安拆方案进行作业,安装完毕后应按规定进行技术 试验,经当地安全监督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电气化机械设备要做到一机、一闸、一箱,漏电保护装置灵敏可靠,电气元件、接地、接零和布线符合规范要求,电缆卷绕装置灵活可靠。 现场机械的明显部位或机棚内要悬挂切实可行的简明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标牌。 进入现场的机械要进行作业前的检查和保养,以确保作业中的安全运行。 拟用于本工程的机械设备以新购机和转场设备为主,刚从其他工地转来的机械,应按正常保养级别及项目要求提前进行使用前的保养,新购机械设备应按规。 施工机械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 编制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贯彻执行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开展机械安全教育; 认真开展机械安全检查活动。 29 主要施工机械机具设备计划 序号 机械或设备 名 称 数量 型 号 国别 产地 额定功率(KW) 进场日期 2 混凝土 搅拌机 6 JZ350 浙江 10 按进度进场 3 附墙吊 7 LM5 国产 按进度进场 4 电焊机 8 BX3- 300 郑州 21 按进度进场 5 潜水泵 12 30m3/h 湖北 按进度进场 6 卷扬机 2 JJK1 江苏 按进度进场 7 振动棒 22 HW50 湖北 按进度进场 8 平板振动器 16 ZB5 郑州 按进度进场 9 钢筋弯曲机 4 GC40 湖北 6 按进度进场 10 钢筋切断机 4 QJ401 湖北 7 按进度进场 11 木工锯床 4 MJ104 郑州 3 按进度进场 12 木工刨床 4 MB1043 河南 3 按进度进场 13 蛙式夯土机 5 HW60 浙江 3 按进度进场 14 合灰机 6 HG150A 武汉 3 按进度进场 15 气焊设备 5 武 汉 按进度进场 16 塔吊 3 TC4008 荆州 34 按进度进场 4 TC4220 40 17 挖掘机 2 W501 按进度进场 30 第 七 章 施工平面设计与管理 一、 现场施工平面布置 现场平面布置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础施工阶段,第二阶段为主体施工阶段,第三阶段为装饰工程施工阶段。 基础施工期间:主要解决土方堆放及施工材的堆放和基坑排水等问题。 主体施工期间:主要解决水平、垂直运输,大量钢筋、砼及周转工具,防护棚搭设等多种因素,增加布置井架等垂直运输设备。 装饰施工期间: 本阶段与主体阶段施工现场无大的变化,每栋楼只是将原来的钢筋、模板加工棚改作装饰材料堆场。 另增加一台合灰机,退场一台搅拌机。 在这三个阶段施工布置中,临时建筑设施可相对固定,砼搅拌机位置亦可相对固定。 但活动设施根据施工进展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井架搭设防护棚,现场临时供水、供电布置、道路、各种材料堆场等应根据工程的各阶段相应的调整。 二、临时设施 根据施工总体规划布置及场区实际情况,安排临时设施 见施工平面布置 三、 测量准备 人员配备 由于该工程主要是水平测量以及垂直度的观测,因而施工测量人员必须由操作熟练、经 验丰富的测量员组成,并由专业测量工程师具体负责。 测量工具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采用二台 J2经纬仪、四台 SD 3水准仪、 50M 钢卷尺、5M 卷尺、线垂等。 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正 31 经纬仪、水准仪必须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年检合格证,在测量过程中要随时对使用仪器进行校正。 四、 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先测出外轮廓 的控制轴线位置,然后再根据平面控制测出矩形控制网,其精度要求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如下: 等级 边长 (M) 测角中误差 (" ) 边长相对中误差 Ⅰ 100300 5 ≤ 1/30000 Ⅱ 100300 8 ≤ 1/20200 建筑物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1)边长检测主要技术数据 边长丈量校差相对误差 1/20200 作业尺数 12 丈量总尺数 2 定线最大偏差 (mm) 50 尺段高差校差 (mm) ≤ 10 读点次数 3 估读值至 (mm) 温度读值至 (℃ ) 同尺各次或同段各尺的校差 (mm) ≥ 2 施测方法: (1)主要控制轴线的标定 先根据业主单位 (或桩基施工单位 )提供的轴线控制点,放出纵横控制主轴线。 再根据控制 轴线按极坐标法,设置控制网。 (2)以 1 轴、 11轴、 B 轴、 G 轴为坐标控制点,建立总平面及线平面图,32 用图标法出控制网四角点,然后将四角点引测至施工区外,建立永久性控制桩。 控制桩采用混凝土墩,预埋置Φ 25 钢筋,顶面磨平并锯十字交叉点作为控制点。 矩形控制网角点经平差计算,精度符合要求后再定位其它轴线控制点,并将轴结方向用三角形红油漆标记于相邻建筑物上。 轴线控制桩见下图: (磨平、刻十字线)砼平面图钢筋钢筋 (4)为防止基坑开挖可能造成的沉降或位移对控制点精度的影响,除定期对控制点进行 复查。 五、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点平面位置: 为控 制轴线: 为沉 降观测位置: 沉降观测测量方法 (1)观测时在至少 3外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水平线。 高差超过一整钢尺长时,应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再向上引测的依据。 注意: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应用33 规定拉力,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2)将 DS3 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差在177。 mm 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3)每两层进行一次总高程检验。 (4)本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等级为二级,采用螺栓式沉降观测标志,设于首层柱上。 埋设要求:牢固不动,确保安全、通视良好、观测方便。 (5)沉降观测点布置好后,按国家二级水准测量要求观测。 第一次观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