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大赛策划方案内容摘要:

的球队赢得比赛。 在上下半场之间有 3 分钟休息时间。 选手只准用球棍控制球,将球打向球门。 开场 —— 先攻队队长要求掷硬币。 赢者可以选择开球或场地。 在场地中心点上开球。 下半场开始双方交换场地。 得分 —— 球完全越过球门线时得分。 裁判将一 只手举过头顶,示意得分。 选手将球打入本队球门,算国 际 体 委 美 联 会 技艺表演 □ 时尚体育 □ 美丽选秀 □ 瑜伽健美 □ 美丽舞姿 □ 滑板滑轮 INTERNATIONAL SPORTS COMMISSON BEAUTY CIB 13 对方得分。 进球后,比赛从中心点开始,由失分的一队发球。 争球 —— 裁判举手示意,手指呈“ V”型,表示执行争球。 比赛暂停后,在距离围栏 1 米( 英尺)以内的某一点上进行争球。 每队派一名选手,背对各自的球门,将球棍置于身前距离球 23 厘米( 9 英寸)处。 裁判吹响哨子,双方开始争球。 任意球 —— 一方选手犯规,或在任何情况下选手将球打球出界,裁判可以判给对方一个任意球。 裁判举起一只手臂,五指张开,另一只手指向罚任意球的位置,示意罚任意球。 球置于距离围栏 1 米( 英尺 )处或中心点上。 罚任意球的选手须在对方选手至少位于球 3 米( 英尺)以外时,方可在裁判没有吹哨的情况下罚任意球。 在另一名选手碰到球或球触到球门框之前,罚任意球的选手不得再次触球。 换人 —— 教练可在任何时候换人,但在被替换选手完全退出赛场之前,替补选手不得进入场内。 受罚席上的选手可由替补选手代替上场。 暂停 —— 每队每半场有一次一分钟的暂停,队长可在本队握有球权时随时请求暂停。 暂停结束后,比赛以“争球”方式开始。 提前结束比赛 —— 如果双方分差达到八分,裁判可以选择提前结束比赛。 比赛结束 —— 裁判吹响哨音比赛 结束。 如果在比赛最后几秒钟进球,裁判在终场哨响之前重新开赛。 加时赛 —— 如果比赛结束出现平局,但必须决出胜负,则在休息三分钟后再进行上下半场各为两分钟的加时赛。 如果仍旧出现平局,将通过突然死亡法来决定最终的结果。 选手将球从中心点和球门的中间位置击出。 采用掷硬币的方式来决定哪一方先击球,然后双方交替击球。 警告和处罚:向选手出示黄牌表示第一次正式警告,将判给对方一个任意球;出示蓝牌将选手送入受罚区两分钟,判给对方一个任意球;严重犯规或重复犯规将得到红牌警告,选手被罚下,不得参加比赛。 牌尺寸约为 厘米 x 厘米 (3 英寸 x 5 英寸 ),裁判将把牌举于犯规选手的头顶上方,同时告知记录员该选手的号码及犯规类型。 记录员和计时员负责记录受罚席上选手的相关信息,示意他们可回到本队球队席。 普通犯规:在选手球棍损坏的情况下击球;未使用球棍击球;在选手身体任一部位触地的情况下(守门员除外)击球;在抓住围栏或球门框的情况下击球;阻挡或妨碍对方选手,将其挤致或撞向围栏;球棍举得过高,即将球棍举至腰部以上位置;将球打到超过球门的高度,反弹球除外;削球,用刀刃的尖锐部分击球;粗暴动作,包括绊倒、踢、抱住、撞击或用球棍钩住 对方选手,甩球棍,打架及所有非体育道德行为。 守门员 —— 守门员必须穿轮滑鞋保持站立,当球位于距守门员非常近的区域除外。 守门员在距离球门线 米( 4 英尺)以内的区域时,可用身体的任何部分来停止来球,即使是在跪着、坐着或躺在地面上的情况下,也可用张开的双手击球,将球踢开,或用自己的球棍击球。 守门员不得故意抓住并持有球、将球推至自己身体下或坐在球上停止其运动。 融合运动项目 ( 1)花式比赛 每支融合运动参赛队应男女混合,由一名运动员和一名伙伴组成;根据选手年龄和能力水平对花式融合运动参赛队进行分组。 ( 2) 速度比赛 —— 接力赛 每支融合运动接力队应由相同人数的运动员和伙伴组成;融合运动接力队的选手可以任何顺序上场比赛。 ( 3)融合运动轮滑球比赛 名册上运动员和伙伴数目应呈均衡比例 ,比赛中上场选手不得超过三名运动员和两名伙伴。 如果未能遵守这个比例将丧失比赛资格 ,每队应有一名不上场比赛的教练,负责确定上场人选及在比赛中管理队伍。 第十 四 章 、 比赛场地 国 际 体 委 美 联 会 技艺表演 □ 时尚体育 □ 美丽选秀 □ 瑜伽健美 □ 美丽舞姿 □ 滑板滑轮 INTERNATIONAL SPORTS COMMISSON BEAUTY CIB 14 第一条 大赛分为场地赛、公路赛、马拉松赛 第 二 条 场地赛比赛场地为 200 米跑道,弯道有坡度,柏油涂料地面 第 三 条 马拉松赛场地实地勘测后在 大赛 组委会 网站公布 第十 五 章 、 参加办法 第 一 条 各单位参赛队数不限。 每队可报领队、教练各1名,成年、青年、少年甲组、少年乙组 选手 男、女各 4 人。 选手 每队每项最多报 2 名运动员。 场地 大赛 不接受个人报名。 大赛 接受各参赛队之外的 轮滑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广泛参与。 第 二 条 年龄分组 中年 组 : 60 岁 — 49 岁 ( 1949—— 1961) A、 1951 年 1 月 1 日(含 1 月 1 日)至 1952 年 12 月 31 日(含 12 月 31 日); B、 1953 年 1 月 1 日(含 1 月 1 日)至 1955 年 12 月 31 日(含 12 月 31 日); C、 1956 年 1 月 1 日(含 1 月 1 日)至 1958 年 12 月 31 日 (含 12 月 31 日); D、 1959 年 1 月 1 日(含 1 月 1 日)至 1961 年 12 月 31 日(含 12 月 31 日)。 中青年组: 48 岁 — 34 岁 ( 1962—— 1973) A、 1962 年 1 月 1 日(含 1 月 1 日)至 1964 年 12 月 31 日(含 12 月 31 日) ; B、 1965 年 1 月 1 日(含 1 月 1 日)至 1967 年 12 月 31 日(含 12 月 31 日) ; C、 1968 年 1 月 1 日(含 1 月 1 日)至 1970 年 12 月 31 日(含 12 月 31 日); D、 1971 年 1 月 1 日(含 1 月 1 日)至 1973 年 12 月 31 日(含 12 月 31 日)。 青年组: 37 岁 — 23 岁( 1974—— 1988) A、 1974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76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 B、 1977 年 1 月 1 日(含 1 月 1 日)至 1979 年 12 月 31 日(含 12 月 31 日) ; C、 1980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82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D、 1983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85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E、 1986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88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甲 组:( 大学组 ) 22 岁 — 19 岁 ( 1989— 1992) A、 1989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89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 B、 1990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99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C、 1991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91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D、 1992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92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乙 组:( 高 中组) 18 岁 — 16 岁( 1993— 1995) A、 1993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93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B、 1994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94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 C、 1995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95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丙组:(初中组) 15 岁 — 13 岁( 1996— 1998) A、 1996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96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B、 1997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97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C、 1998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1998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丁组:(小学组) 12 岁 — 6 岁( 1999— 2020) A、 1999 年 1 月 1 日(含 1 月 1 日)至 1999 年 12 月 31 日(含 12 月 31 日); B、 2020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C、 2020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D、 2020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E、 2020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国 际 体 委 美 联 会 技艺表演 □ 时尚体育 □ 美丽选秀 □ 瑜伽健美 □ 美丽舞姿 □ 滑板滑轮 INTERNATIONAL SPORTS COMMISSON BEAUTY CIB 15 F、 2020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戊组:(学前班) A、 2020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B、 2020 年 1 月 1 日 ( 含 1 月 1 日 )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 ( 含 12 月 31 日 )。 第十 六 章 比赛器材、场地的规定 第一部分 比赛器材 参赛运动员要选择一双优质合脚的轮滑鞋,(也可以购买由国际体委美联会指定的轮滑用品)护具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它们可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运动伤害。 全套的护具包括:护膝、护腕、护肘、安全帽,缺一不可。 运动员要穿着轻便美观适合轮滑运动的特点专用服装。 轮滑鞋轮轴不得超出轮子以外,不得使用制动器。 鼓励使用单排轮轮滑器材 (具体要求按竞赛规程执行 )。 第二部分 比赛场地 第 一 条 比赛路线 分为场地跑道和公路跑道。 公路比赛路线有起点和终点不衔接的直线开放式以及起点和终点相衔接的封闭环形式两种。 第 二 条 测量场地的跑道或公路上比赛路线应距跑道或公路边界线内侧 30 厘米为准。 此测量线称为“边界绳索。 第 三 条 每条比赛路线在弯道处应有清楚易见的自然界线或设有可移动的标志。 这些标志不要放在内侧,以免运动员发生危险。 第 四 条 公路比赛路线沿左右方向均可设有弯道。 第 五 条 场地跑道 一 、 比赛场地的跑道是指设在露天的或有覆盖设施的比赛路线,它有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跑道段和两个对称的具有相同直径的弯道相连接的竞 赛跑道。 二 、 比赛场地跑道的标准长度为 200 米,宽度为 6 米以上 (但根据情况长度最短不少于125 米,最长不超过 400 米,宽度最短不少于 5 米 )。 三 、 比赛场地跑道的地面可用任何材料铺成,但要求完全平坦,有一定的光滑度,不易摔倒,适合举办轮滑竞赛。 四 、 场地要求完全平坦,但弯道可有一定的倾斜度。 有倾斜度的部分要从内侧边缘逐渐均匀平稳地升高,直到外侧边缘。 直线跑道为了与弯道倾斜跑道相衔接,也可以有向内侧倾斜的衔接部分,但直线赛道的平坦部分不应少于跑道总长的 33%。 五 、 终点要用白色线标出,宽为 5 厘米,一直标到跑道 外侧边线。 终点线不能设在弯道处 (一般设在直道中线前伸 10 米处为宜 )。 六 、 跑道外缘应设有保护设施。 第六条 公路跑道 一、在 开放式 公路比赛路线进行的比赛,其终点和起点不衔接。 封闭式公路比赛路线其终点和起点相衔接,它有两条对称路线。 运动员必须根据比赛的距离在此路线上滑行一圈或几圈。 二、封闭式环形公路,路线最短不少于 250 米最长不超过 1000 米。 三、公路的宽度全程不得少于 5 米。 四、公路的路面应平坦而光滑,没有断裂。 路面不平坦部分不应超过其宽度的 3%。 五、公路跑道斜坡部分不得超过 5%,即使在特殊情况下 ,其倾斜部分也不得超过全部路线的 25%。 六、终点线与起点线均应以 5 厘米宽的白色线标出,起终点线不能设在弯道处,除非无法避开时,起点线应设在距离弯道 50 米以外的地方,终点线应设在距最后一个弯道的直弯道分界线前 50 米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