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工艺技术规程内容摘要:
T) 05023A2 生效日期: 2020 年 10 月1日 编制:管焕生 批准:程新宇 建龙钢铁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工艺技术规程 转炉脱氧合金化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炼钢厂转炉出钢过程的脱氧合金工艺。 : 摇炉→出钢→加入脱氧剂和合金→加挡渣球 : 出钢时避免下渣,钢水罐内渣层厚度要 ≤ 100mm。 出钢时间≮ 分钟 ,否则对出钢口进行维护或更换(出钢时间不得大于 5分钟)。 扩径太大时更换出钢口。 出钢口必须保持圆、直,出钢时不散流。 每炉出钢前挡渣塞必须处于戴好状态,出钢后期必须加挡渣球 ,提高挡渣成功率。 4 炼钢新使用的合金料必须有质保书和抽查检验成份。 5. 脱氧工艺 根据终点钢水的氧化性和出钢时的下渣情况调整脱氧剂的加入量,可增可减,使钢水有合格的氧含量,确保浇注正常进行和钢的质量。 合金化元素根据终点成份和所炼钢种要求合理配加 ,一般宜配加至钢种中限成份或目标成份。 合金加入量公式。 合金加入量( kg) =(钢种中限成份 %钢水残余成份 %) /(合金元素含量 % 合金元素吸收率)钢水量( kg) 终点钢水残余 Si 约为 0%,Mn 含量 (按铁水 Mn 含量 20~ 40%考虑 )约 %左右。 增碳剂与合金一起随钢流加入 ,禁止增碳剂出钢前加入钢包内 根据生产经验 ,普碳钢元素吸收率按下表执行 : 第 1 页 共 2页 编号: GY( T) 05024B 生效日期: 2020 年 10 月 1 日 编制:管焕生 批准:程新宇 建龙钢铁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工艺技术规程 转炉脱氧合金化标准 钢种 元素吸收率 Mn% C% Si% Q345B 90~ 95 75~ 80 80~ 85 Q195 80~ 85 70~ 75 70~ 75 Q195L 80~ 85 70~ 75 Q215A 80~ 85 70~ 75 70~ 75 Q215B 80~ 85 70~ 75 70~ 75 Q235A 85~ 90 75~ 80 75~ 80 Q235B 85~ 90 75~ 80 75~ 80 Q235C 85~ 90 75~ 80 75~ 80 Q235D 85~ 90 75~ 80 75~ 80 Q255A 85~ 90 75~ 80 75~ 80 Q255B 85~ 90 75~ 80 75~ 80 Q275 85~ 90 75~ 80 75~ 80 合金元素吸收率影响因素 因素 吸收率 % 因素 吸收率 % 因素 吸收率 % 弱脱氧剂 高 包内加 高 加合金料早 低 强脱氧剂 低 炉内加 低 加合金料晚 高 终点碳高 高 钢水温度高 低 出钢口小 高 终点碳低 低 钢水温度低 高 出钢口大 低 合金加入量多 高 出钢不下渣 高 合金加入量少 低 出钢下渣 低 合金块度小 高 合金料块度大 低 第 2 页 共 2页 编号: GY( T) 05024B 生效日期: 2020 年 10 月 1 日 编制:管焕生 批准:程新宇 建龙钢铁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工艺技术规程 转炉出钢控制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炼钢厂转炉工序转炉出钢控制。 钢水收得率=钢水量247。 装入量 转炉钢水收得率随吹炼控制情况变化而变化,控制过程喷溅和点吹次数是提高钢水收得率的最主要方法。 出钢判定和处理 为了在吹炼终点达到目标值,必须将实际值与目标值比较,出钢前进行判定和处理。 项目 判定项目 判定 处理 [C] 与目标停吹 [C]比较 高 再吹,不可再吹的钢种──改钢 低 出钢中加增碳剂 T 与目标停吹 T 比较 高 摇炉降温或加冷却剂 低 再吹,不可再 吹的钢种──改钢(或经 LF 处理) [P] [S] 与目标停吹 [P]、 [S]比较 高 再吹,对于低 [C](钢水过氧化)加入200~500kg 石灰,不可再吹的钢种──改钢 出钢口管理 出钢所需时间的管理目标: 钢流时间下限 分钟 注:有特殊要求的钢种,出钢时间一般下限 分钟,上限 5分钟,或按特殊要求执行。 出钢口修补作业 出钢口由现场转炉炉长进行判定,如出钢时间在目标时间以下,出钢时加入铁合金不熔或出钢时钢流混渣担心成品不符合要求时,原则上实施出钢口修补或更换出钢口。 出钢挡渣 倒完渣后堵出钢口 第 1 页 共 2页 编号: GY( T) 05025B 生效日期: 2020 年 10 月 1 日 编制:管焕生 批准:程新宇 建龙钢铁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工艺技术规程 转炉出钢控制标准 出钢前确认挡渣塞堵住出钢口外口,防止倾动初期转炉流出的渣子。 使用档渣球或挡渣锥 项次 内容 使用说明 挡渣球适用场所 除 JL510L、 SPHD、 J5 SPAH以外的其他钢种。 渣子稀时稍晚加入。 挡渣球和挡渣锥不要与其他物体碰撞,不能沾水。 挡渣锥适用场所 JL510L、 SPHD、 J5 SPAH。 加挡渣球时间 钢水出到 3/4 时加入(合金加入结束) 转炉倾动 转炉倾动位置处于近似 95176。 位置( 90100176。 ),加入挡渣球 /挡渣。 第 2 页 共 2页 编号: GY( T) 05025B 生效日期: 2020 年 10 月 1 日 编制:管焕生 批准:程新宇 建龙钢铁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工艺技术规程 转炉温度控制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炼钢厂转炉工序。 停吹温度 =液相线温度 +标准温度 +校正温度 +△ 7 +△ 6 +△ 5 +△ 4 +△ 3 +△ 2 +△ 1 液相线温度 TL(℃ )={88[%C]+8[%Si]+5[%Mn]+[%Cr]+4[%Ni]+2[%Mo]+18[%Ti]+5[%Cu]+1} △ 1~△ 7为过程标准温降 △ 1— 中包内钢液过热度 △ 2— 钢包和中间包之间温降 △ 3— 二次精炼至大包旋转塔间运输温降 第 1 页 共 2页 编号: GY( T) 05026B 生效日期: 2020 年 10 月 1 日 编制:管焕生 批准:程新宇 停吹(出钢)温度 进入二次精炼标准温 度 出二次精炼标准温度 钢包旋转塔上标准温 度 中包标准温度 液相线温度 +校正 A、 B、 C、 D 、I +校正 E、 F、 G、H 建龙钢铁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工艺技术规程 转炉温度控制标准 △ 4— 二次精炼处理过程温降 △ 5— 转炉至二次精炼之间运输温降 △ 6— 出钢温降(包括吹氩、铁合金和改质渣料的影响) △ 7— 停吹至开始出钢之间的温降 A~ I为需要考虑的校正因素 A— 钢包状况校正 B— 新砌转炉校正 C— 转炉空炉时间校正 D— 出钢口状况 E— 钢包旋转塔上额 外等待时间校正 F— 连浇第一炉校正 G— 冷中包或是热中包校正 H— 连铸机额外浇铸时间校正 I— 操作工自行校正 各阶段标准温度经计算并取接近 5℃的倍数来确定。 : 中包温度 目标 T – 5~+ 10℃ 在旋转塔上(平台温度) 目标 T177。 5℃ 离开二次精炼 目标 T177。 5℃ 进入二次精炼 目标 T177。 10℃ 出钢(停吹) 目标 T177。 12℃ 第 2 页 共 2页 编号: GY( T) 05026B 生效日期: 2020 年 10 月 1 日 编制:管焕生 批准:程新宇 建龙钢铁 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工艺技术规程 转炉溅渣护炉控制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炼钢厂转炉工序转炉溅渣护炉控制。 : 钢水必须出尽(炉长、摇炉工负责); 氮压和设备正常(炉长、转炉主操工确认)。 : 氮气压力: 氮气总管压力要求≥ ,溅渣时< 必须停止溅渣。 工作压力控制在 ,工作流量控制在 13000~ 15000Nm3/h。 炉渣控制: ⑴碱度:根据铁水成份加入足量石灰, R: ~。 ⑵镁质料加入:保证终渣 MgO 含量 8~ 12%。 高温低碳钢种出钢完毕,调入100- 200Kg 的改质剂,再溅渣,溅干为止。 (3)出钢毕是否调料,由炉长视渣况、温度而定,渣子要稍粘温度较高,调料种类为轻烧白云石或改质剂。 溅渣枪位根据液面及炉底情况而定。 溅渣时间: 3177。 分 : 节奏允许情况下,溅渣完毕视炉衬侵蚀情况或前或后进行摇炉挂渣操作。 : 挂渣护炉工作不允许放松,不见铁水(兑入铁水前)不许倒渣; 调度要合理组织生产,保证溅渣时间,同时杜绝钢水等罐泡炉现象; 每炉出钢完毕和溅渣完毕,炉长应对炉况进行确。转炉工艺技术规程
相关推荐
诊的复写病例,认真与科 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 一般资料 病情 置管情况 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 2) 门诊急诊患者与 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 送,确保搬运安全。 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 、 生命体征 、 意识状态 、 皮 肤 完 整情 况、 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并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 ICU、手术室
质量的软件结构奠定基础。 启发觃则(案例分析) 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目的:对模块的算法设计和数据结构设计(设计出的处理过程应该尽可能简明易懂) 过程设计的工具,具体有那些:程序流程图 ,盒图 (NS),PAD(问题分析图 )图 ,判定表 ,判定树 ,过程设计诧言 (PDL)也称伪码 Jackson 设计方法: (1)分析幵确定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的逡辑结果,幵用 Jackson 图描绘这些数据结构
宗( 30 分)。 每差错一项扣 1 分。 缮制内勤计算准 确,审核单证齐全、有效,及时打印赔款计算书( 30 分)每差错一项扣 1 分。 付款内勤核实领款人身份、及领款手续,及时给付领款单证( 30 分)每差错一项扣1 分。 工作时效 ( 20 分) 能及时完成本职工作(其中:立案内勤到立案材料后当日完成;缮制内勤收到完整未决赔案后当日完成) 每次差错扣 1 分。 CFR 岗位调查
( GB507202020) 瞀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20)瞀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20)瞀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1991)瞀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20) 瞀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20) 瞀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2020) 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