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网及其生产组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7/7 41 交换局 交换局 交换局 交换区间边界线 局间中继线 配线电缆 主干电缆 交接箱 分线设备 2020/7/7 42 交换区的划分 市话网的分区 在一个城市中如只有一个市话局 , 则为单局制市话局 , 此时全市只有一个市话交换中心 , 全市用户通话都经过这个交换中心接续 , 其电话容量一般不超过 8000号 , 全网服务半径不超过 5公里。 超过这些条件时,就需在一个城市内建立几个电话局,则为多局制市话网,此时全市有几个市话交换中心,各个交换中心之间都用中继线相连接,用户通话要经过一个或多个交换中心。 多局制的市内电话容量可以扩大到几万到几十万号,其全网服务半径一般应不大于 10km。 多局制市话网把全网分成几个市话交换区。 2020/7/7 43 分区的作用 分区后每个分局的服务面积缩小,使用户线路的平均长度缩短,区分得越多,每个分局 (交换区 )的面积越小,则用户线的平均长度更短,总的用户线长度就缩短。 如图 314为分区对用户线的平均长度的影响,( a)表示不分区时,( b)则分成四个区,这时各交换区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显然用户线的平均长度缩短了。 2020/7/7 44 a b 2020/7/7 45 a/2 b/2 2020/7/7 46 用户线总长度: 当用户均匀分布 , 单位面积用户数为 Q, 用户线的走向为垂直型 , 服务区域为矩形 ,边长为 a及 b, 市局位于矩形中心 , 则所有用户至市局用户线的总长度为: )(4)(=4L abba d x d yyx   由于全交换区用户数为 abQ,用户线的平均长度如下: 4ba=baQ)abb(a ++l2020/7/7 47 分区以后各交换中心之间需采用中继电缆连接,但由于中继线是全分局的拥护合用的,利用率高,所需的数量少,一般比起所节省的用户线要少得多,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线路投资线路和节约对线路设备的用量。 但当分区数太多时,中继线数量会大量增加,基建费也增加,可能会超过用户线的节省部分,则反而费用升高,故分区数要合理的确定。 2020/7/7 48 分区的最佳数目 在一个城市内,市话局数目及交换区规模的确定,应该在多种方案中进行经济比较,寻找出一个使网的总费用最少的电话局的最佳数目(分区的最佳数目)。 影响市话网的总费用包括以下几方面: 2020/7/7 49 ( 1) 用户线的费用 1) 市话网内的电话局所数 , 局所数增大交换区面积缩小 , 用户线的平均长度和费用就减少。 如图 315曲线 d所示 2) 市话网内的用户密度越大 , 则交换区内用户线的平均长度和费用就越小。 如图 316曲线 1, 2, 3所示。 ( 2) 中继线的费用 一个城市内电话局越多 , 局间中继线就多 , 那就增加了中继线的长度和费用 , 反之亦然。 如图 315中曲线 e。 ( 3) 电话局费用和场地 、 建筑物的费用 如果一个城市内电话局越多,电话局场地、建筑物的费用将会明显的增加,它们占总的网路费用的30%~50%。 如图 315中的 b, c曲线。 2020/7/7 50 N 最佳数目 e 中继线费用 d 用户线费用 c 土建的费用 b 交换局的费用 a 网的总费用 费用 电话局数目 电话局所数与局所建设费用的关系 2020/7/7 51 局所数 1 δ1=50户 /hm2 费用 2 3 δ2=100户 /hm2 δ3=200户 /hm2 用户密度与用户线费用的关系 2020/7/7 52 分区的原则及考虑因素 ( 1) 从长远发展观点出发 , 预测全网业务及技术发展趋势 , 进行全局的通盘考虑 ( 2) 调查预测近期的用户分布情况 , 求出各地区的用户密度。 ( 3) 划分相邻交换区界时 , 要很好地配合城市规划 , 结合行政区划和自然形势 , 使市话网能适应城市规划的发展。 ( 4) 应使网的建设和经营上最经济 , 同时在分区时应尽量使原有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 5) 正确分析用户间的交换量大小 , 尽量将通话关系密切的地区划在一个交换区内 , 以减少局间中继设备。 ( 6) 从理论上分析交换区的形状应为正方形或正六角形最佳 , 在同样面积下 , 它的用户线平均长度最短。 2020/7/7 53 电话局的地址 划定交换区以后,电话局的地址通常分成两步来进行。 2020/7/7 54 理论中心(用户密度中心) ( 1) 用户分布密度均匀。 假定用户分布密度是均匀的 , 则理论中心就是几何中心;若用户分布密度是不均匀的 , 则理论中心在用户密度中心。 理论中心 , 其实是指用户密度中心 , 当电话局设置在理论中心时 , 其该交换区无现成电缆 , 且不考虑地形特点的话 , 此位置可以使用户线总长度降到最短 , 成本降到最低。 图 317中 ,当用户密度均匀分布时 , A是几何中心 , B是任意中心 , x1,y1是 B偏离几何中心 A的距离。 电话局设在 B时 , 用户线的平均长度为下值: 由上式可知 , x1,y1越小 , 值越小 , x1,y1为零 , 即 B与 A重叠 , 电话局在几何中心时 , 用户线总长度最短 , 最经济。 byx +++a4ba=l南京电信运维部 本地网交换局所分布图 2020/7/7 56 a b B x1 A x0 y1 y0 选最佳局址图 2020/7/7 57 ( 2) 用户分布密度不均匀 在交换区的地图上将其分成大小相同的方格如图 214, 算出每列的用户总数为 S1,并求出每列总数的累加值 S1, 在 S2值等于 1/2交换区总用户处划一垂直线 ( 使左右两边的用户相等处 ) , 同样算出每一行总数 S3,每行累加值 S4, 在 S4等于 1/2总用户数处划一水平线 ,这两线的交叉处即为理论中心。 如图 318。 例:书上用户总数 =1562户 , 试采点位置于 1562/2=781处 , 它是图中箭头示出的行和列的相交处。 2020/7/7 58 2 2 2 3 1 1 11 2 6 8 0 6 3 4 2 40 51 3 9 11 15 10 13 12 6 3 1 4 98 149 2 2 12 20 30 25 22 18 12 5 3 4 158 307 1 6 12 22 36 45 43 37 25 16 42 5 2 2 234 501 1 9 21 45 72 84 71 93 19 9 5 2 2 373 874 6 10 15 33 48 44 39 16 11 7 3 232 1206 4 8 12 21 23 30 28 11 7 3 2 2 157 1363 3 9 6 36 42 30 5 2 1 2 136 1499 7 2 4 12 24 11 2 1 63 1562 4 22 64 112 180 298 32 259 117 14 68 22 12 9 26 90 202 382 680 1001 1260 1377 1451 1519 1541 1553 1562 S1 Y X S2 S3 S4 理论中心位置 2020/7/7 59 上述方法没有考虑用户线的长度,更精确的方法是计算出每方格用户乘上距离,然后求出矩心,这可在交换区面积图上划出 Ox和 Oy轴。 而网的矩心可通过矩量来确定,第 j列的用户对 Oy轴的矩量是 Js1(j),第 K行的用户对 Ox轴的矩量则是 KS2(K),因此,理论中心的坐标即为矩心的坐标( X,Y)为 : 区域内的总用户数=)()()(。 )(kSjSNkkSN1YjjSN1X2020/7/7 60 实际中心(经济最优化) 在确定实际中心电话局时,实际上,在理论中心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其他各区中心到该区中心的中继线的情况,各中继路由进入这一区域的将在方格处增添适当数量的线路。 实际中心可能是这些路由会合处的若干点中之一个。 这些点如果不是一个,就要在这几点中进行选择。 2020/7/7 61 例:若在理论中心附近, A、 B两点都是中继线汇合处,现对 A、 B两点进行比较选择。 电话局若设在 A点,则把 B连到 A需要 700对 km(在 20年期限内)。 如果把电话局若设在 B点,则把 A 连到 B只需要500对 km,因此,实际中心应该设在 B点。 1km 50 100 125 50 100 125 75 100 175 100 150 200 50 100 125 B A 现在 10年 20年 预测 20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