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示范校建设总结报告内容摘要:

研 究;建设做、学、教一体化的 实训室 8间。 建立了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和机制,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 “ 双师型 ” 教师 的 校本培训、下 企业 锻炼等常规培训;加大了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聘用数量和质量。 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骨干教师为中坚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动态管理的 “ 双师型 ” 教师群体。 加强了集团化办学, 调整了教育集团的成员组成,健全了集团组织结构,建立了具有实质效果的紧密型教育集团,增强了教育集团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 密切与企业合作, 建立了学校与企业之间创新的良性互动、互动促进 的长效机制。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依据计算机应用重点专业建设方案及任务书,把建设项目整体梳理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三大项目,共计开出 126个建设子项目。 按照 “ 任务引领 、 专项推进 、 统筹规划、分级管理、责任到人、严格把关 ”的原则,全员参与,层层发动,专家指导, 实行项目负责人管理制。 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由专业组长负责,各子项目由骨干教师负责,并组建项目建设团队,严格按照项目申报任务书中所列的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及验收要点进行建设,并制定 3 详实的分阶段工作任务及建设 进度,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接受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建设办公室、项目监督小组的监督和检查。 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为示范校建设任务如期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项目创建工作情况 在信息技术组全体项目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建设三大建设项目 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建设思路和建设要求,积极进行企业和社会调研, 经过行业企业调研、专题论证、岗位分析,构建了建立 了以岗定学、学以致用的“模 块化小班额、工学交替” 的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了学分制实施方案和教学评价表等,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 完善了学业、德育、顶岗实习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 构建并实施“分层模块化”的主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方案按照课程对接岗位的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整,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的定位更加明确,结合国家技能竞赛要求,赛教融合,以赛促教,进行“模块化小班额、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积极研发校本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参加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 ,完成《 FLASH》、《影视后期制作》、《工业产品设计》、《 PhotoShop》 4门精品课程;《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网络技术》 2门校本教材;《网页设计教学课件库》及《 VB 程序设计案例》、《计算机产品市场营销案例》的开发,并收集相关的教学课件、音视频资源等。 全面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大力推行项目教学和案例教学,总结并收集教学案例。 在常规教学和技能竞赛辅导中,充分应用新型教学模式,并取得可喜成绩:在 2020年和 2020年三明市技能竞赛中我们均取得 4个项目一等奖的好成绩,在 2020年 江苏 省技能大赛中,我校选手谢圣强和杜奏昆获得《企业网搭建》团体项目的三等奖,实现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省赛团体项目零的突破。 2020 4 年 5月,三明市同城化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张燕琴老师 的 《 Visual Basic》的案例教学,李富生老师 的 《工业产品设计》的项目教学, 这两个 新型的教学模式得到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加强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结合新校区搬迁的实训大楼内部环境, 2020年,完善《计算机应用》、《图形图像》、《网页设计》、《动漫制作》、《网络搭建》等 5间校内实训机房的教学环境。 2020年,又完成了《组装维 护》、《综合布线》、《多媒体制作》实训机房的建设。 (二) 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建设任务,确定计算机应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目标具体建设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