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pp内容摘要:

900 头、 2500 头、 885 只 ; (五 ) 牧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 按照 2020 年年底统计的牧民户数3708 户为准,完成牧工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发放工作。 第五章 责任主体和工作流程 一、责任主体 (一 ) 各级党政负总责。 师对兵团负责,团场对师负责,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落实。 各级党政要把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纳入年终干部考核目标。 各团场要完善草原 农九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 13 承包和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把草原管护设施和管护工作列入工作职责,实施草原围栏、管护站等设施建设,制定并发布禁牧令,成立专门管护队伍,设立公益性岗位,安排专职管护人员,建立团、连、户三级管护联动网络,健全禁牧管护和草畜平衡核查机制,加强草原监理、监测体系建设,将监理、监测人员和管护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二 ) 相关部门通力协作。 师 财务和畜牧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协作,密切配合。 财务部门主要职责: 按照实施方案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预算,会同畜牧部门制定资金分配方案,拨付补助奖励资金,监督检查补助奖励资金使用情况。 畜牧部门主要职责: 负责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牵头组织编制实施方案,划定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域,核定补助奖励面积,落实各项管护措施,组织开展草原生态监测和监督管理,评估实施效益等。 师团财务和畜牧部门共同考核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政策实施绩效。 师团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做好其它相关工作。 二、工 作流程 (一 ) 师畜牧和财务部门根据《中 国草地资源》、《兵团天然草地资源调查与利用研究》, 结合各团草场现状, 指导各团场 划定禁牧、草畜平衡、人工草地 区域和 面积 ,测算和核定载畜量。 (二 )实施方案编制和审批。 实施方案实行逐级编制和审批,师畜牧兽医局、财务局负责编制全师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报兵团农业 (畜牧兽医 )局、财务局审批。 各团场畜牧和财务部门按照兵团下发的《兵团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 农九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 14 施指导意见》,结合师编制的《新疆兵团农九师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编制本团落实草原生态 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报师草原 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审核后,并报师畜牧兽医局、财务局备案。 (三 )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各项任务。 以团场为单位,将草原禁牧区域落实到具体地块,明确禁牧牧户名单及每户禁牧面积,逐户签订禁牧责任书;明确草畜平衡的牧户名单、每户草畜平衡面积及减畜数量,按照三年减畜目标(比例为 30%、 30%、40%),制定每年减畜任务,落实安置措施,逐户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根据核定的数量,明确发放生产资料补贴及享受人工种草的牧户名单;所有名单登记造册,作为发放补助奖励资金的重要依据。 (四 ) 开展监督检查。 师及各团场开展不定期抽查,师抽查面不低于 20%,团场抽查面不低于 50%,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及时严 肃查处。 (五 ) 发放补助 奖励资金。 各团场编制的实施方案报师草原 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领导小组 办公室审核,实施方案通过师审核并且完成师下达的各项任务,结合师抽查结果合格后,下拨补助资金。 由各团场根据面积、涉及牧户数量、补贴资金数额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资金总额不超发、不剩余为准,自行制定上封顶、下保底的标准,并报师畜牧兽医局、财务局备案。 我师 山区团场资金最高发放金额为 万元,最低为 万元;农区团场最高发放金额为 万元,最低为 万元。 同时严格审核各团场登记造册情况和与牧户签订合同及禁牧、草畜平衡责任书 签订 情况,严格补贴到 户,各团场资金发放应履行“连级公示制”。 农九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 15 第六章 工作方案 一、禁牧方案 (一)原则 按国家禁牧要求,结合我师实际,禁牧区划定原则为: 自然地理位置相对独立、集中连片、能够实施、便于监管; 生存环境恶劣、草原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 (二)区域布局及面积 根据不同草场类型及季节牧场的退化程度,确定禁牧区域,以团场为基本单位确定禁牧区域,逐级分解到连、到户。 全师划定禁牧面积 125 万亩, 分布在 3 个山区团场 161 团、 165团和 170 团共 9 个禁牧区,其中涉及到退牧还草工程禁牧区。 禁牧区的 草场类型 主要 为 温性 荒漠、 温性草原化荒漠、 温性荒漠草原, 季节牧场 主要 为 冬牧场。 161 团 :禁牧面积 40 万亩,分为 4 个区。 第一片区: 11 连、铁列克提河以北到彼克利沟南 ,地理坐标为东经 82176。 17′ 32″ 82176。 30′40″、北纬 45176。 37′ 52″ 45176。 42′ 43″ ;第二片区: 11 连、彼克利沟以北到苏云河以南 ,地理坐标为东经 82176。 18′ 40″ 82176。 26′ 29″、北纬 45176。 42′ 38″ 45176。 48′ 10″ ;第三片区: 9 连、苏云河以北到多拉特沟以南 ,地理坐标为东经 82176。 20′ 50″ 82176。 27′ 18″、北纬 45176。 47′ 36″ 45176。 54′ 40″ ;第四片区: 4 连至 3 连之间的都那拉拉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82176。 32′ 02″ 82176。 43′ 01″、北纬 46176。 08′ 54″46176。 17′ 56″。 165 团:禁牧面积 45 万亩,分为 4 个区。 第一片区: 1 连、西 农九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 16 单位:万亩、万羊单位、户、座、人、个 大梁区 , 地理 坐标 为,东经 84176。 09′ 15″ 84176。 17′ 48″、 北纬 46176。 50′37″ 46176。 48′ 29″ ; 第二片区: 5 连、 6 连和 7 连北山区 , 地理 坐标 为东经 84176。 10′ 10″ 84176。 22′ 31″ 、 北纬 46176。 51′ 38″ 46176。 56′ 58″ ;第三片区: 10 连、二道桥区 , 地理 坐标 为东经 84176。 20′ 43″ 84176。 33′09″、 北纬 46176。 51′ 14″ 46176。 56′ 55″ ;第四片区: 4 连、 8 连、 9连和 11 连,南山区 , 地理坐标为,东经 84176。 24′ 42″ 84176。 51′ 24″、北纬 46176。 48′ 14″ 47176。 00′ 06″。 170 团: 禁牧面积 40 万亩,在莫合台 克孜尔 山区 ,地理坐标为,东经 84176。 38′ 14″ 84176。 53′ 24″、北纬 46176。 22′ 00″ 46176。 33′ 19″。 农九师各团场落实禁牧情况统计表 (表四 ) (三)涉及的牧户、牲畜数量 全师禁牧区共涉及牧户 938 户,转移牲畜 万羊单位。 其中: 161团 365 户、转移牲畜 万羊单位 ; 165 团 394 户、转移牲畜 万羊单位; 170 团 179 户、转移牲畜 万羊单位。 (四)牧民安置方案及牲畜转移方案 牧民安置方案 单 位 禁牧 面积 户数 理论 载畜量 实际放牧牲畜数量 转移安置户数 转移安置牲畜 建管护站数量 管护面积 配备人员 师合计 125 938 938 3 125 15 161 团 40 365 365 1 40 6 165 团 45 394 394 1 45 5 170 团 40 179 179 1 40 4 农九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 17 一是 利用牧民定居、危旧房改造、兴边富民 及廉租房建设解决 牧 民定居 安置,结合养殖 (场 )小区建设工程,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逐步由放牧牧工转变为工厂化养殖工人,对定居牧民统筹安排饲草料的种植,同时,开展技能培训和搞好技术服务,让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 二是 对已有固定住所的牧民,由团提供一些优惠政策,鼓励自行建圈或进养殖场从事牲畜育肥生产。 牲畜转移方案 一是 利用牧民定居、危旧房改造、兴边富民工程的 定居点转移,冷季利用人工饲草及农作物秸秆实行舍饲,暖季在草畜平衡区及项目 区以外的可利用 草场 适当放牧; 二是 利用 新建和扩建的规模养殖 (场 )小区,分流转移牲畜安置到小区养殖并进行育肥出售。 具体转移安置工作由各团场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具体转移方案。 保证牲畜转移安置的措施 一是 做到草畜平衡。 结合牧草良种补贴项目,有计划地更新、补播、新建人工草地,从而达到增加饲草产量和提高牧草品质的目的,确保草原禁牧后转移牲畜的饲草需求。 全师现有人工草地 ,产量 万吨, 若实行冷季舍饲 、 暖季放牧, 每标畜 补饲 按 700 公斤 /年 测算,可载畜 万羊单位, 农九师实际放牧牲畜为 万羊单位,因此 饲草可以满足牲畜 冷季 舍饲需求。 二是 加快养殖 (场 )小区建设步伐。 结合牧民定居、 兴边富民、 规模养殖 (场 )小区及援建项目 工程,合理规划,统一管理,大力推行 规 模化养殖, 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 农九师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 18 三是 不断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加快品种改良。 通过加大品种改良力度,优化畜种、畜群结构,发展良种畜,采取小畜换大畜(肉牛)、土种换良种的办法,控制小畜发展数量,主要是采取增牛、增猪、增禽,提高母 畜比例和科学饲养水平,增加舍饲大畜数量,同时积极推行牧区劳动力转移,促进牧民减畜增收。 禁牧补助资金发放方案 发放原则: 按照“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草原承包面积以户为单位进行核定登记;联户由各团场按平均分配或按牲畜占有量等进行确权到户,可以继续实行联合经营,共同落实禁牧或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