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安全日常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及后期处置制度内容摘要:

息以电话、传真、 Email 等方式向街道网络信息中心、区教育局报告, 50 分钟内上传书面报告(参考附件 3)。 ( 3)区教育局应急响应。 区教育局接报后,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组长等领导成员、安全办、信息部及相关工作组组长应在接报后60 分钟内赶 赴现场,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和若干工作组开展应急、协调、抢救及善后处置工作。 如不能做技术处理的,应及时聘请有关专家对事件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可能达到的安全警报级别,并决定是否扩大应急。 属特别重大( I 级)、重大( II 级)、较大( III 级)和一般( IV 级)事件的,应立即报告区应急指挥中心、市教育局和市公安局网络监察分局(网络监察处),上报时间不得超过 2 小时。 ( 4)信息部应急响应。 信息部在突发网络安全事件发生接警后,自始至终应跟进事态的发展,及时向领导小组、区网络信息中心、市教育网络 信息中心报告最新的进展情况,及时组建专家队伍进行分析、判断,并及时提供解决办法与措施供领导小组决策,在领导小组的直接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