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设备验收技术规范内容摘要:

检验通道监测回路工作应正常。 收信机收信灵敏度的检测,可与高频通道的检测同时进行。 检验发信、收信回路应不 存在寄生振荡和拍频现象。 检验发信输出在不发信时的残压应符合规定。 通道联调 测量通道的传输衰耗、工作衰耗、回波衰耗和输入、输出阻抗 3dB 告警检查 检查收信电平,设置衰耗值,检查收信裕度, 1016dB 复用载波通道 回路检查 确保两侧保护命令要一一对应 收发信展宽时间检查 检查传输延时 T< 15ms,保护装置应能正常运行和正确动作,要求允许信号传输延时 T< 14ms,闭锁信号传输延时 T< 10ms,要求检查解除闭锁逻辑正确。 要求取消保 护接口的收发信展宽时间。 光纤 通道 通道的完好性 对于光纤通道可以采用自环的方式检查光纤通道是否完好。 附属设备 对于与复用 PCM 相连的保护用附属接口设备应对其继电器输出接点和其逆变电源进行检查。 传输时间及误码率 应对光纤通道的误码率和传输时间进行检查,误码率小于 106,传输时间小于 12ms。 传输设备发信光功率、收信灵敏度及通道裕度 对于利用专用光纤通道传输保护信息的远方传输设备还应对其发信电平、收信灵敏电平进行测试并保证通道的裕度满足厂家要求。 纵联保护联调 对高频保护的整组试验,应与高频通道和线路对侧的高频保护配合一起进行模拟区内、区外故障的保护动作行为的检验(要求对侧高频保护投入,断路器在断开位置)。 13 十 一 通道调试 纵联保护联调 模拟区内故障时,对于闭锁式,高频保护短时发信(发 8ms)后停信,高频保护动作;对于允许式,高频保护发允许跳闸信号,对侧高频保护在收到允许跳闸信号后向本侧回馈一个允许跳闸信号,本侧高频保护在收到允许跳闸信号后动作跳闸。 模拟区外故障时,对于闭锁式,高频保护短时发信(发 8ms)后不停信,高频保护 不应动作;对于允许式,高频保护不向对侧发允许跳闸信号,本侧高频保护不应收到允许跳闸信号,保护不应动作跳闸。 对于利用收发信机构成的闭锁式保护,还应带高频通道进行收信启动发信功能检查:(要求对侧高频保护投入,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模拟区内故障时,本侧高频保护短时发信(发 8ms)后停信,但由于本侧收到对侧闭锁信号,本侧高频保护不动作 十二 整组传动试验 保护出口动作保持时间 利用 80%的电压来做保护整组带开关传动试验;当为两套保护时应采用电流回路串联的方法进行。 单相瞬时接地故障、重合 分别模拟 A、 B、 C 单相故障,检查跳闸回路和重合闸回路的正确性,要求保护与开关动作一致。 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 模拟一次单相故障,检查保护后加速功能正确。 两相接地瞬时故障 两套保护分别模拟一次两相故障,检查保护三跳回路正确。 三相不一致保护检查 实际模拟开关三相不一致,检查保护开入和动作出口回路的正确性。 十三 投运前检查 打印定值与定值单核对 满足规定的误差范围 恢复所有试验接线 电流回路应进行紧固,所有临时拆、接线恢复到运行状态 CRC 码和软件版本检 查 与定值单要求一致 检查 GPS 对时是否正确 14 十四 带负荷测试 (要求测试电流、电压大于精工电流、电压) 测量电压、电流的幅值及相位关系。 对于电流回路的中性线也应进行幅值测量(测量流过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 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差流的检查 零序保护方向的检查 高频通道的参数测试 收信和发信电平 15 、断路器保护验收项目 表 断路器保护验收检查项目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内 容 要求 结果 签名 一 电流电压回路检查 检查电流回路的接地情况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且只有一个接地点。 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保护,应在保护屏上经端子排接地。 独立的、与其它电流互感器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回路,宜在配电装置端子箱接地。 专用接地线截面不小于 mm2。 CT 配置原则检查 采用的 CT 绕组级别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存在保护死区的情况 电压回路检查 检查电压回路的正确性。 二 保护电源的检查 检查电源的自启动性能 检查输出电压及 其稳定性 检查输出电源是否有接地 检查正、负对地是否有电压。 三 装置的数模转换 电压测量采样 电流测量采样 相位角度测量采样 四 开关量的输入 检查软压板和硬压板的逻辑关系 保护投退的开入 开关位置的开入 其它开入量 16 五 定值校验 倍及 .095 倍定值校验 操作输入和固化定植 定值组的切换 六 保护功能检验 充电保护 三相不一致保护 重合闸 同期、无压功能检查 先合、后合逻辑检查 重合闸方式功能检查 断路器失灵保护 死区保护 过流保护 七 重点回路 失灵启动及出口回路 检查保护启动失灵回路、失灵出口回路,要求检验失灵回路中每个接点、压板接线的正确性。 三相不一致启动回路 检验 TWJ 与 HWJ 的组合启动回路,防止在控制回路断线时误启动。 检查开关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是否按定值单要求整定。 重合闸启动回路 检查不对应启动、保护启动回路是否正 确 闭锁重合闸回路 手分、手合、永跳和单重方式时三跳闭锁重合闸等回路的正确性 先合、后合相互闭锁回路 与设计图纸一致,并满足运行要求。 17 八 投运前检查 打印定值与定值单核对 满足厂家规定的误差范围 恢复所有试验接线 电流回路应进行紧固,所有临时拆、接线恢复到运行状态 CRC 码和软件版本检查 与定值单要求一致 检查 GPS 对时是否正确 九 带负荷测试 (要求测试电流、电压大于精工电流、电压) 测量电压、电流的幅值及相位 关系。 对于电流回路的中性线也应进行幅值测量(测量流过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 18 、辅助保护验收项目 表 辅助保护验收检查项目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内 容 要求 结果 签名 一 电流电压回路检查 检查电流回路的接地情况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且只有一个接地点。 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保护,应在保护屏上经端子排接地。 独立的、与其它电流互感器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回路,宜在配电装置端子箱接地。 专用接地线截面不小于 mm2。 CT 配置原则检查 采用的 CT 绕组级别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存在保护死区的情况 电压回路检查 检查电压回路的正确性。 二 保护电源的检查 检查电源的自启动性能 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 检查输出电源是否有接地 检查正、负对地是否有电压。 三 装置的数模转换 电压测量采样 电流测量采样 相位角度测量采样 四 开关量的输入 检查软压板和硬压板的逻辑关系 保护投退的开入 开关位置的开入 其它开入量 19 五 定值校验 倍及 .095 倍定值校验 操作输入和固化定植 定值组的切换 六 保护功能检验 过电压保护 低功率保护 过流保护 收信直跳 七 重点回路 失灵保护动作发信、过电压保护动作回路 与设计图纸一致。 辅助保护收信回路 与设计图纸一致。 辅助保护出口跳闸回路 与设计图纸一致。 八 投运前检查 打印定值与定值单核对 满足厂家规定的误差范围 恢复所有试验接线 电流回路应进行紧固,所 有临时拆、接线恢复到运行状态 CRC 码和软件版本检查 与定值单要求一致 检查 GPS 对时是否正确 九 带负荷测试 (要求测试电流、电压大于精工电流、电压) 测量电压、电流的幅值及相位关系。 对于电流回路的中性线也应进行幅值测量(测量流过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 20 、短引线保护验收项目 表 短引线保护验收检查项目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内 容 要求 结果 签名 一 电流电压回路检查 检查电流回路的接地情况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且只有一个接地点。 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保护,应在保护屏上经端子排接地。 独立的、与其它电流互感器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回路,宜在配电装置端子箱接地。 专用接地线截面不小于。 CT 配置原则检查 采用的 CT 绕组级别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存在保护死区的情况,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电压回路检查。 检查电压回路的正确性,是否满足反措要求。 二 保护电源的检查 检查电源的自启动性能 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 检查输出电源是否有接地 检查正、负对 地是否有电压。 检查工作地与保安地是否相连(要求不连),检查逆变输出电源对地是否有电压。 三 装置的数模转换 电压测量采样 电流测量采样 相位角度测量采样 四 开关量的输入 检查软压板和硬压板的逻辑关系 保护投退的开入 线路刀闸位置的开入 其它开入量 21 五 定值校验 倍及 .095 倍定值校验 操作输入和固化定植 定值组的切换 六 保护功能检验 充电保护 差动保护 过流保护 七 重点回路 失灵启动回路 检查保护启动失灵回路,要求检验失灵回路中每个接点、压板接线的正确性。 保护出口跳闸回路 八 投运前检查 打印定值与定值单核对 满足厂家规定的误差范围 恢复所有试验接线 电流回路应进行紧固,所有临时拆、接线恢复到运行状态 CRC 码和软件版本检查 与定值单要求一致 检查 GPS 对时是否正确 九 带负荷测试 (要求测试电流、电压大于精工电流、电压) 测量电压、电流的幅值及相位关系。 对于电流回路的中性线也应进行幅值测 量(测量流过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 22 、 220kV 线路保护验收项目 表 220kV 线路保护验收检查项目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内 容 说 明 结果 签名 一 电流电压回路检查 检查电流回路的接地情况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且只有一个接地点。 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保护,应在保护屏上经端子排接地。 独立的、与其它电流互感器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回路,宜在配电装置端子箱接地。 专用接地线截面不小于。 CT 的伏安 特性 利用饱和电压、励磁电流、和 CT 二次回路阻抗近似校验,是否满足 10%误差要求。 CT 的极性、变比 CT 的极性应满足设计要求,变比应与定值单要求一致 电流回路的接法 当采用不同的主接线方式时,电流二次回路接线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是否满足反措要求。 CT 配置原则检查 保护采用的 CT 绕组级别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存在保护死区的情况,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 电压切换检查。 实际模拟 1G、 2G 合断,观察操作箱切换继电器动作情况及指示灯指示情况,其中电压切换继电器属具备自保持功能的双位置继电器。 二 二次回路 双跳操作电源配置情况,保护电源配置情况 断路器操作电源与保护电源分开且独立:第一路操作电源与第二路操作电源分别引自不同直流小母线,第一套主保护与第二套主保护直流电源分别取自不同直流小母线。 检查操作电源之间、操作电源与保护电源之间寄生回路检查 试验前所有保护、操作电源均投入,断开某路电源,分别测试其直流端子对地电压,其结果均为 0V,且不含交流成分。 直流空开、熔丝配置原则及梯极配合情况 应保证逐级配合,按照设计要求验收。 断路器防跳跃检查 检查防跳回路正确。 断路器处合闸状态,短接合闸控制回路,手动分闸断路器,此时开关不应出现合闸情况。 2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