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性思想工作实用手册内容摘要:

时度势,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灵活、交叉、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九、 基层官兵思想变化的一般规律 新时期官兵的思想问题尽管形式多样、复杂多变 ,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战士在服役期间 ,干部在每个职务的任职期间 ,大致都要经历四个时期:适应期、竞争期、分化期和动荡期。 适应期 战士的适应期 ,大约是刚入伍的头三个月。 这个时期主要有六种想法:一是想家;二是想分个好地方;三是想多知道点部队情况;四是想多交几个好朋友;五是想取得领导的好感;六是想怎样才能在部队干好。 总的看来 ,这个时期的战士思想积极向 上 ,工作积极 ,言行谨慎 ,老实听话;主要问题是入伍动机差异较大 ,不少人想分个“理想”的地方。 干部担任每个职务的适应期大概要经历半年。 这个时期的思想状况 ,一是想好好干 ,不辜负组织希望;二是想尽快熟悉单位的情况;三是想调整组织 ,建立自己信得过得骨干队伍;四是想开个好头 ,打开局面 ,树立威信。 这个时期的干部 ,一般思想稳定,工作积极主动 ,干劲大。 但缺乏经验 ,有的人可能因要求过急、处事不周而受到非议 ,有的会产生畏难情绪。 竞争期 22 适应期过后 ,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便开始了。 根据官兵上进心的强弱 ,竞争期有长有短。 一般 来说 ,战士的竞争期大概有一年。 这个时期的战士有事事争第一的思想。 他们在训练场上争好成绩 ,日常工作中争表扬 ,领导面前争好印象 ,积极为进入第二年后当班长骨干打基础 ,自觉性强 ,比较好管。 但也有一些思想问题:一是有的标准低 ,干工作满足于图个好印象 ,没有远大目标;二是有的不能正确对待他人进步 ,产生嫉妒心理 ,总怕别人走到自己前面去;三是有的不能正确对待批评 ,一旦受到批评 ,便疑神疑鬼 ,背上思想包袱 ,甚至认为领导有偏见;四是缺乏毅力 ,即想好好干 ,又怕吃苦 ,时冷时热 ,工作时好时坏。 干部的竞争期比战士强 ,一般可持续两三年 ,或 者更场的时间。 干部在竞争期 ,多数人想在任职后的头一两年把工作搞上去 ,争名次的思想比较强烈 ,特别爱于同年兵、同样职务的人比 ,与同一领导下的单位比。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名次思想强烈 ,有的在工作中报喜藏忧、争功诿过、做表面文章;有的因头“三把火”没有烧好 ,产生松劲情绪 ,工作标准下降 ,干劲不足 ,逐步成为竞争落伍者。 分化期 通过竞争 ,强弱基本明朗 ,领导和群众心目中对一个人的基本评价逐步形成 ,自己对自己也心中有数。 于是 ,竞争队伍开始分化。 战士进入第二年后大体会分化成四个部分:一部分是在竞争期表现好的战士 ,可能继 续向前发展 ,成为班长、骨干和党员发 23 展对象;第二部分是表现一般的 ,满足于保持现状 ,缺乏继续竞争的毅力和勇气 ,工作标准较低 ,只要不处问题、不受批评就行;第三部分是竞争落伍者 ,对改变自己的被动态势缺乏信心 ,像泄了气的皮球 ,很难鼓起劲来 ,如果工作做的不及时 ,有的人可能成为重点人员;第四部分是一开始就不想和别人竞争 ,他们来部队没有具体目标 ,上进心不强 ,干工作十分被动 ,当然这是少数。 战士进入分化期后思想很复杂 ,其中落伍的想法最多。 他们认为第一年没有干好 ,印象搞坏了 ,大势已去 ,第二年干的再好也没有用 ,加上一些干部对他们另 眼看待 ,当作负担 ,于是这部分战士混日子者有之 ,图舒服者有之 ,破罐子破摔者有之。 由于这部分人在思想上放纵了自己 ,外界的消极东西容易影响他们 ,如不及时加以教育和引导 ,各种毛病很可能爆发出来 ,由后进战士发展成为重点人员。 动荡期 战士大致在服役期满的前半年进入动荡期。 这时不少战士的精力开始分散 ,想自己的事多起来。 有的想在退伍前轻松一段时间 ,有的想再回趟家找个工作或找个对象 ,有的想争取入党 ,有的想学一门技术。 个别思想基础差、平常表现不好的战士 ,则想在退伍前给领导找点麻烦 ,闹点矛盾 ,甚至还想了却一些个人的恩怨 ,这 些人是思想工作的重点对象。 十、 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有利时机 官兵的思想往往随着时间、环境的不同而经常发生变化 , 24 要做好官兵的思想工作 ,就必须结合任务的转换、官兵的心理特点等 ,及时把握有利时机 ,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 ,应把握好以下有利时机: 新兵入伍时; 老兵退伍时; 取得成绩时; 受到误解委屈时; 遇到困难和挫折 (训练跟不上、婚恋失败、考学落榜、家庭遇到天灾人祸 )时; 有了过失或受到处分时; 担负重大任务时; 入党团、考学、提干、选取士官、配备正副班长、骨干集训前后 ; 单独执行任务时; 工作任务转换时; 1 探亲归队后; 1 亲属来队时; 1 家中来电报时; 1 社会出现不良思潮时; 1 其他应该做思想工作的时候。 十一、 表扬的“六个结合” 坚持表扬为主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 要发挥 25 好这一手段在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 ,应做到“六个结合”: 阶段表扬和随时表扬相结合 阶段表扬是指在某一工作阶段总结讲评时进行的表扬 ,有利于推动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随时表扬是指对刚刚发生的好人好事或官兵好的方面进行及时表扬 ,对表扬对象和其他官兵 鼓动性很大。 无论阶段表扬还是随时表扬 ,都要防止搞平均主义 ,特别要克服轮流坐庄式、利益均沾式、平分秋色式等错误做法。 表扬个人与表扬集体相结合 对成绩显著的个人进行表扬 ,是非常必要的。 但在表扬个人的同时 ,还要重视对某些集体单位的表扬 ,如对小组、班的表扬。 通过对集体的表扬 ,可以培养战士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 ,使集体中的每个成员产生自豪感、光荣感和责任感 ,形成一种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的力量。 表扬先进层和表扬后进层相结合 对先进层的战士进行表扬 ,这既是对先进的一种鼓励 ,同时也是给大家树立榜样 ,以便形成学先进、 赶先进、超先进的健康风气。 同时 ,还要对中层特别是后进人员进行表扬。 对那些暂时处于后进的战士 ,只要发现他们有点滴进步 ,就要热情欢迎 ,及时给予肯定 ,促使他们向先进转化。 在他们有了明显进步、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时 ,更要充分给予表扬、奖励 ,决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甚至歧视、奚落他们。 26 表扬实干型典型与表扬智力型典型相结合 实干型典型是指那些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在工作中勇于吃大苦、流大汗的先进典型。 智力型典型是指那些具有开拓精神、勇于改革创新、勇于开创新局面的先进典型。 表扬实干型典型 ,使他们获得应有的荣誉 ,这是无可非议 的 ,因为革命需要“老黄牛”。 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为适应部队建设的需要 ,我们更应重视表扬那些智力型典型。 表扬工作在这一点上必须进行“观念更新” ,否则将背离当前改革的新形势而走偏方向 ,因为革命更需要“千里马”。 宣扬先进事迹与宣扬先进思想相结合 先进思想不能离开先进事迹而独立存在 ,没有先进事迹 ,先进思想就不可信;而先进事迹是先进思想的结果 ,离开了先进思想 ,先进事迹就成为无本之木。 因此 ,在表扬先进时 ,要把宣扬先进事迹与先进思想紧紧结合起来 ,特别要注重宣扬先进思想。 因为表扬的目的并非让大家简单模仿 ,而是要大家从 学习先进事迹中去学习先进思想。 内部表扬和外部表扬相结合 内部表扬是指在部队内部用各种形式对先进事迹、先进思想所进行的表扬。 外部表扬是指用书信或稿件的形式 ,将战士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反映给战士的亲人或广大群众。 思想工作不仅要善于进行内部表扬 ,而且要重视外部表扬。 因为外部表扬往往能起到内部表扬所起不到的作用:一是扩大了人民军队的 27 声誉;二是激发了战士的上进心和责任感;三是促进了战士亲友关心部队建设;四是向战士家乡传递了人才信息 ,为部分有特长的战士退伍后被及时录用 ,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十二、 批评的主要手 段 必要的批评 ,是思想工作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之一。 正确的批评应该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既要坚持原则 ,对战士的缺点不袒护、不迁就、又要讲究艺术 ,善于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接受能力以及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 同时在批评的内容、程度、频率和范围上要掌握好“度” ,即不能不温不火、不痛不痒 ,又不能过火产生副作用。 因此 ,思想工作骨干应掌握多种批评手段: 即时式 强调当时、当事的批评 ,其作用在于用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冲破被批评者的心理防线。 一般用于自我防卫心理强烈 ,不肯轻易认错 ,常常在事情一过就矢口否认 或搪塞掩盖、转嫁他人的青年战士。 缓冲式 就是在问题发生后不急于处理 ,先设置一个缓冲阶段 ,等当事者头脑冷静下来后再做批评教育。 其作用在于给被批评者一个稳定的情绪和冷静思考的机会 ,以避免因既时批评而带来顶牛状态乃至造成严重后果。 一般用于那些头脑简单、缺乏理智、性格孤僻、不计后果的战士。 28 公开式 就是在公开场合当众批评 ,可以较大范围地消除错误思想、行为的影响 ,使受批评者处于群众舆论的监督中。 主要适用于影响较大、后果比较严重的问题 ,而被批评者则是那些疲疲塌塌、屡犯错误的战士。 个别式 就是在个别谈话中 的当面批评 ,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双方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 ,使批评教育深入而细致。 主要适用于那些影响面较小 ,或不便于在公开场合进行批评的问题 ,如小拿小摸、一般性男女乱交往。 而批评对象主要是单位骨干、一贯表现较好而偶尔犯错误的战士 ,以及心胸狭窄、特别爱面子的战士。 确指式 就是指名道姓的公开批评 ,让批评的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 ,体现了赏罚分明。 主要适用于批评那些对问题负有主要责任、且适宜公开批评的战士。 泛指式 就是只点问题而不点名的公开批评 ,适用于批评单位带有顷向性的问题 ,使大家引起普遍重视 ,做到有者改之 ,无者 加勉。 触动式 就是一种措辞尖锐、语调较为激烈的批评方式 ,适用于惰性心理、依赖心理和试探心理较突出的战士 ,以便他们在“猛击一掌”后醒悟。 29 启示式 就是用讲典故、作比喻、以事喻理等含蓄性语言 ,将批评信息巧妙地输送给对方。 主要适用于那些反映快、理智能力强而又爱面子的战士 ,既让他们认识到错误 ,而又不伤害自尊心。 商讨式 这是一个更为缓和的批评方式 ,批评者采取商讨问题的口气把批评信息传递给被批评者。 主要适用思维敏捷、脾气暴躁、行为常被情绪所左右、情绪易被语言所激发的战士 ,使批评者感觉到高度尊重。 直接式 就式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将批评的全部内容和盘托出。 适用于那些思想基础较好、性格开朗、乐意接受批评、同自己又比较熟悉的战士 ,如一些班长、骨干和老战士。 1 渐进式 者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批评方式 ,即将缺点错误由浅入深、分步提出、逐个解决。 主要适用于那些缺点错误较多 ,而又不大愿意接受批评的战士 ,以免因“和盘托出”使他们感到一无是处 ,背上包袱或形成僵局。 1 参照式 就是借助同被批评者条件相近的他人他事 ,用对比的方式含蓄提出批评 ,使被批评者自己认识到错误。 主要适用于盲目性较大、自我意识差、容易受感化的战 士。 30 1 抑扬并举式 就是提出批评的同时注意肯定其成绩。 主要适用于那些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的战士 ,以及缺乏上进心、消极悲观的战士。 如有的战士出现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自满自足 ,对他们肯定成绩的同时要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以防翘尾巴;相反 ,有的战士感到不如别人 ,存在自卑感 ,在向他们指出不足之处时 ,应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 ,以便树立信心。 十三、 思想工作者应克服的印象偏差 首 印 效应 就是平常讲的第一印象 ,指用刚接触的印象左右对一个人的完整评价 ,而对其以后的表现、发展、变化视而不见。 如某个战士过去曾偷过东西 ,现在 不仅改正了 ,而且拾金不昧 ,但其偷东西的印象却很难从别人的记忆中抹去。 近 印 效应 是指用对一个人最近的印象代替对其的完整评价。 如某战士一贯表现很好 ,最近做了一件坏事 ,就可能使人对他的印象彻底改变 ,认为他一强的表现是伪装的。 晕轮效应 是指对某人进行认识时 ,往往以点代面 ,以偏概全 ,一俊百俊 ,一丑百丑。 如果一个人被评价时好的 ,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 ,认为什么都是好的;若被评价是坏的 ,就会被消极否定的光环笼罩 ,认为一无是处。 31 刻板印象 是指在未见到某人时就根据性别、年龄、性格、地域等特点 ,先入为主 、观念为主形成的不易改变的看法。 如认为年轻人不稳重 ,嘴上没毛 ,办事不牢;年纪大的思想保守等。 投射效应 就时以自己为中心 ,把自己的心态投射到别人身上 ,以自己好恶标准来评价人。 如性格外向者就喜欢风风火火、敢说敢做的人 ,对做事稳重、小心谨慎的人就看不惯。 以上五种效应有其正确的一面 ,但其消极影响也相当严重。 分析原因 ,有的是用静止的孤立的眼光看人 ,有的是用偶然性代替必然性 ,有的是先入为主 ,形成思维定势等。 因此克服这些效应的消极影响 ,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掌握唯物辩证法 ,学会用辨证的、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