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板预制方案内容摘要:

模在浇筑混凝土时可能上浮和偏位的问题,采取了确切可行的措施防止芯模上浮和偏位:①在绑扎钢筋时根据设计内孔位置、尺寸预先绑扎方形抗上浮钢筋(φ8),并绑扎牢固,抗上浮钢筋间距为50cm;②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采取对称平衡地进行浇筑;③在芯模顶均匀垫上十道10#槽钢,用特制卡具压于槽钢上,并与侧模用螺栓锁牢,用于防止芯模在浇注混凝土时上浮。 卡具在逐渐浇筑完顶板砼时逐个拆除。 模板安装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混凝土拌制砼由蚌埠市宝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供应。 开工前,提前做好配合比验证。 进场时应检查砼配合比、原材料试验报告,并对砼坍落度随时进行检查,要求其坍落度为5~8cm。 每片空心板制作留置2组标养试块,1组同条件养护试块。 同养试块用于14天抗压强度检测,以确定强度是否满足张拉要求。 混凝土浇筑首先浇筑底板,然后安装芯模,芯模事先刷好隔离剂,充气完毕后进行腹板和顶板浇筑。 浇筑砼时,为防止胶囊上浮和偏位,采取定位钢筋加以固定,并应对称平衡地进行浇筑。 混凝土的浇灌由一端循序向另一端进行,在将近到另一端时,为避免梁端混凝土产生蜂窝状等不密实现象,改从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而在距该端4~5米处合拢。 分层浇注并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方能灌注,以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密实度。 灌注时下料应均匀连续,不宜集中猛投而发生挤塞。 砼振捣应有专人负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采用平板振动器和振动棒结合使用。 插入式振动棒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预埋件。 并随时检查预埋件的位置,避免在振动下移位。 在插入或提升振动棒过程中,不能过快,应匀速提升,直至砼面停止下沉,表面平坦、泛浆为止。 砼浇筑应连续进行。 为使现浇桥面混凝土与预制空心板紧密结合成整体,预制空心板的顶面打毛,铰缝及封端面要做成凸凹不小于6mm的粗糙面,以利新老混凝土面结合。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后,及时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 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在预应力空心板砼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且混凝土龄期不少于14d, 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要求两端同时张拉,严禁滑丝、断丝。 张拉采用“双控制”,即实行应力控制的同时,进行伸长值校核。 下料、穿束:下料必须采用砂轮机切割,严禁用电弧焊切割。 穿束采用单根穿入法,用胶带缠好绞线头,逐根理顺,绑扎牢固,防止互相缠绕,用人力推入孔道中。 张拉工艺①按设计要求采用两端同时张拉,即采用150T吨位千斤顶两套进行张拉。 ②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为:左N1→右N2→右N1→左N2。 ③张拉工艺:0→初应力(15%σcon)→100%σcon (持荷5min,锚固)。 ④张拉应力控制与伸长值校核。 a、张拉采用“双控制”,即实行应力控制的同时,进行伸长值校核,将张拉实际伸长值控制在理论计算伸长的177。 6%范围内。 b、张拉应力控制::控制张拉应力为δcon =1395Mpa。 :控制张拉应力为δcon =1395Mpa。 :控制张拉应力为δcon =1395Mpa。 应力控制:根据校验的千斤顶+泵表组合相关系数方程计算相关控制应力的压力表读数。 张拉时通过压力表读数控制张拉应力。 c、伸长值校核:依据预应力钢束的平均张拉力Pp、长度L、钢绞线公称面积Ap=140mm弹性模量Ep =*105Mpa,计算理论伸长值。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ΔL (mm)可下式计算:△L2=Pp*L/(Ap*Ep)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桥规附录G8;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钢绞线型号为1*,Ap=140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钢绞线型号为1*,Ep=*105 N/mm2。 d、锚固阶段张拉预应力的内缩量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值内。 e、张拉时,应保持锚具中心、千斤顶中心线和钢绞线中心线重合一致,并注意检查钢绞线是否产生滑丝、断丝现象,如有则停止施工,进行更换。 f、预应力筋张拉时,均应填写张拉记录表。 g、张拉完毕后,检查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 锚具采用C40封端砼保护。 h、以上各工序都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进行,只有在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许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张拉结束后应在48h内灌浆,利用灰浆泵将水泥浆压灌到预应力孔道中去。 灌浆用水泥净浆配合比应由试验室试配,强度>50Mpa,浆体的水胶比应低于本体混凝土。 净浆搅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最大不得超过3%,稠度控制在14~18s 之间。 浆体掺人膨胀剂,其自由膨胀率小于10%。 浆体自拌制至压人孔道的延续时间,视浆体的性质和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 范围内。 管道压浆可采用二次压浆法。 灌浆前用压力水冲洗和湿润孔道。 灌浆顺序宜先灌注下层孔道,灌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排气通顺,~,稍后再封闭灌浆孔。 其工艺程序为:压清水(清洗管道)—→压浆—→冒浓浆—→保压5分钟—→继续压浆—→封孔—→间隔时间30~45min—→二次压浆。 压浆过程中及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