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民用航空维修工程能力评估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研究内容摘要:
趋势日渐增长。 机队规模的扩大和飞机老龄化趋势 要求我们必须提高保障飞机安全运行的维修工程能力。 维修工程能力是保证完成维修任务的能 力,是确保设备保持、恢复或改善到规定技术状态的本领,是用于维修任务的人力、物力、财 力、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素与特定的维修对象的匹配程度和结合程度的综合反映 [2]。 在民 航快速发展的机遇下,维修行业国际化竞争日益加剧,如何确保国内维修单位健康、有序地发 展,有必要对现有的维修行业发展水平作一个全方面的、深入的评估,这个评估结果既可以为 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为国内维修单位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值得说明的是,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航空维修单位的维修工程能力。 维修工程能力评估是针对维修工程系统进行 的综合评估,评估要素包括维修人员,开展维修工作所需要的维修设施、设备、工具、器材、 技术资料、计算机等资源,当然,一个工程系统的正常运作离不 开有效的管理,所以管理因素 也是要素之一。 而维修能力只是进行维修工程能力评估工作中的一个影响因素,是维修单位能 够从事维修工作的某种能力,如部附件维修、发动机大修等。 维修工作的好坏,维修工程能力的高低不仅对企业的生产有着直接地影响,甚至对整个社 会经济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切实针对民航维修单位维修工程能力的综合评估指 1 民用航空维修工程能力评估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研究 标体系,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对维修单位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评估与选择,对保障我国民航维修 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维修单位的综合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维修工 程能力也是一个多属性问题。 因此,维修工程能力评估研究,对于客观反映维修单位综合能力 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健全和完善航空维修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赢利和竞争能力,进 一步提高我国飞机整体维修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建立民航维修工程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估为研究基础,构建了民航维修工 程能力综合评估模型,全面评估维修单位的维修工程能力,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进一步解决 维修工程能力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正确的评估,以量化的方式反映维修单位的综合能力, 不仅为技术监督部门和维修管理部门对维修单位的管理、监督、检查提供有效的手段,而且通 过开展维修单位之间的评估和竞争,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维修单位向最优化目标逼近, 这无疑对提高维修单位的综合实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内外研 究现状 国内外在装备维修保障能力领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研究重点集中于研制期间 的装备维修资源种类与数量确定方法、研制期间的装备保障性评估、维修流程建模与分析及系 统可用度模型等。 而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研究则鲜有涉及,但以上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在 民航领域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维修工程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要建立完善合理的民航维修工程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涉及因素繁多,当前直接研究民航维修 工程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还比较少,但对于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 系的讨论,国内外一 些著作和文献已经进行了研究。 但总体上来说,给出的指标体系科学性、完备性还需要进一步 探讨。 袁洪涛等 [3]针对装甲装备,在对维修保障能力评估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装甲装 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定义、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指标体系建立程序。 王亚民 等 [4]分析了维修保障能力的内在规律,探讨了影响维修保障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内在因素,指出 维修保障能力是建立在具体的维修保障对象以及具体的维修保障条件基础之上的。 通过研究指 出,维修保障是面向对象的 维修保障,必要的保障条件是完成维修保障任务的前提,维修保障 能力只有在针对具体的维修对象和保障条件时,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但这些研究均未给出具 体的评估指标。 李会山等 [5]针对车辆建立了器材保障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定义了车辆器材保障度的概 念,并把它作为保障能力的顶层评估指标,车辆器材保障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任一随机 时刻需要任意器材时均有器材的概率。 车辆器材保障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器材可修复时间、器 2 南京航空航 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材的获取时间、器材的库存水平、器材的需求率等。 王学义等 [6]提出了具有业绩评估和保障潜力评估因素的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部 队保障机构建设的实际情况,将部队装备保障能力指标划分为人员、保障设备、备件、能源、 技术支援、管理能力和综合情况等 7 类,具体包括 28 项指标。 给出部分具体底层指标的计算公 式与统计方法,然后运用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建立了部队装备 保障能力的评估模型。 但是建立的指标体系没有考虑维修器材、信息技术资源等 保障性资源对 保障能力的影响。 国外专门描述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文献还没有找到,但是从有关文献中可以看出 [79],国外学者把装备的平均修复时间 MTTR 、平均后勤延误时间 MLDT 、使用可用度、可执行 任务率 MCR 等作为重要的维修保障能力评估参数,并给出不同的装备系统在不同的维修策略、 备件库存水平、维修人员的数量和能力、维修时间等条件下的指标计算或者仿真方法。 美军认为 : “总指挥部的任务就是最有效地运用有效的资源去达成战略目的。 不明智地过度 消耗后勤资源与设备,就意味着使作战部队既丧失人力和装备,也不能受到训练”。 如何合理 地使用资源,提高维修保障资源的使用效率,是贯彻于装备维修保障活动一切方面的问题。 只 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找到充分发挥资源使用效果的最佳途径。 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 的推动下,航空装备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综合化水平日益提高,对维修保障的依赖程度不断增 加,维修保障能力成为空军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技术基础。 要使航空装备在平时能保 持尽可能高的战备完好率,在战时能够提高可执行任务率并能发挥出应有的作战效 能,就需要 有完备的维修保障体系。 这涉及到组织指挥、人员训练、制度法规、保障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 [10] 问题。 在维修器材管理方面,美军实现了网上请领和供应,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得到装备维修器材 消耗规律。 而国内通过经验对装备维修器材消耗规律的探索来对装备维修器材的管理标准进行 修改与完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维修器材的“积压”与“短缺”现象并存。 美军实行的统计方 [11] 法为 民用航空维修器材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新的美军空军指示 AFI21 一 101 《飞机维修管理》中,规定了评判飞机维修质量的八项指标, 人员合格率就是其中之一,说明了人在评估指标系统中的重要性。 纵观上述研究可以看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与民航维修工程能力有相似之处,都是保障人 员、设施设备、手段、技术、备件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它不仅取决于保障资源的数 量和质量,而且还取决于对这些资源的使用方式和整体效能的发挥,这些资源是开展维修工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两者 又有区别,研究对象有所不同。 装备维修保障能力强调的是装备的 战备完好性和部队战斗力恢复的及时性,因此其分能力必然有快速出动保障能力、战场抢修能 力等。 而民航维修工程能力评估是对维修工程系统的综合评估,要全面反映民用航空领域维修 3 民用航空维修工程能力评估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研究 单位的维修工程能力,主要目的 是通过评估各种资源的有效性与充分程度,反映维修单位综合 能力的高低,不仅仅需要维修保障系统本身的静态指标,还需要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强调人的组 织协调作用,即人在管理层上体现的能力,管理层指标可以为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统筹协 调管理作用,对维修工程能力指挥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当前,装备保障能力的研究已形成理 论体系,为民用航空领域的维修工程能力评估奠定了基础。 民用航空维修工程能力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评估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定性法、定量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评估法。 定性评 估 法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专家知识来评估维修工程能力,定量分析评估法则是通过对维修工 程能力影响要素的实际数据进行比较来评估维修单位的能力。 对民用航空维修工程能力的评估 选择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更加合理。 具有代表性的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群决 策方法和灰关联分析法等。 冯国涛等 [12]运用层次分析法,实现了以维修效益最佳为目标对维修方案的综合评估,通过 建立 AHP 分析模型,以维修效益最佳为目标对维修方案进行评估,为做出合理的决策,选择最优 维修方案提供辅助决策 支持。 于娜等 [13]对设备的维修保障能力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设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体系,运用层 次分析法的基础上融入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设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进行研究,对于反映企业设 备维修保障问题,提高设备维修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Schniederjans 等 [14]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属性的相对权重,并据此建立目标规划模型来选 择信息系统。 Lai[15]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进行多媒体创作系统的选择,并进行案例分析,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 ChunChin Wei 等 [16]建立了 ERP 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 ERP 系 统的评估模型,模型分为七个步骤,最后作者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由于民航维修工程能力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而且各影响因素并非都可精确量化表述,如 敬业程度、规章制度等。 因此民航维修工程能力的评估不是一个简单的结构化 可用数学模型精 确表述 问题,而是包含了结构化与半结构化的复杂问题。 甘旭升 [17]等提出了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解决维修保障能力的评估问题。 在评判过 程中,综合考 虑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指标的模糊化处理,到指标权重的确定,都充分考虑到 各位专家的定性分析,通过将其量化并进行科学计算,最终得出了合理的评判结果。 时和平等 [18]研究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装备维修人员保障能力评估,他指出装备维修 人员保障能力的评估是一个复杂的、随机波动的动态系统,单纯依靠评语进行评估,存在着盲 目性和随意性,评定结果往往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缺乏真实性和科学性 ,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 装备维修人员的专业能力。 本文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 ,对装备维修人 员的保障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这种评判方法科学地将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起来 ,计算结果 客观全面。 崔崇立等 [19]为全面评估航材装备的保障能力,运用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层次分析法, 建立了适用于对航材装备保障能力进行全面评估的指标体系及多层次模糊评估模型,用于战前 保障准备阶段对航材装备保障能力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史超等 [20]将灰色理论和模糊理论应用 于保障性评估中,提出了全新的保障性评估模糊白化 灰色关联模型。 在定性指标模糊白化的基础上 ,对整个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分析 ,对提高保障性评 估结果的准确性和推动保障性评估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评估决策。硕士论文-民用航空维修工程能力评估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研究
相关推荐
文档 (这一点可以 作为新员工进入公司熟悉客户、业务、以及工作注意等 有相当强的指导作用,也方便老员工离职的工作交接用, 对于新员工也可不用花大量时间手把手的带动 ); d) 技术经验的知识库的累积与分享。 在系统建立知识库, 并将每次工作的问题处理情况录入,以便查阅分享,每 周未 IT基础服 务部门进行一次工作技术交流讨论,主要 目的是分享一周工作心得经验,以及探讨疑难问题的解 决方法
在试验段施工前,通过测量放样确定了路基填筑宽度,并按设计加宽 50cm 放出路基填筑边线。 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 ,开始路基试施工前准备 填前复压、自检 土方摊铺 土方运输 机械整平、粗平 人 工精平 土方碾压 压实度检测 整修路基 竣工、验收 5 验段填筑施工。 对碾压前的各项工作按试验段施工方案实施。 填料挖、装、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用一台挖掘机和一台装载机配合 15辆自卸汽车运土。
及个人的意愿。 但是,不外乎就是外出打工或是发展旅游业。 然而,最好的发展方向是发展旅游业。 五、 对硇洲岛 发展旅游业 的 swto 分析 一)、硇洲岛旅游景 区的 优势 (strength)和劣势 (weakness)分析 硇洲岛虽然说是一个火山岛,但是就是因为是一个火山岛,才造就了它具有发展旅游的优势: 物产丰富 硇州岛人杰地灵,物产丰富。 它是南海大陆架的一个肥沃渔场,盛产名闻世界的
和尺寸的制品 ,其加工设备 和工具基本上与普通橡胶相似。 出机一般是用 Φ30 或 Φ65mm 的单螺纹螺杆 ,长径比为 (10~ 12)∶1效果较好。 挤出时尽量保持低温 ,以不超过 40℃ 为宜 ,故机筒和螺杆均须通冷却水。 对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可在靠近机头部分加装 80~ 140 目滤网 ,以除去胶料中的杂质 ,改善挤出质量。 硅橡胶挤出半成品柔软而易变形 ,因此必须立即进行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