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材幕墙工程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j030703-20xx内容摘要:
1mm 的钢卷尺或分辨率为 的游标卡尺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307032020 326 合下列规定: ( 1)钢销式安装的石板:钢销孔位应根据石板的大小而定,孔位距边端不得小于板厚 3 倍,也不得大于 180mm,钢销间距不宜大于 600mm,钢销孔深 度宜为 25~ 30mm,直径宜为 7~ 8mm。 ( 2)短槽式安装的石板:短槽应在板上下边各开短平槽,槽长不应小于 100mm,在有效长度内槽深度不宜小于 15mm,宽度宜为 6 或 7mm,两短槽边距离石板两端的距离不小于板厚的 3 倍,且应小于85mm,也不应大于 180mm。 石材幕墙主体结构上的预埋件和后置埋件的位置、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后置预埋件要进行拉拔力检测。 检验方法:检查拉拔力检测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石材幕墙的金属框架立柱与主体结构预埋件的连接,立柱与横梁的连 接,连接件与金属框架的连接,连接件与石材面板的连接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必须牢固。 检验方法:手扳检查;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金属框架和连接件的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石材幕墙的防雷装置必须与主体结构防雷装置可靠连接,接点应紧密,并注意防腐处理,连接点水平间距水平不大于防雷引下线间距,垂直间距不大于均压环间距。 检验方法:( 1)用接地电阻仪或兆欧表测量检查幕墙整体框架自身连接导电通路和主体结构防雷装置与幕墙框架连接装置 的导电指标值,并保持接地电阻小于 10Ω( 150m 以下高度的建筑物)。 ( 2)观察:手动试验,并用分度值为 1mm 的钢卷尺,分辨率为 的游标卡尺测量导电通路连接材料的材质,截面尺寸、连接长度和电焊质量。 石材幕墙的防火、保温、防潮材料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填充应密实、均匀,厚度一致。 当需用镀锌钢板搁置防火、保温材料时,镀锌钢板应用射钉固定,并应保证镀锌钢板不得与幕墙面直接接触,四周缝隙应用耐火密封胶密封处理。 检验方法:( 1)对照图纸,观察检查,查看隐蔽工程记录。 ( 2)用分度值为 1mm 的钢卷尺或直尺检查防火、保温材料的厚度和搁板厚度。 各种结构变形缝、墙角的连接节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石材幕墙的板缝注胶应饱满、密实、连续、均匀、无气泡、板缝宽度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 1)观察检查板缝注胶的饱满、密实度和表面质量。 ( 2)切割检查,并用分辨率为 的游标卡尺或分值率为 1mm 的直尺检查胶缝注胶的宽度和厚度。 石材幕墙应无渗漏。 检验方法:在幕墙的转角部位、窗洞口、结构变形缝等容易渗漏的部位进行雨水渗漏检测,室内观察检查渗漏情况,检测前,应先检查板缝的注胶质量和门窗扇关闭情况。 现场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在幕墙两个层高处,以 20m 长度作为一个实验段,用 20mm 直径普通软管装上喷嘴后,水头垂直于墙面,沿接缝前后缓慢移动,每处喷射时间约为 5min(水压≥ 210KPa),检查渗漏现象。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0307032020 327 一般项目 石材幕墙表面应平整、洁净,无污染、缺损和裂痕。 颜色和花纹应协调一致,无明显色差,无明显修痕。石材幕墙工程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j030703-20xx
相关推荐
善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公司进行人才招聘应优先考虑内部招聘。 内部招聘必须获得员工当前所在部门的同意。 并采取公开竞争的方式。 ( 2)外部招聘可选择外部媒体和公司在职人员推荐的方式。 本着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按程序考核录用。 二、会议、学习 为使公司工作正常运转,做到上传下达、相互沟通,按计划、有步骤 ,稳定高效的开展公司经营活动,确保完成生产供货任务,实施必要的会议
光 —磨边倒角 —清洗 —烘干 —检验 —修补 —分色 —包装。 C 工艺( MAKRON 加工法):选料装車 —锯切块料 —锯切规格毛条板 —定厚、 研磨、抛光 —横切 —磨边倒角 —清洗 —烘干 —检验 —修补 —分色 — 包装。 二 .选 料装车 原则: 1. 荒料的最大尺寸不能超过锯切设备的加工能力,荒料的最小尺寸必须满足锯切稳定性的要求; 2. 工程用料应根据工程所需的品种选用荒料
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和赔偿 6 由甲方接过来的学生如果不上班,需要付清车费。 7 乙方 不能随意矿工,打架滋事, 未经 甲方同意离职者扣除工资。 四、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按工作性质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并提供保障乙方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3.根据甲方内部的工作需要,甲方可以调换乙方工作岗位,乙方愿意服从。 4.甲方根据乙方的工作表现,可以对乙方予以奖惩。 5
相关药品生产情况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省经信委。 ( 四 )调整优化医疗机构药品库存。 各地医疗机构特别是负责 传染病防治的医疗机构要结合 临床 需要,调整优化药品尤其是短缺 药品的库存, 合理储备 价格低廉药品 、临床抢救药品、传染病治疗药品等二、三类短缺药品。 同时 制定 药品 短缺 供应 预案,设立短缺药品库存量 预警线。 在日常诊疗活动中,传染病治疗药品 数量达到预警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