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基站工程规划内容摘要:
新建基站应建在交通方便,市电可用、环境安全的地方;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 新建基站应设在远离树林处以避开接收信号的 衰落。 在山区、岸比较陡或密集的湖泊区、丘陵城市及有高层金属建筑的环境中选址时要注意时间色散影响,将基站站址选择在离反射物尽可能近的地方或当基站选在离反射物较远的位置时,将定向天线背向反射物。 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的划分。 在建网初期建站较少时,选择的站址应保证重点地区有良好的覆盖。 避免将小区边缘设置在用户密集区。 良好的覆盖是有且仅有一个主力覆盖小区。 天线的第一菲涅尔区不能有阻挡。 1长期性建设的考虑。 1如果基站选址是在现有网络扩容 的基础上进行,在基站选址的时候还要注意和现有网络基站的配合。 布局的不合理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基站布局的不合理将会产生:覆盖不足, 覆盖重叠过大和越区覆盖等现象。 覆盖不足一般是由站间距离过大,导致基站负荷过重引起的。 小区布局时,我们会在邻近小区的交界处规划一定的重叠覆盖带状区,在这些区域,移动台可以通过软切换来改善小区边缘的通信质量,减少掉话,同时可以一定程度的提高反向容量。 重叠覆盖区的大小对应网络的软切换比例,重叠区越大软切换比例越高,当软切换比例控制在 30%~40%时对网络性能改善最明显。 若 基站数过多,站间距过小,前向功率分配不当,小区覆盖未能很好控制时会造成站间重叠区过大,最终导致:几个强导频信号造成导频污染,降低了 FER,甚至掉话;软切换比例过高。 越区覆盖指的小区信号没有控制好,覆盖到并不期望覆盖的区域,对其它小区产生了干扰。 当选择市区或郊区高山或过高的高楼建站,未能较好控制,可能产生越区覆盖。 另外,当确定站址及天馈主瓣方向时,若小区方向与具有波导效应的地物如街道、江河走向一致也可能产生越区覆盖。 干扰小区 (令为 A)与被干扰小区(令为 B)往往距离较远,各自邻区列表中都没有对方。 若小区 A信号 较强,小区 B 内移动台邻区列表中无小区 A,则 A 小区导频不能加入到移动台激活集中,只能作为干扰信号,这是产生另一种导频污染的原因;若小区 A信号较弱,当移动台以 A 作为服务小区并逐步进入小区 B 时,由于移动台邻区列表里并没有 B 小区,移动台不能切换到该小区,于是原小区信号逐渐变弱,直致最终掉话,即所谓的孤岛效应。 第 3 章天线的选择 天线的工作原理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 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 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 天线的分类和 主要 指标 天线的分类 ( 1) 天线按照辐射方向来分可分为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 ( 2) 按照外形可以分为板状天线,鞭状天线,帽形天线,抛物面天线等 ( 3) 按极化方式来区分主要有:垂直和水平极化天线(也叫 单极化天线)、交叉双极化天线和垂直 /水平双极化天线(也叫双极化天线)。 单极化天线多为垂直极化天线,其振子单元的极化方向为垂直方向,而双极化天线多为 45 度斜极化天线,其振子单元为左斜 45 度与右斜 45 度极化相交叉的振子, 双极化天线相当于两副单极化天线合并在一副天线中,采用双极化天线可以减少塔上天线数量,减少工程安装的工作量,因而可以减少系统成本,因此目前得到广泛的使用。 天线的主要指标 工作频段、增益、极化方式、波瓣宽度、预置倾角、下倾方式、下倾角调整范围、前后抑制比、幅瓣抑制比、零点填充 、回波损耗、功率容量、阻抗、三阶互调等 . 天线的选择 天线高度的设计 同一基站不同小区的天线允许有不同的高度。 对于地势较平坦的市区,一般天线的有效高度为 30m 左右;对于郊县基站,天线高度可适当提高,一般在 40m 左右。 天线高度过高会降低天线附近的覆盖电平 (俗称 “塔下黑 ”),特别是全向天线该现象更为明显;天线高度过高容易造成严重的越区覆盖等问题,影响网络质量。 天线方位角的设计 天线方位角的设计应从整个网络的角度考虑,在满足覆盖的基础上,尽可能保证市区各基站的三扇区方位角一致,局部微调;城郊结合部、交通干道、郊区孤站等可根据重点覆盖目标对天线方位角进行调整。 天线的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可以加强该地区信号强度,提高通话质量; 市区相邻扇区天线交叉覆盖深度不宜超过 10%; 郊区、乡镇等地相邻小区之间的交叉覆盖深度不能太深,同基站相邻扇区天线方向夹角不宜小于 90176。 ; 为防止越区覆盖,密集市区应避免天线主瓣正对较直的街 建网初期基站数量较少时,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将主瓣方向指向高话 务密度区,加强某些地区的信号强度。 但是这样的调整将不可避免的降低其他地区的覆盖电平。 所以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最适当的方位角。 天线下倾角的设计 天线下倾角度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达到既能够减少相邻小区之间的干扰,又能够保证满足覆盖要求的目的; 下倾角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基站发射功率、天线高度、小区覆盖范围、无线传播环境等因素; 密集市区考虑使用带有电下倾角的天线,郊区和农村使用机械下倾角天线 天线下倾角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既要减少对相邻小区的干扰,又要保证满足覆盖区的范围,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盲区;下倾 过大时,必须考虑天线的前后辐射比,避免天线的后瓣对背后小区产生干扰或天线旁瓣对相邻扇区的干扰 不同区域的天线选择 为了能更好地控制小区的覆盖范围、抑制干扰,市区一般不选用水平半功率角≥ 90176。 的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 由于市区基站一般对覆盖范围要求不大,因此建议选用中等增益的天线。 同时天线的体积和重量可以变小,有利于安装和降低成本; 由于市区基站对覆盖范围的控制很严格,下倾角一般很大,选择电下倾天线可以增大下倾角调整范围,同时有利于干扰控制; 由于市区基站站址选择困难,天线安装空 间受限,建议选用双极化天线。 处于成本考虑,少选取电下倾角的天线。 除非在特殊情况下,如部分站点位置过高,不能降低等。 郊区的应用环境介于市区环境与农村环境之间,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参考市区与农村天线选择的建议; 考虑到将来的平滑升级,一般不建议采用全向站型; 郊区基站天线即使采用下倾角,一般下倾角也比较小; 郊区基站采用垂直极化和双极化天线的效果差不多,因此选择时主要从天线安装环境和成本等方面考虑。 如果要求基站覆盖周围的区域,没有明显的方向性,基站周围话务分 布比较分散,建议采用全向基站覆盖; 如果对基站的覆盖距离有更远的覆盖要求,则需要用定向天线来实现。 一般水平面半功率角应选择 90 176。 、 105 176。 、 120 176。 等; 在某些基站周围需要覆盖的区域呈现很明显的形状,可选择地形匹配波束天线(如 210176。 天线)进行覆盖; 农村基站由于覆盖要求广,因此天线增益一般较大; 因为预置下倾角天线对覆盖距离有影响,所以一般不建议使用; 考虑无线信号传播特性,无论发射和接收,垂直极化天线效果最好。 公路基站一般实现带状覆盖,故多采用双向小区;在穿过城镇,旅游点的地区也综合采用三向、全向小区; 不同的公路及同一条公路的不同路段环境差别很大,应具体分析; 由于大多数用户移动速度快,因此天线前后比不能太高,否则可能会由于两定向小区交叠深度太小导致切换不及时而掉话。 第 4 章 基站设备布局的规范 室内设备系统布局的规范性 室内线缆布放的要求 1 信号线、控制线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 a) 在电缆走道上的信号线、控制线和电源线应分开布放。 b) 所有线缆应顺直、整齐 ,尽量拉紧线后再扎扎 带 ,避免交叉纠缠,下线按顺序出线。 2 电源线、接地线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电源线缆材料相应颜色要求如下: 序号 导 线 路 由 线缆颜色要求 由 到 1 AC 屏外置交流避雷箱 ABCN 接线端子 AC屏总输入开关输出 端 黑色集束电源线,内置黄绿红蓝交流三相四线4 16 ㎡ 2 整流机架直流配电单 元 无线机架电源进线单 元 红( 0V)、蓝色电源线 16㎡ 3 整流机架直流配电单 元 传输机架直流配电箱 红( 0V)、蓝色电源线 16㎡ 4 蓄电池组 (200Ah 或300Ah/48V) 整流 机架蓄电池熔丝 单元 红( 0V)、蓝色电源线 95㎡ 5 馈线接地地排 馈线接地处 黑色电源线(接地卡原 配) 6 室内地线排 整流机架正极母线排 灰色电源线 95 ㎡ 7 室内地线排 整流机架外壳 /地线排 黄绿色电源线 35 ㎡ 8 室内地线排 无线机架外壳 黄绿色电源线 16 ㎡ 9 室内走线架 电池抗震架 黄绿色电源线 35 ㎡ 10 室内地线排 传输机架外壳 黄绿色电源线 35 ㎡ 11 室内地线排 室内走线架 黄绿色电源线 35 ㎡ 2) 接地线布放 a) 所有连接到汇接铜排的地线长度在满足布线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最短路 由。 3 机柜内部电缆的布放 1) 机柜内刚性电缆连接时,应尽量不交叉,不能拉得过紧,拐弯处一定要留有余量,刚性电缆弯折整齐一致。 2) 安装架内电缆时,架内电缆的横向走线,应绑扎于相应 横杆处内侧 ;架内电。cdma基站工程规划
相关推荐
的应用,目前许多工程都应用了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辅助绘图 ,尤其建立了计算机网络辅助设计与管理后 ,不仅能提高设计质量 ,缩短设计周期 ,而且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AD 技术的应用使工程设计人员如虎添翼 ,在更加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才华。 致谢 ```````` 参考文献 [1]陈雪 韦余苹 .计算机辅助绘图 AutoCAD2020 实例教程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
由表 估计 97 1010 LN hKYnN NL 160 =60 1 16000 1430/24 接触寿命系数 NZ 由图 NN ZZ 许用接触应力 H 由式 12 .11 limlim / HNHH SZ =590 验算 iibdKTZZZ HEH 12 21 1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
980mm。 经分析知:梁的最大剪切应力、最大弯曲应力和最大挠度出现在吊装梁中心处。 Mmax=40500/4 = 对 45工字钢, W=1430cm3 σ = Mmax/ W=≤[σ] =1600 Kg/ cm2 故吊装梁安全。 导向滑轮 : 在 50吨滑轮组水平布置一个 10 吨导向滑轮,下方布置一个 10 吨导向滑轮。 钢丝绳采用 6 37 φ 21 钢丝绳 四道。 导向滑轮夹角为 90
.行业采用 CAD/CAM 技 术的原因 传统的设计与制造方法不能适应 工业 产品迅速更新换代和提高质量的要求。 因此国内外 企业 纷纷采用 CAD/CAM 技术。 行业采用 CAD/CAM 技术的主要理由是: (1)利用几何造型技术获得的几何模型可供后续的设计分析和数控编程等方面使用。 (2)可以缩短新产品的试制周期,例如在汽车工业中,可缩短的设 计制造周期。 (3)提高产品质量的需要
210mm 主轴内孔直径 52mm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1961660126 课件之家的资料精心整理好资料 主轴转速 正转 24 级 10~ 1400r/min 反转 12 级 14~ 1580r/min 主电机型号 Y132M4B3 左 主电机功率、转速 ,1450r/min 润滑冷却系统 润滑叶片泵型号 R121 润滑叶片泵流量 5L/min 冷却泵型号 AOB25 冷却泵流量
按入体原则,得工序尺寸为: M8。 铣 18mm 的槽: 由《工艺手册》表 初选左右 侧 半精铣 2Z=3mm,则粗铣为Z=15mm。 而查阅《工艺手册》表 没有 d=15mm 的刀具,可取 d=16mm。 即粗铣 Z=16mm,左、右侧半精铣为 Z=1mm。 粗铣: 由《工艺手册》表 取 IT=13, Ra=; 由《工艺手册》表 得公差为 ; 按入体原则,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为: 16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