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制造技术应用和发展内容摘要:

.行业采用 CAD/CAM 技 术的原因 传统的设计与制造方法不能适应 工业 产品迅速更新换代和提高质量的要求。 因此国内外 企业 纷纷采用 CAD/CAM 技术。 行业采用 CAD/CAM 技术的主要理由是: (1)利用几何造型技术获得的几何模型可供后续的设计分析和数控编程等方面使用。 (2)可以缩短新产品的试制周期,例如在汽车工业中,可缩短的设 计制造周期。 (3)提高产品质量的需要,如汽车车身表面等形状,需要利用 计算 机准备数据和完成随后的制造工作。 (4)制造厂和用户对 CAD/CAM 的需要增加。 例如,利用磁盘进行数据传送,用户要求制造单位能够交换信息和处理这些数据。 (5)加工设备的效率不断提高,需要计算机辅助处理数据,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6)在企业中建立联系各个部门的信息处理系统。 六 . CAD/CAM 技术的应用现状 CAD/CAM 技术 20 世纪 50 年代起源于美国 ,经过近 50 年的发展 ,其技术和水平已经到达了相当成熟的阶段。 日本、法国、德国也相继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 工业 、建筑化工等行业中广泛使用 CAD/CAM 技术。 CAD/CAM 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 CAD/CAM 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我国 CAD/CAM 技术的应用起步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经 过 40 多年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 ,CAD/CAM 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各行各业。 综合来看 ,CAD/CAM技术的在国内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1)起步晚、市场份额小 我国 CAD/CAM 技术应用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 ,“七五”期间国家支持对 24个重点机械产品进行了 CAD/CAM 的开发研制工作 ,为我国 CAD/CAM 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国家科委颁布实施的 863 计划也大大促进了 CAD/CAM 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九五”期间国家科委又颁发了《 一 995~ 2020 年我国 CAD/CAM应用工程发展纲要》 ,将推广和应用 CAD/CAM 技术作为改造传统企业的重要战略措施。 有些小企业由于经济实力不足、技术人才缺乏 ,CAD/CAM 技术还不能够完黄河科技 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 第 5 页 全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国内研发的 CAD/CAM 软件在包装和功能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 ,市场份额小。 (2)应用范围窄、层次浅 CAD/CAM 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在 CAD 方面主要包括二维绘图、三维造型、装配造型、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等。 其中 CAD 二维绘图技术在企业应用情况较好 ,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大力推进“甩图板” 工程 ,另一方面是由于二维绘图技术解决的是所有企业的共性问题。 三维造型软件由于早期没有推出微机版本 ,需要在工作站环境中工作 ,投资较大 ,所以只有部分大企业有所应用。 在 CAM 方面 ,目前企业普遍应用的只是数控程序编制 ,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华中数控系统、南京 SKY 系统、日本 FUNUC 系统、德国 SIEMENS 系统。 而广义的 CAM 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 ,中小企业极少应用。 (3)功能单一、经济效益不突出 CAD/CAM 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只是单元的智能技术应用 ,是从企业生产的几个侧面来提高效率。 功能分散的 CAD/CAM 技术其效果是有限的 ,只有将 CAD、CAPP、 CAM、 PDM 等技术集成在一起 ,综合应用在设计与制造生产的过程中 ,才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七 . CAD/CAM 系统的 发展 方向 CAD/CAM 软件的功能将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 ,逐步实现 CAD/CAM 无缝整体化集成。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CAD/CAM 技术应与多媒体更好的结合 ,增强使用的灵活性。 未 来的人机交互界面将会更加友善和方便 ,还可引入触摸式、声控式等各种操作方式。 把多媒体技术与 CAD/CAM软件相结合 ,将 CAD/CAM走进有声有色的世界 ,不仅具有强大的设计、分析、制造功能 ,还能使工作人员在声像结合的丰富多彩的 计算 机环境中工作 ,工作更加轻松有效。 2. CAD/CAM 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开发性 CAD/CAM 系统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工作平台、用户接口、应用开发环境及与其他系统的信息交换等方面。 现在市场上 的 CAD/CAM 产品一般都会为用户提供二次开发环境 ,方便用户订制自己的 CAD/CAM 系统 ,具有较好的开放性。 CA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