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按入体原则,得工序尺寸为: M8。 铣 18mm 的槽: 由《工艺手册》表 初选左右 侧 半精铣 2Z=3mm,则粗铣为Z=15mm。 而查阅《工艺手册》表 没有 d=15mm 的刀具,可取 d=16mm。 即粗铣 Z=16mm,左、右侧半精铣为 Z=1mm。 粗铣: 由《工艺手册》表 取 IT=13, Ra=; 由《工艺手册》表 得公差为 ; 按入体原则,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为: 16 mm; 左半精铣: 由《工艺手册》表 取 IT=11; 由《工艺手册》表 得公差为 ; 按入体原则,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为 : 17 mm; 右半 精铣: 由《工艺手册》表 取 IT=11; 由《工艺手册》表 得公差为 ; 按入体原则,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为: 18 mm; 将上面所得的数据填入下表: 此表可以清楚地表达出零件整个加工过程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注:在工序经济精度中,毛坯的公差等级为 CT9。 说明书内页 第 13 页 加工 表面 工序 名称 工序 余量 工序基本尺寸 工序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 表面 粗糙度 公差 等级 公差 D 端面 毛坯 Z= CT9 +1 粗车 Z= IT13 Ra= 半精车 Z= 80 IT9 0 Ra= A 平面 毛坯 Z=3 75 CT9 75+ 粗铣 Z=2 73 IT13 0 Ra= 半精铣 Z=1 72 IT11 0 Ra= 铣18H11的槽 毛坯 实心 粗铣 2Z=16 16 IT13 16 Ra= 半精铣左面 Z=1 17 IT11 17 Ra= 半精铣右面 Z=1 18 IT11 18 Ra= Φ22 底孔 毛坯 实心 钻孔 2Z=20 Φ20 IT13 Φ20 Ra= 扩孔 2Z=2 Φ22 IT11 Φ22 Ra= 拉花键 2Z=3 Φ25 IT9 Φ25 Ra= M8 毛坯 实心 说明书内页 第 14 页 螺 纹 孔 钻底孔 2Z= IT12 Ra= 攻螺纹 2Z= M8 IT5 M8 Ra= (五)确定切削用量与基本用时(机动时间) 在工艺文件中要进一步确定每一步的切削用量 —— 背吃刀量 spa (即切削深度 pa )、进给量 f 及 切削速度 cv。 确定 方法是:先确定切削深度(由工序或工步的余量确定切削深度 —— 半精加工全部余量是在一次走刀中去除的,而粗加工全部余量也最好在一次走刀中去除)和进给量(根据工序或工步的加工表面粗糙度确定进给量,对于粗加工的工步,根据加工表面粗糙度初选进给量后还要校验进给机构的强度),再确定切削速度(可用查表法和计算法得出切削速度),再用公式dvn c1000查换算出 查n ,根据 查n 在机床实际的主轴转速表中先取接近的主轴转速 机n ,再由 1000 机机 ndv 算出机v 填入工艺文件中。 对于粗加工,确定实际切削速度 机v 、实际进 给量 机f 和背吃刀量 spa 后,还要验证机床的功率是否足够等,才能作为最后的切削量填入工艺文件中。 工序Ⅰ 粗车 → 半精车 D 端面 确定车削深度 pa , 车削宽度 Ae: 粗车时: 1pa =; 精 车时: 2pa =1mm; Ae=40mm。 选择车床和刀具 说明书内页 第 15 页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选择 C6201 卧式车床,根据《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选择端面车刀: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因为 C6201 卧式车床的中心高为:200mm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 故 选刀 杆 尺 寸 :BH=16mm25mm,刀片厚度为。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粗车硬度小于 220HBS 的灰铸铁。 选择 YG6 牌号硬质合金。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 选择平面带倒棱型前刀面, 主偏角r =45176。 , 副偏角 r39。 =10176。 , 后角 o =6176。 , 前角 o =12176。 , 刃倾角 s = 10176。 , 刀尖圆弧半径 r =, 倒棱前角 1o = 10176。 ,倒棱宽度 1b =。 一、粗车 D 端面 确定进给量 f 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在车铸铁,刀杆尺寸为 BH=16mm25mm,车削深度 pa 3mm.,以及工件长度为 75mm,宽度为 40mm 时: f=~; 按照 C6201 卧式车床说明书,选择 f=1mm/r; 车刀磨钝量及刀具耐用度: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取车刀后面最大磨损量为: 1mm,车刀寿命: T=60min。 确定切削速度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得: cv =63m/min;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切削速度得修正系数为: kTv=, kMv=, ksv=, ktv=, kκγv=; 所以 查cv =6311=(m/min); dvn c1000 查查 = =(r/min); 说明书内页 第 16 页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按照 C6201 卧式车床的转速 , 有: 机n =230r/min; 实际切削速度为: 1000 机机 ndvc 100023057(m/min); 检验机床功率: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当 灰铸铁 HBS=170~240,pa , f , cv 59m/min,切削功率 cP =。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和 ,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为: kκrFc=, kκrPc=, kγoFc=kγoPc= 故实际功率为: 实cP ==(kW)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有 C6201 卧式车床功率: EP = 因为 实cP EP ,所以所选择的切削用量可用。 计算工时 根据《工艺手册》表 ,得: ifnLTj ,32112 lllddL o ; 所以: 2301 33245275tgTj (min) 二、半精车 D 端面 确定进给量 f 根据《切削用量手册》表 ,车铸铁,刀杆尺寸为: BH=16mm25mm, 说明书内页 第 17 页 pa 3mm,以及工件长度为 75mm,宽度为 40mm 时: f=~ 按照 C6201 卧式车床说明书,选择 f=车刀磨钝量及刀具耐用度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取车刀后面最大磨损量为 ,车刀寿命 T=60min。 确定切削速度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得: cv =80m/min;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切削速度得修正系数为: kTv=, kMv=, ksv=, ktv=, kκγv= 所以 查cv =80=68(m/min) dvn c1000 查查 = 75681000 (r/min) 查《切削用 量简明手册》表 ,按照 C6201 卧式车床的转速 ,有: 机n =305r/min 实际切削速度为: 1000 机机 ndvc 100030557(m/min) 检验机床功率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当 灰铸铁 HBS=170~210,pa , f , cv 84m/min,切削功率 cP =。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和 ,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为: kκrFc=, kκrPc=, kγoFc=kγoPc= 故实际功率为: 说明书内页 第 18 页 实cp ==(kW);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有 C6201 卧式车床功率: EP =; 因为 实cP EP ,所以所选择的切削用量可 用。 计算工时 根据《工艺手册》表 ,得: ifnLTj ,32112 lllddL o ; 所以: 332451275tgTj (min)。 工序Ⅱ 钻花键底孔 Φ22mm、扩花键底孔、车 D 端面花键底孔 倒角 一、钻孔 刀具选择 由《工艺手册》表 选择 d=20mm高速钢直柄麻花钻。 由《切削用量 简明手册》表 及 ,选双锥修磨横刃, β=30176。 , 2 =118176。 ,12 =70176。 , b =, o =12176。 , ψ=55176。 , b=2mm, l=4mm。 切削用量选择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 册》表 , 进给量 f=~。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钻头允许进给量为。 取f=。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查得轴向力 fF =5100N, 轴向修正系 说明书内页 第 19 页 数为 ,所以 fF =5100N。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得 C6201 卧式车床的 横 走刀最大抗力为: 5100N。 因为 fF maxF ,故 f=。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得钻头最大磨损量为 ,钻头寿命为 T=60min。 确定切削速度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得切削速度 : 查cv =16m/min;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得各 修正系数: kTv=, kMv=, ktv=, kxv=, kLV= 机cv =16=(m/min) 因此: dvn c1000 = 20 ;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取 n=230r/min; 校验机床功率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 由 d=20mm, f=, cv =得: cP ;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查得 C6201 卧式车床的额定功率EP =; 因此 cP EP ,符合要求。 计算基本工时 根据《工艺手册》表 ,得: 说明书内页 第 20 页 fnLTj , L=l +y+△ ;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得: y+△ =10mm; 10801T(min); 二、扩孔: 由《工艺手册》表 和 选择 Φ22mm 硬质合金锥柄扩孔钻。 由《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得: f=~; 加工强度及硬度较低的材料采用较大值 ,取 f=; 由《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 得公式vyxpmzovc kfaT dCv vvv ,公式中的系数和指数分别为: vC =, vz =, vx =, vy =, m。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