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内容摘要:

由碎裂板岩、片理化板岩及少量含硫化物的透镜状石英团块组成,局部见工业富集。 前期普查工作造成的环境影响 由于该矿上一年度未开展勘 查工作, 前期勘探的作业面 产生的少量 生产废水通过设置 泥浆 池沉淀后循环利用,目前在作业面区未发现存留的生产废水, 泥浆池 也已填平,并进行了植被恢复。 根据调查,现场也未存留生活污水痕迹。 工人全部租住在附近的村庄,没有在工作区设置生活点,因此,前期勘探期间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对项目周边环境基本不造成影响 , 开挖的探槽 、探坑 已回填并完成了植被修复,开挖的钻孔已经封口并完成植被修复。 经检索相关新闻,该矿曾经存在过以采代探的情况,经多部门联合执法,矿区开采已于 2020年停止,相关遗留问题业已积极处理,根据湖南亿科检测有限公司 对矿区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的检测结果可知,相关检测因子均符合国家相关环境 质量 标准,证明历史上以采代探现象未持续对周边环境造成伤害,矿区无永久性污染点,环境质量良好。 建议建设方委托当地环境监测站,定期检测矿区环境质量状况,一旦发现超标现象,立即与当地主管部门联系,避免出现持续性污染事故。 15 二、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地理位置与交通 平江县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鄂、赣三省交界地域,汨罗江上游,北毗湖北省通城县及本省岳 阳县,东邻江西省修水、铜鼓县,西与汨罗市交界,南与省内长沙、浏阳接壤。 地理位置为:北纬 28176。 25′33″至 29176。 06′28″,东经 113176。 10′13″至 114176。 09′06″之间,东西长 ,南北宽 76km。 县域总面积为 ,约 6177093 亩,面积在湖南省95个县市中居第 5位,占全省总面积的 %,为岳阳市的四分之一。 京港澳( G4)高速、平汝高速、平伍公路、 G10 S30 S20 S306 等国、省道穿镜而过,京广铁路、武广高铁紧邻县西;县城到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半个小时车程,到长沙、岳阳车程不到一个小时。 北煤南运大通道蒙吉铁路岳吉段经过该县的岑川、余坪、梅仙、城关、三阳等乡镇。 经过该县的线路总长度分别约为 94公里、 61公里,规划设 7个或 5个站。 南桥乡地处平江东部边境,与江西省铜鼓、修水两县交界,与本县的长寿镇、龙门镇、黄金洞乡毗邻,总面积 85平方公里。 全乡辖 13个行政村, 69个村民组, 969户,3500 余人,有耕地面积 2714 亩,其中水田 1883 亩,山林面积 114413 亩,是一个地大物博、矿产丰富、地广人稀,森林覆盖面广,自然风景优美的山区小乡。 本项目位于 平江县南桥乡 , 地理位置 详见附图 1。 地形、地貌 全县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俱全。 其中山地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丘陵 ,占总面积的 %;岗地 ,占 %;平原 平方公里,占总用地面积的 %;水面 平方公里,占 %。 县境地势起伏大,海拔相对高差大。 全县有海拔 300米以上的山峰 1498座,海拔高度 1000~ 1500米的 150座,最高的连云山海拔为。 地质 勘查区矿体顶、底板岩石为半坚硬至坚硬 的砾岩及板岩,新鲜岩石致密坚硬,抗剪、抗压强度大,稳定性较好。 而风化板岩与未风化板岩相比,力学强度有所降低。 据《 1: 16 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平江幅)资料,风化板岩内摩擦角 27176。 00′~ 31176。 30′,内聚力 ~ ,承载力。 未来主要采矿坑道分布在半坚硬厚层状板岩中,其岩体无软弱夹层,结构较完整,探矿穿脉坑道基本无需支护,顶、壁稳定,但矿体赋存于构造挤压破碎带中,岩性较复杂,岩脉坑道局部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总体认为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整体属简单类型。 矿区山坡自然坡 角 20~ 45176。 ,矿石安息角 44176。 勘查区及其附近没有地震活动历史记载,当地地震设防烈度小于 VI 度,地壳稳定性处于弱震区。 气象、气候 平江县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东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度气候带。 主要气候特征为:春温多雨、寒流频繁,降水集中;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无霜期长;风小、雾多、湿度大,全年无霜期 263天。 气温:县境内年平均气温 ℃ ,常年积温 ℃。 年均气温及积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汨罗江沿岸平原河谷地带,年均气温一般在 17℃ 左右,而境东北幕阜山及境东南连云山一带,年均气温一般在 ℃ 以下,相差 ℃。 一月份平均气温 ℃ ,极端最低气温为- 12℃ ( 1972年 2月 9日),七月份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气温 ℃ ( 1971年 7月 26日),年平均气温 5℃ 以上的时期为 295天。 日照:年均日照时数 ,日照率 39‰ ,全年太阳光能辐射总量为 卡 /平方厘米,光合作用有效辐射为 /平方厘米。 汨罗江沿岸及县境西部,由于地势较平缓,开阔,日照充足,沿栗山至幕阜山、连云山一带,年日照时数从 1780小时减至 1400小时, 1963年日照最多,计 , 1982年日照最少,计。 全年日照时数中,大于或等于 10℃ 的日照时数为 ,占全年日照量的 %。 风向:平江县地处湿润的大陆季风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向北区亚热带过度气候带,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偏西风占 20%,偏南风占 5%,静风日 142 天,长年静风期占 39%。 多年均风速为 /秒,最大风速为 28米 /秒 (1957 年 6 月 4日 ),大风发生的机会以 8月较多,占全年大风天数的 %。 降水:平江县由于地形复杂,降水地域分布有较大差异,年降水量自西向东沿汨罗 17 江顺流而上逐步 增加。 下游栗山年降水为 1310毫米,上游浆市为 1610毫米,最多年份为 2020毫米,相差 710毫米。 由于受季风和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降水量在年内也分布不均匀,呈春夏多秋冬少的规律,多年平均降雨量 毫米,年最大降水量 毫米、最小降雨量 毫米;春秋雨季降雨量 毫米,占年降雨量的 %,年均蒸发量为 ,相对湿度为 82%,最小相对湿度为 9%。 多年平均降水日为 160天,降水年际变化大。 勘查区处北纬 28176。 至 29176。 、东经 114176。 至 115176。 之间,处于湿润的大陆性季风 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气候带。 水文 平江县境内河网密布,分属汨罗江和昌江河两大水系。 地表水: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 ,年均径流深 ,径流系数为 ,地表径流总量。 人均径流占有量 ,耕地亩均占有量。 地下水:地下水资源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 14%,年均浅层地下水动储量 米(其中汨水干流为 ,罗水 )。 水利:径流天然总落差 138米,水能理论蕴藏量 ,其间可开发量 千瓦,已开发 ,占可开发总能的 %。 2020年发电 14259万千瓦时。 平江县已建各类水库 213座,其中中型水库 7座、大型水库 1座、小(一)型水库 33座、小(二)型水库 173座。 全县水库总库容为 23784万立方米。 骨干水库大部分实施了发电、灌溉和水产养殖综合开发利用。 勘查区年平均降雨量 1540mm,矿区溪流较发育。 较大的地表水系有黄珠坪溪和鸡洞坑小溪流等。 黄珠坪溪位于矿区南部,其径流量受降水控制,季节性变化明显,对矿床充水无影响。 鸡洞坑溪位于矿区中部,其径流受降水控制,季节性变化明 显,溪流切割了主矿脉及矿区主含水构造,与矿区地下水关系较密切,溪流水与地下水有互补作用,是矿区地表、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通道,对矿床充水有一定影响。 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 1)区域植被分布特征 18 平江县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灌丛、草丛和山地常绿阔叶苔藓林。 植被乔、灌木种类繁多,原生植被中松科、樟科、杉科、壳斗科、胡桃科、蔷薇科占优势,经过长期人类活动,相当一部分植被逐步被马尾松、油茶、杉木、柑橘、枇杷等所代替。 主要用材林有杉木、榟树、马尾松、樟树、梧桐、楠木等;主要经济林有油菜、油桐、 茶叶、柑桔等;珍稀树种有水杉、银杏、胡桃、鹅掌楸、杜仲、金钱松、红豆杉、民楠、华南五针松等,但都不在评价范围内。 粮食作物有 9种,品种有 127个;油料作物有 4种,品种 15个;蔬菜 14种,品种 121个。 ( 2)项目拟用地植被分布特征 矿区地处湿润的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方经济以农、林业为主,植被覆盖率在 90%以上,四季葱翠。 区内为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形,矿区地处丘陵与低山接壤地带。 南东部以冷家溪群板岩为主,构成条带状低山地形,其山脉走向基本与岩层走向一致,地层向北西倾斜。 地形坡度较陡,坡角 20~ 45176。 ,海拔最 高标高为 ,其山脊为矿区地表、地下水分水岭,北西部白垩系地层成低缓丘坡。 区内无重要价值的林木资源及其它资源。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平江县 概况 平江县,湖南省岳阳市辖县,著名桂花蜜源之乡、黄金产地及林业重点县之一,位于汨罗江中上游,湘东北边境地区,面积 4127平方公里,人口。 县府驻城关镇。 东汉末置汉昌县,三国吴改吴昌县,唐置昌江县,五代后唐始改平江县,元升为州,明初复为县,以汨罗江中游转为丘陵平川,因名平江。 县境位于幕阜山和连云山裹挟的山丘盆地 ,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 %,是省内杉、松、楠竹等的重点产区之一。 平江县土地总面积 4127平方公里,折合 618万亩,其中耕地 8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13%;山林面积 4137 万亩,林木总蓄积量 330 万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为 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约为 万千瓦,年均发电量为 4 亿千瓦小时。 矿产资源目前已探明发现的有 50多个,现已开发 20种,其中沉积矿有石煤、石灰石、石膏、砂金、独居石砂矿等 5种,内生金属矿产有脉金、锡、铜、铅、锌、铌、钽、铍等 8种,内生非 19 金属矿产有长石、石英、云母、莹石、重晶石等 5 种 ,此外尚有饮料矿泉水、中温热等2种。 平江是一个农业大县, 1998年粮食作物面积 117万亩,产粮 ,经济作物面积 16万亩,年出栏牲猪 100万头以上,黑山羊 20万头左右。 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不断改善,基本形成了机电、化工、食品、竹木、建材、矿产等利用本地资源加工的五大产业支柱和 23个工业行业,有潜泵厂、氮肥厂、电器厂、非金属矿等工业总产值过千万元的中型骨干企业 9个,有 21种门类的上千个工业产品,其中 21个获国、部、省优称号,红碎茶、 矿泉水 、潜水电泵、山桂花蜜、长石粉、纸扇、 云母 等 20多个出口产品驰名中外。 先后与美、印、德、日、澳、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合资兴办的企业方兴未艾, 150 种潜泵系列产品,产量居全国同行业第 3 位,年出口创汇 800 多万美元。 境内盛产野桂花达 12 种以上,按花期分称 “冬桂花 ”和 “春桂花 ”,共历时约百天,面积 16万公顷,可养蜂 20多万群,丰收年可产桂花蜜近 2万吨,用桂花蜜制成的巢蜜是国际市场上的著名产品,此外有红碎茶、花茶及白术等外贸产品。 稻、薯等粮食商品率高,商品猪年达 10万头。 县境有多种矿产,县东南黄金洞一带产自然金,开采历史较久,此外,有长石粉、云母、独居石等矿。 工艺品以花纸扇、花纸伞、石膏装饰板等著名。 平江县确立了食品加工、机电轻工、矿产建材、旅游生态四大主导产业, 2020年,县域经济加速增长,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1432382 万元,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97754万元,同比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675782万元,同比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 458845 万元,同比增长 %。 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32 调整为::32。 南桥乡 概况 南桥乡是平江县最贫困、最偏远的重点林区乡。 毗邻江西省铜鼓县。 全乡辖 13个村,69个村民小组, 961户, 3516人。 总面积 129000亩。 全乡林地面积 113343亩,森林面积 ,有人工造林基地 3018亩(其中速生林基地 25680亩,林果园基地 1500亩),退耕还林面积 亩,森林覆盖率达 %,活林木蓄积量为 万方(二类数据)。 乡党委政府秉承 “生态南桥,绿色发展 ”的执政理念,从美环境、强基础、促发展、保民生、构和谐入手,实现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全乡地方总产值达 5860余万元, 20 特别是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拥有南园林业、森泰林业和永丰菌业 3 个专业合作社,山峰林场 1 个。 境内生态良好,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和名贵植物,有国家保护动物黄腹角雉、穿山甲等。 南桥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区,植被类型和植被群落种类繁多。 森林植被包括常绿针叶林和人工林四个类型,以杉木、马尾松、樟树等为主的用材林和茶叶、水果为主的经济林等为主。 境 内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统计,全乡有乔灌木树种 34科,112属, 400余种。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有 5600余株。 全乡主要矿产有黄金、铜、锑等十余种稀有金属;到 2020年底,村组都通了公路,乡村公路全长 185公里,其中县乡公路 62公里,村级公路 29公里;全乡设有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有卫生院一所,设医药网点 5 个,医卫人员 8人,有乡村医师 2人,妇幼保健员 6人。 21 三、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 、生态环境等):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为了解项目区域环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