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著作权法内容摘要:

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但作品自创作 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的保护期限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其发表权 、及财产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 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的保护期限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对其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 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作者身份一旦确定,适用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 著作权的行使和转移 著作权的行使和转移 著作权许可使用 著作权的转移 著作权的行使 著作权使用的限制 转让 继承 著作权许可使用 著作权许可使用 概念 表现方式 法律上表现为许可使用合同,如出版合 同、表演合同改编合同、播放合同等 是指著作权人在保留著 作权所有权的前提 下,允许他人在一定条件下行使其著作权 特点 许可使用合同 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 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 作品创作完成之日 期限 著作人身权 自然人作品的发表权和财产权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摄影作品 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 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许可使用的特点 使用人获得在一定时间和约定的范 围内以一定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 使用人对作品的使用权只能按照合同的约定行使 使用人不能将作品的使用权擅自许可给第三人行使,也不能禁止著作权人以 合同规定以外的方式使用作品。 许可使用合同的主要内容 许可使用的方式。 许可使用的权利的性质 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限 付酬标准和办法 违约责任 1 2 3 4 5 著作权的限制 著作权的限制 法定使用许可 合理使用 合理使用(免费使用) 1、为 个人 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 已经发表 的作品; 2、为 介绍、评论 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 适当引用 他人 已经发表 的作品; 3、 为报道时事新闻 ,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 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 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 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 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免费使用 (五)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除外 ;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 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 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七)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八)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 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 ,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九) 免费 表演 已经发表 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十)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十二)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可以 合理使用的仅限于已发表作品 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不向其支付报酬 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具体内容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必须 前提 客体 适当引用 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引用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二)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 (三)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 法定使用许可 法定使用许可 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著作 权人声明不许使用的不得使用。 内容 前提 但应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协调著作权人和作品传播人之间的关系 目的 报刊转载、摘编 制作录音制品 制作广播电视节目 习题 (多选 )作家张某的报告文学 《沙漠绿洲》连载于 《民族风》杂 志上,张某对该报告文学享有的著作权中保护期不受限制的是。 A、 改编权 B、 发表权 C、 修改权稠保护作品完整权 D、 署名权 ( CD) (单选 )学者刘某独立翻译了丁篇美国作者的论文。 该译文发表 时作者署名刘某,没有注明原作品作者姓名和作品出处。 对刘某行为的如 下说法哪一项不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 A、 侵害了作品作者的署名权 B、 属于依法行使翻译权 C、 具有剿窃原作品之嫌 D、 刘某的译文为一新的演绎作品 答案 :B 习题 (单选 )在某新产品展销会上,著名书法家刘某现场为一参展的 私人企业额写了一条幅。 后该企业未经刘某许可,将题词印制在自己的产品包装上,为此,被刘某诉至法院。 依著作权法,刘某向被告提出的下述请求,成立的柏。 A侵犯其书法作品的所有权 B、 侵犯其书法作品的发表权 C侵犯其书法作品的复制权 D、 侵犯其书法作品的展览权 答案 :C 习题 甲出版社欲出版一本《中国财经报告》,于 1996年与乙杂志社 联系,找到杂志社叶某,由叶某以杂志社的名义向出版社发出“许 可使用 函”,同意出版社使用杂志社已发行各期杂志中的文字与资 料。 1996年 11 月出版社将杂志社已刊登过的 30余篇文章,共涉作者 25人,汇集成书, 出版《中国财经报告》,随后出版社向杂志社汇 去稿酬,但始终末与各篇 文章的作者联系,未经原作者许可,并且 《中国财经报告》一书中对原文 章有所修改,并有错误和遗漏现象。 为此某杂志社与上述 25位作者共同 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发行 《中国财经报告》一书,赔偿损失并赔礼道歉。 问: 某杂志社与 25位作者分别享有哪些权利 ? 叶某以杂志社名义出具的 许可使用函 是否有效 ? 出版社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如果是,侵犯了谁的权利 ? 答案 杂志社作为编辑作品的编辑人,对其编辑的杂志 享有著作权和版 式设计权。 但其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 犯原作者的著作权。 编辑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作品的作 者享有完整的著作权。 杂志社无权决定可单独使用作品的出版事宜,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