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内容摘要:
凯恩斯主义: 20世纪 30年代兴起的经济思想。 以英国凯恩斯为代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为其代表作。 它主张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成为“看得见的手”。 从理论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使“国家干预”经济逐渐成为长期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为资产阶级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罗斯福新政起,尤其是二战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进入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时代;今天,凯恩斯主义对我国扩大内需,缓解就业压力,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第 2课时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等国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纲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命题热点 中西经济运行机制的比较,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战后资本主义的 新变化 (一 )经济政策: (二 )社会政策: (三 )产业结构: (四 )增长模式: 建立“福利国家” 第三产业兴起 “新经济”出现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即以国家为经济上的 “ 总资本家 ” )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 判断是否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程度,而不是国有经济在全部经济中占有的比重。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生产关系新调整 经济政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理论: 凯恩斯主义 发展: 二战后 —20世纪 70年代初 (黄金时期 ) 特征: 国家干预经济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开始: 罗斯福新政 调整: 20世纪 70年代及以后 (实行 “ 混合经济 ” ) 探究: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 “ 战后繁荣之父 ” ,也是 “ 战后滞胀之母 ”。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如何评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1)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是 资本主义国家 20世纪 50至 70年代经 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 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益低下。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 矛盾 , 有时加剧矛盾的发展。 (97年金融危机、美国 01年经济衰退、 当 前美国的经济危机 ) 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经济方针新变化 时间 代表政府 经济理论依据 经济政策 实践结果 主要问题 5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杜、艾政府 尼、福、 卡政府 里根 政府 克林顿政府 凯恩斯 主义 凯恩斯 主义 货币学派 供给学派 ( 反凯恩斯 ) 充分就业 紧缩财政 赤字财政 削减 … 紧缩 … 减税 … 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 经济 繁荣 一时 见效 经济回升 持续增长 低通货膨胀、 低失业率 财政赤字 高额国债 通货膨胀 “滞胀” “四高” 并存 “两极分化” 60年代 肯、约 政府 赤字财政 平衡 … 消灭 … 偿还 …… 美国的“ 新 经济”(知识经济) -经济运行机制变化 1992年,克林顿当选。 克林顿通过实施所谓的 “ 第三条道路 ” …… 推行改革,促进了美国经济的 长期稳定的发展。 在克林顿的第一个总统任期( 1993——1996年)四年内,美国 经济的平均年增长率 达到 % , 通货膨胀率 控制在 3%的水平, 财政赤字 连续四年下降,由 1993年的 2900多亿美元降至 1996年的 1160亿美元,总共减少了 60%左右。 失业率 则从上台时的 %降到 1996年的 %,还创造了 1000万个就业机会。 在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内,美国经济继续稳定发展。 1997年,美国 经济增长率 达到近 4%, 通货膨胀率还不到 2%, 失业率 一直在 %~ % ,创 24年来最低纪录。 同时,财政赤字 大幅度降低 …… 再此期间,美国的 高科技产业 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19951997年,美国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价值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 27%,远远超过了建筑业的 14%和汽车制造业的 4%。 “第三条道路”: 发展表现: 发展原因: 介于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之间的道路 “一高三低” 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成就:欧洲第一、世界第三,西欧经济的“ 火车头 ”。 特点: 社会市场经济 , “ 市场与计划,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者可以取长补短、兼容并蓄 ”。 措施 : ( 1)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 2)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3)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 成就: 1987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特点: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远远 大于市场调节。 措施:( 1)实施产业政策,使资源流向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产业结构高级化。 ( 2)官民协商制定经济计划,引导企业决策和行为。 ( 3)采用财政和金融政策调控经济。 财政信贷、减免税等等。 请思考:战后西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相同点:①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②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不同点: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认识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各国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选择的多元化,不能简单否定。 各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应当从本国国情出发,要因时置宜,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作科学、合理的调查。 当今世界,我国的发展要注意克服与西方国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可能造成的偏见,放眼世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发展成果。 经济政策: 国家干预经济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社会保障: 建立 “ 福利国家 ” 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的兴起 经济增长模式 :“新经济 ” 的出现 企业经营 :“人民资本主义 ” 和 “ 经营者革命 ” 二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 如何认识这些新变化的实质。 认识: ①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②这些新变化表明 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还有相当大的容纳能力, 还有发展潜力和生命力。 ③但并 没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没有解决它固有的 矛盾和问题 …… 二、社会政策: 建立 “ 福利国家 ” “ 福利国家 ” 制度是在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 “ 混合经济 ” 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政策目标的总称。 二、社会政策: 建立 “ 福利国家 ” 原因: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 ①从单纯的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②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缩小贫富差距 缓和社会矛盾 实质: 特点: 内容: 资金来源(个人 、 企业 、 国家);核心是社会保障制度;福利种类 (三类 ) “ 福利国家 ” 的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概念起源 成功实践 日渐完备 缩小规模 20世纪 30年代罗斯福新政 六七十年代 八十年代 19世纪中叶 二、社会政策: 建立 “ 福利国家 ” 评价: 西方的福利制度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造成财政赤字,而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助长了 “ 惰性 ” ,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出现 第三产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部门而言,为它们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 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三、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出现 (1)原因: ① 第三次科技革命 ; ②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 ①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②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 三、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出现 (1)原因:。第1课时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相关推荐
4 字节的 IP地址 Type Meaning Contents A Host Address 32bit IP address CNAME Canonical Name Canonical domain name for an alias HINFO CPUamp。 OS Name of CPU and Operating System MINFO Maibox Info
关系可表示为: CO( ComposedOf) : 含义为 “ 由 … 所构成 ” ,表示了某一个 (或某些 )事物是另一事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构成要素 . APO( APartOf) : 含义为 “ 是 … 中的一部分 ”。 例如, “ 学生、教师、课程都是教学活动的要素 ” ;再如, “ 门、窗户是房子结构的一部分 ” 分别可用图 25和图26所示的语义网络来表示。 2020/11/29 第
辱、轻视而倍觉愤怒,因此人知觉扭曲有关。 因此,社工可协助案主探索自己的感觉,给予充分的讯息,思考他人如此做的其他可能意涵,并重新整理认知与想法。 情感矛盾包含:否定或贬低真正的感受、不去想那些痛苦的情感、表达出与自己以为的感觉相反(如:爱孩子却疏忽小孩),或口语与非口语呈现冲突(如一边哭一边还说“不,我不失望”)。 如果能温和质疑,通常可协助案主抒发困扰以解决情感的矛盾。 案主自己可能有盲点
的人员为图书管理员。 设备 现有系统所需要的设备有:打印机、扫描仪等。 局限性 现有系统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方面:手工操作难度较大、易出错、工作量大;对图书借阅信息和库存信息详细的查询困难。 可行性分析报告(实例) 4 所建议的系统 对所建议的系统的说明 所建议的系统是基于 B/S结构的图书管理系统,其利用J2EE技术,解决了对图书的各个流程的控制,并供了一个良好的、易操作、直观的用户操作界面
么会产生二氧化硫。 以前的知识我是是还记得。 然后又想,为什么两个氧和一个硫相结合,而不与两个硫结合。 由这儿又想到氧原子和硫原子的电子数 „ 当案主的陈述出现了含糊、声音变低或非自然结束的时候,要用澄清来核查自己听对了没有或者澄清案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三、澄清的基本步骤 (一)识别案主信息中是否有不清晰、不具体和混淆的信息,有哪些信息需要澄清。 (二)考虑选择合适的问句形式和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