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内容摘要:
格及砂浆所用材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砌块应错缝砌筑、相互咬紧;浆砌时砌块应坐浆挤紧,嵌缝后砂浆饱满,无空洞现象;干砌时不松动、无叠砌和浮塞。 浆砌砌体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 (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3 2 顶面高程 (mm) 料、块石 177。 15 水准仪:每 20m检查 3点 1 片石 177。 20 3 竖直度或坡度 料、块石 % 吊垂线:每 20m检查 3点 2 片石 % 4△ 断面尺寸 (mm) 料石 177。 20 尺量:每20m 检查 2 处 2 块石 177。 30 片石 177。 50 5 表面平 料石 10 2m直尺:每20m 检查 5 处 2 块石 20 片石 30 干砌片石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顶面高程 (mm) 177。 30 水准仪;每20m测 3点 1 2 外形尺寸 (mm) 177。 100 尺量 :每20m或自然段,长宽各3处 3 3△ 厚度 (mm) 177。 50 尺量:每20m检查 3处 3 4 表面平整度 (mm) 50 2m直尺:每20m检查 5处 2 外观鉴定 1) 砌体边缘直顺,外露表面平整。 不符合要求时减 1~3分。 2) 勾缝平顺,缝宽均匀,无脱落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减 1~3 分。 导流工程 基本要求 1) 所用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2) 导流堤 (坝 )的基础埋置深度及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 (MPa) 在合格标 准内 按附录 F检查 3 2 平面位置 (mm) 30 经纬仪;按设计图控制坐标检查 2 3 长度 (mm) 不小于设计长度100 尺量:每个检查 1 4△ 断面尺寸 (mm) 不小于设 计 尺量:检查 5 处 2 5 高程 (mm) 基底 不大于设计 水准仪:检查 5点 2 顶面 177。 30 外观鉴定 表面规整,线条直顺,曲线圆滑。 不符合要求时减 1~3 分。 石笼防护 基本要求 1) 所用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2) 铁丝笼的网眼尺寸应符合 设计要求。 3) 石笼的坐码或平铺应符合设计要求。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平面位置 (mm) 符合设计要求 经纬仪:按设计图控制坐标检查 1 2 长度 (mm) 不小于设计长度 300 尺量:每个(段 )检查 1 3 宽度 (mm) 不小于设计宽度 200 尺量:每个(段 )量 5处 1 4 高度 (mm) 不小于 设计 水准仪或尺量:每个(段 )检查 5处 1 5 底面高程 (mm) 不高于 设计 水准仪:每个 (段 )检查5点 1 外观鉴定 表面整齐,线条直顺, 曲线圆滑。 不符合要求时减 1~2分。 3.路面面层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一般规定 1 路面工程的实测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其他公路 (指二级及以下公路 )两档设定。 对于在设计和合同文件中提高了技术要求的二级公路,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按设计和合同文件的要求进行,但不应高于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检验评定标准。 2 路面工程实测项目规定的检查频率为双车道公路每一检查段内的检查频率 (按 m2或m3或工作班设定的检查频率除外 ),多车道公路的路面各结构层均须按其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 应增加检查数量。 3 各类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代表值 (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 )不得小于规定代表值,单点不得小于规定极值。 小于规定代表值 2个百分点的测点,应按其占总检查点数的百分率计算合格率。 4 垫层的质量要求同相同材料的其他公路的底基层;联结层的质量要求同相应的基层或面层;中级路面的质量要求同相同材料的其他公路的基层。 5 路面表层平整度规定值是指交工验收时应达到的平整度要求,其检查测定以自动或半自动的平整度仪为主,全线每车道连续测定按每 lOOm输出结果计算合格率。 采用 3m直尺测定路面各结构层平整度 时,以最大间隙作为指标,按尺数计算合格率。 6 路面表层渗水系数宜在路面成型后立即测定。 7 路面各结构层厚度按代表值和单点合格值设定允许偏差。 当代表值偏差超过规定值时,该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当代表值偏差满足要求时,按单个检查值的偏差不超过单点合格值的测点数计算合格率。 8 材料要求和配比控制列入各节基本要求,可通过检查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的资料进行评定。 9 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面层的复合式路面,两种结构均需进行检查评定。 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不检查抗滑构造,平整度可按相应等级公路的标准; 沥青面层不检查弯沉。 10 路面基层完工后应及时浇洒透层油或铺筑下封层,透层油透入深度不小于 5mm,不得使用透入能力差的材料作透层油。 对封层、透层、粘层油的浇撒要求同 治层中基本规定。 水泥混凝土面层 基本要求 1) 基层质量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并应进行弯沉测定,验算的基层整体模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2) 水泥强度、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应符合国家标准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3) 粗细集料、水、外掺剂及接缝填缝料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4) 施工配合比应根据现场测定水泥的实际强度进行计算,并经 试验,选择采用最佳配合比。 5) 接缝的位置、规格、尺寸及传力杆、拉力杆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6) 路面拉毛或机具压槽等抗滑措施,其构造深度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7) 面层与其他构造物相接应平顺,检查井井盖顶面高程应高于周边路面 1~3mm。 雨水口标高按设计比路面低 5~8mm,路面边缘无积水现象。 8) 混凝土路面铺筑后按施工规范要求养生。 水泥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高速公 路 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1△ 弯拉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之内 按附录 C检查 3 2△ 板厚度(mm) 代表值 5 按附录 H检查 每 200m每车道 2处 3 合格值 10 3 平整度 σ (mm) 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 100m计算σ、IRl 2 1RI(m/ km) 最大间隙h(mm) 5 3m 直尺:半幅车道板带每200m 测 2处 x10尺 4 抗滑构造深 度 (mm) 一般路段不小于 一般路段不小于 铺砂法:每 200m测 1处 2 且不大于 ;特殊路段不小于 且不大于 且不大于 ;特殊路段不小于 且不大于 5 相邻板高差 (mm) 2 3 抽量:每条胀缝 2点;每200m 抽纵、横缝各 2条,每条 2点 2 6 纵、横缝顾 直度 (mm) 10 纵缝 20m拉线,每200m4处;横缝沿板宽拉线,每200m4 条 1 7 中线平面偏 位 (mm) 20 经纬仪:每 200m测 4点 1 8 路面宽度 (mm) 177。 20 抽量:每200m 测 4处 1 9 纵断高程 (mm) 177。 10 177。 15 水准仪:每 200m测 4断面 1 10 横坡 (%) 177。 177。 同上 1 表中σ为平整度仪测定的标准差 ; IRI 为国际平整度指数: h为 3m 直尺与面层的最大间隙。 外观鉴定 : 1) 混凝土板的断裂块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超过评定路段混凝土板总块数的 %,其他公路不得超过 %。 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减 2分。 对于断裂板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处理。 2) 混凝土板表面的脱皮、印痕、裂纹和缺边掉角等病害现象,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有上述缺陷的面积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其他公路不得超过 %。 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 %减 2分。 对于连续配筋的混凝土路面和钢筋混凝土路面,因干缩、温缩产生的裂缝,可 不减分。 3) 路面侧石直顺、曲线圆滑,越位 20mm 以上者,每处减 12 分。 4) 接缝填筑饱满密实,不污染路面。 不符合要求时,累计长度每 100m减 2分。 5) 胀缝有明显缺陷时,每条减 12分。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 (砾 )石面层 基本要求 : 1)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 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应做抽提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 尔稳定度等结果的合格率应不小于 90%。 3) 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 4) 基层必须碾压密实,表面干燥、清洁、无浮土,其平整度和路拱度应符合要求。 5) 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离析,注意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 沥青 砼 面层和沥青碎 (砾 )石面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高速公路、一 级公路 其他公路 1△ 压实度 (%) 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98%); 最大理论密度的92%(*94%); 试验段密度的98%(*99%) 按附录 B检查,每200m测 1处 3 2 平整度 σ (mm) 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或σ 2 IRI(m/ km) 最大间隙h(mm) 5 3m直尺:每200m测 2处 10尺 3 弯沉值() 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 I检查 2 4 渗水系数 SMA 路面200ml/min;其他沥青混凝土路面300ml/min 渗水试验仪:每200m测 l处 2 5 抗滑 摩擦系数 符合 设计要求 摆式仪:每200m测 1处; 摩擦系数测定车:全线连续 2 构造深度 铺砂法:每200m测 1处 6△ 厚度(mm) 代表值 总厚度:设计值的 8% 上面层:设计值的 10% 8%H 按附录 H检查,双车道每200m3 合格总厚度:设计值的 10% 15%H 值 上面层:设计值的 20% 测 1处 7 中线平面偏位 (mm) 20 30 经纬仪:每200m测 4点 8 纵断高程 (mm) 177。 10 177。 15 水准仪:每200m测 4断面 9 宽度(mm) 有侧石 177。 20 177。 30 尺量:每200m测 4断面 无侧石 不小于设计 10 横 坡(%) 177。 177。 水准仪:每200m测 4处 注:①表内压实度可选用其中的 1个或 2个标准,并以合格率低的作为评定结果。 带 *号者是指 SMA 路面,其他为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 ②表列厚度仅规定负允许偏差。 其他公路的厚度代表值和极值允许偏差按总厚度计,当总厚度 ≦ 60mm时,允许偏差分别为 5mm和 10mm;总厚度 60mm时,允许偏差分别为 8%和 15%的总厚度。 H为总厚度 (mm)。 外观鉴定 : 1) 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和明显离析等现象,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有上述缺陷的面积 (凡属单条的裂缝,则按其实际长度乘以 宽度,折算成面积 )之和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 %,其他公路不得超过 %。 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 %或%减 2分。 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路小抄
相关推荐
爆破开挖时的高压风管、水管、高压线路及通风的处理措施,我队在降坡段施工前将对 降 坡段的通风筒、高压风管、水管、高压线路进行拆除,并将以上的管线利用左右线的横通道改移到另一线路上,在左右线间的下一个横通道位置将管线在该回至 本线路上,本线路官衔呈 U 字型。 降破段开挖本着安全的原则考虑,首先对右线的降坡段进行开挖,并从进口端向出口端开挖,当爆破工作面在进口端时,对进口端的 安 全 防 护 作
面高程为 ,横洞与线路平面交角为 38176。 ,坡度为 3%。 横 9+14~横 8+85,采用长管棚结合超前小导管进洞。 原设计为单车道经变更为双车道。 磨把 公隧道出口与隧道的平面关系见图 : 横洞与隧道的平面关系 图 磨把公隧道出口与隧道的平面关系图 磨把公隧道出口上覆粉质粘土、粗(细)角砾土,呈松软结构;下覆碳质板岩:强~弱风化,中厚层状,岩石节理裂隙极发育,岩体极破碎,呈碎石、块石状
及特点,水电站建筑的布置方式及作用。 本章重点: 防洪 工程的类型、规划原则和内容 , 农田灌溉 方法 、 农田水利 工程的类型及构造特点 , 水电站建筑的布置方式。 本章难点: 防洪 工程规划原则 , 农田水利 工程的类型及构造特点。 本章学习注意事项: 水利 工程 的含义与特点。 第 10 章 给排水工程 ☆ 给水 工程 排水 工程 基本要求: 主要内容: 城市给水与建筑给水的含意
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应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爆破振动的控制基准。 1)、 地表沉降控制基准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要求分别确定,取最小值。 2)、 爆破振动控制基准根据支护结构、边坡稳定性、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确定。 3)、 位移控制基准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可参考表 68 要求确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 YGZQ2 标段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9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定。 表 68
生产检查;批阅安全工作的文件。 4) 、组织召开每月一次的安全工作会议,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职业危害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经验。 5) 、审定本项目工程安全施工目标和安全技 术措施计划。 6) 、确保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提取和使用。 将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与施工计划一起下达,并列为计划完成的考核指标。 7)、确保安全奖励基金的使用,贯彻实施安全施工与经济挂钩的管理办法。 8)
围 23 项目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机构图 23 项目应急指挥及救援组织职 责 23 应急救援物质储备清单 24 应急救援有关人员工作要求 24 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25 七、检查与验收 28 八、其它 29 安全岗位职责分工 29 重大危险源分布表 39 施工总体布置平面图 41 湖北省保宜高速公路宜昌段第 3合同段 专项安全方案 湖北中南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1 T 梁运输与安装 安全 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