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稿)内容摘要:

超过177。 50mm。 如遇既挖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 B钻孔设备 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孔孔径、锚孔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来选择钻孔设备。 岩层中采用潜孔钻成孔;在岩层破碎 或松软饱水等易于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采用跟管钻进技术。 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机钻孔。 C钻机就位 锚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177。 2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177。 176。 ,方位允许误差177。 176。 脚手架搭设方案 1.工艺流程 定位―→马道、坡面清理―→脚手架基础处理―→脚手架搭设施 ―→安全验收―→边坡防护施工―→脚手架拆除 2.施工方法 本项目每 级边坡高度约 8m,每级平台为 2m,边坡自上而下施工。 开挖一级防护一级, 16 每级坡面防护施工时采用脚手支架进行施工,主要是在框格锚杆防护施工时采用。 支架搭设示意图如下: ( 1)马道、坡面清理 在脚手架搭设前,必须彻底清理马道和坡面上的渣土、浮石。 一是便于脚手架搭设,同时防止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坡面浮石受扰动滑落伤人。 ( 2)脚手架基础处理 马道及坡面上的渣土、浮石清理完成以后,再将马道上凹凸不平处用人工整平。 需立立杆处人工凿成落地脚掌基础,安放立杆。 放线时严格按照设计的结构尺寸进行,对每一立杆 及纵向扫地杆插筋位置做好标识进行精确定位,同时对落地杆插筋造孔。 ( 3)脚手架搭设施工 根据坡面坡度搭设排架施工样架,尽量保持立杆与坡面平行。 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竖立(第 1根)立杆,立杆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固定(固定立杆底端前,应设置基准线保证立杆与坡面平行)。 竖起 3~ 4 根立杆后,随即架设第一步纵向平杆(大横杆,与立杆扣接固定)和横向平杆(小横杆,靠近立杆并与纵向平杆扣接固定)、校正立杆和水平杆使其符合要求,按40~ 60NM 力矩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 安全护栏立杆定位锚筋锚杆1.5m1.8m说明: 1 、 本图为脚手架结构示意图。 2 、 脚手架结构尺寸为:横,。 3 、 连墙件和安全护栏在本图中没有标识。 4 、 脚手架基础部位视马道情况确定是否设置锚筋以防止立杆滑动和在脚手架外立杆底部设60cm高的安全护栏。 5 、 横行剪刀撑除在脚手架两端设置外,中间每7跨设置一道。 6 、 扫地杆距离马道面垂直距离为30cm。 7 、 脚手架铺设2层竹跳板,上一层为安全防护层,下一层为作业层,安全网和安全护栏以及挡脚板等随作业层设置。 施工马道横向剪刀撑扫地杆锚杆施工作业平台坡面 17 按上述 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直至第一步架立圈完成。 立圈完成后,设置扫地杆连墙件,并再一次全面检查一遍构架质量,严格确保设计要求和构架质量。 当脚手架搭设到一定高度后(第二步)起设置连墙杆(或加抛撑),以后按三步三跨顺序加设连墙件。 按第一步架作业程序和要求搭设第二步、第三步……。 随搭设进程及时安装连墙件(不得滞后 2步)和剪刀撑,架设作业层间横杆、铺设脚手板和装设作业层栏杆、档脚板或围护网等封闭措施。 ( 4)脚手架拆除必须完成 1 级边坡施工后,方可拆除,不得进行局部拆除。 D钻进方式 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 保锚杆施工不至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 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E钻进过程 钻进过程中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如钻压、钻速、地层和地下水情况等。 F孔径孔深 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 为确保锚孔孔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孔深适当大于设计值。 G锚杆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 ,3~ 5 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 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 ,使用高压空气(风压 ~ )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 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 H锚杆孔检验 锚杆孔钻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杆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 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 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I锚杆体制作及安装 钢筋制作与安装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TF502020)的规定。 18 格梁锚杆杆体采用Φ 25 钢筋 ,锚筋在钢筋制作场统一制作,锚筋下料要整齐准确,误差不大于177。 50 毫米, 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安装锚杆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慢将锚杆体放入孔内。 制作完整的锚杆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确认后,应及时存放在通风、 干燥之处,严禁日晒雨淋。 锚杆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钢筋弯折、定位器的松动。 安装完成后,不得随意敲击锚筋或悬挂重物。 J锚固注浆、锚杆锁定 锚杆安装完毕后使用水泥砂浆对锚杆孔洞进行全长注浆,注浆采用水灰比 ~ 的水泥砂浆。 注浆材料要求严格按照试验合格的配合比备料,搅拌均匀 ,随拌随用 ,浆体强度不低于 40MPa。 注浆时先高速低压从孔底注浆,当水泥砂浆从孔口溢出后,再低速高压从孔口注浆。 如发现孔口浆回落,应在 30 分钟内进行孔底压注补浆 2~3 次,确保孔口浆体充满。 锚杆注浆 7 天后选择 2%的锚杆进行抗拔试验,应选用 不同地质条件(风化程度、岩性、产状)、不同坡向的边坡进行锚杆基本试验,每种情况下试验锚杆数为 5 根,其中破坏性试验 2 根,一般性试验 3 根。 、 格梁施工 本项目的方形锚杆格梁采用Φ 25 的螺丝锚杆、 C25 砼浇筑。 方形锚杆格梁嵌入坡面20cm,露出坡面 5cm,用人工开挖;横梁、竖梁基础先采用 5cm 水泥砂浆调平,再进行钢筋制作安装,钢筋接头需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数不得超过钢筋总根数的 40%,且有焊接接头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1 m。 因锚杆无预应力,锚杆尾部不需外露、不需加工丝口、不用螺帽和砼锚头封块,只需将锚 杆尾部与竖梁钢筋相焊接成一整体,锚头连接钢筋及挂筋均与横梁主筋焊接牢靠,若锚杆与箍筋相干扰可局部调整箍筋的间距。 模板采用木模板,用短锚杆固定在坡面上,砼浇注时,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一定要仔细振捣,保证质量。 一片格梁施工时应一次浇筑而成,两片之间留 2cm 伸缩缝,用浸沥青木板充填。 a 格梁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 → 测量放样 →基础开挖→ 钢筋绑扎 → 立模板→ 砼浇筑 → 修整边坡→ 回填种植土并挂网 b施工方法 ① 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工作要完成,进入工作面等施工辅道已经修建完毕;各钢筋、砂 石材料已经试验抽检合格;各施工机具已进场并满足施工生产要求;各作业人员已进场并进行技术交底培训;根据工程需要及工程划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均已到位。 19 ② 测量放样 各开挖后断面的复测工作已经完成,开挖坡体在人工修整其坡比等达到要求,然后测放出格梁纵梁、横梁位置及施作起始范围。 ③基础开挖 尽量修整好边坡,凸出地方要削平,按后按格梁竖梁、横梁尺寸及模板厚度精确挖出单根梁肋轮廓。 其中最下一级边坡平台有网格坡脚基础,测量放线后经监理验收后可开挖。 ④钢筋绑扎 a. 先施工竖梁,并于接点处预留横梁钢筋,竖 梁形成后,再施工横梁。 ,先清除格梁基础底浮碴,保证基础密实。 c. 绑扎钢筋,用砂浆垫块垫起,与坡面保持一定中距离,并和短钢筋锚钉连接牢固。 ⑤ 立模板。 模板线型在曲线段时每 5 m 放一控制点挂线施工,保证线形顺畅,符合施工要求。 ,并做好记录,然后立模板。 c. 模板表面刷脱模剂,模板接装要平整、严实、净空尺寸准确,设合设计要求并美观。 d. 用脚手架钢杆支撑固定模板,模板底部要与基础紧密接触,以防跑浆、胀模。 e. 检查立模质量,并做好原始质检记录。 ⑥ 砼浇筑 a. 浇筑前应检查格梁的截面尺寸,要严格检查钢筋数量及布置情况。 b. 格梁主筋的保护层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最小不能少于 50mm,箍筋净保护层不得小于 35mm,主筋的净保护层不小于 40mm。 ,其制作、搭接、安装要符合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 ,边浇筑边振捣。 浇筑过程中如有砼滑动迹象可采取速凝或早强砼或用盖模 板 压住。 各竖梁砼应不间断浇筑,若因故中断浇筑,其接缝按通常方式处理。 ,相邻两片 框横梁接触处留 2cm 宽伸缩缝,用沥青麻絮填塞,填塞深度为 10cm。 锚杆和格梁的相对位置比二者的绝对位置更重要,务必须精确测量,准确定位。 g. 浇筑格梁砼时,应分别从下而上在三个部位制取砼试件各一组,进行试验。 ⑦ 修整边坡 20 待基础砼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边坡修整,测量挂线后用人工进行削坡,保证坡面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用自制坡度尺进行坡度控制,保证成型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四、组织机构与施工计划 组织机构 进度计划 土石方开挖:计划于 2020 年 10 月 8 日开工, 2017 年 5 月 30 日 完工。 锚杆格梁施工:计划于 2017 年 4 月 1 日开工, 2017 年 7 月 15 日 完工。 TBS 防护施工:计划于 2017 年 7 月 1日开工, 2017 年 8 月 31 日 完工。 劳动力计划 管理 人员 技术 与施工人员 专职质检安检员 土石方开挖组 挡墙组 锚杆(索)组 格梁组 植被护坡组 合计 3 5 2 30 — 10 20 10 80 机械计划 质检:范明浩 殷荣华 植被护坡组 格梁组 锚杆组 安全保障组 项目总工: 丁进清 土石方开挖组 安全工程师:张明华 路基工程师:周国平 试验工程师: 张培培 测量工程师:李 园 质检工程师: 殷荣华 测量:周永棋 毛圣阅 周永棋 安全员:钱壮 壮 项目经理:周永福 21 项次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PC320 台 4 2 推土机 ZL50 台 1 3 凿岩 机 450D 台 3 4 钻机 台 2 5 注浆机 台 2 6 空压机 12m3 台 2 7 自卸汽车 25T 辆 20 8 全站仪 索佳 SET220 台 1 9 水准仪 DSZ2 台 1 五、危险因素分析 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危险源辨识覆盖项目建设范围内的施工、产品及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所涉及的作业场所内的设备、设施、施工过程、工作环境、人员活动、临时构筑物、辅助设施等。 通过小组讨论、专家 咨询的方式,分析评估单元内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形成本合同段高边坡工程的风险源普查清单。 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 危险因素分析 高边坡土石方开挖、高度超过 2m(含 2m)的边坡支挡防护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分析从各施工工序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工作的缺陷失序号 风险源 判断依据 1 机械操作 可能发生人身伤害、机械损害等事故 2 边坡开挖施工 可能发生边坡整体溜坍、坍塌、高处坠落等事故 5 打设锚杆 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事故 7 钢筋砼挡墙施工 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事故 8 厚层基材施工 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事故 7 车辆运输 可能发生交通、高处坠落等事故 8 公 路交通组织 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比如冲出路基)、物体打击等事故 22 误各个方面查找、辨识,具体情况见下表: 高边坡风险源风险分析表 ( 1) 、危险因素评估的方法及依据 根据本项目已通过专项评审的 《高边坡专项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内容, 滑坡体高边坡施工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借鉴 参考了《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中 有关程序和方法,采用咨询、小组讨论、指标体系法、矩阵法等形式进行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