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基站建设:土建、铁塔工程规范内容摘要:
径的 10倍。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 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规定对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的外观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设臵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连接构段的长度为 35d( 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 500mm,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及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 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50%; 接头不宜设臵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 50%;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 50%。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ll(ll为搭接长度 ),凡搭载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赔偿损失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同一连接区段内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 ,如图。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 25%; ,不宜大于 50%;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 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纵向受力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 GB 502042020附录 B的规定。 13 、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臵箍筋。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5倍,且不应大于 100mm; 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10倍,且不应大 于 200mm; 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 100mm范围内各设臵两个箍筋,其间距宜为 50mm。 钢筋安装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注: 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臵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 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 倍的尺寸偏差。 混凝土分项工程 定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 107)的规定分批检验评定。 可采用蒸汽法养护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混凝土主要功能件应先随同结构件同条件蒸汽养护,再转入标准条件养护共 28d。 当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时,确定混凝土强度时的龄期可按现行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J 146)等的规定取值。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及强度的尺寸换算系数应按下表规定取用;其标 、出池、出厂、吊装张拉、放张及施工 期间临时负荷时的混凝土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标准尺寸试件的混凝土强度确定。 ,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构件中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并作为处理的依据。 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 104)和施工技术方 14 案的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的有关规定,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 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臵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施工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臵应符合下列 规定: 100盘且不超过 100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1000m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m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臵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 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留臵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33 注: 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施工缝隙的处理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的留臵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按施工技术方案进行。 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14d;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5℃ 时,不得浇水; 2 15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 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现浇结构分项工程 ,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 ,应由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进行检查,作出记录,并应及时按施工技术方案对缺陷进行处理。 构外观质量检查。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 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 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且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部位,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 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16 塔桅钢结构安装工程监理要点 钢材 ( 1) 钢材、钢构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 2) 对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钢材,应进行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 [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1) 国外进口钢材; 2) 钢材混批; 3) 板厚等于或大于 40mm,且设 计有 Z向性能要求的厚板; 4)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大跨度钢结构中主要受力构件所采用的钢材; 5) 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 6) 对质量有疑义的钢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复验报告。 ( 3) 钢板厚度及允许偏差应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每一品种、规格的钢板抽查 5处。 检验方法:用游标卡尺量测。 ( 4) 型钢的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17 检查数量:每一品种、规格的型钢抽查 5处。 检验方法:用钢尺和游标卡尺量测。 ( 5) 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进度负允许偏差值的 1/2; 2) 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GB 8923) 规定的 C 级及 C 级以上; 3) 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 1) 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 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 2) 重要钢结构采用的焊接材料应进行抽样复验,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复验报告。 ( 3) 烛钉及焊接瓷环的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圆柱头焊钉》( GB 10433)中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量抽查 1%,且不应少于 10套。 检验方法:用钢尺和游标卡尺量测。 ( 4) 焊条外观不应有药皮脱落、焊苡生锈等缺陷;焊剂不应受 潮结块。 检查数量:按量抽查 1%,且不应少于是 10包。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 1) 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剪型号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地脚下锚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 2)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应按规定检验其扭矩系数,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规范 GB 50205— 2020附录 B的规定。 检查数量:风规范 GB50205附录 B。 检验方法:检查复验报告。 ( 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规定检验预拉力,其检验结果应符合规范GB 50205— 2020附录 B的规定。 检查数量:见规范 GB 50205附录 B。 检。移动基站建设:土建、铁塔工程规范
相关推荐
D、速度快 显示答案 坍落拱的范围的大小除受围岩地质条件、 支护结构、架设时间、刚度以及它与围岩的接触状态外,还取决于以下诸因素( )。 本题得 0 分 A、隧道的形状和尺寸 B、施工因素 C、隧道长度 D、隧道的埋深 参考答案:隧道的形状和尺寸 ,施工因素 ,隧道的埋深 , 试题解析: 显示 显示答案 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 ,不得进行何种作业 ?( ) 本题得 0 分 A
要坚持现场指挥,不准空班,不离现场。 盯住关键工序和关键环节,善于发现问题,切实解决问题。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第 12 页 共 31 页 增强责任感。 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两违”人员造成的事故来历追究其责任。 二、火灾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 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采煤工艺,巷道布置预留煤柱,改进采煤方法,提高回采率,不丢失或少丢失浮煤,不留火灾隐患。 加强机电设备维护保养,实行定期检修制度
工填土 无固定颜色 砖瓦碎块、垃圾、炉灰等 夹杂物 显露于外,构造无规律 大部分变为稀软淤泥,其余部分为碎瓦、炉渣,在水中单独出现 一般能搓成 3mm土条,但易断,遇有杂质甚多时,就不能搓条 干燥后部分杂质脱落,故无定形,稍微施加压力即行破碎 淤泥 灰黑色有臭味 池沼中有半腐朽的细小动植物遗体,如草根、小螺壳等 夹杂物经仔细观察可以发觉,构造常呈层状,但有时不明显 外观无 显著变化
问题而返工影响安全生产,不能使用等现象,工程质量优良品率 98%以上 ,所施工的北翼二水平里段乘人车场、 II66辅助下山等巷道先后 荣获集团公司“示范工程”称号。 三、 以科技创新 力 促安全生产 诸事难,难于上青天,只要肯登攀,世事皆不难。 纵瑞盘面对每一次挑战,总能凭着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闯过难关、创造佳绩。 十多年来,纵瑞盘同志始终坚持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 3
对煤矿各单位发生伤亡事故同有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调查了解分析事故原因,严格执行事故报告制度,坚决落实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制。 配合相关部门做 好从业人员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和安全生产竞赛活动。 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现场、重点安全防范目标进行监督检查。 同时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做出书面记录,责令被检部门限期整改落实。 负责监督
积不小于 200 m2; 此表为强制性规定,当路基、路面试验室合建时,总面 积为两者叠加,但共用部分的面积应进行相应的扣除 ; 此表规定为高速公路项目强制性标准,其他等级公路项目可经建设单位核定后适当降低要求。 工地 试验室各 功能 室面积要求见 下 表。 室内仪器、设备须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布局合理,并根据需要砌筑牢固平整的试验操作台,每台仪器设备应配备专用电源插座。 标养室应采用喷雾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