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20xx年)内容摘要:
工程类型区 全区分为 桂 盆周山地丘陵 类型区 和 桂 中南 盆地 平原 类型区 2个一级工程类型区。 1 桂 盆周山地丘陵 类型区 桂 盆周山地丘陵类型区包括:桂林市、贺州市、梧州市、河池市、百色市(右江河谷除外)、防城港市、柳州市的三江、融水、融安县,来宾市的金秀县,南宁市的马山县,崇左市的天等、大新、龙州、宁明县和凭祥市 ,玉林市,钦州浦北县。 2 桂 中南 盆地 平原 类型区 桂 中南 盆地 平原类型区包括:北海市、贵港市、钦州市 的市区和灵山县 、南宁市除马山县外的辖区、县,崇左市的江州区和扶绥县,来宾市的兴宾区、武宣县、象州县、忻城县和合山市,柳州市的鹿寨、柳江、柳城等县和市区、百色市的右江河谷(包括右江区、田东、田阳和平果县的一部分)。 12 二级工程类型区 (模式) 全区分为土石山地 类型区 、岩溶洼地 类型区 、岩溶谷地和平原 类型区 、低山丘陵 类型区 、干旱盆地 类型区 、河流冲积平原 类型区 、沿海平原 类型区 等 7 个二级工程类型区 (模式)。 1 土石山地类型区 (模式) 分布区 : 桂林市的 资源 县 、龙胜 县 、 灌阳县、恭城县;柳州市的三江县、融水县;百色市的田林 县 、隆林 县、 西林县 、乐业县、那坡县 、右江区的西北部、田阳县和田东县的北部;河池市的天峨县、南丹县、环江县、罗城县;崇左市的宁明县、凭祥市;防城港市的市区、上思县和东兴市;贺州市的八步区、昭平县;梧州市的市区、蒙山 县、藤县、苍梧县和岑溪市;来宾市的金秀县。 2 岩溶洼地类型区 (模式) 分布区 : 河池市的金城江区、都安 县 、大化 县 、 凤山县、东兰县、巴马县;百色市的 凌云县 、靖西 县 、德保 县、 平果县的北部和南部 ; 崇左市的 天等县 、大新县 、 龙州县 ; 南宁市的马山县。 3 岩溶谷地和平原类型区 (模式) 分布区 : 桂林市 的市区、 全州 县 、兴安 县 、荔蒲 县 、 阳朔县、平乐县、 灵川 县 、临桂 县 、 永福县;贺州市的 富川 县 、钟山县。 柳州市的融安县;河池市的宜州市。 4 低山丘陵类型区 (模式) 分布区 : 玉林市 的玉州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 钦州市的浦 北县。 5 干旱盆地类型区 (模式) 分布区 : 来宾市 的 兴宾区、武宣 县 、象州 县 、忻城 县 、合山 市;柳州市的市区、柳江县、柳城县、鹿寨县 等县(市、区)以及 百色市的 田东 县 、田阳 县 、平果 县 、右江区这四个县(区)的右江河谷部分。 6 河流冲积平原类型区 (模式) 分布区 : 贵港 市的 市区、桂平 县 、平南 县 ; 南宁 市 的 市 区 、 横县、 武鸣县、宾阳县、隆安县、上林县;崇左市的江州区、扶绥县。 13 7 沿海平原类型区 (模式) 分布区 : 北海市区 、 合浦 县、钦州市区 、 灵山县。 工程布局 总体布局 1 统筹规划, 科学合理布置灌溉 与 排水 、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生态保护工程,搭好骨架,然后进行土地平整工程, 建设 水利化、机械化 、标准化的 高产稳产农田。 2 桂 盆 周山地丘陵类型区围绕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因 地制宜地进行坡改梯、沟壑治理 ,建设 塘库和雨水集蓄工程 ,扩大灌溉面积,合理布设田间道路工程。 3 桂 中南 盆地 平原类型区围绕增加粮食、蔗糖产量,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的,以标准化田块建设为主,合理布置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工程。 分区布局 1 土石山 地类型区(模式) 本区内以土山为主的地区,重点是控制水土流失, 兴建 水利设施;水利建设以 塘库、雨水集蓄等小型工程为主,同时造梯田、梯地 , 造地结合修路 ; 本区内以石山为主的地区,水源较缺乏, 重点是做好砌墙保土工程,把 跑水、跑肥、跑土的 “ 三跑地 ” 变为 保水、保肥、保土的 “ 三保地 ” ;配套山塘、水柜、粪池;积极发展喷微灌;开发利用地下水,发展引灌、提灌;对石 山区。 场 ,还要注意排涝问题。 2 岩溶洼地类型区 (模式) 本区重点是要控制石漠化过程,通过砌筑石坎石埂 (砌墙 )保土,爆破炸除露头石 牙 ,实施梯田化 , 增加有效土层的厚度。 土石山区适 宜 兴建小型水利 工程 ,土山区宜多 建 塘库、雨水集蓄等小型工程;沿河两岸的耕地,在 解决电力基础上可发 14 展电灌,电力不足的,可因地制宜发展泵灌或机灌;石山区要充分利用地下水和水柜引蓄地表水或泉水,积极推广喷微灌。 3 岩溶谷地和平原类型区 (模式) 本区重点是抓好农田水利配套和农田排灌分家,建设能排能灌的高产稳产农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防止内涝和秋旱。 4 低山丘陵类型区 (模式) 本区重点是以建设小型支、斗渠系续建配套,渠系防渗和维修改造,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为主 ; 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建设小型提水设施 , 解决未灌耕地补充水源问题,并注意防止水土流失,进行坡改梯工程。 5 干旱盆地类型区 (模式 ) 本区重点是挖掘现有水利工程潜力, 做 好防渗处理和配套工程,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和蔗区水利 工程 建设,特别是地势较高的蔗地,发展蔗区喷灌设施,改善蔗区交通条件 ; 东部(鹿寨、象州、柳城等)应以蓄引为主,提灌为辅,西部(忻城、红水河一带)宜提蓄并重,水源缺乏区(来宾一带)发展喷微灌技术。 6 河流冲积平原类型区 (模式) 本区重点是抓好科学用水和渠系配套,挖潜配套,做好渠道防渗处理, 做到 科学用水,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效益,建设高标准农田 ; 加强蔗区水利 工程和 田间路网 建设、扩大机械化耕作面积。 7 沿海平原类型区 (模 式) 本区以 疏浚排涝河道、开挖排涝沟渠、建设标准化农田为重点,防止和减轻土壤盐渍化,对咸酸田等 中 低产田进行改造 ,同时 注意防风固沙,尽量少采用地下水作为农用地的灌溉水源。 15 5 土地平整工程 一般规定 原则 1 尽可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 合理分配土方, 就近调配土方,力求在耕作田块内挖填平衡。 2 注意保持耕地肥力,做好耕作层保护和培肥工作, 确保 经过 整理后 土地 质量 不下降,并 有所提高。 3 经过水资源平衡分析, 对 有灌溉水源保证,且水源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92)的 土地必须开发整理为水田。 4 土地平整以耕作田块为建设单元。 耕作田块布置 1 耕作田块 布置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其大小应根据田间渠系布设。 2 耕作田块边界应结合现有的沟、渠、路、林及自然界线确定,并保持农田原有行政界线的完整性,减少不必要的土地权属争议及权属调整。 3 耕作田块的形状应当有利于机械化生产,有利于田间管理。 4 同一耕作田块内土壤质量、土地坡向 应 保持一致。 16 5 土地平整后耕作田块内田面坡度和局部起伏高差应该满足水流推进和灌水均匀要求。 耕作田块坡度 1 田面的灌溉 方向应与田面纵坡方向一致,根据土质情况和作物需求决定坡度。 2 灌溉水田、水浇地地面纵坡应控制在 1/1000~ 1/2020,田面横坡宜为水平。 3 旱地田面纵坡控制在 1/800~ 1/1500,田面横坡控制在1/500 以内 ; 旱地平整为坡式梯 田 、隔坡梯 田 ,地面横坡降到6176。 以内。 土地平整单元 1 平原区 以 耕作田块或 格田 为 土地平整 单元。 2 丘陵山区 以梯田每一台梯面为土地平整 单元。 平整度 1 格田 和梯面 内田面 高差 应在 177。 3cm 以内。 2 旱地耕作田块局部起伏高差应控制在 10cm 以内。 3 如果 项目区内少数田块有石 牙 露头时,须清除掉田块内出露的石 牙, 并对于母质层的漏斗进行填实。 耕作田块修筑工程 耕作田块 1 耕作田块方向 1)在平原区耕作田块应按南 北向布置。 2)在丘陵山区耕作田块长边方向应平行等高线布置。 3)在低洼水淹地田块长边方向应与地下水流方向垂直。 4)土地平整区域应综合考虑原有田块布置、原有水利、道路等情况,按照以上原则布置耕作田块方向。 2 耕作田块形状 17 1) 要求外形规整,长边与短边交角 宜为 直角或接近直角,形状选择依次为长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 梯形、其它 形状。 如果田块成其它形状,长宽比以不小于 4 : 1 为宜,其长边 应 平行。 2)不宜把梯形和平行四边形耕作田块的斜边布置过斜,或把田块设计呈三角形和多边形。 3)在地形较复杂 并 有曲线边界的地段上,应 将耕作 田块短边 布 置在曲线边界上。 4) 在土地整理工程中,对 形状 杂乱 、 面积过小 ,且土壤质量基本一致的田块 应进行必要的 归 并,使之 变大 成形 ; 在施工中应尽力保护原有土体构造,不 能 随意破坏犁底层。 3 耕作田块 长度 根据末级固定渠道要求适宜长度及控制的面积来确定耕作田块的长度,耕作田块的长度以 300m~ 500m 为宜。 4 耕作田 块 宽度 耕作田块 宽度 ,即末级固定渠道的间距,应考虑田块面积、机械作业、灌溉与排水要求,同时考虑地形的限制,耕作田块的宽度以 100m~ 300m 为宜。 5 耕作田块 田面高程 1)田面高程的确定要以保证灌溉顺畅为前提。 田 面高程应低于田间末级灌溉渠渠底高程 10cm 以上 , 高于 末级 排水沟沟底高程 60cm 以上。 在渍涝潜育型水田地区田面高程应高于末级排水沟沟底高程 80cm 以上;以防涝为主的水田,田面高程应高于常年涝水位 20cm 以上。 2)田间末级沟渠之间的田面高程要依沟渠的走势从高到低变化,应尽可能减少相邻田块之间的高差。 3)地下水位较高的农田,应将设计田面高程与最低田面高程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以前者作为田面高程;若后者大于前者,应以后者作为田面高程,并调运客土填高至田面高 18 程。 地下水位低的农田,不须考虑地下水位,可将设计高程作为具体田面高程。 4)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薄的区域确定田面高程时,应考虑调运客土填高至田面高程。 5)填方区域的土壤应分层夯实土层,压实度以挖方区相同土层的土壤容重为准;或留回填厚度 20﹪ ~ 25﹪的虚高。 格田 1 格田的大小结合平整区域内单个家庭拥有耕地数量的加权平均值确定。 2 在 对 水田 区域进行平整时 ,相 邻 两个 格田 高程相差不足、且面积小于格田面积标准值时 应 将其 归并为一个 格 田。 3 格田的长边与末级固定渠道垂直。 4 格田的形状宜为长方形、正方形。 5 格田的长度宜为 50m~ 100m,宽度宜为 15m~ 30m。 6 格田四周设置田埂; 田埂 顶部须平整,土埂顶宽 20cm~30cm,高 30cm, 压实度 ; 石埂顶宽 30cm~ 40cm,高 40cm。 梯田 1 梯田类型 1)根据田坎建筑材料不同,分土坎梯田与石坎梯田。 2)根据梯田的断面形式不同,分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 3)根据梯田的 种植作物 不同,分 水稻梯田、 旱作物梯田、果园梯田、茶园梯田 、橡胶园梯田、剑麻园梯田 等。 2 梯田类型选用 1)田坎建筑材料的选用 (1)土石山地工程类型区及一般土质丘陵、台地地区,修筑土坎梯田。 19 (2)岩溶洼地工程类型区及其它土石山区修筑石坎梯田。 在耕地中夹杂大量石块的地方修梯田时,结合处理地中石块,就地取材修成石坎梯田。 (3)其他未提到的工程类型区修筑梯田时,宜修筑土坎梯田。 2)梯田断面的选用 (1)对土石山地工程类型区及其它土层深厚 ,坡耕地尽可能一次修成水平梯田,有 石 牙 露头和土层厚度 不足 的 区域 ,不 宜修筑 水平 梯田。 (2)岩溶洼地工程类型区中河池市及所辖县等区域土层较薄的地方, 坡耕地先修坡式梯田 , 砌墙保土, 并 向下方翻土耕作,逐步变成水平梯田。 (3) 岩溶洼地工程类型区中崇左市及所辖县等区域 , 年降雨量较少,耕地坡度在 15176。 ~ 25176。 的地方, 宜修筑为 隔坡梯田。 (4)其他工程类型区修筑梯田时,宜修筑水平梯田。 3)用途不同梯田断面的选用 (1)坡度在 6176。 以内 种植旱作物的平坡地和坡地不需要修筑梯田,坡度 6176。 ~ 15176。 的建成水平梯田 ; 坡度在 15176。 以上的坡耕地建设为坡式梯田或隔坡梯田,修好排 水沟,等高种植 ; 种植水果、茶、橡胶、剑麻等经济作物的区域参照执行。 (2)开发、复垦的土地,如果不能开发、复垦成水稻梯田,应全部开发、复垦为其它水平 梯 田。 3 梯田设计标准 1)水平梯田建设标准 (1)水平梯田断面要根据不同坡度下断面的优化确定,表 为断面参考数值。 表 水平梯 田 断面尺寸参考数值 原地面坡度 田面净宽 田坎高度 田坎坡度 1176。 ~ 5176。 10~ 15m ~ 85176。 ~ 70176。 5176。 ~ 10176。 8~ 10m ~ 75176。 ~ 65176。 20 10176。 ~ 15176。 6~ 8m ~ 701。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20xx年)
相关推荐
手续,做好本队人员的岗位安全培训,经常组织人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监督本队人员遵守劳动、安全纪律,制止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 ( 4)保持本队人员的相对稳定,及时向有关部门申报现场人员的变动情况,监督并确保使新进场人员都能按规定办理各种手续,做好新进场工人的岗前安全教育; ( 5)做好对本队各工种人 员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并针对当天任务、作业环境等情况,做好班前安全讲话,监督落实其执行情况; (
第 8 页 共 69页 工程规模: 广州新客站 10kV 临时供电工程 主要 工程量 见表 11: 序号 项目名称 项 目 数量 1 电缆工程 10kV FYZRYJV223240 型电缆 约 6246 米 2 10kV FYZRYJV223120 型电缆 约 250 米 3 2B、 2A 顶管 330 米 4 Ф160 3A/PVC电缆预埋管 2500 米 5 Ф160 2A/PVC电缆预埋管
.............................................................................................................39 .......................................................................................
实效。 要对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回顾总 结,针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制定对策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协调,严格落实排查治理责任 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要充分认识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 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起来,要建立健全机构,成立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坚持 “ 一把手 ” 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 业务部门 共同抓的安全生产 组织保障
书,并定期参加由施工部或所在项目部组织的安全生产培训。 5. 新进场的工人必须接受由公司、所在项目部、班组进行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6. 待岗、转岗、换岗的职工,在重新上岗前,必须接受一次安全培训。 27 二、 培训计划 公司每半年应制定出一套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需求计划,将需要参加安全培训的人员和时间安排做初步的估计。 计划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 况做出修改。 1.
7 11. 主要施工设备表 .......................................................................................................... 58 、合同条款及附件、技术条件响应一览表 ................................................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