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室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二、项目管理机构 根据工程规模和特点,公司组建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和工程成本等进行统筹管理,以确保工程优质高速地如期完成,项目组织机构见管理人员配备表。 三、施工作业班次 根据计划安排和工序穿插,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和空间,合理安排作业班次。 四、建立现场协调会制度 工程开工后,除了参加业主组织的协调会外,项目经理 部每周还必须组织召开一次 各分部分项的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一节、测量工程 定位测量 测量定位:根据总平面图,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依据和建筑红线来具体定位,并在场地定出施工方格网,方格网的定位及时用砼护好。 定位前必须将经纬仪、水准仪进行严格检验与校正,量距必须是水平距离。 为方便细部的测量,在测设每道轴线时,应沿控制网对多道轴线埋设距离指标桩。 精度要求为:误差不应超过 +10〃和 1/10000。 施工测量 ( 1)轴线控制:在单位工程外部埋设四个离轴线 2m 的基准线,作为二层以上的轴线控制点 ,每层轴线可用经纬仪把轴线投测到各层楼板边缘或柱顶上。 各轴线投测到楼板上之后,要用钢尺实量间距作为校核,经校核合格后方可开始该层的施工。 为保证投测质量,使用的仪器一定要经检验校正,安装仪器要严格对中、安平。 ( 2)标高控制:由测量人员用水准仪、塔尺,将 + 标高引测到施工现场,并定永久性桩。 随着楼层增高,由测量人员用经纬仪从基础的标准轴线,逐层投射到每层楼面,以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和标高。 ( 3)沉降观测:在距建筑物 100~ 200M 处,分别设置间距为 20~ 40M 的三个水准点,其埋设深度大于 2M,高程 在埋设 10 天后测定。 在建筑物四周 + 位置每隔 10~ 15M及四个拐角设观测点,观测点采用角钢制作,并埋设在便于观测的柱砼上。 施工中每升高一层就要观测一次,同时将上述各项观测数据均应及时作好记录。 第二节、房建工程 一、土方工程 土方开挖 ( 1)为加快工期,基础不受天气影响,故土方施工优先采用机械开挖,然后预留 50cm 用人工开挖,满上人全面进行开挖基坑,以方便施工。 挖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基坑边坡按边坡系数进行放坡,对局部不满足放坡条件或不宜进行放坡应采取护坡措施。 ( 2)当挖至基 底标高以上 20cm 时,并及时通知勘察、设计、质监、监理及建设等单位进行验槽,合格后立即修整预留层,并及时浇筑垫层。 ( 3)基坑排水采取明排水,开挖过程中在坑内按《规范》要求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以便及时排除坑内积水,并在坑外设置截水坝,进行系统排水。 土方回填 ( 1)土方回填在基础验收完毕后进行。 ( 2)回填前先将集水坑内积水抽干,将基坑内杂物清理干净。 ( 3)回填土要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大于 20cm。 用蛙式打夯机或其他机械进行夯实,下层夯实后进行上一层回填。 ( 4)回填中不得含有树根、塑料及 草等杂物。 不得回填腐殖土。 回填土中不得有大的料块。 ( 5)回填土的密实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注意事项 ( 1)开挖时要考虑边坡的稳定,并确保基底土层不受扰动。 ( 2)浮土必须清除干净,验槽后,浇筑垫层前再次清除一遍。 ( 3)防止基坑受到曝晒和被雨水浸泡,要及时排除坑内积水,泡水和软泥要清除彻底。 ( 4)对施工现场的地下设有电缆、暖气及煤气管道等设施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保护。 二、模板工程 模板系统用料 ( 1)主体结构以九夹板模板为主,组合式钢模和木模为辅。 模板的拼缝要紧密,并用双面胶 带纸粘贴或钉白铁皮,以防漏浆。 ( 2)模板支架采用 Ф48179。 基础模板 就地拼装各侧模板,并用支撑撑于土壁上,搭设柱模井字架,使立杆下端固定在基 础模板外侧,用水平仪找平井字架水平杆后,先将第一块柱模用扣件固定在水平杆上,同时搁置在砼垫块上,然后按单块柱模组拼方法组拼柱模。 基础短柱顶伸出的钢筋间距,要符合上段柱子的要求。 柱模板之间要用水平撑和斜撑连成整体。 基础短柱模板的 U形卡不要一次上满,要等校正固定后再上满,安装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对角线,防止柱模扭转。 柱模板 预先拼装好各侧模板,再就位组拼。 校正调整好轴线和垂直度,并采用柱箍与排架固定。 安装顺序好下: 搭设安装排架 → 柱各侧面模板安装就位 → 检查轴线、对角线和垂直度 → 安装柱箍 → 安装有梁口的柱模板 → 全面检查校正 → 群体固定 柱立模前在其根部要根据墙柱厚度设钢筋靠山,上面可用砼作靠山。 柱模与梁模连接处的处理方法:保证柱模的长度符合模数,不符合部份放到节点部位处理;或以梁底标高为准,由上往下配模,不符模数部份放到柱根部处理。 支设柱模,标高、位置要准确,支设牢固。 柱箍间距 600mm,转角处用铸铁十字扣件连 接,柱子边长大于 600mm 时中间加一根 Ф14对拉螺杆。 柱模根部要用水泥砂浆堵严,防止跑浆。 柱模的浇筑口和清扫口,在配模时一并考虑留出。 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在柱子砼浇筑达到拆模强度时,最上一段柱模先保留不拆,以便于与梁模板连接。 梁模板 复核梁底标高,校正轴线位置无误后,搭设和调平梁模支架,固定木方,再在横楞上铺设梁底板,拉线找直并固定底模。 然后绑扎钢筋,安装并固定两侧模板。 有对拉螺栓时插入对拉螺栓,并套上套管。 梁跨 4m 时按规范要求起拱。 采用梁卡具扣上梁上口。 复核检查梁模尺寸。 梁口与柱头模板的连接特别重要,可采用角模或方木、木条镶拼。 底层梁模支架下的地面,应夯实平整,并按要求设置垫木,要求排水畅通。 梁模支柱一般情况下采用双支柱,间距为 60~ 100cm。 密肋梁支模先在梁底标高处满铺一层九夹板,再将预先加工好的木模芯模按放样位 置固定在九夹板底板上。 楼板模板 顶模立柱间距为 1000mm,每 1800mm 设一道纵横拉杆,用扣件扣紧,底部设置扫地杆。 每一跨要设一排剪刀撑。 顶部的纵横拉杆用来支撑模板,并设双扣件,扣件要密贴,与立杆扣紧。 在模板铺设完标 高校正后,立柱之间加设水平拉杆,道数根据立柱高度决定。 离地面 200~300mm 处设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 ~ 左右设一道水平拉杆。 质量要求 ( 1)模板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 2)模板的接缝不大于 2mm。 ( 3)模板的实则允许偏差按规范要做,其合格率必须在 95%以上。 模板体系技术措施 ( 1)由于本工程工期紧,结构施工时,柱配备一层模板,梁、板底模各配备二层模板,加快施工速度,满足工期要求。 ( 2)柱模的下脚要留清扫孔,便于清理垃圾。 ( 3)梁跨大于 4m 时要 起拱,高度要符合规范要求。 ( 4)模板工程验收重点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特别注意外模模板、柱模、楼梯间模等处模板轴线位置的正确性。 ( 5)为了保证先后砼接茬齐平,结构上一层柱模板支立时要伸到下层 750mm,并与下部构件扣紧密。 模板拆除 ( 1)非承重模板拆除时,结构砼强度不宜低于。 ( 2)承重模板的拆除时间按规范要求,根据同条件养护砼试块抗压强度确定。 ( 3)拆模顺序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后拆承重模。 ( 4)拆除跨度较大模板时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 5)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材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拆模时要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立即清理干净。 三、钢筋工程 钢筋施工一般要求 ( 1)钢筋最小锚固长度和钢筋最小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规范的要求。 ( 2)板筋在平面图上所表示的长度,施工图未注明时,均指从梁边或混凝土墙边开始的长度。 ( 3)在楼屋面结构中,板面筋一般可在跨中搭接,板底筋可在支承处按锚固要求处理,并满足锚固长度 La 的要求。 ( 4)混凝土板上开洞,当洞口边长 ≤250时,周边可不作加固处理,这种情况下的板中钢筋 可绕过孔洞设置,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