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作业指导书最新版内容摘要:

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 小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 5mm;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 6mm。 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于 1g。 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测其含水率,计算至 %。 测定含水率用试样的数量按规定取样 (取出有代表性的土样 )。 两个试样含水率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对于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和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将试样搓散,然后按本试验第 3条方法进行洒水、拌和,每次约增加 2%~ 3%的含水率,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率,所需加水量按下式计算: mw=mi/( 1+ i)179。 (ω ω i) 式中: mw—— 所需的加水量 (g); mi—— 含水率 wi时土样的质量 (g); ω —— 要求达到的含水率 (%)。 按 上述步骤进行其他含水率试样的击实试验。 知识水坝(网 @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 格式转换请发站内信或者联系 @2218108823 随时为您服务,百度一下“知识水坝”试试(双击删除)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 YJ/ 第 1 版 第 0次修订 第 3页共 4页 第三章: 土工击实试验 实施日期 2020年 1月 1日 参照规程编号 ( T01312020) 结果整理 按下式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 ρ d=ρ /( 1+) 式中:ρ d—— 干密度( g/cm179。 ),计算至 ; ρ —— 湿密度( g/cm179。 ); ω —— 含水率( %)。 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 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如曲线不能绘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补点或重做。 按下式计算饱和曲线的饱和含水率 Wmax,并绘制饱和含水率与干密度的关系曲线图。 ω max=[Gsρ w(1+ω )ρ ]/Gsρ179。 100 或ω max=(ρ w/ρ d1/Gs)179。 100 式中:ω max—— 饱和含水率( %),计算至 ; ρ —— 试样的湿密度( g/cm179。 ); ρ w—— 水在 4℃时的密度( g/cm179。 ); ρ d—— 试样的干密度( g/cm179。 ); Gs— — 试样土粒比重,对于粗粒土,则为土中粗细颗粒的混合比重; ω —— 试样的含水率( %)。 当试样中有大于 40mm的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 40mm的颗粒,并求得其百分率 p,把小于 40mm部分做击实试验,按下面公式分别对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正(适用于大于 40mm颗粒的含量小于 30%时)。 最大干密度按下式校正: ρ ’ dm=1/[()/ ρ dm+’ s] 式中 : ρ ’ dm—— 校正后的最大干密度 ( g/cm179。 ),计算至。 ρ dm—— 用粒径小于 40mm的土样试验 所得的最大干密度 ( g/cm179。 ); 知识水坝(网 @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 格式转换请发站内信或者联系 @2218108823 随时为您服务,百度一下“知识水坝”试试(双击删除)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 YJ/ 第 1 版 第 0次修订 第 4页共 4页 第三章: 土工击实试验 实施日期 2020年 1月 1日 参照规程编号 ( T01312020) p—— 试料中粒径大于 40mm颗粒的百分率( %); G’ s—— 粒径大于 40mm颗粒的毛体积比重,计算至。 最佳含水率按下式校正: ω 39。 0= ω 0()+ 2 式中:ω 39。 0—— 校正后的最大含水率 ( %),计算至。 ω 0—— 用粒径小于 40mm的土样试验 所得的最佳含水率 ( %); p—— 同前; ω 2—— —— 粒径大于 40mm颗粒的吸水量( %)。 本试验记录格式按规范要求。 精密度和允许差。 本试验含水率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规范要求。 知识水坝(网 @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 格式转换请发站内信或者联系 @2218108823 随时为您服务,百度一下“知识水坝”试试(双击删除)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 YJ/ 第 1 版 第 0次修订 第 1页共 4页 第四章:承载比( CBR) 实施日期 2020年 1月 1日 参照规程编号 ( T01341993)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只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制件后,对各种土和 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进行承载比试验。 试样的最大粒经宜控制在 20mm 以内,最大不得超过 40mm 且含量不超过 5%。 仪器设备 圆孔筛:孔径 40mm、 20mm及 5mm筛各 1个。 试筒:内径 152mm、高 170mm 的金属圆筒;套环,高 50mm;筒内垫块,直径 151mm、高 50mm;夯击底板,同击实仪。 试筒的形式和主要尺寸如规范所示,也可用( T01312020)击实试验的大击实筒。 夯锤和导管:夯锤的底面直径 50mm,总质量。 夯锤在导管内的总行程为 450mm,夯锤的形 式和尺寸与重型击实试验法所用的相同。 贯入杆 ,端面直径 50mm、长约 100mm的金属柱。 路面材料强度仪或其它载荷装置 :能量不小于 50KN,能调节贯入速度至每分钟贯入 1mm,可采用测力计式。 百分表: 3 个。 试件顶面上的多孔板(测试件吸水时的膨胀量)。 多孔底板(试件放上后浸泡水中)。 测膨胀量时支承百分表的架子,如规范所示。 或采用压力传感器测试。 荷载板:直径 150mm,中心孔眼直径 52mm,每块质量 ,共4 块,并沿直径分为两个半圆块 ,如规范所示。 水槽:浸泡试件用,槽内水面应高出试件顶面 25mm。 其它:台秤,感量为试件用量的 %;拌和盘、直尺、滤纸、脱模器等与击实试验相同。 试样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可在 50℃烘箱内烘干),用木碾捣碎,但应尽量注意不使土或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 土团均应捣碎到通过 5mm 的筛孔。 知识水坝(网 @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 格式转换请发站内信或者联系 @2218108823 随时为您服务,百度一下“知识水坝”试试(双击删除)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 YJ/ 第 1 版 第 0次修订 第 2页共 4页 第四章:承载比( CBR) 实施日期 2020年 1月 1日 参照规程编号 ( T01341993) 采取有代表性的试料 50kg,用 40mm 筛筛除大于 40mm 的颗粒,并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数。 将已过筛的试料按四分法取出约 25kg。 再用四分法将取出的试料分成 4 份,每份质量 6kg,供击实试验和制件之用。 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 ,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率。 测定含水率用的试样数量可参考规范采取。 试验步骤 ( m1) ,将试筒固定在底版上 ,将垫块放入筒内 ,并在垫块上放一张滤纸 ,安上套环 . ,求试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3份试料 ,按最佳含水率制备 3 个试件。 将一份试料平铺于金属盘内,按事先计算得的该份试料应加的水量均匀地喷洒在试料上。 Mw=mi/( 1+)179。 ( wwi) 式中: mw—— 所需的加水量( g); mi—— 含水率 wi 时土样的质量( g); wi—— 土样原有含水率( %); w—— 要求达到的含水率( %)。 用小铲将试料充分拌和到均匀状态 ,然后装入密闭容器或塑料口袋内浸润备用。 浸润时间 :重黏土不得少于 24h,轻黏土可缩短到 12h,砂土可缩短到1h,天然砂砾可缩短到 2h 左右。 制每个试件时 ,都要取样 测定试料的含水率。 注:需要时,可制备三种干密度试件。 如每种干密度试件制 3个 ,则共制 9个试件。 每层击数分别为 50和 98次 ,使试件的干密度从低于 95%到等于 100%的最大干密度。 这样 ,9个试件共需试料约 55kg。 ,取备好的试样分 3次倒入筒内 (视最大料径而定 ),每层需试样 1700g左右 (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高出 1/3 筒高 1~2mm)。 整平表面 ,并稍加压紧 ,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试样的击实 ,击实时锤应自由垂直落下 ,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试样面上。 第一层击实完后 ,将试样层面“拉 毛” ,然后再装入套筒 ,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每层试样的击实。 大试筒击实后 ,试样不宜高出筒高 10mm。 知识水坝(网 @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 格式转换请发站内信或者联系 @2218108823 随时为您服务,百度一下“知识水坝”试试(双击删除)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 YJ/ 第 1 版 第 0次修订 第 3页共 4页 第四章:承载比( CBR) 实施日期 2020年 1月 1日 参照规程编号 ( T01341993) 卸下套环 ,用直刮刀沿试筒顶修平击实的试件 ,表面不平整处用细料修补。 取出垫块 ,称试筒和试件的质量 (m2)。 泡水测膨胀量的步骤如下 : 在试件制成后 ,取下试件顶面的破残滤纸 ,放一张好滤纸 ,并 在其上安装附有调节杆的多孔板 ,在多孔板上加 4块荷载板。 将试筒与多孔板一起放入槽内 (先不放水 ),并用拉杆将模具拉紧 ,安装百分表 ,并读取初读数。 向水槽内放水 ,使水自由进到试件的顶部和底部。 在泡水期间 ,槽内水面应保持在试件顶面以上大约 25mm。 通常试件要泡水 4昼夜。 泡水终了时 ,读取试件上百分表的终读数 ,并用下式计算膨胀量 : 膨胀量 =泡水后试件高度变化 /原试件高 (=120mm)179。 100 从水槽中取出试件 ,倒出试件顶面的水 ,静置 15min,让其排水 ,然后卸去附加荷载 和多孔板 ,底板和滤纸 ,并称量 (m3),以计算试件的湿度和密度的变化。 贯入试验 将泡水试验终了的试件放到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的升降台上 ,调整偏球座,对准、整平并使贯入杆与试件顶面全面接触 ,在贯入杆周围放置 4块荷载板。 先在贯入杆上施加 45N荷载,然后将测力和测变形的百分表的指针均调整至整数,并记读起始读数。 加荷使贯入杆以 1~ ,同时测记三个百分表的读数。 记录测力计内百分表某些整读数 (如 60)时的贯入量 ,并注意使贯入量为 250179。 102mm 时 ,能有 5 个以上的读数。 因此 ,测力计内的第一个读数应是贯入量 30179。 102mm 左右。 结果整理 以单位压力( p)为横坐标,贯入量( l)为纵坐标,绘制 pl关系曲线,如规范所示。 图上曲线 1是合适的。 曲线 2 开始段是凹曲线,需要进行修正。 修正时在变曲率点引一切线,与纵坐标交于 O’ 点, O’ 即为修正后的原点。 知识水坝(网 @pologoogle)倾心为您整理(下载后双击删除) 格式转换请发站内信或者联系 @2218108823 随时为您服务,百度一下“知识水坝”试试(双击删除) 作业指导书 文件代号 YJ/ 第 1 版 第 0次修订 第 4页共 4页 第四章:承载比( CBR) 实施日期 2020年 1月 1日 参照规程编号 ( T01341993) 一般采用贯入量为 承载比 (CBR)。 即: CBR=p/7000179。 100 式中: CBR—— 承载比( %),计算至 ; p—— 单位压力( KPa)。 同时计算贯入量为 5mm时的承载比: CBR=p/10500179。 100 如贯入量为 5mm时的承载比大于 时的承载比 ,则试验应重做。 如结果仍然如此 ,侧采用 5mm时的承载比。 试件的干密度使用下式计算: ρ =( m2m1) /2177 式中:ρ —— 试件的湿密度( g/cm179。 ) ,计算至。 m2—— 试筒和试件的合质量( g); m1———— 试筒的质量( g); 2177—— 试筒的容积( cm3 )。 试件的干密度用下式计算: ρ d=ρ /(1+ ) 式中:ρ d———— 试件的干密度( g/cm179。 ),计算至。 ω —— 试件的含水率。 泡水后试件的吸水量按下式计算: ω a=m3m2 式中:ω a—— 泡水后试件的吸水量( g); m3———— 泡水后试筒和试件的合质量( g); m2———— 试筒和试件的合质量。 本试验记录格式如规范所示。 精密度和允许差。 如根据 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得的承载比变异系数 Cv小于 12%,则去掉一个偏离大的值,取其余两个结果的平均值。 如 Cv小于 12%,且 3个平行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小于 g/cm179。 ,则取 3个结果的平均值。 如 3个试验结果计算的干密度偏差超过 g/cm179。 ,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