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内容摘要:
0)规定,污水量宜根据综合用水量乘以城市污水排放系数确定。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合山市属于规范中 一区的小城市,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 (万 m3/(万人 .d))。 结合合山市的具体情况,我们取近期 2020年为 (万 m3/(万人 .d)),污水排放系数取 80%,污水收集率取 70%;远期 2020 年为 (万 m3/(万人 .d)),污水排放系数取 90%,污水收集率取 90%。 未预见水量及地下水渗入量以污水量污水收集率的 10%计,则污水收集量 =综合用水 量排放系数污水收集率 +未预见水量及地下水渗入量,则合山市的污水收集量计算结果详见下表: 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法污水收集量预测表 年份 人口数(万人) 用水量指标(万人 /万) 用水量(万人 /万 ) 污水收集排放( %) 污水收集率( %) 未预见水量及地下水渗入量 污水收集量(万 m3/d) 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2020 11 80 70 2020 15 6 90 90 (3)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法 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20 规定,污水量宜根据综合用水量乘以污水排放系数确定。 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28298,合山市属于规范中一区的小城市,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万 m3/(km2 d))。 结合合山市的具体情况,近期 2020年为 (万 m3/(km2 d)),污水排放系数取 80%,污水收集率取 70%;远期 2020 年为 (万 m3/(km2 d)),污水排放系数取 90%,污水收集率取 90%。 未预见水量及地下水渗入量以污水量污水排放收集率的 10%计,则污水收集量 =综合用水量污水排放系数污水收集率 +未预见水量及地下水渗入量,则合山市的污水收集量计算结果详见下表: 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法污水收集量预测表 年份 建设用地( km2) 用水量指标(万m3/(km2•d)) 污水排放系数( %) 污水收集( %) 未预见水量及地下水渗入量 污水收集量(万m3/d) 2020 9 80 70 2030 14 90 90 在运用以上三种预测方法所得出的结果中,采用用水定额与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法预测所得出的可收集污水量是接近的 ,综合考虑,本项目污水收集最后确定以用水定额法与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水量法预测所得出的可收集污水量的平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均值作为设计收集量,计算结果详见下表: 设计污水量预测表 年份 用水定额法预测污水收集量(万 m3/d) 城市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法预测污水收集量(万 m3/d) 设计污水收集量(万m3/d) 2020 2020 三、雨水量预测 雨水量计算公式及参数: 雨水流量计算公式: )sLFq /(ψQ = 式中: q—— 暴 雨强度; Ψ —— 综合径流系数,根据地面情况确定; F—— 汇水面积( ha); 合山目前的暴雨强度公式,考虑到该地区气象特征与邻近地区的来宾市较为相似,现采用来宾市的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 hastL g Pq •++= /)8()4 9 1 8 4 式中: P—— 重现期 取 P=1年: mttt += 1 式中: m—— 折减系数。 t1—— 地面为汇水时间,单位为分钟;在本次雨水管道管径计算中,根据径流区面积的大小、雨水流程长短、地形坡度大小等不同情况,取 t1=5~ 10分钟不等。 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t2—— 雨水在上游管段流行的时间 第五章 工程方案设计 一、排水方案 (一)排水方案原则 排水方案的确定考虑的因素很多,主要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尊重现状,对 老 城区难以改造的区域保持现有的排水体制或进行适当 修补、清通。 新建城区应严格采用雨污分流制。 应尽量使污水重力自流排放。 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污水排放体制应采用暗管排放。 (二)排水体制的确定 城市排水根据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对城市排水采用的汇集方式 称 为排水体制。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城市生活 污水 、 工业 废水 和雨水径流汇集人在一个管渠内予以输送、处理和排放。 按照其产生的次序及对污 水处理 的程度不同,合流制排水系统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 城市污水与雨水径流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的合流制称为直排式合流制排水系统。 国内外老城区的合流制排水系统均属于此类。 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的基础上, 修建沿河截流干管,并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溢流井,在截流主干管 (渠 )的末端修建 污水处理厂。 该系统可以保证晴天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雨季时,通过截流设施,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可以汇集部分雨水 (尤其是污染重的初期雨水径流 )至污水处理厂。 但另一方面雨量过大,混合污 水量 超过了截流管的设计流量,超出部分将溢流到城市河道,不可避免会对水体造成局部和短期污染。 并且,进入处理厂的污水,由于混有大量雨水,使 原水水质 、水量波动较大,势必对 污水厂 各处理单元产生冲击,这就对污水厂 处理工艺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雨量较小且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的地区,可以采用完全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合流制。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径流全部送到污 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这种方式对环境水质的污染最小,但对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的要求高,并且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排水管渠排除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 近年来,对雨水径流的 水质调查 发现,雨水径流特别是初降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相当严重,因此提出对雨水径流也要严格控制的截流式分流 制排水系统。 截流式分流制既有污水排水系统,又有雨水排水系统,与完全分流制的不同之处是它具有把初期雨水引入污水管道的特殊设施,称雨水截流井。 小雨时,雨水经初期雨水截流干管与污水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大雨时,雨水跳跃截流干管经雨水管排入水体。 截流式分流制的关键是初期雨水截流井,它要保证初期雨水能进入截流管,而中期以后的雨水能直接排入水体,同时截流井中的污水不能溢出泄入水体。 截流式分流制可以较好地保护水体不受污染。 由于仅接纳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管的断面小于截流式合流制,进人截流管内的流量和水质相对稳定,亦减少污 水 泵 站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费用。 截流式合流制具有投资少的优点,主要用于有适当的地形、比较健全的明渠水系的地区,以便顺利排泄雨水。 对于常年少雨、气候干燥的城市可采用这种体制,而对于地势平坦,多雨易造成积水的地区,则不宜采用。 分流制的优点是可以分期建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设和实施,一般可先敷设雨水 管 渠,已收集和排放污水及自然降水,尤其是控制暴雨径流,在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再敷设污水管道, 以配合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根据合山市实际情况,确定合山市排水体制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 三 )污水管网建设规模 根据管网水力计算并结合合山市原有的管道设计,确定本可研污水管网建设规模为:管道总长度 ,其中城站路改造管道 1351m,教育路改造管道 431m,东环路改造管道 538m,城中街改造管道 152m,城中一街改造管道 610m,城中二街改造管道 156m,城中三街改造管道 156m,城中四街改造管道 156m,城中五街改造管道 144m,城中一二街间改造管道 94m,城中二三街间改造管道 121m,城中三四街间改造 管道 84m;人民中路清通、修补管道 998m。 设计合山市需要改造及清通、修补污水管道情况详见下表。 改造污水管统计表 路 名 原有管径 (mm) 新建管径 (mm) 管长 m 备注 城站路 1200*1200 DN1200 1351 教育路 1200*1200 DN1200 431 东环路 2200*1500 DN2020 538 城中街 600*400 DN600 152 城中一街 1200*1200 DN1200 610 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城中二街 800*800 DN800 156 城中三街 800*800 DN800 156 城中四街 800*800 DN800 156 城中五街 800*800 DN800 144 城中一二街间 800*800 DN800 94 城中二三街间 800*800 DN800 121 城中三四街 800*800 DN800 84 人民中路 1200*1200 清通、修补 998 二、污水管道材料的选择 (一)管材要求 在排水管网工程中,管材费用往往占工程投资的 1/2以上,管道材料既是影响管道经济理性的合理性的主要因 素,又决定了管道质量的可靠性。 因此须考虑管道材质的不同对管道工程的综合影响,需要对各种不同的管道材质进行比较,以选用合理的管道材质。 设计选择管材必须满足一下要求: 排水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外部的荷载和内部的水压。 排水管必须能抵抗污水中杂质的冲刷和琢磨,也应有抗腐蚀的功能,特别是对某些腐蚀性的工业废水。 排水管必须不透水,以防止污水渗出或地下水渗入而污染地下水或腐蚀其他管线和建筑物基础。 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排水管的内壁应平整光滑,使排水阻力尽量减少。 排水管应就地取材,并考虑预制管件和快速施工的可 能,减少运输和施工费用,其材质应满足设计确定的使用年限。 (二)各种管材的性能必选 根据管材选择基本原则,从我国国情出发,下面钢筋混凝土管、钢管、改性塑料排水管( FRPP)及夹砂玻璃管性能和造价比较见表。 管材性能比较表 性能 钢筋混凝土管 钢管 HDPE 管 夹砂玻璃钢管 使用寿命 较长 较长 长 长 抗渗性强 较强 强 强 较强 防腐能力 较强 较强 强 较强 承受外压 可深埋能承受较大外压 可深埋能承受较大外压 受外压较差易变形 受外压较差易变形 施工难易 较难 方便 方便 方便 接口形式 承插式橡胶圈密封连接 现场焊接刚性接口 承插接口,电热熔或法兰接口 承插式橡胶圈密封连接 粗糙度( n 值) 水头损失 水头损失较大 水头损失大 水头损失较小 水头损失较小 重量管材运输 重要较大运输麻烦 重要较大 重量较小运输方便 重量较小运输方便 价格 便宜 较贵 较贵 较便宜 对基础要求 较高 较低 较低 较低 (三)管材选择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以上四种管材,改性塑料排水管( FRPP)在使用寿命。 抗渗性能、防腐能力和施工难易等方面有优势 ;结合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及 合山市 排水管材使用现状, 本项目的排水管道管材,按其输送介质不同以及管内是否承压选择: 本项目所有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承插式橡胶圈密封连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0 接。 三、管道附属设施 污水管道系统除管道自身外,还需设置一些附属建筑物,主要包括检查井、跌水井、截流井等。 (一)检查井 检查井的位置,应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处。 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间距应根据疏通方法等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宜按下表的规定取值 ,本项目检查井的设计距离为 40米。 在排水管道每隔适当距离 的检查井内,宜设置沉泥槽,深度以为。 常用的检查井形式与使用条件参见《给排水标准图集》 S2。 检查井最大间距表 管径或暗渠净高( mm) 最大间距 污水管道 合流管道 200400 40 50 500700 60 70 8001000 80 90 11001500 100 120 16002020 120 120 (二)跌水井 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1 跌水井是设有消能设施的检查井。 在管道跌水水头为,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 ,应设跌水井。 跌水井的进水管径大于 200mm 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得大于6m,管径为 300600mm 时,一次不宜大于 4m。 跌水方式一般可采用竖管或矩形竖糟。 (三)截流井 在市区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系统中,合流管渠的交汇处需设置截流井。 截流井的位置应根据污水截流干管位置、合流干管位置、溢流管下游水位高程和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 截流井宜采用槽。合山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
相关推荐
介绍申请单位基本情况,宣布申请材料技术审查结论; 提出考核工作的公正、客观、保密等要求,专家组成员签署保密和公正性声明; 介绍考核的目 的、范围、依据及考核原则和判定标准,并介绍本次考核的计划和日程表; 专家组成员分工; 听取专家组成员有关工作建议,解答专家组成员提出的疑问。 现场技术考核 交接模拟评价试题、 考核盲样。 专家组到达考核现场后
监理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1)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和交办的任务; 2)对工程进行旁站监理,监督施工单位对施工程序的执行; 3)负责检查、检测并确认材料、设备、成品或半成品的质量。 核查检验证书,按规定进行材料的检(试)验及设备的检查和测试; 4)检查施工单位人力、材 料、设备、施工机械投入运行情况,并作好记录; 5)负责工程计量,并根据施工单位的付款申请,编制付款证书报监理工程师;
员,上下组成安全体系,按现场管理规定拟定防炎、防盗、防食物中毒等措施。 制定施工和生活安全规定,做到平时有人检查落实,施工中有人监督管理。 六、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一)施工准备 接到设计文件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地质资料,按照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款的规定,作一定量的补充勘探,进一步查明和核对地质资料。 在对设计文件进行复核的同时
度时,只考虑剪切强度条件。 (√) 9常用的千斤顶升降高度一般为 100300mm,起重能力为 5~ 500t。 (√) 9用起重设备吊装部件时,吊车本体接地必须良好,吊杆与带电部分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 9牵引搬运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如地面障碍、地锚、铁滚等不会出问题。 (X) 9画线盘是由底座、立柱、划针和夹紧螺母等组成的。 划针的直端用来画线,弯头是找正工件用的。 (√)
59.在建设工程合同中,下列法律不予禁止的是 ( )。 A.承包人与发包人协商将其中的一部分工作交由第三方来完成 B.发包人将应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分别承包给几个承包人 C.承包人将全部承包工程转包给第三人 D.承包人将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转包给第三人 60.建设工程合同没有规定的,适用( )合同的有关规定。 A.委托合同 B.买卖合同 C.承揽合同 D.技术合同 二
岗前培训,提升技能水平;组织由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 坚持向城镇转移就业、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和自主创业三结合,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是加大基层平台服务力度,促进充分就业。 以保民生、保稳定、促就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作用,重点针对我县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就业群体,帮助尽快得到就业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