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62分的轮机工程基础第一部分内容摘要:
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相同,转动方向相同,两个力偶必等效 C.等效力偶不一定必须力偶臂相等,也不一定必须组成力偶的力相等 D.若两个力偶分别位于相交的两个平面内,这两个力偶是 不可能等效的 117.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______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变形体上的两个力偶,只要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就不相同 B.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只要它们的力偶矩相同,转动方向相同,两个力偶必等效 C.等效力偶必须力偶臂相等或者组成力偶的力相等 D.若两个力偶分别位于相交的两个平面内,这两个力偶是不可能等效的 118. 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但不共线的两个力所组成的力系,称为 ________。 A.简单力系 B.基本力系 C.力偶 D.力偶系 119. ________称为力偶系。 A.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B.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偶 C.同时作用在物体质心上的一群力偶 D.同时作用在物体中心上的一群力偶 120. 在力偶系中,所有力偶的作用面均在同一平面内的力偶系,称为________。 A.平面力偶系 B.平衡力偶系 C.空间力偶系 D.等效力偶系 121. 如果某一力偶系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这个力偶系称为 ________。 A.平面力偶系 B.平衡力偶系 C.空间 力偶系 D.等效力偶系 122. 若一个力偶系对物体的作用可用另一个力偶系代替,而不改变原力偶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则这两个力偶系称为 ________。 A.平面力偶系 B.平衡力偶系 C.空间力偶系 D.等效力偶系 123. 如果一个力偶与一个力偶系等效,则这个力偶称作这个力偶系的 ________,力偶系中的各力偶叫做这个力偶的 ________。 A.主力偶 /从力偶 B.等效力偶 /等效力偶系 C.主力偶 /分力偶 D.合力偶 /分力偶 124. 力偶矩矢 ________力偶作用面。 A.垂直于 B.与力偶矩成 30176。 角 C.平行于 D.与力偶臂成30176。 角 125. 力偶矩矢沿力偶作用面的________方向,指向按 ________确定。 A.法线 /左手螺旋法则 B.切线/左手螺旋法则 C.法线 /右手螺旋法则 D.切线 /右手螺旋法则 126. 力偶矩矢的模等于 ________。 A . 组 成 力 偶 的 力 的 大 小 B.力偶矩的大小 C.组成力偶的两力的合力大小 D.力偶臂大小 127. 对刚体而言,力偶矩矢是一个________。 A.定位矢量 B.自由矢量 C. 滑动矢量 D.旋转矢量 128.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_______是错误的。 A.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C.力偶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D.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偶矩矢量是一个定位矢量 129.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_______是错误的。 A.等值、反向、平行而不共线的二力称为力偶 B.力偶没有合力,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C.力偶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个合力,所以力偶不是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量 D.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偶矩矢量是一个自由矢 量 第二节 静力学基本公理 1. 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这是 _______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2. 二力平衡公理 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3. 受两个力作用的刚体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的 ________。 A.大小相等 B.方向相反 C.作用线相同 D. A+B+C 4. 刚体 受 两 个力 作 用 而 平衡 的________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 A或 B D. A和 B 5. 物 体 受 两 个力 作 用 而 平衡 的________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 A或 B D. A和 B 6. 下列 ________是二力平衡原理。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 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7.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 有 两 个 力 相 交 , 则 这 三 个 力________。 A.必定在同一平面内 B.必定有二力平行 C.必定互相垂直 D.无法确定 8.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 有 两 个 力 相 交 , 则 这 三 个 力________。 A.必定互相垂直 B.必定有二力平行 C.必定汇交于一点 D.无法确定 9. 若刚体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且其中 有 两 个 力 相 交 , 则 这 三 个 力________。 A.必定 在同一平面内 B.必定汇交于一点 C.必定互相垂直 D.必定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 10. 二力构件是指 ________。 A.只受两个力作用的构件 B.只受两个互相平行的力作用的构件 C.只受两个互相垂直的力作用的构件 D.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构件 11. 二力构件的受力特点是________。 A.所受的两个力必相互垂直 B.所受的两个力必相互平行 C.所受的两个力必等值、反向、共线 D.无法确定 12. 在作用于刚 体上的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用效果。 这是 _______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1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________。 A . 仅 适 用 于 刚 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 . 仅 适 用 于 变 形 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14. 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这是 ________。 A . 二 力 平 衡 公 理 B.加 减平衡力系公理 C . 力 的 可 传 递 性 原 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15. 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16. 下列 ________可以适用于变形体。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D.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17. 下列 ________对刚体和变形体均适用。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 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18. 下列 ________是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19. 下列 ________是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 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力的作用点可沿其作用线在同一刚体内任意移动并不改变其作用效果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20.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 ________。 A.定位矢量 B.滑动矢量 C.旋转矢量 D.双向矢量 21.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等效地向刚体上的任意点平移,但需附加一力偶,其力偶矩矢量等于原力对 平 移点 的力 矩矢 量。 这 是________。 A.力的等效定理 B.力的可传递性原 理 C.附 加力 偶矩定理 D. 力的平移定理 22. 下列 ________是一般力系的简化基础。 A.二力平衡公理 B.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C.作用和反作用公理 D.力的平移定理 23. 力的平移定理 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24. 力的平移定理指出,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 ________,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A.随意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B.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C.随意移动到刚体的形心上 D.垂直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 25. 力的平移定理指出,作用在刚体上的力 ________。 A.可以任意移到刚体上的每一点,无须任何条件 B.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无须任何条件 C.可以任意移到刚体上的每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D.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 26.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矢量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这是________。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 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27.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________。 A.仅适用于刚体 B.对刚体与变形体均适用 C.仅适用于变形体 D.对刚体与变形体均不适用 28. 下列 ________可以适用于变形体。 A.二力平衡公理 B.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C.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D.力的可传递性原理 29. 合力 ________分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大于 30. 分力 ________合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小于 31. 下列 ________是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A.刚体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 B.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一力系中,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所得到的新力系与原力系等效 C.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作用于该点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以这两个力矢量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32. 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大小 ________。 A.一定相等 B.不一定相 等 C.一定不相等 D.代数和为零 33. 若两个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的大小 ________。 A.一定相等 B.不一定相等 C.一定不相等 D.代数和为零 34.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是________,力在坐标轴方向的分力是________。 A.代数量 /代数量 B.矢量 /代数量 C.代数量 /矢量 D.矢量 /矢量 35. 一般来说,力的大小 ________该力在任一轴上投影的大小。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小于 36. 一般来说,力在任一轴上投影的大小 ________该力本身的大小。 A .小于 B .等于 C.大于 D.不大于 37. 力在不相互垂直的两个轴上的投影大小 ________力沿这两个轴的分力的大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等于 38. 力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轴上的投影大小 ________力沿这两个轴的分力的大小。 A.大。占62分的轮机工程基础第一部分
相关推荐
岗前培训,提升技能水平;组织由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 坚持向城镇转移就业、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和自主创业三结合,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是加大基层平台服务力度,促进充分就业。 以保民生、保稳定、促就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作用,重点针对我县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就业群体,帮助尽快得到就业援助。
59.在建设工程合同中,下列法律不予禁止的是 ( )。 A.承包人与发包人协商将其中的一部分工作交由第三方来完成 B.发包人将应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分别承包给几个承包人 C.承包人将全部承包工程转包给第三人 D.承包人将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转包给第三人 60.建设工程合同没有规定的,适用( )合同的有关规定。 A.委托合同 B.买卖合同 C.承揽合同 D.技术合同 二
度时,只考虑剪切强度条件。 (√) 9常用的千斤顶升降高度一般为 100300mm,起重能力为 5~ 500t。 (√) 9用起重设备吊装部件时,吊车本体接地必须良好,吊杆与带电部分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 9牵引搬运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如地面障碍、地锚、铁滚等不会出问题。 (X) 9画线盘是由底座、立柱、划针和夹紧螺母等组成的。 划针的直端用来画线,弯头是找正工件用的。 (√)
2 平整度 1, +2 3 厚度 不小于设计 4 长度、宽度 不小于设计 共检测 点,其中合格 点,合格率为 % 施工单位自评意见 自评 质量等级 监理单位复评意见 复评 质量等级 保证项目全部符合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全部符合合格标准,其中有 %达到优良标准;允许偏差项目各项实测点合格率为 %。 施工单位名称 监理单位名称 评定人 班组初检 项目部复检 专职质检员 复核人 水 利 水 电 工 程
立模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支立准确稳固,接头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模板与底层接触处均不得漏浆,模板与砼接触的表面涂隔离剂。 、 混凝土浇筑 本箱涵 全部采用商品砼,在浇筑前与供应商签订详细的意向协议,并 要求提供企业资质证书、营 业执照、各种原材料的检测报告、砼配合比的设计等资料上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批,在监理审批合格并同意使用后与供应商签订详细的供应合同。
标和地下室施工平面图平面尺寸,以及规划局提供的放线定位基准点和基准线,计算出相关的数据,并先绘制出施工 14 平面放线图,之后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到施现场实测定位;再由规划部门派员对现场测量成果进行复核认可,各单位相关人员签字 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41建立控制轴线网桩 先确定地下室一大角的准确位置,然后用经伟仪定出与大角点交叉的两条轴线位置和方向,再用钢卷尺按图示尺寸放出对应大角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