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环保与水保措施专项设计内容摘要:
段中,主要噪声源有混凝土搅拌机、电锯及交通运输噪声等,这些施工设备运行时会产生较高的噪声。 此外,线路工程在架线施工过程中,各牵张场内的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也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其声级值一般小于 70dB( A)。 根据输电线路塔基施工特点,各施工点施工量小,施工时间短,单塔累计施工时间一般在 2个月以内。 施工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亦会结束。 建议依法限制夜间施工,如因工艺特殊情况要求,需在夜间施工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取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同时在夜间施工时禁止使用产生较大噪声的机械设备如推土机、挖土机等。 在采取以上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将被减至最小程度。 本工程建设期的噪声影响应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20)施工单位应按照左栏要求进行施工。 本册 16 序号 项目 环保要求 措施 设计卷册 的限值要求。 4 施工期间污水排放 在线路施工阶段产生的施工废水和施工生活污水可能会污染输电线路所跨越的河流和输电线路附近水源保护区的水体环境,本环评要求在线路跨越河流施工时采取如下措施: ( 1)施工期间施工场地要尽量远离水体,并划定明确的施工范围,不得随意扩大,施工临时道路要尽量利用已有人抬道路。 ( 2)施工时应先设置拦挡措施,后进行工程建设。 开挖采用人工开挖或静音爆破的方式,减少施工噪声。 架线时采用飞艇或其它较先进的方式进行。 ( 3)施工中临时堆土点应远离跨越的水体。 ( 4)基础钻孔或挖孔的渣不能随意堆弃,应运到指定地点堆放。 ( 5)尽可能采用商品混凝土,如在施工现场拌和混凝土,应对砂、石料冲洗废水的处置和循环使用,严禁排入河流影响受纳水体的水质。 ( 6)合理安排工期,抓紧时间完成施工内容,避免雨季施工。 ( 7)河流两岸的塔基尽量利用地形采用全方位高低腿设计,塔基周围修筑护坡、排水沟等工程措施,线路尽量采用一档跨越,不在河流内岸和河道中立塔,不会对跨越河流构成影响。 ( 8)输电线路属线性工程,单塔开挖工程量小,作业点分散,施工时间较短,单塔施工周期一般在两个月内,影响区域较小;输电线路的施工具有局地占地面积小、跨距长、点分散等特点,每个施工点上的施工人员很少,其生活污水排入当地农户的生活污水系统处置,不会对当地地表水环境造成影响。 在采取相关水环境保护措施后,不会对线路所跨越的河流和附近的水源保护区的水环境造成影响。 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及实施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有序进行废污水排放,材料堆放等,施工单位应按照左栏所列各条要求进行合理施工; 本标段无水库或 河道立塔的情况。 本段 线路跨越的河流为武关河、清油河、县河 ,采用一档跨越。 本册 5 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及扬尘 固体废弃物 1)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施工垃圾,以及工程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 2)为避免施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影响,在工程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 明确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堆放,并安排专人专车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处置,使工程建设产生的垃圾处于可控状态。 ( 1)施工单位应按照左栏第 2 项要求进行合理施工。 业主单应按照左栏第 3)条要求进行合理拆迁。 施工结束后,选择适当方式对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 恢复后本册 17 序号 项目 环保要求 措施 设计卷册 3)此外,本工程拆迁主要涉及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拆迁范围内居民房屋的拆迁,沿线拆迁的建筑垃圾量作为弃渣处理,全部综合利用,废弃的砖块、预制板回收利用,废渣用于当地村民修路。 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对拆迁场地进行清理或碾压整平,结合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及时恢复植被。 扬尘 施工期的扬尘主要来自土石方的开挖、房屋拆除、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等。 为尽量减少施工期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期采取如下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1) 合理组织施工,提倡文明施工,尽量避免扬尘二次污染。 2) 施工弃土弃渣集中、合理堆放,遇天气干燥时应进行人工控制定期洒水。 3) 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以防止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4) 对土、石料等可能产生扬尘的材料,在运输时用防水布覆盖。 植被自然生长高度应满足对导线距离要求。 ( 2)施工单位须采取 防尘网、 苫布 覆盖、洒水等措施,有效减少施工扬尘,并按左栏要求执行。 6 拆迁安置 ( 1)工程拆迁安置执行国家、地方有关拆迁安置政策,充分了解拆迁户的意愿,由当地政府统一规划安排宅基地,并由建设单位按当地补偿标准给予相应的现金补偿。 ( 2)就近安置。 本工程涉及的拆迁均为分散居户,应尽量将其安置在本村附近,不改变其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 ( 3)拆迁安置所涉及到的房屋拆迁、重建以及相关的水土保持监督工作由拆迁户以及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 4)做好原有房屋拆迁后场地的整理和恢复工作。 建议施工单位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做好拆迁安置以及土地功能恢复的监督和管理工作,避免在拆迁安置过程中产生新的环 保问题。 本标段一共拆迁房屋96 户,多为离散分布房屋,拆迁面积合计 22525㎡。 房屋拆迁后需按照第6 章要求进行迹地恢复,同时按照当地政府部门要求做好弃渣处理。 需依靠地方政府,进行安置补偿。 本册 7 施工期生态影响防护措施 施工期生态保护重点是生态保护教育、施工生态管理、塔基施工场地周边的生态防护、受保护植物的生态围挡及施工后期的生态恢复。 ( 1)植物与植被保护措施 ①生态保护意识教育 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宣传,要施工单位应加强文明施工管理与生态保护意识教育。 施工需采取围栏、拉警戒线等有效的围挡措施,控制施工范本册 18 序号 项目 环保要求 措施 设计卷册 求文明施工,不得开展滥采、滥挖、滥伐等植被破坏活动,在生态敏感区施工时,尤其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 ②规范施工方式 塔基施工过程中,应合理组织,选择科学的施工方式,减少临时占地面积;保护区外边界附近的施工,牵张场地安排在区外进行;根据实地情况,采取斜拉牵张等占地面积小,对植被干扰较小的牵张方式;严格按设计的占地面积、样式要求开挖,避免大规模开挖;施工人员和机械不得在规定区域外随意活动和行驶,缩小施工作业范围,固定机械与车辆行驶路 线;施工材料有序堆放,减少对塔基周围生态的破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集中收集、集中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合理处置施工基础开挖多余的土石方,不允许就地倾倒。 采取表土保护措施,工程施工中,要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并按原土层顺序回填,用于后期植被恢复。 线路经过林地、果园时,采用较小塔型、采取高塔跨越、加大铁塔档距等措施并选择影响最小区域通过,按照树木自然生长高度设置导线对地高度,减少建塔数量,以减少占地和林木砍伐,减少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 ③受保护植被的保护 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植被,尤其 是要注意避免对荒漠化植被和土层较薄的石质植被的破坏,保护植被赖以生存的环境;对于施工现场的重点保护植物,应采取避让措施,避免对受保护植物的破坏;同时,施工区应设置醒目的保护标示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保护,并在树体四周设置简易保护围栏,围栏与树干的距离应不小于 3m,与受保护灌丛及草丛植被的距离不小于 1m;塔基与线路要距离古树名木300m 以上,实在无法避让要进行移栽;对永久占地范围内的幼苗、幼树及具备条件的成树实施移植,并要保证成活率;重点保护植物周边严禁设置堆料场、混凝土拌合站、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远离保护类植 物。 ④施工占地植被保护与恢复 线路施工中,避让林木密集区与成片关键物种分布区,严格控制沿线林木的砍伐数量,对于无法避让地段,可采取加高塔身、缩小输电走廊宽度等措施,以减少运营期“控高”措施导致的生物量损失;征地范围之外及不影响施工的林木与植被应严禁破坏。 对施工中破坏的林地和草地要进行人工补种和抚育,开展就地或异地生态补偿,面积不得小于被占用和破坏的林草地面积。 围, 施工区应设置醒目的保护标示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保护, 避免进一步破坏生态环境,按左栏具体要求执行。 基坑开挖时应做到生熟土分离;土地整治时,应将熟土覆盖在表层,根据原土地类型,尽量恢复其原来的土地功能(农田)或对破坏的植被进行恢复。 本包段全线跨越林区,树种以松树、青冈、橡树、茶树、板栗树为主。 本段所有树木均采用高跨方案。 本包段未发现受保护的野生动物,但 跨越武关河段线路距离武关河大鲵活动区域较近。 施工期间如遇到相应保护动物应报相关部门采取保护措施方案, 并严格执行左表第( 2)条相关要求。 19 序号 项目 环保要求 措施 设计卷册 对永久占地,塔基占地实质上仅限于四个支撑脚,其它地方进行植被自然恢复,促进塔基附近植被和地貌恢复原貌。 永久占地开挖部分的表土要进行剥离,采用土工布 覆盖进行防护以减少风、水蚀,施工结束后作为开挖占地的植被恢复用土。 对牵张场地、跨越场地等临时占地,施工后期,应尽快实施植被生态恢复,并加强抚育管理,对西北地区,采用植物方格沙障进行防风固沙;对其他临时占地,采用土地整治、撒播种草、种植灌木等措施,施工后期恢复原有占地类型。 对于新修临时道路,应避让树木,减少林木砍伐,避免硬化,减少径流系数,降低水土流失量。 在工程施工结束后,临时道路占用的林地应及时进行整治与恢复;对于草原和荒地,可播种一些草籽或种植灌木。 施工工序布设要紧凑合理,避免因工序安排不当而造成的 大面积地表裸露;施工现场专设水土保持工作负责人,要从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角度,合理协调安排施工程序,对各项产生水土流失潜在危害的施工,在危害产生前预防治理。 ( 2)动物保护措施 ①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施工生态监管。 禁止将生活垃圾堆放在敏感区内;教育施工人员不要捡拾鸟卵、捕捉野生动物及其幼体。 敏感区附近施工时,避免进入,因施工要求必须进入的,缩短在区内的停留时间,禁止非法进入一级保护区、缓冲区和核心区,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施工现场区,禁止越界施工。 ②严格执行有关敏感区的法律法规,占用敏感区的土地,要 与主管部门协商,双方确定生态最优可行方案,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③施工现场设置警示牌和宣传牌,提醒施工人员和过路人员保护野生动物,避免野生动物侵入。 ④根据野生动物活动规律,合理规划协调施工工期,最大限度避开野生动物的重要生理活动期(如繁殖期、迁徙期等)。 ⑤施工点应避开野生动物活动通道,实在无法避让的应提高施工工地管理等级,必要时设置生物廊道,减缓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⑥要合理控制施工范围,控制施工噪声,减轻对野生动物的不良影响。 施工机械、车辆等需要修理或维护时,安排在敏感区外进行,减小直接干扰。 ⑦重视夜间运输车辆灯光对野生动物的影响,野生动物保护区及频繁出没线段,要合理设置交通运输线路,减轻对野生动物的干扰,严格禁止在敏感区界的夜间施工。 20 序号 项目 环保要求 措施 设计卷册 ⑧加强施工期受伤野生动物保护和救治,施工中遇到地栖型鸟类应诱导其离开施工区,加强与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的联络,遇到受伤野生鸟类与兽类,联系保护机构救治。 8 施工期间敏感区生态保护措施 对各类生态敏感区,要实施更为严格的生态管理,并参照当地条件,采取针对性措施。 避免在敏感区内建设施工营地,要根据天气预报,合理设计施工时间;尽量占用裸地、荒草地等低生态价值用地,保存林地、灌丛等高生态价值用地;对受保护植物,要求采用严格的围栏防护,避开受保护动物集中活动区;依照有关法规控制施工人员的滥采、滥伐与滥猎行为,避免进入水体捕鱼,破坏水生物栖息地;并及时全面落实各项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措施。 ( 1)本施本标段无生态敏感区。 ( 2)施工单位应按照左栏要求进行合理施工。 本册 9 施工期间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保护措施 ( 1) 加强施工教育,聘请保护区专业人员指导受保护物种识别; ( 2) 禁止在敏感区内设立施工营地,施工机械维修在敏感区外进行,以减少人为干扰; ( 3) 控制施工面积,避开高植被覆盖区域,避免破坏受保护植物,控制动物庇护场所的丧失; ( 4) 回用施工废水,避免污染湿地、河流等水源; ( 5) 选取声源强度和声功率小的施工设备和工艺,降低作业噪声,禁止爆破施工,禁止施工机械的强光照射,以免影响夜行动物活动; ( 6) 合理选择施工季节,限定施工时间,每日 8点以前、晚 8点以后禁止施工,尤其禁止动物饮水点处的施工; ( 7) 禁止施工人员滥捕滥猎,加强与保护区管理机构合作,救助施工期遇到的本包段未经过保护区与森林公园 本册 21 序号 项目 环保要求 措施 设计卷册 受伤鸟类和受伤兽类。 ( 8) 线路应尽量与区内相关输电线路并廊建设。 10 施工期间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措施。177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环保与水保措施专项设计
相关推荐
适用于地下电缆隧道及主控通信楼消防水池。 □ 符 合 □ 不符合 防水砼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适用于地下电缆隧道及主控通信楼消防水池。 □ 符 合 □ 不符合 防水砼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 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适用于地下电缆隧道及主控通信楼消防水池。 □ 符 合 □ 不符合 检查 情况 概述 经审核验收有关资料,无违反强制性条文项目
或检查结果与实际不符的,扣 10~30分。 50 对施工现场检查,填写安全监理日志。 由专人负责管理安全监理台帐,负有安全监理职责的监理人员应每天填写台账,由总监或驻地监督问题整改。 查记录,施工现场情况印证。 未按规定进行检查 不得分; 未填写 安全 监理日志或记录不全, 1次 扣 10 分 ;无安全监理台账扣40 分,台账不全或无具体内容,总监或驻地未定期检查, 1 次扣10 分。 100
对 5砂土的标准贯入试验的垂击次数越多,说明土越密实。 对 5浅基础的刚性基础就是无筋扩展基础。 对 5拟 建房屋基础埋深应小于相邻旧建筑基础。 对 60、确定基础的尺寸和埋深是基础建筑设计。 对 6地基土的三大基本物理性质指标是天然密度、饱和度、相对密度。 错 6砂土和粉土都是黏性土。 错 6砂土的密实度有三种状态:密实、稍密、松散。 错 6黏性土所处的半固态转变成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液限
阶段进行。 答: ( 1 分) (挖穴)( 1 分) (起苗)( 1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答: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4.“缩坨断根”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答: 1~ 3 年于东、西、南、北四面一定范围开沟断根, ( 分) 1/3~ 1/2, ( 分) 3~ 4 倍作半径 ( 分)
各层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2)层粉质粘土 fak=140kpa (3)层粉质粘土 fak=120kpa (4)层粉质粘土 fak=150kpa (5)层粉质粘土 fak=200kpa (6)层全风化泥 质砂岩 fak=350kpa 地基方案选择 拟建污水处理厂建筑 物 , 构筑物 ,可以 第 ② 层 粉质粘土 层 为基础持力层, 地基 承载力 fak=140kpa。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