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压灌超流态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内容摘要:
A+ 39。 39。 syAf ( ) 2 当 桩身 配筋不符合上述 1 款 规定时 : N≤ ψc fc A ( ) 式中 N —— 相应于荷载效应 基本 组合 下 的 单桩 桩 顶 竖向 力 设计值; ψc—— 成桩工艺 系数, ψc =~( 水下钻孔桩、软土地 区或 长桩时取低值); fc ——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现行《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 GB50010 取值; 39。 yf —— 纵向主筋 抗压强度设计值;按现行《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 GB50010 取值; A —— 桩身 截 面 面积 ; 39。 sA —— 纵向主筋截面面积。 17 表 桩的极限侧阻力 标准 值 qsik( kPa) 土的名称 土 的 状态 qsik 水下 钻孔桩 水上 钻孔桩 填 土 20~28 20~28 淤 泥 12~18 12~18 淤泥质土 20~28 20~28 粘 性 土 流 塑 软 塑 可 塑 硬可塑 硬 塑 IL> 1 < IL≤ 1 < IL≤ < IL≤ 0< IL≤ 21~38 38~53 53~68 68~84 84~96 21~38 38~53 53~66 66~82 82~94 红 粘 土 < αw≤ 1 < αw≤ 12~30 30~70 12~30 30~70 粉 土 稍 密 中 密 密 实 e> < e≤ e≤ 24~42 42~62 62~82 24~42 42~62 62~82 粉 细 砂 稍 密 中 密 密 实 10< N≤ 15 15< N≤ 30 N> 30 22~46 46~64 64~86 22~46 46~64 64~86 中 砂 中 密 密 实 15< N≤ 30 N> 30 53~72 72~94 53~72 72~94 粗 砂 中 密 密 实 15< N≤ 30 N> 30 74~95 95~116 72~94 94~114 砾 砂 稍 密 中密、密实 5< ≤ 15 N> 15 50~80 116~130 55~90 112~130 圆砾 、角砾 中密、密实 > 10 130~150 130~150 碎石 、卵石 中密、密实 > 10 140~170 150~170 全风化软质岩 30< N≤ 50 80~100 80~100 全风化硬质岩 30< N≤ 50 120~140 120~160 强风化软质岩 > 10 140~220 140~240 强风化硬质岩 > 10 160~260 160~280 18 表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pk( kpa) 土 的 名称 土 的状态 水下钻孔桩入土深度( m) 水上 钻孔桩入土深 度( m) 5 10 15 h> 30 5 10 15 粘性土 流 塑 < IL≤ 1 150~250 250~300 300~450 300~450 200~400 400~700 700~950 软 塑 0. 5< IL≤ 350~450 450~600 600~750 750~800 500~700 800~1100 1000~1600 可 塑 < IL≤ 800~900 900~1000 1000~1200 1200~1400 850~1100 1500~1700 1700~1900 硬可塑 0< IL≤ 1100~1200 1200~1400 1400~1600 1600~1800 1600~1800 2200~2400 2600~2800 粉土 中 密 < e≤ 300~500 500~650 650~750 750~850 800~1200 1200~1400 1400~1600 密 实 e≤ 650~900 750~950 900~1100 1100~1200 1200~1700 1400~1900 1600~2100 粉砂 稍 密 10< N≤ 15 350~500 450~600 600~700 650~750 500~950 1300~1600 1500~1700 中密、密实 N> 15 700~800 800~900 900~1100 1100~1200 900~1000 1700~1900 1700~1900 细砂 中密、密实 N> 15 1000~1200 1200~1400 1300~1500 1400~1900 1200~1600 2020~2400 2400~2700 中砂 1300~1600 1600~1700 1700~2200 2020~2200 1800~2400 2800~3800 3600~4400 粗砂 2020~2200 2300~2400 2400~2600 2700~2900 2900~3600 4000~4600 4600~5200 砾砂 中密、密实 N> 15 1400~2020 2020~3200 3500~5000 圆砾、 角砾 > 10 1800~2200 2200~3600 4000~5500 碎石、卵石 > 10 2020~3000 3000~4000 4500~6500 全风化 软质岩 30< N≤ 50 1000~1600 1200~2020 全风化硬质岩 30< N≤ 50 1200~2020 1400~2400 强风化软质岩 > 10 1400~2200 1600~2600 强风化硬质岩 > 10 1800~2800 2020~3000 19 表 桩侧阻力增强系数 βsi、端阻力增强系数 βp 岩 性 状 态 βsi βp 孔底注浆 (喷射注浆) 后插管 注浆 注浆 机械搅拌扩底 淤泥、淤泥质土 ~ 粘性土 软 塑 ~ 可 塑 ~ ~ ~ 硬 可 塑 、硬塑 ~ ~ ~ 粉土 稍 密 ~ ~ ~ 中密、密实 ~ ~ ~ 粉砂 稍 密 ~ ~ ~ ~ 中密、密实 ~ ~ ~ ~ 细砂 稍 密 ~ ~ ~ ~ 中密、密实 ~ ~ ~ ~ 中砂 中密、密实 ~ ~ ~ ~ 粗砂 中密、密实 ~ ~ ~ ~ 砾砂 中密、密实 ~ ~ ~ ~ 圆砾、角砾 中密、密实 ~ ~ ~ ~ 碎石、卵石 中密、密实 全风化 软质岩 全风化硬质岩 强风化软质岩 强风化硬质岩 注: 钻孔压灌 超流态混凝土喷射 注浆扩底 桩 侧阻力、端阻力增强系数取钻孔压灌 超流态混凝土孔底注浆灌 注桩 增强 系数; 钻孔压灌超流态混凝土后插管注浆桩桩长宜 不 大于 12m; 钻孔压灌超流态混凝土注浆机械搅拌扩底桩 取扩大端 横截面面积与高度计算,乘以相应土层的侧阻力、端阻力增强系数;当 直径大于 800mm 时应考虑端阻尺寸效应,系数 ψp=()1/3; 由于各 种 成桩工艺 名称 不同 , 其 βsi、 、 、 βp 值取值不同, 使用时应在设计图纸上标明成桩工艺 名称和 专利号 ,不采用注浆工艺时βsi、 、 、 βp 取。 20 桩基沉降计算 需要计算变形的建筑物,其桩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桩基变形允许值 ,并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 B50007 的规定。 桩基变形可用下列指标表示: 1 沉降量; 2 沉降差; 3 倾斜:建筑物桩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之比值; 4 局部倾斜:墙下条形承台沿纵向某一长度范围内桩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之比值。 对以下建筑物的桩基应进行沉降 计 算: 1 建筑桩基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桩基 ; 2 体型复杂、荷载不均匀或桩端以下存在软弱土层的设计等 级为乙级的建筑物桩基 ; 3 摩擦型桩基。 嵌岩桩、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桩基、对沉降无特殊要求的条形基础下不超过两排桩的桩基、吊车工作级别 A5 及 A5以下的单层工业厂房桩基(桩端下为密实土层),可不进行沉降验算。 当有可靠地区经验时,对地质条件不复杂、荷载均匀、对沉降无特殊要求的端承型桩基也可不进行 沉降验算。 计算桩基础沉降时,最终沉降量宜按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计算。 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宜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 21 计算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进行。 桩基抗拔承载力计算 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和乙级建筑桩基,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桩上拔静载 荷试验确定。 试验及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取值按现行《建筑基桩检测规范》执行。 对于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桩基,基桩及群桩基础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 单桩或群桩呈非整体破坏 时,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可按下式计算: siiisikiuk luqT ( ) RTa =Tuk/2 式中 Tuk —— 单桩抗拔极限承载 力标准值; λi —— 抗拔系数 , 按表 取值; RTa——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 ; ui —— 桩 身周长,对于等直径桩取 u=πd;对于扩底桩按 表 取值。 表 抗拔系数 λi 土 类 λ值 砂 土 ~ 粘性土、粉土 ~ 注: 桩 长 l 与 桩经 d 之比 小于 20 时 λi 取小值。 表 扩底桩破坏表面周长 ui 自桩底起算的长度 li ≤ 5d > 5d ui πD πd 22 注: li 对于软土取低值,对于卵石、砾石取高值; li 取 值 按内摩擦角增大而增大。 2 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按下 式计算: isikilgk lqunT 1 ( ) 式中 Tgk—— 群桩呈整体 破坏时基桩的抗拔极限承载 力标准 值; ul —— 桩群外围周长。 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 一般建筑物和水平荷载较小的高大建筑物单桩基础和群桩中的基桩应满足: Hik≤ Rh ( ) 式 中 Hik—— 按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计算的 作用于任一 基 桩或复合基桩的水平力; Rh —— 单桩 基础或群桩中基桩的 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单桩 基础 Rh=Rha。 Rha—— 单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取决于桩的材 料强度、截面刚度、入土深度、土质条件、桩顶水平位移允许值和桩顶嵌固情况等因素,应通过现场水平荷载试验确定。 必要时可进行 带 承台桩的载荷试验,试验 方法及承载力取值按现行《建筑基桩检测规范》执行。 23 5 施 工 施 工 准 备 钻孔压灌 超流态混凝土桩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 1 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 2 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 3 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 筑物、危房、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 查资料 ; 4 水泥、砂、石、钢筋、粉煤灰、外加剂等原材料的复验报告。 5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质量管 理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施工平面图: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和临时设施 位置 ; 2 确定成孔机械、配套设备以及合理的施工工艺 ; 3 施工 作业 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 ; 4 机械设备、备件、工具、材料供应计划 ; 5 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雨,爆破作业 、文物 和环境保护 等内容 ; 6 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和季节性(冬、雨 期 )施工的技 术措施。 施工前应组织图纸会审,会审纪要和施工图纸等 作为施工依据, 列入工程档案。 24 桩基施工的 临时设施 ,如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时房屋等,必须在开工 前准备就绪。 桩 基 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 开工前,经复检后应妥善保护,施工中经常复测。 为核对地质资料、检验设备 、 工艺 及 技术要求是否适宜 ,桩 施 工前 应 进行 “ 试成孔 ”。钻孔压灌超流态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相关推荐
浮选工司药时严格遵守《药剂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开动浮选设备室,应确认机内无人、无障碍物。 运行中的浮选槽,应防止掉入铁件等杂物或影响运转的其他障碍物。 工器具调入泡沫槽或卷入刮板机时,应先停刮板然后再处理。 更换浮选机的三角带,应停车进行。 三角带松动时,不应用棍棒去压或用铁丝去钩三角带。 更换浮选机的搅拌器,应用钢丝绳吊运,不应用三角带、麻绳吊运。 不应跨在矿浆搅拌槽体上作业
质量控制 本工程从施工准备阶段起至工程竣工交验、保修、回访等都应该严格、认真地按照本公司依据IS09001 系列标准主攻制定的‘质量手册、控制文件和三级文件’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并登录相关的运作表格。 ( 1) 严格按照邮电部 YDJ44- 89 标准设计文件等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文件 和行业标准,力争达到优良工程。 ( 2) 各施工班组要认真地做好路由复测工作
应做密封防潮处理,不得浸水。 光缆布放完毕后,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测试。 按设计核对光缆所占用的管孔位置。 按设计核对光缆的端别。 清刷管道,布放塑料子管。 在同路由上的管孔位置不易改变 ,如变动或拐弯时 ,应满 足光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人工布放光缆时 ,每个人孔都应有人职守 ,重点在拐弯人孔。 光缆的一次牵引长度不易太大 ,超常时采用盘 8字段牵引。 光缆布放完毕后 ,应由专人统一指挥
____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偶,只要力偶三要素中有一个不相同,它们的作用效果就不相同 B.力偶不能和一个力等效,因为力偶没有合力 C.力偶对刚体只有单纯改变旋转运动的作用,而无平移的作用 D.力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与力偶的作用位置无关,即力偶可以在作用平面内任意移动 答案: A 第 115 题: 下列关于力偶的说法 ________是错误的。 A.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 偶
并加以固定, 避免雨水对边坡直接侵蚀。 ④每一分层放坡开挖结束 ,应在坡底 设置排水沟,坡率 12%,接临时积水坑,通过水泵提升至地面排水管网排出。 ⑤开挖时应严格按照《深基坑开挖专项方案》施工, 严禁采用爆破方式开挖, 主要 采用圆盘锯切割配合 机械或人工破碎 , 同时切割线间距加密到 3050cm, 尽量避免过大震动对轨道 1 号线 区间的影响。 ⑥对开挖过程中发现的岩石裂隙
工程的正确计量。 如果承包 人对监理工程师计量核实结果不予同意,应在 7 天之内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申辩,监理工程师收到此申 辩后,应会同承包人复查对记录和图纸的计量审核,或予确认, 或予修改。 如果承包人不参加此复查, 则应认为监理工程师复查核实结果是正确的。 计量方法 工程的计量应以净值为准,除非合同对部分工程另有规定。 承包人在签订合同协议书后 28 天之内,并在总额价支付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