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co2技术规格书内容摘要:

动钢瓶 头阀 8.“Ⅱ”号启动钢瓶 10 固定块 11 钥匙盒 12 外套螺母 (1)用锤敲碎遥控施放站的遥控施放箱门上钥匙盒的玻璃,取出钥匙,打开箱门,即发出CO2 施放警报并关闭机舱风机、燃油机、分油机及锅炉供油泵、鼓风机。 (2)关闭机舱燃油柜出口阀。 (3)确认机舱所有工作人员已离开机舱。 (4)关闭机舱所有风口和出入口。 (5)首先扳下“Ⅰ”号启动钢瓶手柄,气动打开选择阀;再扳下“Ⅱ”号启动气瓶手柄,自动延时 20~60s 后,驱动气体开始释放并发出蜂鸣信 号,自动打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 技术规格书 第 8 页 共 21 页 8 (6) 扳下“Ⅱ”号启动钢瓶手柄后,如需立即施放灭火剂,或自动延时失效时,手动打开箱内释放器,驱动气体开始施放并发出蜂鸣信号,气动打开储气瓶组瓶头阀,释放灭火剂。 (1)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启动钢瓶压力。 检查方法如下: a 用钥匙打开箱门。 (用起子将钥匙盒玻璃取下,拿出钥匙 ) b 缓慢开启连接压力表的闸阀。 c 观察压力表所指示压力,并记录检查日期、环境温度及压力值。 d 关闭闸阀,关闭箱门。 (将钥匙放入钥匙盒,将玻璃安装好) (2)当瓶内压力降低了 10%以 上时,应及时对启动钢瓶进行氮气加压,加压方法如下: a 旋下连接启动钢瓶瓶头阀出口的外套螺母。 b 取下固定启动钢瓶的固定块。 c 将启动钢瓶连同闸阀、压力表取出,至氮气加压处。 d 将启动钢瓶出口与氮气连接好。 松开瓶头阀上阀帽、打开闸阀,缓慢充灌氮气。 (具体参照 中第 4 条) f当压力表读数为 时,关闭瓶头阀,停止充气。 g 将充装好的启动钢瓶用固定块固定在箱体内。 h 将瓶头阀出口的外套螺母与瓶头阀出气口连结完毕。 (3)当启动钢瓶气压下降很快时,应进行下述检 查: a 各连接处是否完好。 b 闸阀及压力表是否泄漏。 c 启动瓶瓶头阀是否泄漏。 、启动钢瓶 启动钢瓶用以贮存启动气体 ,启动气体 为氮气,充装压力。 火灾时,手动打开启动瓶瓶头阀,启动气体通过启动管路气动打开瓶头阀,释放灭火剂,实施灭火。 2. 主要技术参数 工作压力MPa 容积L 瓶口尺寸 mm 4 14 牙 / 锥度 3:25 技术规格书 第 9 页 共 21 页 9 4.使用维护说明 启动钢 瓶的使用维护可参照“国家劳动总局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进行。 、启动瓶瓶头阀 启动瓶瓶头阀安装在启动钢瓶上,用以密封启动钢瓶内氮气,打开方式是手动打开。 它的进气口侧与闸阀相连,闸阀上装有压力表,可通过打开闸阀随时查看启动钢瓶内气压值。 型号 工作压力MPa 公称通径mm 开启力 N PECQ 6 ≤ 49 1 阀体 2 阀帽 3 操作杆 4 连接块 该阀装有保险销,在充装氮气时,不应 拔下保险销,用内六角扳手将阀帽松开,即可从瓶头阀出口端向内充装,充装完毕后,拧紧阀帽使出口端关闭即可。 在船上控制舱安装完毕后,再拔下保险销,即处于备用状态。 技术规格书 第 10 页 共 21 页 10 (1)当发现氮气从该阀出口处泄漏时,可拧紧阀帽,即可实现密封。 、释放器 释放器是启动管路上的启动气体控制阀 ,它安装在遥控施放站内,用于控制瓶头阀气动开启。 其工作原理是启动气体推动启动阀芯,打开压臂,使释放器处于开启状态,启动气体释放。 在正常工作状态时,启动气体通过延时器延时后,气动打开释放器;应急时也可直接扳下释放器手柄,手动打 开释放器。 型号 工作压力MPa 公称通径mm 开启力 N ZEFC 12 6 ≤ 49 1 阀体 2 启动阀芯 3 压臂 4 手柄 5 阀帽 、延时器 延时器是一种容积式部件,它安装在遥控施放站内,能将启动气体开启时间延迟 20 ~ 60s。 其工作原理是启动气体通过延迟片上的小孔缓慢进气,在大容积筒体内缓慢储压,当压力达到 4MPa 时,出气口处的安全膜片爆破,启动气体释放。 型号 工作压力MPa 延时时间s ZEYC 20~60 技术规格书 第 11 页 共 21 页 11 1 筒体 2 接头 3 压环 4 膜片 5 膜片内垫 6 密封垫 7 延迟片 瓶头阀 (EPC12/150) 瓶头阀是该灭火系统的关键部件。 该阀通过调整调节螺母达到密封,并自锁,只要将手柄扳过垂直位置即可开启。 阀内装有安全膜片,当瓶内压力超过 177。 1MPa 即自行爆破。 型号 工作压力MPa 公称通径mm 开启力 N EPC12/150 12 ≤ 49 1 阀体 2 气缸活门轴 3 调节螺母 4 活塞套 5 压臂 6 手柄 7 保险销 8 接嘴 技术规格书 第 12 页 共 21 页 12 9 泄放接头 10 泄显阀杆 11 紧定螺钉 12 安全膜片 13 膜片外垫 该阀装有保险销,在充装二氧化碳时,不应拔下保险销,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