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方案内容摘要:

性。 导线布网可根据现场情况布设成符合导线、闭合导线、具备复核条件的边角自由网、双导线等;水准网可布设成复合线路或闭合水准路线。 ( 3) 扒渣机掘进的前期测量工作。 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地面上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 4) 隧道的贯通误差设 计 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5293)的有关规定,隧道在任何贯通面上的贯通中误差: m 横≤177。 75mm,纵向≤177。 150mm m 竖≤177。 37mm。 隧道的贯通误差主要是三部分组成:横向贯通中误差 m 横;竖向中误差 m 竖;纵向贯通中误差 m 纵。 纵向贯通中误差是有距离测量引起,对贯通面在距离上的影响可以不考虑,只对横向贯通中误差 m 横和竖向贯通中误差 m 竖进行分析。 第 4 页 共 15 页 横向贯通中误差的影响主要是由 :地面控制测量误差影响 m1:支洞联系测量的误差影响 m2;隧道洞内导线控制的误差影响 m3 等三项组成。 考虑三项的误差都是相互独 立的,因此横向贯通中误差: m 横178。 =m1178。 +m2178。 +m3178。 由于地面测量条件较地下好,在分配测量误差时做适当的调整,分配方案为: m1=177。 45mm。 m2=177。 45mm, m3=177。 60mm,即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77。 45) 2+(177。 45) 2+(177。 60) 2=177。 87mm 竖向贯通中误差的影响主 要是由:地面控制测量的误差影响 m1;支洞联系测量的误差影响 m2;隧道洞内导线控制的误差影响 m3 等三项组成。 考虑三项的误差都是互相独立的,因此横向贯通中误差: m 竖178。 = m1178。 +m2178。 +m3178。 竖向贯通中误差分配方案为: m1=20mm、 m2=177。 20mm、 m3=177。 30mm,即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77。 20) 2+(177。 20) 2+(177。 30) 2=177。 41mm ( 5) 根据对隧道误差的组成分析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5293)对明挖及地面工程施工结合本标段特点,我们采用以下方案 实施: ① 地表控制网:在太原市勘察测绘 研究院提交的首级 GPS 点、 二级精密导线点的基础上建立施工导线控制网,施工导线控制网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平面控制网的二等网(即:精密导线网)设计,其测量技术要求与国家和城市现行规范中 的四等导线基本一致,主要是缩短了导线 总长度和导线边长,提高了点位精度。 本标段计划在施工支洞区域内布设加密控制点,采用 GPS 进行平 面控制测量,电子水准仪进行平面高程测量。 ② 地下控制网:洞内平面控制测量沿洞壁两侧布设光电测距多环基本导线和施工导线,主要拐角点埋设观测墩或插入洞壁的金 属观测架。 基本导线根据洞内通视条件布设成边长近似相等的导线;施工导线点约 50m 埋设 1 点,并与基本导线附合。 洞内基本导线独立进行两组观测,两次观测值较差不大于中误差的 2 2 倍,取其平均值为最后成果。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仪器采用拓普康 GPT3102N 全站仪施测。 测量准备工作 首先对太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施工区域控制点位置及所需的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基本资料(平面控制点的坐标、水准控制点的高程)复测,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要求建立施工控制网,加密施工导线点和水准点。 本合同共接到业主提供的 18 个首级平面控制点 ,编号 C0 C04 XG03 C04 C04XG04 C04 C04 XG04 C04 C05 C05 C05 C05 C10 C04 C04 C049。 首先对业主提交的控制点均需按同精度进行复测,检测限差必须满足如下要求:导线点的坐标互差≤177。 12mm;导线边长互差≤177。 8mm;高程点的高程差≤177。 3mm,因点 C040 和 C041埋设在 13支洞附近的山上,所以在进行 GPS 测量时优先选用点 C040 及点 C041 作为已知点进行校核,并且与邻标控制点衔接。 资源准备 测量组织机构 第 5 页 共 15 页 本工程测量工作坚持复核管理,配备测量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先进精密的测量仪器。 在工程的各个施工阶段,严格执行测量多级复核制,并且所有上报的测量成果均 须附有测量原始资料,本工程测量组织机构如图 41 所示。 图 41 测量组织机构 主要 仪器清单 表 41 本工程的测 量仪器设备清单 编号 仪器 型号 数量 1 中海达 GPS V8 4 2 拓普康全站仪 GPT3102N 1 3 天宝电子水准仪 DINI03 1 4 苏光水准仪 DSZ2 1 5 欧标对讲机 G310 6 测量 人员资质证书及仪器检定证书 见测量人员资质证书及仪器出厂合格证及检定证书 5 控制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 地 面控制主要是施工区间平面导线点、高程水准点主控网,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在施工范围加密地面控制点并维持其可靠可用。 平面控制测量 导线控制点布设 要求 根据太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首级控制点、精密导线点,在施工场地范围 内加密布设施工测量导线控制点。 测量点位布置要求如下: ( 1) 点位附近不易有散热体、测站应尽量避开高压电线等强电磁场的干扰。 ( 2) 相邻点间的视线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以不受旁折光影响为原则。 技术负责人 王玉龙 支洞测量组负责人 谢连兵 测量队负责人 黄梅奎 监测测量工 主洞测量组负责人 王闯 监测测量工作组 第 6 页 共 15 页 ( 3) 相邻边 长不 宜小于长边的 1/2,个别短边的边长不应小于 100 米。 ( 4) GPS 控制点与相邻精密导线点间的垂直角不应大于 30176。 ,视线离障 碍 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米,避免旁折光的影响。 ( 5) 每个导线点应保证两个以上的后视方向,点位选择应能控制施工线路及点位置,导线点埋设应避开机械施工可能影响的范围,导线点应方便使用,利于长期保存。 ( 6) 点位埋设:用砼包钢筋头,布设成复合导线和导线网,必须符合在两个 GPS 点或精密导线点上。 导线网测量要求 外业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平面控制网采用 GPS 进行测量。 观测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地面高程控制网 水准点的选点布设 ( 1)精密水 准网应沿工程线路布设成附合路线、闭合路线和结点网。 每个支洞口近应布设 2 个水准点。 ( 2) 精密水准点应选在离施工场地变形区外稳固的地方,墙上水准点应选在永久性建筑物上。 水准点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 3) 精密水准标石和标志应按照规范要求埋设。 ( 4) 水准路线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每 300~ 400 米设一个固定水准点。 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SL5293)水准控制网的二等水准网的测量技术要求进行施测,精度指标每千米全中误差不大于177。 4mm/km,往返观测高程较差不大于177。 8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L为附合水准路线长度。 ( 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