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绝好)内容摘要:

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绝好) 安全生产知识 学习大纲: 一 流对人体的危害。 二 . 电气火灾及预防措施 三 四 预防机械伤害安全是时时、事事、处处不能漠视的 前言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需求,是生命和健康的基本保障;一切生活、生产活动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人们失去了生命,也就失去了一切,所以安全就是生命。 正所谓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也充分说明了安全在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地位。 多年来,人们一直用 “ 严峻 ” 来表达对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特大事故频频发生,重大事故隐患突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事故统计数据,无论是伤亡总数,还是事故发生频度,近年都没有明显下一、事故概述1、 事故定义A、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故。 B、人身伤亡事故(也称因工伤亡事故或工伤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造成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人体的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导致负伤肌体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终止生命的事故。 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2008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孕育 发展 发生 伤害(损失)因果性:导致事故的原因在系统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突变 ,即酿成事故。 偶然性: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不确定的。 必然性:危险客观存在,生产、生活过程必然会发生事故,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只能延长发生事故的时间间隔、概率,而不能杜绝事故。 潜伏期:事故发生之前存在一个量变过程,一个系统,很长时间没有发生事故,并不意味着系统是安全的。 突变性: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十分突然,令人措手不及。 事故发生的基本特点2008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引发事故的基本要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缺陷事 故人: 40%、设备: 40%、其他: 20%3、事故构成要素通过大量事故剖析,运用系统工程观点方法分析可知,每一种事故发生都取决于一些基本因素:即人( 物( 环境( 管理( 个要素(四 M)。 具体见下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上的原因1、忽视和违反安全规程的行为;2、误动作;3、注意力不集中;4、疲劳;5、身体有缺陷等。 1、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2、工作环境面积偏小或工作场所有其他缺陷;3、物质的堆放和整理不当;4、外部的、自然的不安全状态,危险物与有害物的存在;5、安全防护装置失灵;6、劳动保护用品(具)缺乏或有缺陷;7、作业方法不安全;8、工作环境,如照明、温度、噪声、振动、颜色和通风等条件不良。 1、技术缺陷:工业建筑物、构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的设计、选材、布置安装、维护检修有缺陷,或工艺流程及操作程序有问题;2、对操作者缺乏必要的培训教育;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缺乏检查个指导;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6、隐患整改不及时,事故防范措施不落实。 事故的防范与控制2008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技 术安 全管 理教 育3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 安全生产原则原则一: “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原则二: “ 三同时 ” (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原则三: “ 三级教育 ” (新职工必须进行厂级、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在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原则四: “ 三不伤害 ”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原则五: “ 四不放过 ” (对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原则六: “ 五同时 ” (企业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 )第一章 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它有两种类型, 即电击和电伤。 1) 电伤 非致命的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 化学效应、 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 电伤会在人体 皮肤表面 留下明显的伤痕, 常见的有灼伤、 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 2)电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 内部 , 破坏人体内部组织, 影响呼吸系统、 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甚至危及生命。 在触电事故中, 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 2)影响触电危险程度的因素( 1) 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影响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 感应就越强烈, 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 致命的危害就越大。 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 工频交流电大致分为下列三种: 感觉电流 : 指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 (1。 摆脱电流 : 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10。 致命电流 : 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30 ( 2) 电流的类型 工频交流电的危害性大于直流电 , 因为交流电主要是麻痹破坏神经系统 , 往往 难 以自 主 摆脱。 一般 认为4060 随着频率的增加 , 危险性将降低。 当电源频率大于 2000 所产生的损害明显减小 ,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仍然是十分危险的。 ( 3) 电流的作用时间人体触电,当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愈易造成心室颤动,生命危险性就愈大。 据统计,触电 1 590%有良好的效果, 10分钟内 60%救生率,超过 15分钟希望甚微。 触电保护器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额定断开时间与电流乘积小于 际产品一般额定动作电流 30 作时间 小于 30 ( 4) 电流路径 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 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 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 , 血液循环中断; 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 因此 , 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 从手到手 、 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 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 ( 5) 人体电阻 人体电阻是不确定的电阻 , 皮肤干燥时一般为 100 而一旦潮湿可降到 1 人体不同 , 对电流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 , 一般地说 , 儿童较成年人敏感 ,女性较男性敏感。 患有心脏病者 , 触电后的死亡可能性就更大。 (6)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指人体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时 ,触及带电体不受电击或电伤。 人体触电的本质是电流通过人体产生了有害效应 , 然而触电的形式通常都是人体的两部分同时触及了带电体 , 而且这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着电位差。 因此在电击防护措施中 ,要将流过人体的电流限制在无危险范围内 , 也即将人体能触及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 国家标准制定了安全电压系列 , 称为安全电压等级或额定值 ,这些额定值指的是 交流有效值 , 分别为: 42V、36V、 24V、 12V、 6 2. 常见的触电原因 人体触电主要原因有两种: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以及跨步电压。 直接接触又可分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 1) 单极触电 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 , 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 , 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 (或中性线 ), 称为单极触电 作时必须穿上绝缘鞋或站在干燥的木凳上。 2) 双极触电 双极触电是指人体两处同时触及同一电源的两相带电体 , 以及在高压系统中 , 人体距离高压带电体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 , 造成电弧放电时 , 电流从一相导体流入另一相导体的触电方式 , 如图所示。 两相触电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 , 因此不论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与否 , 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 为救他,立即断开电源。 3) 跨步电压触电 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向大地流散 , 在以接地点为圆心 , 半径 20 人站在接地点周围 , 两脚之间 (以 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 如图所示 , 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故障接地处 , 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 离接地点越近 、 两脚距离越大 , 跨步电压值就越大。 一般 10米以外就没有危险。 高压线 3. 防止触电 1) 产生触电事故有以下原因: ( 1) 缺乏用电常识 , 触及带电的导线。 ( 2) 没有遵守操作规程 , 人体直接与带电体部分接触。 ( 3) 由于用电设备管理不当 , 使绝缘损坏 , 发生漏电 , 人体碰触漏电设备外壳。 ( 4) 高压线路落地 , 造成跨步电压引起对人体的伤害。 ( 5) 检修中 , 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 , 接线错误 , 造成触电事故。 ( 6) 其他偶然因素 , 如人体受雷击等。 2) 安全措施 (1) 停电工作中的安全措施。 在线路上作业或检修设备时 , 应在停电后进行 , 并采取下列安全技术措施: 切断电源。 验电。 装设临时接地线。 ( 2)对设备进行维修时,一定要 切断电源 ,并在明显处放置 “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 警示牌。 4. 造成电气火灾的原因1)电器、照明设备、手持电动工具以及通常采用单相电源供电的小型电器,有时会引起火灾,其原因通常是电气设备选用不当或由于线路年久失修,绝缘老化造成短路,或由于用电量增加、线路超负荷运行,维修不善导致接头松动,电器积尘、受潮、热源接近电器、电器接近易燃物和通风散热失效等。 其防护措施主要是合理选用电气装置。 例如,在干燥少尘的环境中,可采用开启式和封闭式;在潮湿和多尘的环境中,应采用封闭式;在易燃易爆的危险环境中,必须采用防爆式。 2)安全用电防护措施 电气线路要规范整齐,严禁私拉乱接。 电气线路必须套管。 铜丝不能代替保险丝,设备安装漏电保护器。 金属外壳的用电设备必须按规范接零接地。 电气装置附近不得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 电器设备应安装在不燃材料上,灯具不得紧贴可燃物或用可燃物遮挡。 仓库内不准使用 60 银灯等照明。 使用危化品的车间(如喷漆车间)和危化品仓库必须使用防爆灯。 自备柴油发电机应独立设置。 配电室的五防(防火、防水、防漏、防雪、防小动物 )。 移动电器、临时用电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排风扇使用前要进行检查。 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安全隐患通道安全隐患 4、电气消防 ( 1)发现电子装置、电气设备、电缆等冒烟起火,要尽快切断电源。 ( 2)使用砂土、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等不导电灭火介质,忌用泡沫和水进行灭火。 ( 3)灭火时不可将身体或灭火工具触及导线和电气设备。 第二章 珍爱生命预防火灾(一)逃生知识1、火灾现场逃生要诀(十三诀)( 1)第一诀:逃生预演,临危不乱。 ( 2)第二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 3)第三诀: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 4)第四诀: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争分夺秒,扑灭“初期火灾”。 附:如何扑灭初起火灾火灾刚发生时,火势一般并不很大。 只要 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