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局域网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 81 设备的安全互连和接入 ............................................................................................... 81 安全域访问控制 ......................................................................................................... 83 . 安全域的划分 ...................................................................................................... 83 . 防火墙部署设计 .................................................................................................. 84 . 防火墙 策略设计 .................................................................................................. 86 基于服务器角色的访问控制 ........................................................................................ 86 数据中心内部加密和完整性 ........................................................................................ 88 网络的智能主动防御 ......................................................................................................... 90 网络准入控制 ............................................................................................................. 90 桌面安全管理 ............................................................................................................. 91 智能的监控、分析和威胁响应系统 ............................................................................. 93 第 6 章 服务质量保证设计 ......................................................................................................... 97 服务质量保证设计分类 ..................................................................................................... 97 数据中心服务质量设计 ..................................................................................................... 98 带宽及设备吞吐量设计 ............................................................................................... 98 . 设备吞 吐能力 ...................................................................................................... 98 . 带宽设计 ............................................................................................................. 98 . DCB 带宽管理: .................................................................................................. 99 低延迟设 计 ...............................................................................................................100 无丢弃设计 ...............................................................................................................101 第 7 章 网络管理 ......................................................................................................................103 网络管理自动化 ...............................................................................................................103 IT 治理 .............................................................................................................................103 第 8 章 附录 1:传统数据中心和新一代数据中心方案对比 ........................................................105 CSLC 数据中心建设改造方案 4 方案综述 .........................................................................................................................105 具体比较: ......................................................................................................................106 成本比较 ...................................................................................................................106 性能、效率和扩展性比较: .......................................................................................107 管理复杂度和成熟性: ..............................................................................................107 比较结果总结 ..................................................................................................................107 第 9 章 附录 2:设备功能概述的技术要求 ................................................................................109 High Level Design 错误 !未知的文档属性名称 5 错误 !未知的文档属性名称 A printed copy of this document is considered uncontrolled 文档信息 文档编写 : 魏航 审阅记录 审阅机构 姓名 职务 发布历史 版本号 发布 日期 发布人 发布状态 备注 20200602 魏航 Draft Initial version 错误 !使用“开始”选项卡将 Heading 1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 High Level Design 错误 !未知的文档属性名称 6 错误 !未知的文档属性名称 A printed copy of this document is considered uncontrolled 第 1章 新一代数据中心的架构趋势 传统数据中心架构的问题 传统的 IT 架构始终有 一个 80/20 困境,即 80%的精力成本在建设和维护, 20%的精力成本在使用和优化。 长久以来企业把 IT 建设的精力过多的放在 IT 基础设施本身,而不是 IT 所能提供的根本价值(即企业的应用和服务)。 换句话说, IT 实际上应当是一种工具和资源,就如同水、电、能源等等这些企业生产所需 的工具和资源一样,但企业使用的使用水、电从来不过多介入到取水、发电这些具体工作中去,而企业使用的 IT资源 整相反,形成建设和使用的倒挂。 业界从互联网云计算的概念得到启发,开辟了崭新的数据中心架构模式,以解决长期困扰的业务发展与基础资源的矛盾和瓶颈问题。 即 如果能够把 IT 的资源当成用水用电一样、并且以一种可量化其“质”和“量”的标准服务的方式交付给资源的使用者,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种使用 IT 资源的方式最早形成在互联网应用的交付过程中,互联网应用的使用者往往不关心 IT 资源的具体存在形态(象 云一样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而只需要对互联网应用的账号赋予可度量的成本,即可按该账号所赋予的使用量、使用规则和质量来使用互联网服务。 对于这种 IT 服务的使用方式,我们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使用好它们,而不必浪费精力于 IT 资源本身。 这就是最原本的云计算含意。 云计算的重大意义在于解决了传统 IT 中的建设和使用倒挂的 80/20 困境。 但 或出于安全、或出于制度 ,人们发现大部分行业并不可能把所有的行业应用以互联网作为“云端”,需要把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的模式移植到企业专有网络中,这就是“专有云”(或称私有云, Private Cloud)。 专有云失去了互联网资源的规模效应,是否还能继承云计算应用优势呢。 实际上云计算概念的引入, 已经 重新定义了传统专网中获取资源的模式,即使没有互联网的资源规模效应前提,也可以 从根本上 扭转 刚才提及的80/20 资源应用 的 矛盾。 我们先研究传统 IT 架构是怎么导致 80%精力耗费在资源的建设和维护的。 具体而言存在如下问题 : 维护管理难 ,灵活性差 : 在传统构架 中业务与底层资源的关系是呈竖井方式( Silo), 网络中进行业务扩容、迁移或增加新的服务功能越来越困难,每一次变更都将牵涉相互关联的、不同时期按不同初衷建设的多种物理设施,涉及多个不同领域、不同服务方向,工作繁琐、维护困难,而且容易出现漏洞和差错。 比如数据中心新增加一个业务类型,需要调整新的 应用访问控制需求, 此时 管 错误 !使用“开始”选项卡将 Heading 1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 High Level Design 错误 !未知的文档属性名称 7 错误 !未知的文档属性名称 A printed copy of this document is considered uncontrolled 理员不仅要了解 新 业务 的 逻辑访问策略,还要精通物理的防火墙实体的 部署、连接、安装,要 考虑是增加新的防火墙端口、还是需要添置新的 防火墙 设备 ,要 考虑如何以及何处接入,有没有相应的 接口 ,如何跳线,以及随之而来的VLAN、路由等等 ,如果 网络中还有诸如地址转 换、 7 层交换等等服务与之相关联,那将是非常繁杂的任务。 当这样的 IT 资源需求在短期内累积,将极易在使得系统维护的质量和稳定性下降,同时反过来减慢新业务的部署,进而阻碍公司业务的推进和发展。 资源利用率低: 传统架构 竖井 方式对底层资源的投入 与在上层业务所。数据中心局域网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2(m+n) : P172 例 ( 2) t 分布 若 X~N(1,0) , Y~𝓍2(n) 且 X,Y 相互独立 ,则 T = X√Y n⁄ ~t(n) EX=0 : P174 例 , P178 例 ( 3) F分布 : 若 X~𝓍2(n) , Y~𝓍2(m)且 X,Y相互独立,则 F = X n⁄Y m⁄ ~F(n,m)
到 了 1960 年以后,点位控制的数控机床得到了迅速的 发展。 点位控制的数控系统比起轮廓控制的数控系统要简单得多 , 因此数控铣床、冲床、坐标镗床大量 发展。 据统计资料表明,到 1966 年实际使用的 大 约 6000 台数控机床中, 85%是点位控制的机床。 1959 年 3 月,美国卡耐 特雷克公司 首先 开发出 加工中心, 这种机床在刀库中装有丝锥、钻头、铰刀、铣刀等刀具,根据穿孔
PC 无法满足音视频编解码的运算要求,这也是为什么硬件视频会议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其次是通讯网络的带宽和价格,高质量的视频数据的传输需要一定的带宽,因此宽带网络的不普及和高使用成本大大限制了视频会议业务的应用;第三是人们的使用习惯。 与传统的硬件视频会议相比,软件系统需要人们了解对电脑的基本操作知识。 很明显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及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
ction...钮 ,弹出 Factor Analysis:Extraction 对话框,系统提供如下因子提取方法: 我们此问选用 Principal ponents 方法 ,之后点击 Continue 钮返回 Factor Analysis 对话框 . 点击 Rotation...钮 ,弹出 Factor Analysis:Rotation对话框 ,系统有 5种因子旋转 方法 6
吹敞狸 ( 4 分) 实现两个二位二进制相加的加法器,所需 ROM 的容量至少为 48 ,该 ROM 有 4 条地址线, 3 条数据线。 数字电子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重 庆 大 学 试 卷 第 6 页 共 9 页密 封 线 重 庆 大 学 试 卷 第 18 页 共 21 页 09 级 2020年数字电子技术考试试卷开课 学院:通信工程学院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