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方案内容摘要:

力,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的快乐。 四、研究成效分析 我紧密依据既定的课题实施方案,结合课题组学期工作计划, 积极探索音乐教育的新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教师方面 ( 1)作为实验教师,我从根本上转变了教学观念,通过实验,我再一次深深地领悟学习并运用了音乐新课程理念。 尤其是在音乐审美教育教学中,坚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出发,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教学活动,吸新学生参与。 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都得到开发,鼓励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学习音乐、享受音乐,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 2)、开展整合课题实验,造就了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 我都能够从本学科的教育原理入手,各自寻找适合自己教学的教学 内容平台。 通过上好每一节研究课,自己的发掘、整合,使整堂课丰富多彩,受到了许多听课老师的好评。 学生方面 ( 1)、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题实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同时,学生还利用课中学到的形式,在学校的艺术节和英语节中,用音诗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 2)、培养了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现在的小学生见多识广,在教学中,首先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多种的学习方式,尽量给学 生以最大的空间,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的文字资料,讨论《黄河大合唱》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讨论冼星海对中国音乐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等。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我们相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有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课题组全体成员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一课题研究不断深化,最终取得丰硕成果。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课题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教学科 研是提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科研只有与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的改革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促进教师自身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通过教科研这条途径发展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准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新课程改革的效果也在于此。 二.实施研究的目标: 1.通过教研活动,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结合课程教材改革要求,研究“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2.通过公开课或研究课,重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 3.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并形 成趣味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和一般操作程序。 三、研究进度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学习有关课堂导入的基础理论,了解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杂志,设计调查问卷。 撰写课题方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 对集体的兴趣进行四次调查,第一次对三年级进行调查,第二次对一年级进行调查,第三次对五年级进行调查,最后对四年级的个案进行调查。 我们分别从各个环节设计,努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来,让学生对音乐课中的各项内容感兴趣。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总结阶段结合研究过程,撰写相关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撰写论文可以促进我们进行理论思维,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而调整我们的思路,并为下阶段的成果,积小胜为大胜,从而圆满达成课程研究的总目标。 四、研究方法: 实践法:本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研究设计每一节实验课,然后上好实验课,课后再对本课进行分析小结,抓住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如让学生在绿动、游戏创编等,继而对这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完善。 调查法:采用 不同规模、方法的调查法。 课题研究前提,针对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进行调查。 研究中期,主要调查学生对实验课的反应,调查学生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课。 最后一次调查,是对选定的年级和班级进行对比调查。 个案研究法:选定几个具有大部分学生共同点的学生,进行观察,谈话调查,研究归因,探索如何上好音乐课的有效对策。 文献法:主要收集各种教学参考书,集中搜集关于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研讨总结,然后运用于实验课教学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