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方案_图文内容摘要:

空调系统 设备间 安装精密空调,位于 设备间 内侧。 排水: 由于指挥中心 设备间 的重 要 性,与机房无关的给排水管道不穿过 设备间。 设备间 内的精密空调设备 需 要 用水,其给排水干管暗敷,引入支管宜暗装。 管道穿过主机房墙壁和楼板处,设置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 设备间 内的给排水管道采用难燃烧材料并做保温处理。 . 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系统符合最新国际标准 ISO/IEC 11801 和 ANSI EIA/TIA 568B 标准,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 要 求。 能在现在和将来适 应 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通讯、语音通讯和图像传递。 . 装修设计 大屏幕显示系统的屏幕窗口的装修墙体厚度为 70mm,墙体牢靠,窗口四周平直不变形。 大屏幕安装前, 装修墙体预留安装窗口尺寸比大屏幕显示墙全部屏幕实际尺寸的每边大出 40mm。 大屏幕显示墙安装到位后,由现场装修单位对屏幕四周边预留空隙进行收口(以不漏光为原则),并作必要的修饰。 整个装修格调清新、色调偏冷,以简捷明快为好。 无论天花采用何种材料装修处理,颜色乳白,或银灰、或浅灰均可,使用 第 16 页 哑光着色,保证表面一定没有强烈反光。 墙面饰板色调明快,配以较深的线条,适当部位配以吸音材料,墙面哑光为主。 地面用防静电地板,可铺地毯,颜色较深,或其它不反光的地面材料。 进场安装前保证现场环境干净、整洁无尘、无喷刷油漆和石灰等 施工,显示墙安装范围内无高空作业。 消防系统经过安全测试,空调可供使用,系统用电保证稳定安全。 . 指挥大厅等的桌椅 按设备清单里边的要求提供桌椅 、 监控操作台。 . 其他相关 建设 考虑 在实际 建设 中, 按照如下 标准 执行: 1) 建设 设计由具有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正式的设计图纸; 2) 建设 设计满足改造后结构安全及使用 要 求; 3)相关 建设 要 求详见布置图及原结构图纸; 4)施工由具有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按图纸施工。 第 17 页 3. 指挥中心 显示系统 指挥中心是总控中心,是系统监控、管理、协调的核心,通过指挥中心的建设提供一个先进、实用、美观舒适 的工作环境,将各系统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均送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进行收集、整理、调用、判断、存储和处理、控制,实现交通信号控制、视频图像监控、交通录像、违法处理、指挥调度等工作。 目前较通用的有两种显示系统,一为采用窄边液晶拼接技术的 DID 液晶拼接屏显示系统,另一种为采用投影方式的 DLP 显示系统。 目前 DLP 技术较成熟,成功运用案例较多,缺点就是显示单元的灯若使用频繁则每年均需要更换。 而DID 液晶屏窄边拼接技术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成功实施案例较少,且目前程度的边界最窄为 6mm,视觉上与 DLP 拼接屏仍有差距,但其造 价较低,方便维护。 . 液晶拼接屏显示系统 本期项目在指挥中心指挥大厅建设 30 台 46 英寸的 高清液晶 拼接单元,进行5 行 6 列的拼接排列。 本方案将提供的大屏幕显示系统 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视频信号RGB信号网络信号系 统 控 制 软件视 频 矩 阵 、 R G B 矩 阵等 切 换 设 备多 屏 处 理 器信 息 输 出信 息 处 理信 息 输 入 第 18 页 . 系统特点 液晶屏  采用专业的 Sumsang DID 液晶屏,寿命超长,适合于 24 小时连续工作  高亮度、高对比度、色彩还原真实  分辨率高、显示清晰、亮度均匀、无眩光  物理缝隙:  长时间显示固定图像没有残影; 拼接控制  内置嵌入式拼接控制,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 动态画面连续流畅,无视觉延迟  支持同时显示多种信号 :全制式标准视频信号、 RGB 信号、 Y/Pb/Pr 信号 传统液晶拼接与窄边液晶拼接对比 序号 参数 46″ TFT LCD 单元 46″ Z TFT LCD 单元 1 屏幕高宽比 16: 9 16: 9 2 亮度 1000cd/㎡ 1000cd/㎡ 3 分辨率 1920Х 1080 1920Х 1080 4 对比度 3000: 1 3000: 1 第 19 页 5 单屏清晰度 1080P 1080P 6 长Х宽 7 重 量 8 色彩 9 可视角 178186。 /178 186。 178186。 /178 186。 10 响应时间 8ms 8ms 11 物理缝隙 22mm . 系统组成 A V 矩 阵R G B 矩 阵客 户 机监 控 球 机违 法 抓 拍事 件 监 测制 高 点 监 控客 户 机 客 户 机指 挥 中 心 ( 4 * 7 ) 2 8 块液 晶 大 屏控 制 主 机 图 31 液晶拼接屏 显示系统总体结构图 . 系统功能 指挥中心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 多用户操作及管理:提供多用户管理模式,支持网络上的 多个终端用户 第 20 页 对大屏幕系统的控制操作,通过用户管理权限的设定可以实现不同级别的用户对大屏幕系统不同的功能管理,在某一时刻只有优先级别最高的用户拥有对大屏幕系统的管理操作。  窗口管理:支持视频、计算机、网络信息在投影墙上的开窗口显示,通过控制软件可以实现各类信号所开启的显示窗口的大小、位置以及相关属性的设置。  模式管理:可以将经常显示的多个视频、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在投影墙上开启成一个或多个显示窗口定义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存储起来,当需要时只要调出存储的这个模式就可以同时在投影墙上显示出多路信息。 CubeControl 软件可以满足用户存储任意多个模式。  设备管理:通过 CubeControl 软件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外围设备如;摄像头、监视器、矩阵、各种音视频设备等的定义、管理和控制,减少了用户因设备复杂而引起的控制设备多,操作繁琐的问题。  信源管理:可以通过软件定义、添加、修改、删除视频、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等各类信号源。  预案管理:可以设置和进行各种预案管理功能,并提供多种预案模式的设定,包括信号定时切换,系统自动开 /关机的设定,自动定时,手动定时等各种预案的设定。  摄像头的控制(可选):包括摄像头转动速度及方向、焦距的调整、图 象放大 /缩小等功能的调整。 系统 原理 如下图所示: 第 21 页 . 显示墙应用管理系统软件 本方案选用的大屏幕控制管理系统是大屏幕显示系统专用管理系统。 通过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对大屏幕显示系统中的硬件设备、信号源、显示窗口、矩阵等进行方便、多点的管理和控制。 基于 Windows 2020/XP 操作系统及网络Server/Client 架构,支持 TCP/IP 网络协议、串口控制协议。 完全采用中文控制界面,支持菜单管理,优化操作过程,通过单一界面即可实现所有的管理控制功能。 提供完善的多用户管理,配合多点控制功能,用户可以在局域网 内任意控制电脑上实现分区域、多级别的管理。 . 综合布线设计 强电线槽与弱电线槽严格分隔,不交叉。 综合布线弱电线槽不采用线管。 线槽连接之间平滑过渡,保证没有毛刺和尖角。 线槽具有良好的公共接地和良好的屏蔽。 第 22 页 强弱电线槽由专业安装施工单位负责施工。 显示墙电源的走线走在显示底座的外围,防止线槽与显示底座支撑脚有冲突。 大屏底架落脚处不铺设管道,电缆等,底架下方最多铺设不大于 50mm高度的线缆或管子。 . 墙体安装固定设计 大屏幕显示系统墙体的底座直接安装固定在水泥地面上。 大屏幕显示系统墙体通过支撑拉杆连接到显 示墙后面的钢筋混凝土墙面上。 . 复合视频信号接口设计 适应制式为 PAL、 NTSC 或 SECAM 信号源。 信号电平幅度为 ,75Ω。 视频接头为 BNC 头。 . 电脑信号接口设计 电脑主机信号输出接头为 HD15F( VGA 头)。 电脑信号输出为 RGBHV 信号格式。 RGB 通道输入阻抗 75Ω,输入电平 — VPP,同步输入阻抗 75Ω,输入电平 1— 5 VPP。 . 设备数据配置 设备高度:处理器占用机柜 8U 的高度(厚度 500mm), 视频矩阵的高度分别是: RGB 矩阵高度为: 465mm 控制 PC: , 以上尺寸不含设备散热空间,实际应用将考虑预留设备散热空间。 设备散热量: 第 23 页 每台投影机发热量为 180000 焦耳 /小时,即每台投影机的发热量为 50 瓦特。 每台处理器的发热量为 288000 焦耳 /小时,即每台处理器发热量为 80 瓦特。 为了使安装的设备安全可靠,并保证其有效的使用寿命,确保安装设备的安装环境良好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为使工程安装的工作能及时有效、安全顺利的完成,提高工作效益。 . 指挥中心 LED 显示系统 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方设置一块 双基色 LED,用来显示各种文字信息和数字信息。 . 系统结构 采用视 频同步控制方式,选用多媒体软件编播系统支持 WINDOWS 和WINDOWSNT 等操作系统。 系统的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 32 系统结构图 1)控制系统技术先进: 采用独特的“时分数据流”控制方案,将 90%以上的控制过程集中在主控器上。 主控器采用超大规格集成电路和可编程门阵列,集成度极高。 主控器与显示 第 24 页 部分采用并行数据传送,在获得极高性能的同时,大幅降低了系统主频从而使系统十分稳定。 显示屏主体显示模块只有基本的驱动电路, 而没有复杂的控制电路,从而增加的系统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并且大幅降低控制电路的费用。 2)主控系统智能化: 采用单片机系统完成环境测量 (环境亮度、温度等 )。 显示屏的亮度和视觉修正等显示参数实现自适应调节,使得显示效果各种环境条件下永远保持最佳。 3)系统设计模块化: 将电路设计按功能分成不同的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只需要极少的连接,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利于大规模生产安装、调试、维修、维护,适应生产制作的系统化标准化要求。 4)采用冗余设计方案: 系统 所有信号电缆连接、电源、电源连接等故障多发处采用余度设计,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5)开放式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平台全开放, DOS、 WINDOWS、 WINDOWSNT 等操作系统全兼容,从文字处理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到非线性编辑系统都可以播放。 为优秀的节目制作提供保证。 第 25 页 4. 呼叫中心系统 . 呼叫中心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如下: 呼叫中心系统由集成并固化了 PBX/ACD/IVR/CTI/数字录音 /语音信箱/VOIP/TTS/传真 /人工座席软件 /短信 /统计报表软件 /维护管理工具软件 /易学易用的二次开发环境等核心的 呼叫中心功能模块 ]、人工座席 PC 机 (逻辑上分为:普通业务代表座席、专家 /班长座席 )、话务员声导管耳机 +耳机话务盒(可以采用普通电话机)、通信线路(中继线路以及分机线路)、网络系统等和呼叫中心支撑平台 一体化交换机呼叫中心平台软件 、经过定制的交互式语音应答( IVR)应用软件、经过定制的人工座席应用软件(包括录音管理功能)、经过定制的统计报表应用软件构成。 第 26 页 数据库服务器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在局域网内的任何一台服务器上。 . 呼叫中心硬件组成 一体化交换机(由呼叫中心专用通讯服务器,中继板以及分机板构 成) 数据库服务器 (对于中小型呼叫中心系统,可以使用一体化交换机兼作为数据库服务器 ); 人工座席使用的普通 PC 机若干台; 话务员耳机以及话务盒(或标准电话机)若干只; 局域网和配件以及电信通信线路(中继线路以及分机线路); WEB/EMAIL 服务器(可选); 短信息网关服务器以及 GPRS 短信猫(可选)。 . 主要功能列表 序号 功能名称 功能简单描述 1 软硬件一体化CTI 平台 是采用国际领先的一体化技术以及模块化的设计,集成并固化交换机功能( PABX、 ACD、 VoIP)、 CTI 功能( IVR、 CTI服务器、录音)、语音信箱 /TTS/传真 /人工座席 /短信 /统计报表/维护管理工具 /易学易用的二次开发环境等于一体的交换机; 将操作系统、数据库、核心参数以及源程序均进行固化,从而使整个系统的软硬件都达到了电信级的稳定性,系统平台整体达到电信级稳定性 %。 ,为用户提供 CTI/呼叫中心完全解决方案,系统平台无须结合第三方产品,降低了用户的采购成本和维护成本。 2 PABX 程控功能( 4K 4K 数字程控交换网),排队功能,系统 管理,系统监控,语音信箱,传真收发,通话日志, VoIP,特服功能。 具有模拟 /数字中继接口板、模拟用户电路板、协议处理板、语音板、级联板等多种业务单板,融合语音和数据网络,支持多种互联协议 (中国七号信令 TUP/ISUP/SCCP/TCAP、 ISDN PR。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