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车生产安全文明生产制度内容摘要:

不准私自操作其它岗位的设备和控制系统。 不准随便挪动或遮挡消防设备和设施。 不准随便启闭安全阀。 不准私自启动持检修牌的机械设备或电器设备。 不准用手或其它工具触及运转设备的正运转部件。 不准带负荷定速起动主机。 不准在操作台上打闹,谨防跌落。 1不准在运转设备完全停止前打开设 备检修。 1不准在无人监视情况下检修电器设备。 1不准在交接班或吃饭时,无人值守运转机器。 1不准非整齐穿戴上岗,男工不准穿短裤、拖鞋,女工不准披肩发、穿裙子、高跟鞋。 第 四 节 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处理管理办法 (一 )、本公司负责 安全 生产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是 生产技术部。 由生产技术部、 车间 主任 及当班工长负责分析、处理,重大或特大设备事故必须报主管副总经理或总经理。 (二 )、设备事故的分析与处理是对因非正常磨损 造成停产或性能降低,停机时间或维修费用超过规定标准的设备事故,通过有关部门、组织、分析事故原因,并对事故责任处理。 (三 )、生产事故的种类 按责任划分:责任事故、自然事故。 按事故大小划分: 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 ① 责任事故: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擅离职守或维护保养不善等所造成的事故为责任事故。 ② 自然事故:由非人力所能抗拒或预防而造成的设备事故属自然事故。 ③ 一般事故:设备修复费用在 100500 元者,或造成车间生产中断 12小时以上者。 ④ 重大事故:修复费用的经济损失在 5001000 元或造成中断生产 2小时以上者。 ⑤ 特大事故:修复费用的经济损失在 1000 元以上或造成车间停产 1天以上者。 (四 )、生产事故处理 ‘三 不放过 ’ 的原则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 职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五 )、对生产事故分析处理工作的要求 事故的报告 事故发生后,车间值班人员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在生产记录上注明对造成事故的原因,责任进行调查分析,并写出书面调查报告。 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罚 根据事故的情节及经济损失的程度,对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间接责任者给予处分。 对于玩忽职守,违章操作或违章指挥造成重大,特大事故的责任除罚款外,可停工以至开除厂籍。 对事故故意隐瞒不报,屡教不改,重复发生事故、有意制造事故的责任者,应加重处罚,直至追究刑事或民事责任。 事故统计 当班要有生产事故统计报表,做到数据详实无漏报,无错报。 第 四 章 安全操作规程 一 、 液压摆式剪板机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者必须熟悉本机器的结构和性能,持操作证上岗操作。 开车前检查设备的润滑情况,清洗各机件上表面之油物,注意球阀上刻线应指于开始位置,各润滑部位是否需要加注润滑油脂。 开车前接通电源,检查各电器动作协调性。 开动机器作空运转循环,开空车检查正常后才能开始剪料,严禁突然启动打开压力表开关,调整压力至规定要求。 操作时如发现有不正常杂音或油箱过热现象,应立即停车检查,油箱最高温度不得高于 60.℃ 本机器为多人同时操作时,必须有专人负责指挥生产。 送料时要注意手指安全,特别是剪料最后,不要将手指垫在料下或将手伸入上下刀片之间,以免发生事故, 一切杂物工具,不准放在工作台上,以免轧入刀口造成事故。 禁止超长超厚使用剪板机,不得使用强度超过 500N/M ㎡的剪切板料。 调整和清扫必须停车进行,剪板机后不准站人接料, 1下班应切断电源,清理设备和工作场地,保持设备和现场清洁。 二、液压板料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 开车前检查设备各润滑点,适当加注一次润滑油。 左右道轨必须 4 小时加注一次润滑油。 在加工工件时,计算或查阅折吨位与下模口寸。 对准上下模具中心 确定滑块行程 确定前后挡料位置。 确定上下挡块位置。 确定动作规范“点动”、“单次”或连续。 将工件放在机器工作台中间试压 再次调整滑块行程或上模斜楔 操作本机器人员必须注意,本机器不能单边及单点负荷工作。 1折板长度小于 800mm 时不准作全负荷工作的折板工作(长度每 100mm 其折负荷不超过 100KN)。 1电器与液压元 件必须保持动作灵活与位置正确。 1在机器工作时发现不正常现象时必须立即停车检查。 1操作人员远离时应切断供电电源以确保安全。 三、电、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电、气焊工均为特殊工种,应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取得上岗操作证后,方能独立操作。 焊接场地禁止摆放易燃易暴物品。 应配备消防器材,有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 工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品,操作时必须带好防护眼睛或面罩。 仰焊时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防火帽。 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出气孔。 在容器 内焊接,外面须设人监护,并有良好通风措施,照明采用 36v 以下电源。 电焊机接地线及工作回路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物品上,也不准接在管道和机床设备上,工作回路应绝缘良好,机壳接地必须符合安全规定,焊钳绝缘须良好。 移动电焊机位置,须先拉闸停电,焊接停止时应断电,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源。 电焊机接线或拆线,应由电工进行。 下雨天不准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电焊,应站在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绝缘鞋。 氧气瓶、乙炔发生器与明火距离应在 10 米以上。 工作前必须检查乙炔、氧气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 及紧固件应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检查时只准用肥皂水实验,实验时周围不准用明火,不准吸烟,严禁用火试验漏气。 压力容器及压力表、安全阀,应按规定定期送交检验和试验。 1开启氧气阀门时要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不要面对减压表,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至少应留 公斤余压,将阀门拧紧,空瓶放在指定区域。 1点火前应先放乙炔再放氧气。 熄火时,焊具先关氧气再关乙炔。 发生回火应迅速关闭焊机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