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常见病抢救流程内容摘要:

第六节 休 克 护理常规 1. 病情观察 观察意识与表情;观察脉搏与血压的变化;观察呼吸的频率与深度;观察皮肤黏膜的颜色、湿度与温度以评估末梢循环状况;观察尿量、伤口情况与体温。 紧急处理: ① 迅速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置于 20~25℃通风良好的房间,头稍微垫高,脱去患者的衣裤; ② 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 吸氧; ④ 建立静脉通道。 确认有效医嘱病执行: ① 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② 使用保肝,保肾药物,早期使用皮质激素,极化液等。 ③静滴 20%甘露醇溶液、速 尿等; ④ 输入血浆或血浆代用品 监测: ① 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② 注意意识、瞳孔情况; ③ 记录 24H 液体出入量;④ 观察治疗效果与药物不良反应。 保持舒适: ① 让患者安静休息,翻身、拍背、吸痰,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 ② 患者头部置冰袋或冷水敷料,按摩患者的四肢及躯干,促进散热; ③ 口服含盐清凉饮料; ④ 心理支持。 评估: ① 高温环境接触史; ② 头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 ③ 体温高于 38℃、面色红潮、皮肤干热、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 初步判断 中暑 立即通知医生 仰卧中凹位,上身抬高 15176。 ,下肢抬高 20176。 ,这 样在增加回心血量的同时也有利于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改善缺氧状况 清除患者呼吸道血块、异物、分泌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或置入通气管以免舌后坠。 给氧 以减轻组织缺氧状态,流量 48L/m in,多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必要时面罩加压给氧以增大潮气量。 出现呼吸困难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做人工辅助呼吸,协助患者咳嗽、吸痰,及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 4. 输液护理 ( 1)早期建立输液通道,尽快补充血容量 对于休克伤员的输液,应先快后慢,选用粗大针头、多 通路、提高输液瓶高度及加 压输液等方法使液体迅速输入。 若休克严重,静脉已萎陷,穿刺确有困难,可行静脉切开术以免耽误抢救时机。 有条件的对严重休克患者可行中心静脉压测定,以了解血流动力学状态,从而估计休克状态、右心功能、输液速度,衡量治疗效果,以便输入高渗或刺激性较强的液体,如氯化钾溶液。 ( 2)纠正酸中毒 由于组织缺氧,体内酸乳、丙酮酸堆积若不予以纠正,及时补液和用血管活性药物,休克仍难以缓解,故可使用碱性溶液,如 5%碳酸氢钠溶液、 %乳酸钠溶液等。 ( 3)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①使用血管扩张药之前应补充血容量。 ②心率大于 120 次 /分者忌用异丙嗪肾上腺素以免引起心律失常。 ③ 使用血管活动性药物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停药时逐渐减量,以防血压骤降。 应用升压药时应用升压药应从最低浓度、慢速开始,每 5min 测血压一次,待血压平稳与全身情况好转后改为 1520min 测一次,并按药量浓度与剂量计算滴数,在患者感到头痛、头晕、烦躁不安时应立即停药。 ④ 使用血管收缩药 如去甲肾上腺素,切忌药液渗出血管引起皮肤坏死。 ( 4) 改善心脏功能 重度休克可使心脏功能降低。 如经上述补液、纠正酸中毒、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休克仍未好转,血压较低而中心静脉压升高,反映心 功能受累明显,可选用洋地黄剂如西地兰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搏血量。 ① 体位 将患者上半身抬高 15176。 ,下肢抬高 20176。 ,这样在增加回心血量的同时也有利于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② 保温 休克患者因周围循环衰竭,体温常低于正常,有四肢厥冷症状,应盖棉被或毛毯保暖。 被盖应轻暖,忌压盖过重,但不宜用热水袋加温,因热水袋能使周围血管扩张,加重休克,加温过度还可增加组织氧耗量,增强分解代谢,但一般不要求将体温降得过低(低温治疗除外),一般维持在 3738℃ 即可。 5. 止血及妥善包扎伤口 对于有活动性出血者应立即止血。 一 般外出血多采用加压包扎法,少用或慎用止血带止血法,对骨折者加以固定制动,对开放性胸部伤应及时实施密封包扎。 6. 镇静止痛 酌情使用镇静或镇痛药物。 疼痛剧烈时,可给予肌注或静注吗啡 510mg。 但严重的颅脑损伤或胸部损伤伴有呼吸困难的伤员禁用或慎用。 休克的患者病情重,多卧床,应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定时翻身拍背,保护好受压部位,做好皮肤护理。 对烦躁不安不合作者,应体谅劝解,温和耐心地加以抚慰。 如果患者意识模糊,则应避免在患者面前谈论危重病情 ,以免给患者增加恶性刺激。 同时适当向家 属讲解病情,安抚其情绪,使家属共同配合医疗护理。 休克抢救流程图见图 106 第七节 哮喘持续状态 护理常规 1. 病情观察 ( 1) 严密观察哮喘发作的前驱症状,如发现患者情绪紧张、打喷嚏、干咳、紧急处理: ①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② 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 取仰卧中凹位,保暖; ④ 吸氧; ⑤ 对于外伤者予以止血,包扎,固定。 ⑥ 留置导尿管; ⑦ 备血。 确认有效医嘱病执行: ① 遵医嘱尽快补充血容量,穿刺确有困难的,可行经脉切开或中心经脉置管术。 ② 纠正酸中毒; ③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④ 使用洋地黄等强心剂; ⑤ 使用镇静,止痛剂; ⑥ 病因治疗。 监测: ① 观察生命特征,意识,瞳孔的变化; ② 观察皮肤,黏膜的颜色,湿度与温度以评估末梢循环状况。 ③ 观察尿量,伤口情况。 ④ 中心经脉压等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保持舒适: ① 让患者安静休息。 ② 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 ③ 加强基础护理,协助患者在床上排便。 ④ 心理支持。 评估: ① 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昏迷; ② 皮肤苍白、四肢发冷、心跳及呼吸加快、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③ 全身各器官、各系统的脏器功能损伤。 初步判断 休 克 立即通知医生 咽及眼部作痒等黏膜过敏表现,发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及自述胸部有压迫窒息感,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发作。 ( 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其他病情变化,如发现患者连续讲话时严重障碍,只能用手势、点头、摇头示意,心率增快到超过 100 次 /分,并出现脉数、胸锁乳突肌收缩加强等表现,说明已 处于重症期,应加强护理。 ( 3) 哮喘持续状态发作以夜间较多,故夜晚应随时巡视病房,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2. 对症处理 ( 1) 迅速解痉: ① 静脉内使用茶碱 药物 氨茶碱 250mg 加入 100150ml 5%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 1h 内滴完,以后以 250mg+500ml 5%葡萄糖溶液持续静脉滴注 6h左右,1d 氨茶碱总量不超过 羟 丙茶碱(喘定) 250mg 经输液管莫菲管滴入,必要时 46h 重复一次, 1d 总量不超过 ,其解痉力不如氨茶碱,但其副作用小且较平和,适合老年患者。 ② 使用 受体兴奋剂 可用 沙 丁胺醇(沙西胺醇) 1mg 加入 100ml 5%葡萄糖溶液 3060min 内静脉滴注,必要时 68h 重复一次,或用速效 β 受体激动剂气雾吸入沙西胺醇、特他林等, 68h 一次,每次 100200mg。 ③ 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510mg经莫菲管静脉滴入一次,以后可 68h重复一次,每日剂量控制在 2030mg 内。 ( 2) 加强祛痰、排痰、吸痰、雾化吸入扥使呼吸道通畅的措施。 ( 3) 氧疗及机械通气治疗 对于一般患者给予鼻导管(或鼻塞)吸氧,早期吸氧浓度为 29%35%,氧流量为 23L/min。 但当病情持续不缓解,发 生二氧化碳潴留、血 pH 值下降,出现Ⅱ型呼吸衰竭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