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限度检查检验方法验证方案内容摘要:

定供试品本底菌数。 4)稀释剂对照组 若供试液制备需要分散、乳化,中和、离心或薄膜过滤等特殊处理时,应增加稀释剂对照组,以考察供试液制备过程中微生物受影响的程度。 试验时,可用相应的稀释液替代供试品,加入试验菌,使最终菌浓度为每 1ml 供试液含 50~ 100cfu,按试验组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其菌数。 5)结果判断 在 3 次独立的平行试验中,稀释剂对照组的菌回收率(稀释剂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应均不低于 70%。 若试验组的回收率(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减去供试品对照组的平均菌落数的值占菌液组的平均菌落数的百分率)均不低于 70%,照该供试液制备方法和计数法测定供试品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数;若任一次试验中试验组的菌回收率低于 70%,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集菌法、薄膜过滤法、中和法等方法或联合使用这些方法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活性 ,并重新进行方法验证 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验证时,依各品种项下微生物限度标准中规定检查的控制菌选择相应验证的菌株,验证大肠菌群检查法时,应采用大肠埃希菌作为验证菌株。 验证试验按供试液的制备和控制菌检查法的规定及下列要求进行。 菌种 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次数不得超过 5 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 0 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 [CMCC(B)44102]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26003]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10104] 菌液制备 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 第 6 页 共 12 页 肉汤培养基或营养琼脂培养基中, 30~ 35℃培养 18~ 24 小时。 用 %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 1ml 含菌数 10~ 100cfu 的菌悬液 . 验证方法 1)试验组 取规定供试液及 10~ 100cfu 试验菌加入增菌培养基 中,依相应控制菌检查法进行检查。 当采用薄膜过滤法时,取规定量供试液,过滤,冲洗,试验菌应加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过滤后,注入增菌培养基或取出滤膜接入增菌培养基中。 2)阴性菌对照组 设立阴性菌对照组是为了验证该控制菌检查方法的专属性。 方法同试验组,验证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沙门菌检查法时的阴性对照菌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验证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检查法时的阴性对照采用大肠埃希菌。 阴性对照菌不得检出。 3)结果判断 阴性菌对照组不得检出阴性对照菌。 若试验组检出试验菌,按此供试液制备法和控制菌检查法 进行供试品的该控制菌检查;若试验中未检出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