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讲稿内容摘要:

一种。 3 钢管主要用作 洗脸盆、小便器、浴盆等卫生器具与横支管间的连接短管 ,管径一般为 32mm、40mm、 50mm。 在工厂车间内震动较大的地点也可用钢管代替铸铁管。 4 优点: 带釉陶土管 耐酸碱、耐腐蚀 用途: 主要用于腐蚀性工业废水排放。 室内生活污水埋地管也可采用陶土管。 排水附件 1 存水弯是建筑内排水管道的主要附件之一,有的卫生器具构造内已有存水弯 (例如坐式大便器 ),构造中不具备 者和工业废水受水器与生活污水管道或其他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排水管道连接时,必须在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 作用: 是 在存水弯内形成一定高度的水柱 (一般为 50~ 100 mm),该部分存水高度称为水封高度,它能 阻止排水管道内各种污染气体以及小虫进入室内。 为了保证水封正常功能的发挥,排水管道的设计必须考虑配备适当的通气管。 存水弯的水封除因水封深度不够等原因容易遭受破坏外,有的卫生器具由于使用间歇时间过长,尤其是地漏,长时期没有补充水,水封水面不断蒸发而失去水封作用,这是造成臭气外逸的主要原因,故要求管理人员应有这方面的 常识,有必要定时向地漏的存水弯部分注水,保持一定水封高度。 种类: (1) S形存水弯 用于与排水横管垂直连接的场所。 10 (2) P形存水弯 用于与排水横管或排水立管水平直角连接的场所。 (3) 瓶式存水弯及带通气装置的存水弯 一般明设在洗脸盆或洗涤盆等卫生器具排出管上,形式较美观。 (4) 存水盒 与 S形存水弯相同,安装较灵活,便于清掏。 2 (1) 检查口 一般装于立管,供立管或立管与横支管连接处有异物 堵塞时清掏用, 多层或高层建筑的排水立管上每隔一层就应装一个,检查口间距不大于 10m。 但在立管的最底层和设有卫生器具的两层以上坡顶建筑物的最高层必须设置检查口,平顶建筑可用通气口代替检查口。 另外,立管如装有乙字管,则应在该层乙字管上部装设检查口。 检查口设置高度一般从地面至检查口中心 1m为宜。 当排水横管管段超过规定长度时,也应设置检查口。 (2) 清扫口 一般装于横管,尤其是各层横支管连接卫生器具较多时,横支管起点均应装置清扫口 (有时亦可用能供清掏的地漏代替 )。 当连接 2个及 2个以上的大便器或 3个及 3个以上的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水流转角小于 135176。 的污水横管,均应设置清扫口。 清扫口安装不应高出地面,必须与地面平齐。 为了便于清掏,清扫口与墙面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不宜小于。 3 : 地漏通常装在地面须经常清洗或地面有水须排泄处,如淋浴间、水泵房、盥洗间、卫生间等装有卫生器具处。 地漏安装时,应放在易溅水的卫生器具附近的地面最低处,一般要求其箅子顶面低于地面 5~ 10mm。 种类: (1) 普通地漏 : 这种地漏水封较浅,一般为 25~ 30mm,易发生水封被破坏或水面蒸发造成水封干燥等现象,目前这种 地漏已被新结构型式的地漏所取代。 (2) 高水封地漏 : 其水封高度不小于 50mm,并设有防水翼环,地漏盖为盒状,可随不同地面做法所需要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施工时将翼环放在结构板面,板面以上的厚度可按建筑所要求的面层做法调整 地漏盖面标高,这种地漏还附有单侧通道和双侧通道,按实际情况选用。 (3) 多用地漏 : 这种地漏一般埋设在楼板的面层内,其高度为 110mm,有单通道、双通道、三通道等多种型式,水封高度为 50mm,一般内装塑料球以防回流。 三通道地漏可供多用途使用,地漏盖除能排泄地面水外,还可连接洗脸盆或洗衣机的 排出水,其侧向通道可连接浴盆的排水,为防止浴盆放水时洗浴废水可能从地漏盖面溢出,故设有塑料球来封住通向地面的通道,其缺点是所连接的排水横支管均为暗设,一旦损坏维修比较麻烦。 (4) 双箅杯式水封地漏 : 这种地漏的内部水封盒采用塑料制作,形如杯子,水封高度 50mm,便于清洗,比较卫生,地漏盖的排水分布合理,排泄量大,排水快,采用双箅有利于阻截污物。 此地漏另附塑料密封盖,施工时可利用此密封盖防止水泥砂石等物从盖的箅子孔进入排水管道,造成管道堵塞而排水不畅。 平时用户不需要使用地漏时,也可利用塑料密封盖封死。 (5) 防回流地漏 : 适用于地下室或为深层地面排水用,如用于电梯井排水及地下通道排水等,此种地漏内设防回流装置,可防止污水干浅、排水不畅、水位升高而发生的污水倒流。 一般附有浮球的钟罩形地漏或附塑料球的单通道地漏,亦可采用一般地漏附回流止回阀。 卫生器具的安装与布置 卫生器具 1 ( P41) (1) 坐式大便器 : 按冲洗的水力原理可分为冲洗式和虹吸式两种,见图 312。 坐式大便器都自带存水弯。 后排式坐便器与其他坐式大便器不同之处在于排水口设在背后,便于排水横支管敷设在本层楼板上时 选用。 (2) 蹲式大便器 : 一般用于普通住宅、集体宿舍、公共建筑物的公用厕所和防止接触传染的 11 医院内厕所。 蹲式大便器比坐式大便器的卫生条件好,但蹲式大便器不带存水弯,设计安装时需另外配置存水弯。 (3) 大便槽 : 用于学校、火车站、汽车站、码头、游乐场所及其他标准较低的公共厕所,可代替成排的蹲式大便器,常用瓷砖贴面,造价低。 ( 4) 小便器 : 设于公共建筑的男厕所内,有的住宅卫生间内也需设置。 小便器有挂式、立式和小便槽三类。 其中立式小便器用于标准高的建筑,小便槽用于工业企业、公共建筑和集体宿舍等建筑的卫生间。 2 (1) 洗脸盆 : 一般用于洗脸、洗手、洗头,常设置在盥洗室、浴室、卫生间和理发室等场所。 洗脸盆有长方形、椭圆形和三角形,安装方式有墙架式、台式和柱脚式。 (2) 盥洗台 : 有单面和双面之分,常设置在同时有多人使用的地方,如集体宿舍、教学楼、车站、码头、工厂生活间内。 3 ( 1) 浴盆 : 设在住宅、宾馆、医院等卫生间或公共浴室,供人们清洁身体。 浴盆配有冷热水或混合龙头,并配有淋浴设备。 ( 2) 淋浴器 : 多用于工厂、学校、机关、部队的公共浴室和体育馆内。 淋浴器占地面积小,清洁卫生,避免疾病传染 ,耗水量小,设备费用低。 4 ( 1) 洗涤盆 : 常设置在厨房或公共食堂内,用来洗涤碗碟、蔬菜等。 医院的诊室、治疗室等处也需设置洗涤盒。 洗涤盆有单格和双格之分。 ( 2) 化验盆 : 设置在工厂、科研机关和学校的化验室或实验室内,根据需要可安装单联、双联、三联鹅颈龙头。 ( 3) 污水盆 : 又称污水池,常设置在公共建筑的厕所、盥洗室内,供洗涤拖把、打扫卫生或倾倒污水之用。 卫生器具布置 卫生器具的布置 : ① 应根据 厨房、卫生间和公共厕所的平面位置、房间面积大小、建筑质量标准、有无管道竖井或管槽、 卫生器具数量及单件尺寸 等来布置, ② 既要 满足使用方便、容易清洁、占房间面积小, 还要充分考虑为管道布置提供良好的水力条件,尽量做到 管道少转弯、管线短、排水通畅 ,即卫生器具应顺着一面墙布置,如卫生间、厨房相邻,应在该墙两侧设置卫生器具,有管道竖井时,卫生器具应紧靠管道竖井的墙面布置,这样会减少排水横管的转弯或减少管道的接入根数。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的规定,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 第四类住宅宜设两个或两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器具。 不同卫生器具组合时应保证设置和卫生活动的最小使用面积,避免蹲不下或坐不下 、靠不拢等问题。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1 组成: 普通外排水系统由 檐沟和雨落管 组成 , 降落到屋面的雨水沿屋面集流到檐沟,然后流入到沿外墙设置的雨落管排至地面或雨水口。 布置: 民用建筑雨落管间距为 8~ 12m,工业建筑为 18~ 24m。 适用: 普通住宅、一般公共建筑和小型单跨厂房。 2 天沟外排水系统 组成: 天沟外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和排水立管组成。 布置:① 天沟设置在两跨中间并坡向端墙,雨水斗沿外墙布置。 降落到屋面上的雨水沿坡向天沟的屋面汇集到天沟,沿天沟流至建筑物两端(山墙、 女儿墙),入雨水斗,经立管排 12 至地面或雨水井。 ② 天沟的排水断面形式多为矩形和梯形,天沟坡度不宜太大,一般在~。 ③ 天沟内的排水分水线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伸缩缝或沉降缝处,天沟的长度一般不超过 50m。 内排水系统由 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 组成。 降落到屋面上的雨水沿屋面流入雨水斗,经连接管、悬吊管进入排水立管,再经排出管流入雨水检查井或经埋地干管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1) 雨水斗 : 雨水斗是一种专用装置。 布置 :在屋面雨水由天沟进入雨水管道的入 口处。 作用:雨水斗有整流格栅装置,具有整流作用, 避免形成过大的旋涡,稳定斗前水位, 并拦截树叶等杂物。 类型与规格: 65型、 79型和 87型,有 75mm、 100mm、 150mm和 200mm四种规格。 内排水系统布置雨水斗时应以伸缩缝、沉降缝和防火墙为天沟分水线,各自自成排水系统。 (2) 连接管 : 连接管是连接雨水斗和悬吊管的一段竖向短管。 连接管一般与雨水斗同径,但不宜小于 100mm,连接管应牢固固定在建筑物的承重结构上,下端用斜三通与悬吊管连接。 (3) 悬吊管 : 悬吊管连接雨水斗和排水立管,是雨水内排水系 统中架空布置的横向管道。 其管径不小于连接管管径,也不应大于 300mm,坡度不小于。 连接管与悬吊管、悬吊管与立管间宜采用 45176。 三通或 90176。 斜三通连接 (4) 立管 作用: 雨水立管承接悬吊管或雨水斗流来的雨水, 布置: 一根立管连接的悬吊管根数不多于两根, 立管管径不得小于悬吊管管径。 立管宜沿墙、柱安装,在距地面 1m处设检查口。 立管的管材和接口与悬吊管相同。 (5) 排出管 : 排出管是立管和检查井间的一段有较大坡度的横向管道, 其管径不得小于立管管径。 排出管与下游埋地管在检查井中宜采用管顶 平接,水流转角不得小于 135176。 (6) 埋地管 布置: 埋地管敷设于室内地下,承接立管的雨水并将其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埋地管最小管径为 200mm,最大不超过 600mm。 埋地管一般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或陶土管。 (7) 附属构筑物 种类: 常见的附属构筑物有 检查井、检查口井和排气井 , 作用: 用于雨水管道的清扫、检修、排气。 检查井适用于敞开式内排水系统,设置在排出管与埋地管连接处,埋地管转弯、变径及超过 30m的直线管路上。 埋地管起端几个检查井与排出管间应设排气井。 排水管道的布置 与敷设 排水管道的布置 和敷设原则 ( P44六条原则) 1 排水立管 : 布置在污水最集中、污水水质最脏、污水浓度最大的排水排出处,使其横支管最短,尽快排出室外。 一般不要穿入卧室 病房等卫生要求高和需要保持安静的房间,最好不要放在邻近卧室内墙 以免立管水流冲刷声通过墙体传入室内,否则进行适当的隔音处理。 2 排水横支管 :① 一般在本层地面上或楼板下明设, 有特殊要求或为了美观时可做吊顶,隐蔽在吊顶内。 为了防止排水管(尤其是存水弯部分)的结露, ② 必须采取防结露措施。 3 排水出户管 : 一般按坡度要求埋设于地下。 如果排水出户管需与 给水引入管布置在同一处时,两根管道的外壁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1m。 排水管道的敷设 排水管必须根据重力流管道和所选用排水管道材质的特点进行敷设,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护距离 : 埋入地下的排水管与地面应有一定的保护距离,而且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 13 的基础。 2 避免位置 : 排水管不要穿过风道、烟道及橱柜等。 最好避免穿过伸缩缝,必须穿越时,应加套管。 如遇沉降缝时,应另设一路排水管分别排出。 3 预留洞 : 排水管穿过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孔洞, 使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 4 最小埋 设深度 : 为了防止管道受机械损坏,在一般的厂房内排水管设有 最小埋设深度。 5 排水管道连接 (1) 排水管应尽量作直线布置,力求减少不必要的转角和曲折。 受条件限制必须偏置时,宜用乙字管或两个 45176。 弯头连接来实现。 (2) 污水管经常发生堵塞的部位一般在管道的接口和转弯处,为改善管道水力条件,减少堵塞。 (3) 排出管和室外排水管衔接时,排出管管顶标高应大于或等于室外排水管管顶标高; 否则 一旦室外排水管道超负荷运行时,影响排出管的通水能力,导致室内卫生器具冒泡或满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