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最新版内容摘要:
总结 第 10 页 共 26 页 (答: 30 ) 解法 2: ( 几何 运算 解法) 设 ,AB a AD b(如图) 则 DB a b ∵ a b a b ∴ 平行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 ABD 是等边三角形 AC a b ∴ AC 与 AB 的夹角是 30176。 , 即 与a a b 的 夹角是 30176。 六. 向量的运算 : 1. 几何运算 : ① 向量加法: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但“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不共线的向量,如此之外,向量加法还可利用“三角形法则”:设 ,AB a BC b,那么向量 AC 叫做 a与 b 的和,即 a b A B B C A C ; ② 向量的减法:用“三角形法则”:设 ,A B a A C b a b A B A C CB 那 么, 由减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 的终点。 注意:此处减向量与被减向量的起点相同。 BCADaba + bA BCab a bABC 平行四边形 法则 三角形 加 法 法 则 三角形 减 法 法 则 如 ( 1) 化简: ① AB BC CD ___; ② AB AD DC ____; ③ ( ) ( )A B C D A C B D ____ 解答: ① A B B C CD A D (由起点到终 点 ); ② A B A D D C D B D C C B 或 ()A B A D D C A B A D D C A B A C C B ③ ( ) ( )A B C D A C B D ( ) ( ) 0A B A C D C D B C B B C 或 ( ) ( )A B C D A C B D ( ) ( ) 0A B B D A C C D A D A D (答: ① AD ; ② CB ; ③ 0 ); ( 2) 若 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 ,AB a BC b AC c,则 ||abc = _____ 解答: ∵ a b c, 2c ∴ ||abc 2| | 2 2c (答: 22); ( 3) 若 O 是 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 2O B O C O B O C O A ,则 ABC 的形状为 ____ 解 法 1: ( 几何运算解法) ∵ 2O B O C O B O C O A ∴ ( ) ( )O B O C O B O A O C O A 即 CB AB AC 平面向量 概念 、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 第 11 页 共 26 页 以线段 AB 和 AC 为邻边画出平行四边形, 则 AB AC 等于起点为 A 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 C B A B A C A B A C , ∴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BAC 是直角, ∴△ ABC 是直角三角形, (答:直角三角形); 解法 2:(代数法) ∵ 222,a a a a a a , 2O B O C O B O C O A ∴ ( ) ( )O B O C O B O A O C O A 两边平方得: 22 22+ 2 ( ) ( ) + 2 ( ) ( )O B O C O B O C O B O A O C O A O B O A O C O A 整理得: 2 =0O A O B O A O C O A O B O C 即 ( ) ( ) = 0O B A O C O A ∴ =0AB AC ∴ AB⊥ AC ∴△ ABC 是直角三角形 ( 4) 若 D 为 ABC 的边 BC 的中点, ABC 所在平面内有一点 P ,满足 0PA BP CP ,设||||APPD ,则 的值为 ___ 解 法 1: 如图 :延长 PD 至 O,使 DO=PD,连接 BO。 ∵ BD=DC, DO=PD, ∠ BDO=∠ CDP ∴△ BDO≌△ CDP ∴ OB=CP 即 OB CP ,且 2OP DP ∵ 0PA BP CP , PA AP ∴ AP BP CP而 2B P C P B P O B O P D P 即 =2A P B P C P D P ∴ | | | 2 |=2| | | |A P D PP D P D 答案: 的值为 2 (答: 2) 解 法 2: ∵ 0PA BP CP ,即 0PA PB CP, 0BA CP, 故四边形 PCAB是平行四边形,由 D为 △ ABC 的边 BC 的中点, =2A P B P C P D P ∴ | | | 2 |=2| | | |A P D PP D P D 答案: 的值为 2 ( 5) 若点 O 是 ABC△ 的外心,且 0OA OB CO ,则 ABC△ 的内角 C 为 ____ BCAPODDAB CPABCOABCO平面向量 概念 、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 第 12 页 共 26 页 解 法 1: ∵ O 是三角形 ABC 的外心, ∴ ==OA OB CO r (r 为三角形 ABC 外接圆的半径 ) , ∵ OC OA OB两边平方得 2 2 2 2O C O A O B O A O B 即 2 2 2 2r r r O A O B ∴ 212OA OB r ∴ 21 12c o s2rO B O A O A O BA O Br r r rO B O A ∴ 0120AOB 又 ∵ 四边形 ACBO 为平行四边形,(或 0 0 01 ( 36 0 12 0 ) 12 02A CB 圆周角定理) ∴ ABC△ 的内角 C 为 120 (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 (答: 120 ); 解 法 2: ( 几何运算解法) ∵ 0OA OB CO ∴ OA OB OC,如图由 O 为 △ ABC 外心 结合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知四边形 OACB 为菱形, ∴∠ ACO=60176。 , ∴△ ABC 的内角 C 等于 120176。 (6) 已知点 O 为△ ABC 外接圆的圆心,且 0OA OB CO ,则△ ABC 的内角 A 等于 30176。 . 考点: 向量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 专题: 平面向量及应用 . 分析: 根据题意得 OA OB OC, OA=OB=OC,得出四边形 OACB 为菱形,从而求出答案来. 解:∵ 0OA OB CO ,∴ O A O B CO O C , ∴四边形 OACB 是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 又∵ O 为△ ABC 外接圆的圆心, ∴ OA=OB=OC, ∴平行四边形 OACB 是菱形; ∴∠ CAO=60176。 , ∴△ ABC 的内角∠ CAB=30176。 故答案为: 30176。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应用问题,解题时应根据平面向量的加减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结合三角形的外接圆的性质,进行解答,是综合 ( 7) 若 O 是 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 ( ) ( 2 ) 0O B O C O B O C O A ,则 一定有( ) A. AB AC B. AC BC C. 2 2 2A B A C B C D. 2 2 2A C A B B C 解析: ∵ ( ) ( 2 ) 0O B O C O B O C O A ∴ ( ) ( ) 0CB AB AC,记 BC 中点为 D,则 ( ) (2 ) 0CB AD ∴ CB AD ∴ | | | |AB AC 答案:选 A. OCA BCDOBA平面向量 概念 、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 第 13 页 共 26 页 2. 坐标 运算 :设 1 1 2 2( , ), ( , )a x y b x y,则 : ① 向量的加减法运算 : 12(a b x x , 12)yy。 ② 实数与向量的积 : 1 1 1 1,a x y x y 。 ③ 若 1 1 2 2( , ), ( , )A x y B x y,则 2 1 2 1,A B x x y y , 即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这个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坐标减去起点坐标。 ④ 平面向量数量积 : 1 2 1 2a b x x y y 。 ⑤ 向量的模 : 22 2 2 2 2| | , | |a x y a a x y 。 ⑥ 两点间的距离 :若 1 1 2 2, , ,A x y B x y,则 222 1 2 1||A B x x y y 。 如: ( 1) 已知点 (2,3), (5,4)AB, (7,10)C ,若 ()A P A B A C R ,则当 = ____时,点 P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解答: 设点 ( , )Pxy ∵ 点 P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 yx ∵ (2,3), (5,4)AB, (7,10)C , ( , )Pxy ,即 ( 2, 3)AP x y , (5 2 , 4 3 ) (3,1)AB , (7 2 ,1 0 3 ) (5 , 7)AC 且 ()A P A B A C R ∴ ( 2, 3)xy ( 3 , 1 ) ( 5 , 7 ) ( 3 5 , 1 7 ) 即有 2 3 53 1 7xyyx 解得: 12 答案: 当 12 时,点 P 在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答: 12 ) ; ( 2) 已知 1( 2 , 3 ) , (1 , 4 ) , ( s i n , c o s )2A B A B x y且 , , ( , )22xy ,则 xy 解答: ∵ 1( 2 , 3 ) , (1 , 4 ) , ( s i n , c o s )2A B A B x y且 ∴ 1 (1 2 , 4 3 ) (s in , c o s )2 xy 即1sin21cos2xy , , ( , )22xy ∴ 633xyy 或, xy 6 3 6 或 xy 6 3 2 答案: xy6 或 xy 2 (答: 6 或 2 ) ; ( 3) 已知作用在点 (1,1)A 的三个力 1 2 3( 3 , 4 ) , ( 2 , 5 ) , ( 3 ,1 )F F F ,则合力 1 2 3F F F F 的终点坐标是 平面向量 概念 、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 第 14 页 共 26 页 解答: ∵ 作用于 A 点的三个力 F1=( 3, 4), F2=( 2, 5), F3=( 3, 1),且 A( 1, 1), 则合力 F=F1+F2+F3=( 3, 4) +( 2, 5) +( 3, 1) =( 8, 0), 设合力 F=F1+F2+F3 的终点为 B( x, y),由题意得: AB =( 8, 0), 即( x, y) ( 1, 1) =( 8, 0), ∴ ( x, y) =( 9, 1). (答: ( 9,1) ) ( 4) 设 (2,3), ( 1,5)AB ,且 13AC AB, 3AD AB , 则 C、 D 的坐标分别是 __________ 解答 1: 设 ( , ), ( , )C x y D a b ∵ 13AC AB, 3AD AB ,且 ( 2, 3)AC x y , ( 2, 3)AD a b , ( 1 2 , 5 3 ) ( 3 , 2 )AB ∴ 1( 2 , 3) ( 3, 2 )3xy , ( 2, 3) 3( 3, 2 )ab 解得: ( , )xy 11(1, ),3 ( , ) ( 7,9)ab 答 案 : 1。平面向量最新版
相关推荐
过程稳定,对液体扰动微小,确保了气浮效果。 特别适用于细小颗粒和疏松絮体的固液分离。 2.工艺过程及设备比较简单,管理维修方便。 特别是处理水部分回流方式,处理效果显著稳定,并能较大地节省能量。 3.采用共聚(微气泡直接参与凝聚并和微絮粒共聚长大)气浮技术,可以简化气浮工艺,节省混凝剂用量。 *******煤焦 有限公司 HN 60 万吨 /年焦化项目废水治理工程 江苏华能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电
具体分项工程包括: 、 炉顶烟尘收集车 2 台 、煤气点火系统 全 套 、 焦侧 烟尘收集皮带密封槽 260 米 、装煤 拦焦联动 皮带 小车 2 台 、 机侧侧吸口罩 130 套 、 装煤地面除尘站 1 套 、 拦焦地面除尘站 1 套 、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 全套 装煤系统设计风量: 202000 m3/h~ 220200 m3/h 拦焦 系统 设计 风量: 280000 m3/h~
、 幼儿 全园成立 专项 领导小组, 由 园长 ***带队 ,化零为整,全面负责全园的安全工作。 全园安全工作分解为教学、活动、饮食、校舍等几个小组,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化整为零,责任到人。 各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教师与园长签订责任书,责任落实到 人,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日常管理工作中,每天两名后勤值班人员负责全园各方面安全工作。 节假日排班,领导带班,确保幼儿园无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装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合理、编程灵活、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方便,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所有设备的运行实现自动控制,并具有手动操作功能。 热收缩炉的温度控制: 通过 PLC( PID 调节)和可控硅调功器对热收缩炉进行温度控制,确保炉内温度的稳定性。 加热时间的设定与控制 根据纸垛的表面积和薄膜的厚度来设定纸垛在热收缩炉内的加热时间,按设定的时间进行加热控制
设计原则 根据 平安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 要求和当前数字图像监控技术发展状况,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 可靠性 在全 IP 数字监控系统中,可靠性致关重要。 它指系统所采用的技术与产品必须是成 熟和高质量的,当外界或内部条件发生突变时,系统能够经受住干扰和冲击,或者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确保系统在运行期间不间断工作。 ◇ 先进性 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不仅仅因为应当采用先进的手段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