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三课程提纲内容摘要:

已经非常紧迫了。 我国这几年关停和淘汰了一些两高企业。 在两高行业的产能调整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投入的大量贷款也随之承受了相当的损失。 当然很多损失最后还得国家埋单。 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问题: ①国内外经济形势充满变数,房地产市场面临挑战。 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 ,我国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果将它从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抽去,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各级地方政府还能有什么作为和政绩。 各级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工业的发展、城市建设规划以及 GDP 的增长追求等方面的成绩靠的就是房地产业。 总之,快速发展的经济支撑了我国的房地产业。 但是,我国国民经济已经持续了 30 年的快速发展,它还会永恒地定格在 “ 快速发展 ” 上么。 这是不符合经济周期发展规律的。 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充满变数,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经济失衡和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需要调控,可见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面临着严峻的 挑战,因此现在必须高度关注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风险。 ②我国商业银行介入房地产市场程度很深,风险巨大。 我国银行,尤其是几家国有商业银行,几乎无一不是通过住房按揭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土地储备开发贷款等全方位服务的方式,将银行大量信贷资金牢牢地绑在了房地产市场中的每一个环节上。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没有哪家商业银行能够像中国的商业银行这样,从头到尾地介入房地产市场、并揽下其中的全部风险而不是像美国商业银行那样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风险转移。 很难想象,一旦房地产市场有风吹草动,商业银行能轻松抽身吗。 能不遭受重创吗。 ③信用环境不佳带来的风险 从我国信用环境来看房地产信贷的潜在风险也不小。 我国没有普遍的系统的信用记录,有的是单位出具的信用证明,因此,没有信用等级之分和假信用就成了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普遍现象,这样,也为那些不法之徒进行违法炒作房地产提供了可能。 在上海, 2020 年曾经有人从银行套取 7800 万元按揭贷款用来购买 128 套住房。 一方面,任何人只要能满足银行规定的按揭条件,就都能获得住房按揭贷款。 而按揭条件的制定基本与按揭贷款人的信用等级无关,因此,银行对于其发放的按揭贷款中,并不清楚到底那些借款人的信用不好 的。 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假收入、假工资证明等虚假文件,以此满足银监会的相关规定而获得按揭贷款的有多少啊。 第三,在房地产市场火爆、房价飙升的过去几年里,一些不法开发商与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相互沟通,以假姓名大量办理假按揭,套取银行信贷资金。 因此,从我国信用环境来看,房地产市场潜在风险很大,由此给银行带来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 体制问题造成的风险 风险承担主体明确,权力、责任和利益的合理分配是有效的风险管理的根本前提。 然而,在中国目前现行的银行体制下,商业银行不能有效地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风险承担的最终边界 并不明确。 金融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使得最终后果只能由国家来承担,这也导致了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层对金融风险行政干预过多,而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风险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对风险管理缺乏紧迫感和积极性。 其实在国有商业银行中,这种放贷人员不负责任地放贷现象太多了,不就是因为银行是国家的,不是自己的,自己只管拿回扣,而不去调查借款人资信。 究其原因还是体制问题,即银行的改革不够深入,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所有权缺位导致委托代理风险。 我们应该听说过,日前也有不少地方暴露出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案例。 在当前银根紧缩的背景下,中小企业 融资更加困难,从而引发影子银行问题。 甚至有一些银行内部人员与民间高利贷勾结,因为他了解银行贷款操作流程和漏洞,他可以帮助民间的一些融资公司获得没有任何抵押的贷款,自己从利润中收取回扣。 这种操作风险致使银行系统内的一些资金流入不规范的民间借贷领域。 而银行对此现象未曾构筑 “ 过防火墙 ” ,这类放贷往往对借款人的贷款用途不清楚,对由此造成的信用风险估计不足,当然往往也缺乏抵押担保。 最终造成银行风险增加。 上面主要考虑的是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情况。 其实还有很多风险,比如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制度改革带来的银行的市场风险的增加 ,对这些我们还没有一一计算在内。 盘点过后,我们发现问题相当严重。 仅仅是通过提高资本监管标准是不是就足以应对这些风险了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加速体制转轨,推进银行改革,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  建立健全个人征信体系和相关法规 所以说中国银行业与欧美国家的银行业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差别就是体制问题。 我国的银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自主经营的独立的市场主体。 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真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是增加两个约束指 标就能解决问题的。 资本监管标准的进一步严格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国银行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但从中国银行业的问题来看,根本上还要靠加速体制转轨,推进银行改革,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