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标准工时设定方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3s 设 X=(a+b+c+d+e),则 4X=4(a+b+c+d+e)=133s, X= a=XB==, b=XC== c=XD==, d=XE== e=XA== 4)连续测时法 2020/7/7 11 • 决定观测次数 1)为什幺同样操作要做若干次观测 同一操作者连续操作,因下列各种原因,使各单元每一次所用时间并非完全相同。 l 因为工具、材料、零件等放置位置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取用时间也就不相同; l 读取秒表的误差; l 对象品质的差异等。 2)影响观测次数的因素 l 操作者的技术程度; l 操作本身的稳定性 (如材料规格不一,品质时有变化等 ) l 测时的精度要求不一,观测次数亦不同。 2020/7/7 12 3)决定观测次数的方法 误差界限法 此法计算观测次数 N的公式如下 (误差为 177。 5%,可靠度为 95% ); 式中 —— 每一次秒表读数; n—— 试行先观测的次数。 2020/7/7 13 • 正常时间 所谓正常时间则市以一种不快不慢的正常速度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必须利用“评比”予以修正上述步骤所求出的操作者个人的平均时间。 (1)何谓“评比” 评比就是时间研究人员将所观测到的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自己理想中的理想速度 (正常速度 )作一想象的比较。 (2)建立理想速度 (或称正常速度 )的方法 根据评比的定义可知,时间研究人员必须能在自己头脑中建立一个理想的速度,然后再根据这个理想速度去评比操作者动作的快慢。 2020/7/7 14 • 评比尺度 常用的速度评比尺度有三种,即 60分法、 100分法及 75分法 1)60分法与 100分法 此两种方法是建立在同一水平之上,凡观察速度与理想速度完全相同的给予 60或 100分。 2)75分法 这是由英国时间研究专家所提出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采取自然的标准为依靠,也就是现在管理上公认的,在有刺激的情况下比无刺激的情况下速度要快 1/ 3,所以可依照此种有刺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