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润滑油篇内容摘要:

工业润滑油篇 摩擦 :相互接触的物体沿着它们的接触面作相对运动时 ,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阻力 ,这种现象称为摩擦 磨损 :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 ,物体表面的物质不断地转移和损失 表面性质 ,几何尺寸均发生改变 在发生相对运动的摩擦副表面加入润滑油 , 使摩擦面之间形成润滑膜,将原来直接接触的干摩擦面分开,使摩擦减少 ,磨损降低,从而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这种技术即润滑。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 基础油分为石蜡基、中间基、环烷基类 别 S, % 饱和烃 粘度指数 90 80 120 90 80 120 90 120 除以上四类以外的,都属于 类添加剂指 为了改善、提高润滑油的性能或为基础油增加新的性能而加入的化学物质称为润滑油加剂。 代号 组别代号 组别净剂和分 散剂 度指数改 进剂氧防腐剂 锈剂压抗磨剂 凝剂性 (摩擦改进 )剂 泡剂氧 (金属减活 )剂 乳化剂添加剂的作用 可减少发动机部件上有害沉积物的形成与聚集,保持润滑部件的清洁; 中和油品使用中生成的酸性物质,减少部件的锈蚀和腐蚀 抑制油品的氧化,延长油品的储存和使用寿命; 提高润滑油的粘度指数,改善油品的粘温性能 降低油品的凝固点和倾点,改善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减少油品的发泡倾向; 提高油品的粘附能力,改善油品的滞溜时间,减少油品的流失和飞溅; 能使油水形成稳定的乳液或促使油 滑油的作用(1)润滑减摩(2)冷却密封(3)防腐防锈(4)传递动力(5)缓冲减震(6)清净分散(7)绝缘作用等润滑油的基本特性 粘度表示流体物质内部阻力的量度 ,是液体受外力作用而发生流动时 ,分子间内摩擦力作用的表现 则流动性差劲 ,液体的粘度就大 粘度就小。 常用运动粘度表示润滑油的牌号及分类。 粘度指数 ( 表示油品的粘温性能,即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大小。 粘度指数高,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亦然。 润滑油的基本特性 低温性能指标凝点 品冷却到停止流动时的最高温度,用 表示。 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 5。 倾点 品冷却到保持流动时的最低温度,用 表示。 对多数润滑油而言,倾点高于凝点。 润滑油的基本特性 抗氧化安定性指润滑油抵抗氧化作用而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能力。 抗乳化性指油品和水混合后,油品与水分离开来的性能。 油水分离越快,代表油品抗乳化性越好。 抗泡性和空气释放性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受剧烈的搅动,如果密封不严,就会使空气掺入在油品中,形成气泡。 较大的气泡表现为油品的泡沫性,较小的气泡表现为油品的空气释放性,用空气释放值表示 闪点在规定的条件下 ,石油产品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火焰接触闪火时的最低温度叫闪点 机械杂质是指油品中不溶于规定溶剂的物质 油品在进行蒸发和裂解后所形成的残留物 青质及多环芳烃的叠合物。 组别 应用场合 组别 应用场合A 全损耗系统油 P 风动工具油B 脱模油 Q 热传导油C 齿轮油 R 保持和保护油D 压缩机、冷冻机、真空泵油 S 特殊润滑剂应用场合*E 内燃机油 T 透平机油F 主轴、轴承、离合器油 U 热处理油G 导轨油 X 应用润滑脂的场合H 液压系统油 Y 其他M 金属加工油 Z 蒸汽气缸油N 电器绝缘油* 我国除增加了 S 类外,其余均与 I S O 6743 / 0 相同。 我国润滑剂及有关产品的分类标准( 业润滑油篇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内 容液压油工业齿轮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冷冻机油 概述 性能要求 分类选用原则 使用注意事项液 压 油概述液压油(液)是用于液压系统的传动介质。 是液压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液压系统中人们用它来实现能量的传递、转换和控制。 同时还起着系统的润滑、防锈、防腐、冷却等作用。 液压油的性能要求 1适宜的粘度和粘温性能 2优良的润滑性 3良好的稳定性 4与各种材料良好的适应性 5良好的抗泡性和空气释放性 6良好的可过滤性 7其他性能 (抗燃、环保 )适宜的粘度和粘温性能 粘度偏大:启动困难功率损失 粘度偏小:泄漏大,容积效率低,磨损 粘温性能:保证四季通用,南北通用优良的润滑性 油泵启动和停车时,处于边界润滑 润滑不良,造成泵和油马达磨损 高压高温液压系统需要很好的抗磨性能 在液压油中添加极压抗磨剂提高极压抗磨性满足设备润滑需要良好的稳定性满意的体系稳定性包括:热安定性、氧化安定性、抗腐蚀性、防锈性、剪切安定性、抗乳化性、水解安定性、存储稳定性。 是保证液压系统 长期 、 安全 、 稳定运行 的重要因素。 稳定性不好造成的后果:寿命缩短、堵塞过滤设备、腐蚀、磨损。 与各种材料有良好的适应性 对各种金属、非金属材料 (橡胶、涂料、塑料等 )无侵蚀作用 同时,这些材料也不会使油液污染变质金属腐蚀涂料溶解橡胶溶胀适应性差 系统故障良好的抗泡性和空气释放性 液压油的主要作用是 传递能量介质 (区别于其他工业润滑剂) 良好的 抗泡性和空气释放性 是其重要的使用性能空气混入液压油将导致压力不足动作迟缓异常噪音气穴腐蚀震动效率降低良好的可过滤性 在许多工业和移动设备液压系统的现场使用发现,被少量水污染的抗磨液压油很难过滤,引起设备部件异常磨损,控制精度下降,甚至产生控制失灵过滤系统堵塞部件磨损过滤困难控制精度下降、失灵其他性能 (抗燃、环保 )满足特殊用途 抗燃性好: 高温热源、明火附近的液压系统具有抗燃要求 环境友好:易处理、污染少、毒性小液压油的分类液压系统 物油型及合成烃型)难燃液压液通用机床工业用润滑油。 按 40° 5、 22、 32、 46、 68、 100六牌号,均为一等品。 在 性剂或减摩剂)构成的一类油。 适用于液压及导轨为一个油路系统的精密机床。 按 40° 2、 46两个牌号,均为一等品。 由于 15° 致失去流动性,使液压设备难以启动,因而粘制了 等品分为 10、 15、 22、 32、 46、 68、 100七个牌号;一等品分为 10、 15、 22、 32、46、 68、 100、 150八个牌号。 凝液压油) 等品和一等品分为 10、15、 22、 32、 46五个牌号 是在 用深度精制基础油,加上抗氧剂、抗磨剂、防锈剂、金属钝化剂、抗泡剂等配制而成。 按 40° 5、 22、 32、46、 68五个牌号;一等品分为 15、 22、 32、46、 68、 100、 150七个牌号。 产品名称的含义 际标准 L: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H:液压油(液)组 M:质量等级(抗磨液压油) 46:粘度等级选用原则 品种选择 根据使用压力,温度以及环境变化选用原则 粘度的选择 取决于液压泵的类型,低温启动温度以及系统工作温度。 液压油使用注意事项 防止气体混入 防止水的混入 控制运行过程中的油温 防止固体颗粒混入工业齿轮油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是传动装置中的重要组件,利用齿轮机构可以传递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从而传递扭矩和能量。 其显著特点是:传动比稳定,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较长。 齿轮油的作用 润滑各种各样的齿轮,包括正齿轮、伞型齿轮、螺旋齿轮及螺旋伞型齿轮等。 齿轮油 是 保证齿轮正常运转,保证传动效率和常常齿轮使用寿命的重要润滑材料。 齿轮油在齿轮机构中主要起到防止齿面磨损,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以及隔绝齿面与水,空气的接触,避免锈蚀和腐蚀的发生。 性能要求 适宜的粘度 ,粘温特性 工业齿轮油的牌号是按 40 运动粘度划分。 适当粘度可以确保齿轮正常润滑,降低能耗。 粘温性是指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 工业齿轮装备通常的运行条件较差,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在 粘温 性能要求上更高。 优良的极压抗磨性 (载荷性能 ) 齿轮油应在齿轮机构 高速 ,低速重载或冲击载荷下迅速形成边界润滑膜或化学反应 膜 ,以防止齿面磨损 ,擦伤 ,胶合的发生 . 良好的热氧化稳定性 齿轮油在使用中不可避免与空气,水,金属以及其他杂质发生接触,将导致油品发生氧化变质,各种使用性能变差,这个过程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更加剧烈。 性能要求 良好的防锈,防腐能力 油品的氧化或某些添加剂会造成齿轮的腐蚀; 在水(水汽)和氧的参与下,齿面及油箱会产生锈蚀。 腐蚀和锈蚀不仅能破坏齿轮的几何学特性,也会破坏润滑状态,而且其产物进一步引起齿轮变质,产生恶性循环。 良好的抗乳化能力 油品在工作中不可避免与水发生接触,如果油品的 分 水能力差,会影响润滑油膜的形成,最终导致齿面损伤。 良好的抗泡性 气泡会影响齿轮啮合处油膜的形成,造成齿轮磨损 影响散热功能 增加油品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老化降解。 齿轮油分类类成基或含合 成基油品开式齿轮油 有 68、 100、 150、 220、 320、 460、 680七个牌号。 有 100、 150、 220、 320、 460、 680六个牌号。 有 220、 320、 460、 680、1000五个牌号。 齿轮油选油原则 结合以下四个方面: 根据齿轮齿面接触应力的大小选择品种; 根据齿轮节圆圆周速度和环境使用温度选择粘度 根据齿轮节圆圆周速度选择润滑方式 根据不同启动环境温度选择齿轮油的类型工业齿轮油使用注意事项 在储运过程中避开火源和高温 ,要特别注意防止混入杂质、水分和其他品种的油料。 加油前应对油箱及管道彻底清洗,进油时要严格过滤,并按规定量加没油。 不同厂家生产的润滑油不宜混用,在特殊情况下,混用前必须进行小样混合试验。 齿轮油在使用过程中,加强检测,定期取样,按时或按质换油,油量减少时,及时补油。 汽轮机油主要用途 汽轮机油(透平油)主要应用于电力,船舶,化肥,化纤工业汽轮机组以及大,中型水轮机组的轴承,齿轮箱,调速器以及液压控制系统的润滑,冷却和调速作用。 性能要求 良好的氧化安定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