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内容摘要:

技术社会形态指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来划分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 技术社会形态从科学技术侧面透视了人的实践中介与实践对象的根本 性变化及人的生存发展状况。 18世纪的蒸汽技术是在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的,而 19世纪的电力技术则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科学技术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日益显示出来;这就是说,通过实践客体的变化发展可以透视主体能力及需要的变化发展,客体不断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实践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过程。 正如马克思所说 :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 ( 3) 科学技术进步使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领域不断扩大。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实践领域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得到了空前的 扩展。 人类对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从地球表层扩展到海洋、空间和地球深处。 在物质生产活动领域中,人们运用科学技术不断发现、开发新能源和新资源,特别是扩大着绿色能源、绿色资源和绿色工艺 (即清洁生产工艺 )的开发前景。 科学技术进步丰富了人与自然交往的形式,扩大了人与自然交往的范围和内容,从而提高了地表自然环境的整体承载能力,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奠定了物质基础。 技术进步初步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对物质资源的极端依赖性。 当代科技进步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知识资源。 ( 4)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 科学技 术作为生产力,其进步推动着生产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革和革命,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进程。 自本世纪中期以来,社会发展的模式从“生产 技术 科学”转变为了“科学 技术 生产”,科学和技术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量,改变了过去那种主要是被动地受生产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决定的状况。 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一体化无疑使“科学与技术已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通过经济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 产中的应用,加速了劳动的分工,从而引发整个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 不仅社会的产业结构、劳动的社会分工以及劳动方式等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实践逐渐显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劳动过程的综合化,劳动岗位的流动化,劳动手段的科技化,劳动技术的全面化,劳动者知识基础的宽泛化和智能化等。 科学技术进步在现代仍然像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发展与变革。 ( 5) 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使人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社会空间,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也推动人类的生活模式变革。 正如马克思所揭示的那样,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社会关系上的改变。 他曾写道 : “近年来 ,任何一种机械发明都不象‘珍妮’纺纱机和精梳纺纱机的创造 , 在生产方式上 , 并且归根到底 ,在工人的生活方式上 , 引起那样大的改变” ,“‘机械发明’。 它引起‘生产方式上的改变’ ,并且由此引起生产关系上的改变 ,因而引起社会关系上的改变 ,并且归根到底引起‘工人的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农业文明时 代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发展到工业文明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开放性和生活节奏的快速多变为显著特点。 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科学技术引起人类社会生活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二、 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的 负面 作用 现代科技负面作用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在人类自身、社会以及生态环境三个方面。 ( 1) 现代科技对人类自身的负面影响。 在谈到现代科技对人类生理方面的负面影响时,首先要谈一下现代生物和医学科技对人类生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物科技是一门改造生物的科学技术,而 人本身也是生物科技的重要研究对象;医学则是一门对人类进行“修补”的科学技术。 生物和医学科技的发展无疑为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如果我们不能对生物和医学科技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控制,其发展和应用也会对人类自身,特别是对人的生理健康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 转基因食物可以使食物的过敏性通过转基因操作从一种植物转移到另一种植物。 而且,由于许多被转入食用作用的基因,源于以前从未被作为人类食物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因此,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安全的负面影响在短期内是难以预测和确定的。 另外,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 会进入到生物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